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金融新闻 > 正文

金融新闻

“从延安出发”:第一代“白毛女”扮演者的青春往事

hacker2022-05-24 17:54:16金融新闻105
原标题:“从延安出发”:第一代“白毛女”扮演者的青春往事  “从延安出发”:第一代“白毛女”扮演者的青春往事  百岁老人、歌唱家孟于的艺术人生  193
原标题:“从延安出发”:第一代“白毛女”扮演者的青春往事

  “从延安出发”:第一代“白毛女”扮演者的青春往事

  百岁老人、歌唱家孟于的艺术人生

  1939年,一个十七岁姑娘怀揣着革命理想奔赴延安,成为500人《黄河大合唱》演出成员。

  1942年,在集聚知识青年的延安,一场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像希望的春风,从延安吹向中国各地。文艺创作要和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指引下,越来越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涌现。

  那个唱过《黄河大合唱》的姑娘,此后主演歌剧《白毛女》,支援抗美援朝前线,将延安文艺的火种播撒在中国大地上。

  这个姑娘就是著名歌唱家孟于。

  今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之际,孟奶奶恰好百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第一期请到了这位百岁老人。节目中,孟奶奶回忆人生故事,将我们带回那个激情澎湃的延安。

  在延安启蒙

  在节目录制现场,百岁高龄的孟奶奶随口哼唱起抗日救亡歌曲,观众无不心潮澎湃。

  她对歌唱的热爱和对革命的热情,要从少年时代说起。

  九一八事变后,社会群情激愤。在祖国西南的成都城里,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学校组织了救亡宣传队,唱抗日救亡歌曲。”还是中学生的孟于生就一副好嗓子,深受革命氛围影响,积极参加宣传队,走上成都街头唱歌。

  孟于父亲不喜欢女儿抛头露面、在大街上又哭又唱,拦阻她参加救亡宣传活动,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止这个注定要在舞台上发光的姑娘。

  中学时的孟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认识了许多进步的同学。“一个从延安回来的男同学跟我们讲,延安从早上起来就是歌声的海洋,大家在一起唱革命歌曲,学习马列主义,打成一片。”聊起延安,孟奶奶记忆犹新,“所以我当时一心向往到延安去。”

  不只是孟于,延安,是当时许多年轻人共同的“理想之所”。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投身革命的热情空前高涨。一批批有志青年从各地奔赴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其中不乏满怀理想和激情的文艺工作者。

  1939年,孟于越荒山、斗狼群,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延安,进入中国女子大学(后并入延安大学)。1940年2月,在延安中央大礼堂,冼星海指挥500人的合唱团,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表演。这次演出之后,孟于又从中国女子大学考入了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所有人都站起来,鼓掌!喊口号!音乐会散了走到院子里,周围一片漆黑,每个人都还沉浸在音乐里,不说话。”孟于还记得演出结束后内心的震颤,她是合唱团一员。

  “我们的乐队有几把小提琴,都是同志们背到延安的。有几把二胡,有一支笛子,还有一个小小的手风琴。”如此激荡人心的演出,却只有有限的几样乐器辅助演奏。缺,就“自己创造”!“没有低音乐器怎么办?后来用了一个洋油桶,装上一个把,安上几根弦,就做成了一件低音弦乐器。”演出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

  但任何困难都抵不住热爱。演出前,冼星海指导合唱团排练。“有一次唱到《黄水谣》的时候,有一个女同学唱得不对,星海同志就给我们讲解,作为文艺工作者,在唱歌的时候要有内心世界和情感。他还作了示范,唱到‘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的时候,星海同志由慢到快重复了五次,要求大家发自肺腑地呼号出最雄壮的声音。”这次演出改变了孟于对音乐的认识,“我第一次认识到音乐的伟大,有情感,有精神。”

  孟于在延安获得了音乐的启蒙。当时,除了冼星海、光未然,还拥有丁玲、萧军、艾青、吕骥等著名文化人的延安,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是富足的。

  演唱“白毛女”

  1942年5月,酝酿许久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毛泽东主持下顺利召开,“我们的文艺,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毛泽东在会上提出的文艺工作理念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孟于说:“毛主席讲话以后,我们开始学秦腔、学眉户(戏)、学扭秧歌,男同学打腰鼓。”文艺学习也越来越“接地气”。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1944年到1945年,鲁艺根据西北战地流传的一个民间故事,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

  这是中国新歌剧发展史中第一部真正建立在自己民族音调基础上、深刻反映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现实主义大型歌剧。

  在鲁艺期间,孟于亲眼见证了《白毛女》创作的艰难。“我们音乐系的同学张鲁参与了《白毛女》选段《北风吹》的创作。”当时的延安物资匮乏,张鲁在创作期间不得不向孟于借灯油才完成作品。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共中央决定将鲁艺迁往华北、东北等地,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也陆续“播撒”到全国各地群众中去。

