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作文(在化学的世界里作文)
本文目录一览:
以“化学与生活”为主题的500字作文
生活中化学现象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 况:在用久了的茶壶或热水瓶的内壁上,结 满了一块块凹凸不平的类似石灰岩的东西, 人们把它叫做“茶垢”。它有一个“脾气”,无 论你怎样用水冲洗,这些“茶垢”总不能洗 掉。为什么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先得从开水的成分说起。 我们一般饮用的水,大多是自来水和井水。 这些水里面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其中有一种 叫做钙的元素。这些钙元素和溶解在水里的 二氧化碳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做碳 酸钙的物质。这种东西有一个特性:你即使 把它碾成粉末,放在水里,用力搅动,它始 终也不肯溶解在水中;时间一长,它就慢悠 悠地沉到水底。这种碳酸钙在水中还不 肯“安分守己”,又和水以及溶解在水中的二 氧化碳继续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叫 做碳酸氢钙。碳酸氢钙能溶解在水中,一点 也看不出来。但当把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放到 锅中烧时,又会发生一种反应:碳酸氢钙在 受热后,逐渐分解,又转化为原来的二氧化 碳、水以及碳酸钙。这些含有碳酸钙的开水 倒在茶壶或者热水瓶中,碳酸钙就逐渐沉人 瓶底并附结在内壁上。时间一长,碳酸钙就 越结越多,形成了“茶垢”。 热水瓶或茶壶内结了厚厚的“茶垢”后,人们 就用水冲洗。可是无论你用什么水,无论怎 样用劲地擦,就是洗不掉它。这是因为碳酸 钙不溶解在水中的缘故。 要想擦掉茶壶里的“茶垢”,其实很简单,可 就是不大安全。碳酸钙有个“死敌”,它的名 字叫做盐酸。这种盐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只 要把它溶解在适量的水中,用布蘸着它来 洗,一下子就能除掉“茶垢”。那么,为什么 盐酸能除掉碳酸钙呢?这又是一个化学反应 的过程。因为盐酸一遇到碳酸钙就能发生化 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做氯化钙的新物质。氯 化钙能够溶解在水中,所以只要用水一洗就 没有了。这样一来,“茶垢”就除掉了。用盐 酸除“茶垢”可得注意:首先,不要直接用手 去抹,最好用一根铜丝缠着布条来擦洗;其 次,盐酸要配得稀一点,不能很浓,而且还 不能太多,因为盐酸有腐蚀性。除掉“茶 垢”后,要用水认认真真将茶壶冲洗几遍, 才能把盐酸除去。或者在茶壶里盛些水、放 上几只铁钉,过几天,那些残存的盐酸就没 有了。 当你的茶壶或热水瓶里结满了“茶垢”,想要 擦掉它时,不妨用这个办法试一试。
学好化学的决心 作文350,急死啦,快
化学已经上了六天,加上今天就是第七天。在这七天里我究竟过得如何?下面且听我细细道来。
对于化学这一门新学科,我自然是抱有极大的兴趣地。既然是第一次,那么就一定要开个好头。于是就报了郝老师化学。听以前报过此课的同学说:老师很幽默、奖罚分明、不按“套路出牌”、讲课深度和当堂同学们的表现挂钩、还用钱来奖励同学(前提是答对他提的问题)、还是小组式教学。顿时把郝老师的形象变的神秘了许多。这郝老师是何方神圣?你一看便知。
万万没想到,第一节课就被老师来了个下马威。在课前老师说的清清楚楚:不得在他讲课时打扰他。可偏偏不巧,我的同桌刚刚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忍不住说了一句:这还不简单。没想到,竟然让老师听见了。唉!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我被老师狠狠地弹了一下。虽然不太疼痛,但是我顿时就感觉有好几十双眼睛向我这边看来。作为第一节课第一个受罚的人,那感觉简直实在太丢人了!
