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军事新闻 > 正文

军事新闻

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举行)

hacker2022-08-20 17:15:26军事新闻86
本文目录一览:1、汶川地震一周年,哪些地区有哪些活动?2、

本文目录一览:

汶川地震一周年,哪些地区有哪些活动?

汶川将举办11项活动纪念地震一周年缅怀遇难同胞

--------------------------------------------------------------------------------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作为震中的汶川县更加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记者4月18日从汶川县委宣传部了解到,为深切缅怀遇难同胞,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表达汶川人民感恩真情,汶川县将举办11项活动纪念地震一周年。

据介绍,这11项活动主要包括制作一批文化产品、评选一批“荣誉市民”和“道德模范”、拍摄一部大型纪实电视剧、举办一次灾后恢复重建国际研讨会、举办一场万人公祭活动、展示一批民生工程、举办汶川科学重建专家咨询会和招商引资说明会等,时间将从现在起一直持续到6月初。

汶川县委宣传部部长吴开明表示,举办这些活动是灾区广大群众的普遍需求和迫切愿望,对于广大灾民恢复信心、鼓舞斗志、走出阴影、面向未来、重拾希望以及铭记恩情等具有重大的人性意义。同时,对于回答“汶川一年来的变化、目前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构想”等热点问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此外,对于传播汶川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依然美丽的区域环境、更加安全的区域条件,对于把世界瞩目的大地震震中关注力转化为区域经济社会推动力和消费市场吸引力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

另据介绍,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活动中,汶川县将把震中映秀的“灾害知名度”转化为“发展吸引力”,将其打造全球知名的“震后第一镇”品牌。以举办纪念活动为契机,把映秀建设成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标志地、防灾减灾的示范区和极具特色的旅游镇,努力把对地震的关注转化为经济消费市场,同时推进对震中重要遗址的保护和科学利用。

汶川将建广东汶川工业园实现灾后产业转型

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4月18日表示,汶川县将与援建省份广东共同建设广东汶川工业园,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汶川县灾后的产业转型。

汶川县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工业基地,集中了全州70%以上的工业企业,但这些企业在地震中全面受灾,产业恢复难度极大,严重影响了汶川县未来的经济发展。

广东汶川工业园将采取异地建设的方式,选择在四川省金堂县,占地面积达4.5平方公里,可入驻企业80户左右。工业园将对入驻企业严格准入条件,特别是要符合环保要求,并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主要承接广东或其他沿海地区优势产业转移和发展汶川现有工业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

以往,汶川的工业以矿产业、化工业为主,属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新建的广东汶川工业园的产业定位为以有色金属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医药、轻工、电子等产业为主,充分发展高科技、环保、增效型及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张通荣表示,汶川县将因工业园的建立而实现产业转型。

据介绍,广东汶川工业园建成后,将实现年工业销售收入50亿元,年工业增加值15亿元,从而弥补汶川县工业经济总量在恢复重建中的不足,为今后汶川县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增强汶川的经济实力和造血功能。

恢复重建民生为本――专访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

新华社成都4月18日电(记者赵超、崔清新)房屋垮塌,交通中断,人员伤亡,拥有10多万人口的四川省汶川县在特大地震中遭受了毁灭性灾难。一年时间过去了,汶川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恢复重建遇到了什么困难?18日,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就这些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民生工程快速推进

谈到灾区的恢复重建,张通荣首先提到的是民生工程,汶川县始终将事关百姓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作为重建的首要目标。

据张通荣透露,汶川县重建的学校中,有一半以上都已封顶,除了映秀镇以外,大部分重建学校都将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迎接新学期。

在农村住房建设上,汶川按照“就地、就近、分散”的安置原则,从选址、资金、材料、工匠四大难题入手,强力推进城乡住房建设。据统计,汶川已有2935户农房维修加固于去年11月底完成,3000多户村民在春节前喜迁新居,目前全县农房重建、新建已完工4660户,在建6623户,开工率超过70%,有望在9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房重建。

张通荣说,汶川一直在为生活存在困难的受灾群众提供临时性救助,让他们可以获得维系正常生活的收入来源。为此,汶川加快了一批“短平快”维持再生产项目的推进工作,牲畜养殖、果树种植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巩固。