  9月20日,孟于跟随华北文艺工作团,从延安一路来到解放区张家口。11月,华北文艺工作团与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联合将歌剧《白毛女》重新修改加工,孟于和王昆等人成为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在张家口人民剧场连续公演30多场,创造了3天演出6场的最高纪录。

  孟于记得,在怀来一次慰问部队的演出中,“演到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逼死的时候,台下好多人泣不成声。最后演到斗争地主黄世仁时,有一个战士激动得忘记了是在看戏,喊着‘黄世仁太可恶了,我崩了他’,端起枪就要向‘黄世仁’冲去。”

  为了能将喜儿的真情实感演绎出来,孟于多次参加土改,体会农民的辛酸苦辣。“开始演得不好,后来经常给农民演出,听农民的故事,受农民思想感情的感染,就演得活了。”

  跟随文工团,孟于转战张家口、正定等华北多地,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喜儿,还表演过《血泪仇》等其他脍炙人口的延安时期创作作品。

  一生践行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

  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日子,也是孟于永远忘不了的一天。

  前一天,孟于刚从匈牙利回国,作为民族青年代表团的一员赴匈牙利演出,为祖国争得国际荣誉的自豪感未消,第二天就听到了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她百感交集。“太高兴了!我记得,回国以后,当我看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在开国大典那天升起来的时候,那眼泪直往下流,毕竟,革命来之不易……”

  怀揣着不熄的革命热情,新中国成立后,孟于演出不辍。

  1951年,孟于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到抗美援朝战争前线650高地,为志愿军演出。

  演出就在一块山坡平地上进行,“我们演一会儿,就听到两声枪响,赶紧熄灯,直到听到头顶飞机飞过去了,就是三声枪响,灯重新亮了,演出继续。”

  战争前线物资匮乏,慰问团还有睡在树林里的经历。孟于记得,“我们就穿着棉大衣,枕着挎包,直接躺地上睡。”

  虽然条件艰苦,在当时留下的照片里,身躯娇小的孟于依旧笑容灿烂。她给战士们演唱了《慰问志愿军小唱》。战争结束后,曾有志愿军战士在报纸上写道:那首《慰问志愿军小唱》,唱得我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

  从抗美援朝前线回来之后,1952年,孟于参与组建了中央歌舞团。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中央歌舞团承担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歌舞团出访过80多个国家及地区,为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作出卓越贡献。在中央歌舞团期间,从独唱演员到歌舞团副团长,从出访表演到建设壮大歌舞团,孟于一直工作到退休。

  退休后的孟奶奶也没有闲着,组织“文化部老艺术家合唱团”去各地演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文化节目,向一代又一代人讲述从延安开始的故事。

  时至今日,孟奶奶依然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精神满怀深情。

  今年,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特别筹划的《从延安出发》节目,向孟奶奶发出邀请。虽年至百岁,精力有限,孟奶奶仍欣然同意参与节目录制。节目中,忆起革命往事,孟奶奶目光炯炯、眼含热泪,令人动容。

  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已经融进孟奶奶的血液,她希望新一代青年文艺工作者“能够创作出更多展现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

  “用精神传承精神、用信仰传承信仰”,应该是青年追寻者们的共同回答。(记者蒋彤)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余安几钵(2022-05-25 01:18:15)回复取消回复

    立在自己民族音调基础上、深刻反映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现实主义大型歌剧。  在鲁艺期间,孟于亲眼见证了《白毛女》创作的艰难。“我们音乐系的同学张鲁参与了《白毛女》选段《北风吹》的创作。”当时的延安物资匮乏,张鲁在创作期间不得不向孟于借灯油才完成作品。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

  • 北槐羡兔(2022-05-24 21:34:41)回复取消回复

    跟随华北文艺工作团,从延安一路来到解放区张家口。11月,华北文艺工作团与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联合将歌剧《白毛女》重新修改加工,孟于和王昆等人成为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在张家口人民剧场连续公演30多场,创造了3天演出6场的最高纪录。  孟于记得,在怀来一次慰问部队的演出中,“演到杨

  • 萌懂橪书(2022-05-25 04:02:17)回复取消回复

    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共中央决定将鲁艺迁往华北、东北等地,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也陆续“播撒”到全国各地群众中去。  9月20日,孟于跟随华北文艺工作团,从延安一路来到解放区张家口。11月,华北文艺工作团与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联合将歌剧《白毛女》重

  • 晴枙双笙(2022-05-25 05:50:32)回复取消回复

    1年,孟于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到抗美援朝战争前线650高地,为志愿军演出。  演出就在一块山坡平地上进行,“我们演一会儿,就听到两声枪响,赶紧熄灯,直到听到头顶飞机飞过去了,就

  • 鹿岛墓栀(2022-05-25 05:14:31)回复取消回复

    942年5月,酝酿许久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毛泽东主持下顺利召开,“我们的文艺,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