接下来的几节课,我因为第一节课留下的阴影,开始变得畏手畏脚。即使自己会答的题,也不敢举手了。看着身边的同学一次次流利的回答,一次次高兴的上台领三块钱。我心里那叫不是个滋味啊!于是下一节课,我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对自己会的问题做到一定要对。对自己不会的问题,也要做一些尝试。哪怕错了,也没关系。因为郝老师常说:你的组与你同在。终于有一次,我很紧张的回答了一问题,没想到竟然对了!第一次获得了郝老师的三块钱的奖励。心里还有些许激动呢!知识就是财富,虽然钱是小事,但是这三块钱也给我予以精神上极大的鼓励。对我以后的化学学习,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推进剂。
现在在化学上可以算的刚刚入门的新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因为自己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应该眼望前方,迈步向前。
写后小记:这几次的化学课,对我影响很大也是我收获了不少。
---------------------------------------------------------------------------------------------------------
篇二:怎样学好化学
化学就是一种东西加上另一种东西,砰的一声变成一种新东西。小的时候,当初中老师的妈妈对我如是说。那时候,我就觉得化学难道不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玩的事情么?化学化学,变化的学问。闭上眼睛,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原野,潺潺的流水,洁白的雪,漆黑的碳,这一切的一切,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是的,化学离我们不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就会发现一个化学的苍穹,那里充满着无穷的乐趣。
提起化学来,有许多同学特别是我们这些重点中学的同学,常常感到头疼,说它不好学,有的还将化学称为“理科中的文科”,从一个侧面说明,化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它和数学物理的学习方法有较大的不同。的确是这样,学数学、物理,主要是理解好基本的定义、定理、定律等等,在掌握好这些基本的东东后,就要做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所建立的思想,并不断深化,最后达到能熟练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解决各种问题。而化学则不同,因为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面的学科,必然叙述性的文字就比较多。此外知识的系统性也不很强,实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化学不同于学数学、物理。
我自己在学习化学时,体会到要学好化学,首先要对化学这门学科有所了解,要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的作用十分重要。比如生活中的涂料、食品、药物、日常用品,没有一个能跟化学脱离关系的。了解了这些,学习时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兴趣,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你自己看看我们的课本,就会发现课本上好多东西其实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谈起的。谈了很多我们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比如告诉我们,平常我们用来照明用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这就使我们知道,一些物质是可以“变成”其他物质的。当书中又提到铁生锈时,我们就会很自然的问,铁为什么会生锈?锈是什么东西?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就是使我们在学习时有兴趣,学得就比较扎实。
其次,我体会到要学好化学,必须狠抓基础。有许多同学对抓基础很不重视。认为基础的东西只要知道了懂了就行了。但我切身体会到,要学好化学,一定要打好基础。抓基础,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刚升高中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奥赛选拔赛,并且被选在化学竞赛班里面培训。当时,课程很紧,3天讲一个部分,不到一个月就讲完高中化学的大部分课程,然后在后面的学习中,又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学完大学化学的全部课程。培训班采用自然淘汰的体制,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原来80多人的班级越来越小,到我们高三竞赛的时候,班里只剩10多个人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抓基础,理解概念。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接触过高中化学,对各个部分的内容连个基本概念都没有。在学习期间,也没有注意准确掌握这些概念,对各个定律定理也只是知道它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其含义和适用范围。这就使我在做题的时候只能照猫画虎,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题思路,老师讲一道题目,我就会一道题目。当遇到没有见过的题型时,只有束手无策。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两块的时候,我常常把它们搞混,遇到题目根本不知道应该按照哪种类型来入手去做,只会做老师教过的几个有明确特点的题型,当遇到变一点样的题目时,就不能按照题意去解题。
后来,我改变了学习策略,先不急于做题,而是狠抓基础,从根本上理解了什么是化学平衡,怎样计算化学反应率,彻底搞懂了这些概念,再做起题目来,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所谓狠抓基础,就是说对基础的东西,不但要了解,而且要熟练掌握。吸取了教训后,我在学化学时,对每一部分知识都非常重视。学知识时,就反复看书,看书时一边回忆老师讲的东西,力争在开始接受这部分新知识的时候,就建立正确的观点。在这以后,还要注意复习这一部分,以便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建立更深的思想。这样学完一部分后,再适当的选一些典型的题练习一下,起到检验自己这一部分知识学得如何。