目前,汶川下拨到各乡镇的农房重建政府补助资金已超过2亿元,共为受灾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助资金5000多万元。

产业转型立足长远

汶川县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工业重镇,地震前工业总产值占到全自治州的70%以上。张通荣认为,产业重组、生态修复是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核心,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汶川县提出利用恢复重建实现全县的产业转型。

据张通荣介绍,汶川县地震前的第一产业只占生产总值的7%,第二产业中以矿产业、化工业等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为主,第三产业也处于欠发达状态。根据规划,汶川将以恢复重建为契机,实现产业转型,即工业由环境污染型向环境保护型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以古羌文化、震中映秀为特色的旅游产业。

目前,汶川正与援建省份广东共同筹划建立广东汶川工业园,利用广东制造业的产业区域转移时机,大力发展服装、精细建材等环境保护型产业,同时引进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的其他新兴产业。在农业上,着重发展特色农业,利用土地、劳动力的优势以及民族地区享受的优惠政策,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

恢复重建仍需破解三大难题

尽管推进速度不断加快,但汶川的灾后恢复重建依然面临着一些难题,张通荣将这些难题归结为三个“不对称”。

一是土地用量与土地容量的不对称。汶川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而地震又造成全县1.62万亩耕地灭失,加之历年重点工程建设,导致2万多农民失地、无地,生计出现困难。恢复重建需要重新选址,而现有土地容量又十分有限,汶川面临着恢复重建土地不足的难题。

二是政府预期与百姓预期的不对称。恢复重建要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先做什么、先建哪些工程,政府要有综合考虑和统筹规划,而百姓更关心农田、房屋等与生活需求相关的重建项目。因此,在恢复重建中,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处理好政府规划与百姓需求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三是现实投入与所需资金的不对称。按照规划,汶川重建所需资金超过300亿元,而目前所需资金的缺口在一半以上,必须开拓全方位的融资渠道。

编辑:邓京荆 来源:新华社

参考资料:

求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国旗下演讲稿

五月的川西,阴雨伴随著突如其来的7.8级大地震降临,房屋倒塌,无数个生命被埋在废墟下,昔日祥和宁静的城市,转眼间变成一片废墟。山体滑坡,桥梁坍塌,公路塌陷,大地布满伤痕。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映入国民眼帘的是灾区如此惨烈的景象。

看著无数无家可归的人们,看著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看著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我的心中涌起无限的哀思和痛楚。

国家总理年逾花甲,冒雨出现在灾区的第一线,望著他消瘦疲惫的身体,整夜未眠的指挥在第一现场,聆听他那亲切朴实的话语,国人感动了:“孩子,别哭,别哭,马上就会有饼干送来,有奶粉送来,”“孩子,别哭,别哭,政府就是你的家,国家不会把你们丢下,会让你们好好读书,会把你们的一切都照顾好。”围观的百姓流泪了,“孩子,别哭,别哭哇,你的爸爸妈妈没有了,你的家没有了,祖国就是你的家,千千万万的人民就是你的爸爸妈妈,”听著这些感人的话语,无数的国人落泪了。。。

国难当头,众志成城,中华民族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同胞正在经历著丧失亲人、无家可归的困难,我们无法为他们分担这一切,但却有能力给与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个时候,一顶挡风的帐篷,一床御寒的被褥,一碗热乎的面条,一句真诚的问候,对於灾区人民来说也许就是希望,就是信心,就是生命的延续。

一方有难八方相助,善良的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更能拧成一股绳、铸成一堵团结协作牢不可破的众志成城,中华民族不是一个懦弱的民族,没有什麼困难和势力可以摧毁中华民族!”

伸出我们的双手,奉献我们的爱心,为灾区的救援和重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肩并肩,手挽手,於危难中托起中华民族爱的方舟,帮助受灾同胞渡过难关,灾区人民坚持住!救援的队伍正在夜以继日日夜兼程,赶往那裏,很快你们就会脱离危险,回到祖国的大家庭中,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中华一家人!

轻轻的捧著你的脸,帮你把眼泪擦干。我的心永远陪伴你,为你祝福祈祷平安。我们手挽手,我们肩并肩,克服眼前的困难,迎接灿烂的明天。让我们一起祈祷,为死难者默哀。祝愿灾区人民能早日恢复重建美好的家园!祝福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平平安安!

