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豆信息 > 正文

大豆信息

水库移民技能培训调研报告(如何做好水库移民工作)

hacker2022-06-10 04:45:35大豆信息78
本文目录一览:1、移民安置的实践报告怎么写?2、

本文目录一览:

移民安置的实践报告怎么写?

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相应配套的移民安置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移民安置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制约因素,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水库库区移民上访频繁出现,居高不下,呈现出越发激励的趋势。为全面把握水库库区移民上访维权活动的新动向,正确分析当前水库移民频繁上访的根本原因,按照省、地信访局关于做好水库移民及后期扶持问题的指示,我局组成调研组,对全县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情况进行了调研,为切实解决移民信访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 一、移民及安置的现状与分析 1984年以来,我县共修建大型水库4座,中小型山塘水库53座,水库储水总量达2.3亿立方米,水面覆盖约1.5万公顷。水库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坡地带,用途为灌溉农田。由于水库水面覆盖面广,导致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移民462户,1532人。 从移民安置情况来看,水库移民原地安置262户,占移民搬迁总户数的56.7%,异地安置187户,占移民搬迁总数的40.5%,全家外出(当时只剩下1人)13户,占移民搬迁总数的2.8%。水库移民原地安置户中成为养殖户的8户;异地移民搬迁户中,城镇人口比率达26%;大部分移民户生活处于贫困阶段,有305人是全县今年要解决温饱问题的对象。 从群众来信来访情况来看,1992年以来,涉及水库移民的信访问题为63件,占信访总量的8%,其中:反映意见的13件,占21%,要求兑现水库淹地补偿的20件,占32%,要求妥善安置移民的30件,占47%。 从调研情况来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呈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存条件恶劣。由于当时重工程建设,轻安置,库区移民仓促搬迁,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目前,库区尚有6多个村只通简易公路,1个移民组不通闭路电视,13个组不通移动电话,没有完全解决人畜自来水供应,行路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受交通、信息等因素长期制约,库区移民就业岗位和就业区域难于拓展,就业基础较为薄弱。二是人地矛盾突出。库区蓄水后,留给库区移民的尽是山地陡坡,30度以上的山地占陆地面积的60%,有12%的地表是无法开垦的石灰岩地和陡坡,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大量劳动力闲置无事,移民迫切需求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寻找新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强劲、稳固的产业优势,辐射的范围比较窄,占有的市场份额比较少。四是主观因素制约。除外部条件外,库区移民就业也受到自身素质的制约。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陈旧,局限并满足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敢、不愿面向并投入新的就业。技术素质较低,适合的就业岗位和领域十分有限。 导致大部分移民生活贫困,频繁上访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受耕地资源的制约,移民安置点过于分散。水库工程一般位于山区,因山高坡陡,加之盲目开垦,水土流失严重,移民环境容量过分透支。为了分得“口粮田”,移民安置点不得不“大分散小集中”,不利于产生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限制了移民产业的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受移民资金投入不足的限制。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投资大,已成为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往往强调移民为国家建设作贡献,仍实行前期补偿补助,后期扶持的“持久战”,而不是采用更偏重于移民利益的赔偿标准。由于前期移民资金投入不够,后期扶持的力度和管理不到位,规划用以安置移民的资源配置与移民实际需求差距大,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提高存在诸多困难,长时间得不到彻底解决。三是受移民掌握先进工农业技术的限制,移民生产水平落后。水库移民中绝大多数为没有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仍采用落后的耕作方式,迫切需要进行技术培训,而移民安置规划往往不具备相应的手段,移民二、三产业规划难以付诸实施,移民工业化水平滞后,降低了移民收入。四是受前期工作深度与精度的限制,移民规划与实施矛盾仍然存在。五是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不健全的限制,加大了对移民政策理解和把握的难度。 二、对解决移民信访问题的几点思考 解决好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既是增加移民收入的前提,也是维护库区稳定的关键所在。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逐步解决好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 (1)开发山水资源,靠提高农业的承载能力实现就地安置 库区山林、草地、水面资源丰富,生产木材、茶叶、水果,发展鸡、牛、羊、鱼、生猪养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就能形成新的就业岗位,产生新的效益。要用先进的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带动和促进库区移民推广和运用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精细农业、规模农业,发展种养专业户、重点户。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调动移民在现有土地上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提高农业的承载能力。同时,要大搞山地开发、水面开发,提高荒山、荒地和水面的利用率,确保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二三产业,靠产业升级吸纳剩余劳动力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流通服务业,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库区移民的非农就业。一是扶持龙头企业,造就“职员”式移民。要依托库区丰富的资源优势,扶植和发展竹木、茶叶、水果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订单农业”的合作生产模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均分的联接机制,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和方向,指导和管理移民,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生产、规模生产,促使移民转换角色,成为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员工。二是搞活商贸流通,造就“商人”式移民。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活跃的商贸流通,离不开活跃的营销队伍。库区要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逐步建立农副产品的专业批发中心,形成商品流通网点、农资供给网点、技术服务网点、信息咨询网点,扩大流通规模,为更多的移民加入商贸流通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创造条件。三是发展旅游经济,造就“服务员”式移民。旅游业是一个带动性强的综合产业,是一个“一业兴,百业旺”的朝阳产业。江口库区是省级风景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一方面要进一步搞好对外宣传,提升知名度,吸引观光、旅游人员;另一方面要以旅游业搭桥,加快发展配套服务业,并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开辟服务领域,帮助移民由农业生产转为旅游服务。四是实施城镇化战略,造就“居民”式移民。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城市化,减少移民、致富移民的重要举措。要结合实施《江口水库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2002—2007年)规划及总体规划》,积极做好库区无地少地移民的异地重新安置,消除移民进入城镇就业、创业和发展的各种政策壁垒,促进、鼓励和帮助移民向城镇适度转移并在城镇安居创业。   (3)、搞活劳务输出,靠外地就业转移劳动力 在目前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本地转移和安置能力受到限制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劳务输出,是解决库区移民就业、增加移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此:一要组织移民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拓展就业领域。二要建立健全劳务中介组织,稳妥有序地指导劳动力转移。三要加强外出人员的联系和交流,为外出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同时,通过外出人员的介绍、引荐,帮助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就业。