在进行上述学习过程的同时,我们要针对化学的特点进行记忆、总结、归纳,尤其在学习化学物质的性质的时候,完全可以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以物质结构理论为指导。比如在学习氮族元素时,可以运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来总结氮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氮族元素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获得电子的趋势渐渐减弱,失去电子的趋势渐渐加强。”这是它们化学性质递变的重要依据,也是这些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质逐渐加强”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可以根据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推断出氮族元素比同周期的碳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而比同周期的氧族、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弱。这样我们在理论指导下,加深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使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从零散的、罗列的、机械的描述变成整体的、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
另外,就像我上文提到的,化学的学习容易混淆,因为知识点多,记忆的东西又杂,化学的专有名称不但奇奇怪怪,而且看上去长得差不多。所以我刚刚学习的时候,因为突然之间接触了那么大量的新知识新名词,常常张冠李戴。怎样克服这个难点的呢?我采取的是“类比、联想、整理”的记忆方法。
简单来说。类比记忆有以下3种:
1.相似类比法
对于同族元素或者同类化合物,例如同系物,用相似类比法比较它们的通性和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以氯为代表,先较全面地学习氯及其重要的化合物,然后用相似类比法,将氟、溴、碘的性质跟氯比较,从而掌握卤族的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解释卤族元素在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这样,用一个典型的元素引路,通过相似类比,就能掌握一些结构共性的元素的性质。
2.相反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用相反类比的方法掌握和回忆,往往效果更佳。例如碳酸氢钙的生成是化合反应,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的反应则是分解反应。又如,水在一个反应中可以作为还原剂(与氟的反应),在另一个反应中又可以作为氧化剂(与金属钠反应)。再如,亚硫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而在另一个条件下又可以放出二氧化硫等。
3.推理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反应规律,可以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分析和掌握。例如金属钠能和冷水反应,而镁条只能和热水反应,可以推理出钠金属性比镁强。又比如碳酸镁微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推理出碳酸钡也不溶于水等等。
以上说的是类比记忆的几种方法,下面谈谈联想记忆的方法。联想是学习和记忆化学知识的好方法,运用由此及彼,纵横联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的能力。联想能力越强,思路就越开阔,解题时运用的效果也就越好。下面是我以前主要的几种联想的思路和方向,跟大家分享一下。
1.从化学实验的现象去联想,可以获得生动和巩固的记忆。自己把实验的预备、过程、现象等等自己动手操作的部分做一个记忆和联想。
2.从物质的分类去联想,可以沿着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脉络,明确有关的化学概念,并能串联记忆一系列物质的概念。比如:有机里面的醇醛酸酯,是按照氧化数的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
3.从反应的条件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式子中的条件,比如什么时候是加热,什么时候是点燃,都要加以区分。
4.从反应原理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
5.从基本反应规律去联想,能有效记忆,又能理清楚概念。
6.从物质的特性去联想,可以由几个典型化学反应记忆一类化学反应。
7.从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去联想,可以组合记忆一系列化学方程式。
8.从物质的结构去联想,可以理解记忆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一系列性质。
除了学会联想记忆,我们还要把知识进行整理,并且探索和找到规律,做到学习的时候事半功倍。因此将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可以揭示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想,探索其中的规律。例如,在初中学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以后,可以把电荷数为1到18的18种元素做如下的分布排列,来探索其中的规律。
篇三:怎样学好初三化学
进入初三后,同学们将会接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根据北京各中学的经验,同学们需要在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学完一年的化学课程。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应付各课的复习及大大小小的考试。那么,为迎接中考,同学们应该如何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万事开头难,对于化学这门课的学习,同学们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了。