汶川地震一周年有什么活动来纪念那些死者?

汶川将举办11项活动纪念地震一周年缅怀遇难同胞

--------------------------------------------------------------------------------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作为震中的汶川县更加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记者4月18日从汶川县委宣传部了解到,为深切缅怀遇难同胞,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表达汶川人民感恩真情,汶川县将举办11项活动纪念地震一周年。

据介绍,这11项活动主要包括制作一批文化产品、评选一批“荣誉市民”和“道德模范”、拍摄一部大型纪实电视剧、举办一次灾后恢复重建国际研讨会、举办一场万人公祭活动、展示一批民生工程、举办汶川科学重建专家咨询会和招商引资说明会等,时间将从现在起一直持续到6月初。

汶川县委宣传部部长吴开明表示,举办这些活动是灾区广大群众的普遍需求和迫切愿望,对于广大灾民恢复信心、鼓舞斗志、走出阴影、面向未来、重拾希望以及铭记恩情等具有重大的人性意义。同时,对于回答“汶川一年来的变化、目前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构想”等热点问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此外,对于传播汶川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依然美丽的区域环境、更加安全的区域条件,对于把世界瞩目的大地震震中关注力转化为区域经济社会推动力和消费市场吸引力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

另据介绍,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活动中,汶川县将把震中映秀的“灾害知名度”转化为“发展吸引力”,将其打造全球知名的“震后第一镇”品牌。以举办纪念活动为契机,把映秀建设成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标志地、防灾减灾的示范区和极具特色的旅游镇,努力把对地震的关注转化为经济消费市场,同时推进对震中重要遗址的保护和科学利用。

汶川将建广东汶川工业园实现灾后产业转型

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4月18日表示,汶川县将与援建省份广东共同建设广东汶川工业园,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汶川县灾后的产业转型。

汶川县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工业基地,集中了全州70%以上的工业企业,但这些企业在地震中全面受灾,产业恢复难度极大,严重影响了汶川县未来的经济发展。

广东汶川工业园将采取异地建设的方式,选择在四川省金堂县,占地面积达4.5平方公里,可入驻企业80户左右。工业园将对入驻企业严格准入条件,特别是要符合环保要求,并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主要承接广东或其他沿海地区优势产业转移和发展汶川现有工业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

以往,汶川的工业以矿产业、化工业为主,属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新建的广东汶川工业园的产业定位为以有色金属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医药、轻工、电子等产业为主,充分发展高科技、环保、增效型及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张通荣表示,汶川县将因工业园的建立而实现产业转型。

据介绍,广东汶川工业园建成后,将实现年工业销售收入50亿元,年工业增加值15亿元,从而弥补汶川县工业经济总量在恢复重建中的不足,为今后汶川县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增强汶川的经济实力和造血功能。

恢复重建民生为本――专访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

新华社成都4月18日电(记者赵超、崔清新)房屋垮塌,交通中断,人员伤亡,拥有10多万人口的四川省汶川县在特大地震中遭受了毁灭性灾难。一年时间过去了,汶川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恢复重建遇到了什么困难?18日,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就这些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民生工程快速推进

谈到灾区的恢复重建,张通荣首先提到的是民生工程,汶川县始终将事关百姓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作为重建的首要目标。

据张通荣透露,汶川县重建的学校中,有一半以上都已封顶,除了映秀镇以外,大部分重建学校都将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迎接新学期。

在农村住房建设上,汶川按照“就地、就近、分散”的安置原则,从选址、资金、材料、工匠四大难题入手,强力推进城乡住房建设。据统计,汶川已有2935户农房维修加固于去年11月底完成,3000多户村民在春节前喜迁新居,目前全县农房重建、新建已完工4660户,在建6623户,开工率超过70%,有望在9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房重建。

张通荣说,汶川一直在为生活存在困难的受灾群众提供临时性救助,让他们可以获得维系正常生活的收入来源。为此,汶川加快了一批“短平快”维持再生产项目的推进工作,牲畜养殖、果树种植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巩固。

目前,汶川下拨到各乡镇的农房重建政府补助资金已超过2亿元,共为受灾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助资金5000多万元。