谁能提供一篇关于移民搬迁个案的调研报告

重庆市万州区政协为移民后续发展献策

为破解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难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三步走总体思路。曾为移民“搬得出”作出贡献的重庆市万州区政协,今年以来又向后移民时期的“安稳、致富”发起冲击,在日前举行的万州区政协三届八次常委会议上,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意见和建议。

自三峡工程上马以来,万州区政协始终坚持“移民为先为重”的思想,先后围绕移民安置、企业迁建、库底清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难题,开展大型调研和专题调研37次,累计建言立论逾30万字。他们提出的农村移民安置实施就地安置与外迁安置相结合,加强移民专项资金监管,推进三峡库区青山绿水工程建设等意见建议,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为促进移民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三峡工程移民总体搬迁任务完成,移民“搬得出”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万州区政协又把目光瞄准了后移民时期的“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新目标上,并于今年年初启动了专题调研工作。

从3月上旬开始,万州区政协发动和组织了区级部门、区政协专门委员会、各参加单位等共50余个,部分市、区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等共70余人,组成移民生产生活现状、移民企业搬迁及产业发展、移民就业与稳定、生态环境建设、移民后期扶持5个课题组,深入有关部门、镇乡街道、移民村社、居委会和移民户家中开展调研。6月下旬调研成果初步形成。各课题组在认真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形成了1份综合调研报告和5份子课题报告,分别对移民生产生活现状及后续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推进移民后续发展,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对策建议70余条。

调研报告分析认为,历经十余年移民大搬迁、大建设,三峡库区移民总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为:地方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支撑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滞后;就业岗位不足,移民就业困难,落实社会保障压力大;不少移民受搬迁影响,收入水平总体下降,贫困问题有所加剧;库区稳定形势严峻,矛盾隐患较多,维稳压力较大;生态环保建设任务繁重,环境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此,万州区政协建议:要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推进移民安稳致富与库区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及时研究解决移民搬迁后的遗留问题,对城市功能恢复、移民统计漏项、因其他政策法规出台增大与移民补偿的差口等问题的加强个案研究,补充政策,解决落实;加大对移民社会保障的政策支持,增加对城市移民低保资金的转移支付额度,建立完善的移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贫困移民救助专项基金;制定针对性强的三峡移民后期扶持专项政策,对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基础条件改善和对移民生产生活等明确扶持标准,规范工作体系;尽快制定《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条例》,设立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常设管理机构及生态环境建设专项基金,统揽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管理和监测;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援工作,真正使对口支援在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加快库区发展上见到实效等。

乐至毗河工程一共几个水库, 地理位置分别在哪些地方?

乐至毗河工程成都市金堂县,资阳市雁江区、简阳市、安岳县、乐至县,遂宁市安居区、大英县等3市7县(市、区)。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乐至段总干渠从金顺镇桐木沟村入境,在县城规划区内经过童家镇黄岭铺村、徐家桥村、群乐村、打鼓庙村、天池镇棉花湾村、大林寺村、石庙村,在双河乡进入安岳县朝阳水库,共经过乐至县18个乡镇。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的模板 谢谢啦~~~

2010年5月10日至14日,按照区委的统一安排,我们培训班第四小组7人和区委党校、组织部的2位同志深入到姜家镇河面坝村开展了“三进三同”活动。驻村期间,我们召开开“两委会”、召开院坝会、走访了部分老党员、村干部、老贫困户、五保户和普通社员群众,对该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慰问品。这次活动使我充分体验了基层群众生活,牢固树立了群众观点,受到了深刻的党性作风锻炼。现将河面坝村村情民意及相关思考与建议报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三最一稳”