◆提前预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初二升初三暑假是中考前最长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同学们一定要利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对化学课本进行预习,了解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熟悉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对初三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开端,最好能做一些比较简单的辅助性练习,一方面可以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层次的理解概念;
到了初三,各学科的学习任务都很繁重,我们必须注意各学科的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尤其是化学作为初三年级的起点科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最好在暑假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及记忆一些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不是理科中的文科
化学常被称为是“理科中的文科”,因其记忆的基础性东西比较多。但并非完全如此,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记忆。记忆只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要想学好化学,应该学会正确而有效地记忆化学内容并注重中考考察难点中的理解应用。08年化学之所以大家觉得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考察的内容‘更活’,更加注重理解和应用,只是记忆是完全不够的;
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的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制肥皂、炼制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等等。
同学们最好能在暑假对大量需记忆性的琐碎知识点进行记忆,初三开学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层次理解。
◆新学科化学对初三其他科目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化学作为初三刚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不存在基础问题,所有同学的起点都一样,一开始一定要建立能学好化学的信心。这个对于冲刺初三的学生来说很关键,学好化学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兴趣迁移作用;
对于化学的学习,同学们应报着平常心去学习,没必要有畏难情绪。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可以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化学现象,然后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释,只要有足够的兴趣,学好化学并不难!
怎样学好化学~~~ 一些同学化学学习困难、成绩不好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这些同学不重视化学课本的阅读,或者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他们既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全部的化学学习就靠上课听听老师讲,看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和随大家一起进实验室做做实验,老师布置了作业,这才打开课本,看看题目,不管正确与否,做了交差了事,对于这些同学来说,似乎课本只是提供作业题目的“习题集”,他们不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有准备地进行习题练习,而是遇到解答不出来的题目时,才不得已翻翻书,把课本当成解题的一种参考书。平时不读书,临时“抱拂脚”,考前课本苦苦地死记硬背一通,如此应考当然心中无数,缺乏功底,成绩自然不佳。
同学们,学习化学应切实以课本为根本,熟悉它,研究它,把它读懂读会,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化学学习方法。 搞好化学阅读,同样有个方法和技巧问题。
一是应当采用默读的方式。这是因为默读比朗读速度快,默读比朗读更有利于理解阅读的内容。一般来说,朗读有助于背诵,而默读有助于理解。同学们所进行的化学阅读主要要求理解,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也不要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二是应当按一定的程序阅读。这个程序以“粗读-细读-精读”较有效。如预习时候读课文的初读,即粗浅的阅读。其目的有三:一是对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找出与新课有关的已学过的知识;三是对新课有哪些疑难问题。自己边读、边想、边分析综合。又如课堂上老师安排学生自学,需要阅读。这种阅读是在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师出示本节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是在老师指导下的深入阅读,要系统钻研教材,要做到细读以致精读。
这种课堂阅读一般要注意做到“三要”:
1要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重点阅读的内容,使阅读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2是钻研关键词语,思考和理解问题的实质。
3是手脑并用,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强化记忆及找出疑难和问题。
三、应当有选择的阅读。这一般用在复习中的阅读。复习阅读是建立在预习阅读和课堂阅读基础上的一种归纳、巩固性阅读。它不是前两种阅读的简单重复,而是带有一定分析和对比综合概括性质的更深层次的阅读,要紧扣课文中心和重点内容、结合课堂学习情况有选择的阅读。这种阅读可用在课后阅读、单元复习和总复习的阅读。