产业转型立足长远

汶川县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工业重镇,地震前工业总产值占到全自治州的70%以上。张通荣认为,产业重组、生态修复是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核心,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汶川县提出利用恢复重建实现全县的产业转型。

据张通荣介绍,汶川县地震前的第一产业只占生产总值的7%,第二产业中以矿产业、化工业等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为主,第三产业也处于欠发达状态。根据规划,汶川将以恢复重建为契机,实现产业转型,即工业由环境污染型向环境保护型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以古羌文化、震中映秀为特色的旅游产业。

目前,汶川正与援建省份广东共同筹划建立广东汶川工业园,利用广东制造业的产业区域转移时机,大力发展服装、精细建材等环境保护型产业,同时引进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的其他新兴产业。在农业上,着重发展特色农业,利用土地、劳动力的优势以及民族地区享受的优惠政策,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

恢复重建仍需破解三大难题

尽管推进速度不断加快,但汶川的灾后恢复重建依然面临着一些难题,张通荣将这些难题归结为三个“不对称”。

一是土地用量与土地容量的不对称。汶川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而地震又造成全县1.62万亩耕地灭失,加之历年重点工程建设,导致2万多农民失地、无地,生计出现困难。恢复重建需要重新选址,而现有土地容量又十分有限,汶川面临着恢复重建土地不足的难题。

二是政府预期与百姓预期的不对称。恢复重建要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先做什么、先建哪些工程,政府要有综合考虑和统筹规划,而百姓更关心农田、房屋等与生活需求相关的重建项目。因此,在恢复重建中,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处理好政府规划与百姓需求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三是现实投入与所需资金的不对称。按照规划,汶川重建所需资金超过300亿元,而目前所需资金的缺口在一半以上,必须开拓全方位的融资渠道。

编辑:邓京荆 来源:新华社

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诗歌(短一点的!)

妈妈,我不想离开你

——悼念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孩子们

高 立

妈妈,怎么突然就没了天地

怎么突然就看不见你

我好想喊你一声

都没有来得及

妈妈,我埋在了废墟里

我的梦被压得粉碎

书包变成了钢筋水泥

我怎么背得起

妈妈,我不想离开你

我要和爸爸在一起

天天朗读你的温存

周末和你去公园玩游戏

妈妈,我不想离开你

你说,我是你生命的延续

你说,我是你心上的花蕾

我忽然走了怎么对得起你

妈妈,我不想离开你

你把我带到人间天地

我就是你最牵挂的人

我忽然走了我怕你天天哭泣

妈妈,我一直很努力

我好想你每晚还陪我学习

你给我买的那支笔

天崩地裂我都没有丢弃

妈妈,我不想离开你

生死就是一堵墙的距离

为何相隔咫尺

我们彼此就没了信息

妈妈,我不想离开你

前面的路黑风黑雨

我的个子太小走路不稳

我好想再回到你的怀里

妈妈,我不想离开你

去天堂的路啊好孤寂

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这一去永远看不到你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文章

还好吗?汶川——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人的生命在自然灾害前,显得那么的渺小。地震毁坏了人们的家园,高楼大厦瞬间倒塌,亲人一去不返,带给人们无尽的伤痛。但自然的灾害并没有击垮生活的勇气,带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关怀,倒塌的楼房再建起来,失散的亲人再聚起来,人们的生活中又有了欢声笑语。正是千千万万个你,我,他,热心的捐赠,温暖的问候,使一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家庭,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刻内涵和生命力所在。天佑中华,天佑汶川,我们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在灾难面前毫不畏惧,一同建设美好的幸福家园。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让我用一首诗《还好吗?汶川》和大家一起来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5.12