“三最”:一是距离姜家镇最远之村。河面坝村地处巴南区东部的丘陵地带,距姜家镇政府驻地12公里。二是姜家镇面积最大之村。辖区面积18.5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森林植被覆盖面积达70%以上,五步河从中蜿蜒而过。全村共辖18个合作社、1253户、4006人,其中劳动力人口3185人、残疾66人。低保户158户、五保户28户,耕地面积5335亩。三是村级经济最落后之村。没有任何村集体经济。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为在家从事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人均收入不足两千元,经济发展较为滞后。

“一稳”:民风淳朴、和谐稳定之村。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热情好客,没有上访户。村两委会班子战斗力较强,在村民中有威望较高,新修白石白小三镇(姜家镇、接龙镇、石龙镇)连接公路9.8公里。村办公阵地得到重新整修,并完善了办公设备,配备了党员远程教育系统。

二、存在的问题

我们组分为两个小组对河面坝18个社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到该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无特色产业,村民的种养殖业主要以自给自足为目标,在村里赶集天卖出的猪肉只有50公斤左右。村集体没有固定收入,兴办村级公益事业缺少资金。主要原因:一方面,缺乏区位优势,距离主城路途远,产业发展无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作为观景口水库规划中的淹没区,又制约了外来投资。

(二)基础设施落后,“太阳路”和“天水”问题突出。新修的白石白小三镇(姜家镇、接龙镇、石龙镇)连接公路9.8公里,瓦房合作社自发修建的3.5公里公路,和扶贫资金资助修建的6.5公里扶贫公路,均没有资金铺设片石(约需110万元),“致富路”成为了晴三天才能通车的“太阳路”,这是村民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多数农民靠接“天水”或到几公里外的地方挑水,生产生活极为不便。

(三)“空心村”现象明显,农村党建面临“拐点”。在苍沟社开院坝会时,附近14户村民,只有18人在家,50岁以下的只有三人(1人是临时回家砌新房的劳动力,2人是三岁留守儿童)。外出务工人员达2000余人,占劳动力人口的70%。“80后不愿回,70后都在外,村社干部50开外”就是真实的写照。村社干部后继乏人(党员平均年龄63岁,村社干部全在50岁以上),大量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的工作无人承担。党员崇高光环已黯然失色,党组织对党员的吸引力弱化,年轻人不愿入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

(四)政策宣传不“落地”,对部分政策执行有“怨言”。受高山村地广人稀的条件限制,缺少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村民很少集中开会宣传学习,农民对国家各项政策特别是当前很多惠农政策知悉度低,对惠农政策的落实产生影响,群众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对国务院3号文件确定的观景口水库是否修建也表示怀疑。村民对低保执行中的公正性有疑问。“种粮直补”的执行过于机械,没有达到提高山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思考与建议

统筹推进镇村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根据调查走访情况,现结合我区农村级经社会状况,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镇精村”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

实施“强镇优村”战略,把村镇建设纳入区“十二五”规划,统筹规划二环外的镇村布局,把精力、人力、物力向中心镇、向大村倾斜,加快中心小城镇建设步伐,用足用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钱用在刀口上”,克服以往基础设施投入“撒胡椒面”和重复建设的现象,逐渐实现村民的聚居,有利于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辐射面,也有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地浪费。

河面坝村要充分利用观景口水库开发的时机,超前规划村民集中居住,统筹安排补偿、就业、社保等,力争实现移民搬迁致富。

(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加强村社干部队伍建设是农村党建的迫切需要。

针对在家老党员多的实际,认真实行老党员公开承诺制,做好政策的宣传、群众意见收集和疏导、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发挥老党员觉悟高的“余热”。出台优惠政策,既要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更要千方百计引导外出创业成功的村民,回村投资创业。切实解决村社干部选人用人问题,尽快解决村社干部待遇低的问题,在培养、激励和考核上狠下功夫,让党的组织有人干事。

(三)加大教育投入是实现农民从“村民”向公民转变的切入点。

一是抓好基础教育。对农村小学进行合理布局,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千方百计解决村农孩子“就学远”、“教学差”的问题。加强引导,防止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二是重点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对学业成绩优秀的农村贫困学生提供免费食宿。同时,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三是组织有中国特色学习型农村社会的活动。通过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办黑板报、定期召开群众会等形式,惠农政策宣传多样化。农技讲坛常态化。

(四)要更加注重“三进三同”活动的过程体验,杜绝形式主义。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辙弃朮生(2022-06-10 14:55:18)回复取消回复

    方米,水面覆盖约1.5万公顷。水库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坡地带,用途为灌溉农田。由于水库水面覆盖面广,导致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移民462户,1532人。 从移民安置情况来看,水库移民原地安置262户,占移民搬迁总户数的56.7%,异地安置187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