四、要写点阅读笔记,把所学重点内容系统梳理,或默写有关概括、原理和化学用语等,也可用图表形式表述,或动笔圈划评点等,对于熟悉课文,加深理解,强化记忆都是很有益的。
关于一篇化学的作文600字左右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听到化学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是物质与物质的复杂反应?还是那些瓶瓶罐罐的化学试剂?或者是密密麻麻的元素周期表?其实,化学不仅仅是这些遥远的事物,它就在我们身边。
在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化学的身影。钢铁的生锈,食物的消化,酸奶的发酵……这些都渗透着化学的奥秘。化学是如此普通,但又是如此千变万化,我们必须要好好学习它才能够探索出化学深处的奥秘。
化学使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一些很平常的生活现象,我们都能应用化学原理解释他们,使我们可以科学的了解世界。比如:绿色植物为什么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化学反应,也可以利用它来说明化学对我们人类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来改善我们的生活。一些对我们不利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应用化学原理尽量防止它们的发生,而对我们有利的反应,可以提高其发生的速率。化学还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比如空调就是一个吸热反应的具体应用,可以利用它来降低空气的温度,在炎炎夏日,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化学是这样有用的一门学科,它吸引着我们去学习它,研究它,探索它,应用它。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一定能感受到它的美妙。
怎样学好化学作文8篇
化学就是一种东西加上另一种东西,砰的一声变成一种新东西。小的时候,当初中老师的妈妈对我如是说。那时候,我就觉得化学难道不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玩的事情么?化学化学,变化的学问。闭上眼睛,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原野,潺潺的流水,洁白的雪,漆黑的碳,这一切的一切,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是的,化学离我们不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就会发现一个化学的苍穹,那里充满着无穷的乐趣。
提起化学来,有许多同学特别是我们这些重点中学的同学,常常感到头疼,说它不好学,有的还将化学称为“理科中的文科”,从一个侧面说明,化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它和数学物理的学习方法有较大的不同。的确是这样,学数学、物理,主要是理解好基本的定义、定理、定律等等,在掌握好这些基本的东东后,就要做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所建立的思想,并不断深化,最后达到能熟练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解决各种问题。而化学则不同,因为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面的学科,必然叙述性的文字就比较多。此外知识的系统性也不很强,实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化学不同于学数学、物理。
我自己在学习化学时,体会到要学好化学,首先要对化学这门学科有所了解,要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的作用十分重要。比如生活中的涂料、食品、药物、日常用品,没有一个能跟化学脱离关系的。了解了这些,学习时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兴趣,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你自己看看我们的课本,就会发现课本上好多东西其实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谈起的。谈了很多我们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比如告诉我们,平常我们用来照明用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这就使我们知道,一些物质是可以“变成”其他物质的。当书中又提到铁生锈时,我们就会很自然的问,铁为什么会生锈?锈是什么东西?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就是使我们在学习时有兴趣,学得就比较扎实。
其次,我体会到要学好化学,必须狠抓基础。有许多同学对抓基础很不重视。认为基础的东西只要知道了懂了就行了。但我切身体会到,要学好化学,一定要打好基础。抓基础,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刚升高中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奥赛选拔赛,并且被选在化学竞赛班里面培训。当时,课程很紧,3天讲一个部分,不到一个月就讲完高中化学的大部分课程,然后在后面的学习中,又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学完大学化学的全部课程。培训班采用自然淘汰的体制,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原来80多人的班级越来越小,到我们高三竞赛的时候,班里只剩10多个人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抓基础,理解概念。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接触过高中化学,对各个部分的内容连个基本概念都没有。在学习期间,也没有注意准确掌握这些概念,对各个定律定理也只是知道它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其含义和适用范围。这就使我在做题的时候只能照猫画虎,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题思路,老师讲一道题目,我就会一道题目。当遇到没有见过的题型时,只有束手无策。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两块的时候,我常常把它们搞混,遇到题目根本不知道应该按照哪种类型来入手去做,只会做老师教过的几个有明确特点的题型,当遇到变一点样的题目时,就不能按照题意去解题。