刻骨铭心的黑色数字

去年的这一天

仅仅三分钟

三分钟 汶川

从天堂跌入了地狱

一年

漫长的三百六十五天

掰着手指在算

希望时针

能转的慢点再慢点

好给汶川

多一些疗伤的空间

还好吗 汶川

这句话

在心里咀嚼了千遍万遍

终于鼓足勇气

吐出了这五味俱全的字眼

还好吗 汶川

你那肢离破碎的身躯

是否已缝合复原

灾民们是否都有了房子

孩子们是否又走进了校园

漫长的寒冬

人们是否都吃的饱穿的暖

还好吗 汶川

痛失亲人的人们

眼泪是否已经擦干

是否已将悲痛化成了力量

勇敢地走向明天续写着

亲人未完成的诗篇

折断了翅膀的孩子

脸上是否有了笑颜

是否都已长出了羽翼准备

再次翱翔蓝天

还好吗 汶川

遍野的鲜花又重新灿烂

长眠的英魂

化成了七彩的蝴蝶

翩翩飞舞

将思念的人儿慰藉陪伴

升作永恒的星星

眨着明亮的眼睛

深情地注视着

曾有过美好记忆的家园

还好吗 汶川

轻轻的风儿诉说着答案

你顽强的脊梁再次挺起

像新生的巨人

崛起在废墟上

顶天立地

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汶川地震周年祭 我们该做什么?

去年的今天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就在那一天,四川的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它波及之广,破坏之大,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在过去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需要感念、铭记、追忆和思考的东西很多。在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或正在进行着各种纪念活动。这对于人们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坚定信心、加快重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什么样的纪念是合适的?我想,这种纪念,既不能过于悲情地让大家重拾悲伤,也不该让人浮华地感觉是在消费悲伤,更不能将悲伤变色变味。而是通过这种纪念,把对逝者的怀念转化为对生者的关怀,帮助灾区人民走出阴影;通过这种纪念,促使每位公众更深入地思考诸如公民社会道德和责任的构建、慈善发展、援助科学化、人性化、长期化等深层的东西;通过这种纪念,让人性之美能凝为稳定的道德信念,让善与博爱长久地嵌入人心,而不是,总靠灾难去唤醒人类精神深处最可贵最真实的情感,总靠灾难去激发人性之美。所以在今天这样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每个人应该扪心自问:过去我们对物质主义、精神颓废、短视狭隘、人际冷漠以及各种良心泯灭和缺德行为,只能报以无奈的宽容乃至最终的麻木,那么正是这个赈灾过程中新形成的主流价值观,才唤起了深藏于我们多数人内心的良知、爱心、道德追求和道德热情,现在这些你还留有多少?而当初地震所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那些心惊胆战的恐慌、撕心裂肺的悲痛、抑或是瞬间温暖的感动,改变我们什么,让我们懂得什么?现在这些“什么”你还珍惜着吗?

5.12大地震它是生命的劫难,更是我们民族永难忘怀的心理创伤。民族在哭泣中进步,国家在反思中提升政治文明,而人性的力量、生命的尊严正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长。纪念的初衷因此再简单不过,就是为了寄托一个民族的悲情,一个民族的反思和一个民族的期盼。

亡者安息,生者奋发,虽然苦难和悲伤刻在我们心上,但生活总得继续。

天灾无情,人类无法抗拒。飓风、洪水、冰冻、地震……种种天灾的无情和损失,都可以最终化为电脑屏幕里的“科学数据”。而种种客观的“科学数据”,往往都已是痛定思痛的回头总结,往往都已付出了无数条鲜活生命的沉痛代价。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普通民众是否就无可作为?在灾害预测还无法做到完全精确的今天,每一个人该如何保护上天赋予我们的宝贵生命,该如何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该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惨痛的教训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总结、检讨。而人的智慧总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起来。

2007年首届校园安全与风险管理论坛公布了一组惊人的数字,过去一年全国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和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而调查显示,在所发生的各类校园事故中,45%的事故是因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有80%是可以通过教育、防范和加强管理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的。

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如果我们多一些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如果我们平时多加强相关的生命安全教育,用知识守护生命,许多灾难就可能会消于无形。让人欣喜的是,汶川大地震过后,防震减灾和公共安全教育成为很多学校的自觉选择,“珍惜生命、守护生命”的理念成了大多数师生的共识。

每一片生命的绿色,都需要细心呵护。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万校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为做好首个“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2009年5月7日-13日)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一日一小练,一月一大练”的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让生命安全教育常规化、制度化,切实减少悲剧的发生,我校将积极响应号召,现在我就高中校区开展“全省万校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提三点要求:

要求一:为普及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地震灾害事件的综合能力,要求以班级学生为单位,由各班主任组织进行防范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主题宣传教育。同时由学校办公室、团委负责制作防范自然灾害的展板,每位学生务必自己抽出时间前去食堂前的宣传橱窗观看、学习。

要求二:为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初中校区将在5月12日下午50—4:30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高中校区本次活动不参加,但是要求每一位学生老师把平时的每一次课间操出操的过程,每一次大型集会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疏散过程、一个逃生过程,熟练地做到有序、安全、快速!

要求三:每一位同学和老师平时要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从身边做起,消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一旦发现隐患或对安全不利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消除或报警。

同学们,老师们,以生命的名义去学习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知识,以生命的名义而熟练这种常规性、制度性的演练,以生命的名义来重视身边的安全隐患,绝不懈怠!绝不儿戏!!

初夏的沉思

——写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今天,5月12日。初夏的这一天,永远是个纪念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我们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彻心扉的时刻。8.0级强烈地震!就在那顷刻之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多少田园、厂房、学校、公园夷为平地,无数个幸福的家庭顿时支离破碎,上万个鲜活的生命长眠于废墟之下……

回想起来,去年的那一段时间里,我们有太多的恐惧、太多的悲伤,太多的感动,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汶川尽力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募集、捐款、哀悼……

——为那瞬间消逝的生命

——为那不言放弃的营救

——为那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奇迹……

今天在这里,当我们不再把当时的一个个让人潸然的故事一一重新提起时,我们依然不能忘记的是,在这个本来应该是鲜花盛放的5月里,在像今天这样的温暖灿烂的阳光里,曾经的灾难和死亡。

生命曾经是那么美好,可是血肉之躯在与钢筋水泥较量的时候,怎敌它的坚硬,脆弱的生命啊,不能逃脱地震的“魔掌”。

灾难和死亡最是无情。但是灾难同时也是考验人们灵魂的最好见证,汶川大地震中,那些体现人性中最美好光辉的事例,不断地给我们的灵魂以洗礼,在那个危难的时刻里,我们大家荣幸地看到了中国人团结成远比以往更为结实的一股绳子,而且我们自己也成为了这股力量中的一份子。经历了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历经了巨大的悲痛之后的坚强和不屈,当然还有震后重生现实和希望,都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也懂得付出和给予,还有来自于血脉深处的团结和奋进的民族凝聚力。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毫不犹豫地成为大家行动的一种准则,当四面八方的爱涌向汶川的时候,我们懂得了不抛弃和不放弃的坚持的可贵。博大的关爱之心,不屈的民族的凝聚力,成为战胜各种困难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成为见证国民意志、国民素质、国人品德的温柔的感动。

所以,在今天这个日子里,当我们将悲伤短时间内淡忘时,我们要永远懂得对生命的崇敬和感谢、对生命的敬畏和期盼,对生命的重视和珍惜;当我们将悲伤短时间内淡忘时,我们更应该把它化作我们行动的力量,重新梳理从地震中延伸出来的精神财富,将爱的主题、民族的凝聚力等等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地传承下去。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让我们再焚一柱心烛吧,深深地为遇难的同胞祈祷。多年以后,当这场大地震被写进历史之时,当它带来的心灵和身体的创痛逐渐恢复之时,希望:我们自己、以至于我们的后辈,依然能够把这场大地震中的一切的感动和温暖,永远铭记在心。

让我们昂起头,让我们大步向前行,为我们的国家更加昌盛,更加强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余安十驹(2022-08-21 01:49:11)回复取消回复

    全和防灾救灾知识,以生命的名义而熟练这种常规性、制度性的演练,以生命的名义来重视身边的安全隐患,绝不懈怠!绝不儿戏!!初夏的沉思——写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今天,5月12日。初夏的这一天,永远是个纪念日。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 边侣鸢旧(2022-08-20 19:24:00)回复取消回复

    能凝为稳定的道德信念,让善与博爱长久地嵌入人心,而不是,总靠灾难去唤醒人类精神深处最可贵最真实的情感,总靠灾难去激发人性之美。所以在今天这样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每个人应该扪心自问:过去我们对物质

  • 柔侣木緿(2022-08-21 03:51:45)回复取消回复

    的工业以矿产业、化工业为主,属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新建的广东汶川工业园的产业定位为以有色金属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医药、轻工、电子等产业为主,充分发展高科技、环保、增效型及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张通荣表示,汶川县将因工业园的建立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