后来,我改变了学习策略,先不急于做题,而是狠抓基础,从根本上理解了什么是化学平衡,怎样计算化学反应率,彻底搞懂了这些概念,再做起题目来,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所谓狠抓基础,就是说对基础的东西,不但要了解,而且要熟练掌握。吸取了教训后,我在学化学时,对每一部分知识都非常重视。学知识时,就反复看书,看书时一边回忆老师讲的东西,力争在开始接受这部分新知识的时候,就建立正确的观点。在这以后,还要注意复习这一部分,以便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建立更深的思想。这样学完一部分后,再适当的选一些典型的题练习一下,起到检验自己这一部分知识学得如何。
在进行上述学习过程的同时,我们要针对化学的特点进行记忆、总结、归纳,尤其在学习化学物质的性质的时候,完全可以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以物质结构理论为指导。比如在学习氮族元素时,可以运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来总结氮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氮族元素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获得电子的趋势渐渐减弱,失去电子的趋势渐渐加强。”这是它们化学性质递变的重要依据,也是这些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质逐渐加强”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可以根据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推断出氮族元素比同周期的碳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而比同周期的氧族、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弱。这样我们在理论指导下,加深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使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从零散的、罗列的、机械的描述变成整体的、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
另外,就像我上文提到的,化学的学习容易混淆,因为知识点多,记忆的东西又杂,化学的专有名称不但奇奇怪怪,而且看上去长得差不多。所以我刚刚学习的时候,因为突然之间接触了那么大量的新知识新名词,常常张冠李戴。怎样克服这个难点的呢?我采取的是“类比、联想、整理”的记忆方法。
简单来说。类比记忆有以下3种:
1.相似类比法
对于同族元素或者同类化合物,例如同系物,用相似类比法比较它们的通性和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以氯为代表,先较全面地学习氯及其重要的化合物,然后用相似类比法,将氟、溴、碘的性质跟氯比较,从而掌握卤族的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解释卤族元素在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这样,用一个典型的元素引路,通过相似类比,就能掌握一些结构共性的元素的性质。
2.相反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用相反类比的方法掌握和回忆,往往效果更佳。例如碳酸氢钙的生成是化合反应,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的反应则是分解反应。又如,水在一个反应中可以作为还原剂(与氟的反应),在另一个反应中又可以作为氧化剂(与金属钠反应)。再如,亚硫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而在另一个条件下又可以放出二氧化硫等。
3.推理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反应规律,可以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分析和掌握。例如金属钠能和冷水反应,而镁条只能和热水反应,可以推理出钠金属性比镁强。又比如碳酸镁微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推理出碳酸钡也不溶于水等等。
以上说的是类比记忆的几种方法,下面谈谈联想记忆的方法。联想是学习和记忆化学知识的好方法,运用由此及彼,纵横联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的能力。联想能力越强,思路就越开阔,解题时运用的效果也就越好。下面是我以前主要的几种联想的思路和方向,跟大家分享一下。
1.从化学实验的现象去联想,可以获得生动和巩固的记忆。自己把实验的预备、过程、现象等等自己动手操作的部分做一个记忆和联想。
2.从物质的分类去联想,可以沿着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脉络,明确有关的化学概念,并能串联记忆一系列物质的概念。比如:有机里面的醇醛酸酯,是按照氧化数的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
3.从反应的条件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式子中的条件,比如什么时候是加热,什么时候是点燃,都要加以区分。
4.从反应原理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
5.从基本反应规律去联想,能有效记忆,又能理清楚概念。
6.从物质的特性去联想,可以由几个典型化学反应记忆一类化学反应。
7.从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去联想,可以组合记忆一系列化学方程式。
8.从物质的结构去联想,可以理解记忆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一系列性质。
除了学会联想记忆,我们还要把知识进行整理,并且探索和找到规律,做到学习的时候事半功倍。因此将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可以揭示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想,探索其中的规律。例如,在初中学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以后,可以把电荷数为1到18的18种元素做如下的分布排列,来探索其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