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近新闻 > 正文

最近新闻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经济的影响)

hacker2022-07-05 18:44:29最近新闻98
本文目录一览:1、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哪些影响?2、

本文目录一览: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1.改变未来世界中的经济格局,未来世界的经济增长中,中国将越来越重要

2.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在国际金融方面的话语权将增多

3.各国都将会加强金融方面的监管,不会放任贪婪的投资家胡搞

4.金融危机让一些一向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国家转型,包括中国,扩大内需越来越重要

5.美元的地位将会下降,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找可替代美元的货币来进行国际贸易。

由于金融危机向欧洲和新兴金融市场持续蔓延,特别是随着全球信贷渠道的干涸,欧元区等许多国家银行希望利用美联储货币互换工具获得急需的美元,美元成为避险资产和应急资产,美国出于为后续向国际社会发债融资也极力稳定美元,这些因素有望支撑美元短期走强。然而美元近期的价格反转并不能改变美元中长期的价值下跌趋势,决定美元长期走向除了经济基本面和美元策略外,还有三大根本性因素。

美元在全球货币储备中的地位。尽管美元仍占全球24%战略储备,占11%世界贸易份额,然而全球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1995年到2008年第2季度,美元比重降至62.48%,欧元从8.54%大幅升至26.99%。

美元享有的铸币税特权。在1977-2006年,铸币税对经常项目逆差的覆盖比率高达86.2%,美国绝大多数的经常项目逆差通过国际铸币税得以“抵消”,这也解释了巨额经常项目逆差和财政赤字为何没有导致美元大幅快速贬值的原因。而在近两年随着美国经济走软,美国的国际铸币税减少,使美元贬值逐步丧失了制动阀,国际铸币税已无法挽救美元信心的危机,表现为美元的加速贬值。随着近年来美国国际铸币税的抵消能力的降低,美元趋向疲软是大势所趋。

美元走势受制于日益严重的双赤字。双赤字始终是决定美元走势的长期根本性因素。随着美国大规模救市行动的展开,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美国负债率急剧上升,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日益失衡,主权违约风险加大,据统计,2008年联邦赤字将达到创纪录的4550亿美元,2009年更会攀升至7500亿美元,因此美元救市债的发出极有可能成为美元贬值的导火索。

综合以上判断,美元走势的逆转和币值内在的不稳定性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新的动荡,加剧实体经济恶化的风险。

金融大乱之金融大治。短期来看全球金融局势岌岌可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在美国财政状况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旨在缓解金融危机的救助政策将对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长期政策产生“挤出作用”;而货币政策自2007年9月以来8次降息的效果也逐渐减弱,联邦基准利率无力引导金融市场利率,再加上金融危机期货币乘数的杠杆收缩,消灭货币购买力的速度极快,货币政策也面临失效。

然而从长期看,对国际金融秩序进行全面改革的时机因为这场危机的加深而提前成熟。亚欧首脑会议和即将召开的G20全球金融峰会,就是重建新体系的萌芽。可以预期,这些会议的召开将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制约主导货币国家本币扩张,建立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与协调机制;以及平衡国际收支格局三个方面,对未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全球金融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为全球化向结构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但是必须认识到国际金融新秩序和金融货币体系的重塑是一个全球性的博弈过程,美国为了维持在全球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独霸地位,显然不肯轻易将美元的发行权拱手转让,欧盟也正在寻求欧元势力的上升,未来针对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制度的重大难题并非短期内能够解决。

由于本轮世界经济金融周期面临的长期结构性问题已经累积了大量风险,当经济危机对金融危机的“反冲击”时,很可能使全球经济步入一个时间为3~5年含有两次衰退的“W”型调整期。

金融大动荡需要金融大治理。结构性失衡问题不仅是全球金融体系也是中国自身所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中国如何因势利导借这次金融危机参与重塑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格局?中国需要采取怎样的金融改革战略?如何完善现行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面对未来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深化调整和中国发展转型的趋势,中国要有长期的准备,仅仅为了应对危机和经济下滑频繁地动用货币财政政策是不够的(我国利率下调空间已经不大,财政赤字逐月扩大9月份 732亿元人民币,为8月份的3.89倍),应该转向更为坚决的结构性治理模式,将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问题的解决统一起来,从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高度,将“促进发展转型,深化金融改革与维护金融安全”通盘考虑,思考全方位金融发展与稳定的总架构.

.

这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秩序有何影响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政府的许多救援措施并没能遏制危机的蔓延,从而逐渐转变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并且影响到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普遍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出现增长放缓的局面。 一、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形成 从2007年开始在美国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一系列带有严重危机色彩的事件。该危机通过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将风险不断扩散,并进而蔓延到全球整个金融体系,最终酿成金融危机。 美国的抵押贷款市场可以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条件高低划分为三个层次:优惠级抵押贷款、中间级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指的就是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由于这些借款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但其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 ~3% ,并要求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人的信用状况比较差,很容易发生违约现象。在信贷环境宽松或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即使由于贷款人违约无法收回贷款,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出售抵押的房产收回贷款并获得收益。但是,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出售抵押的房产不仅难以实现,而且即使出售价格下跌的抵押房产也难以收回全部贷款。当较大规模地集中发生这类事件时,次贷危机就会发生。 二、危机的成因 综合此次危机情况,可以将其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美国货币政策由松到紧的转变。2001年,伴随着美国国内股票市场狂跌、大批网络公司纷纷倒闭和“9.11”恐怖袭击的影响,美国经济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滑坡。美国政府为扭转经济的不景气,刺激经济发展,采取了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大力发展信贷业务,使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周期。从2001年初至2003年6月,美联储先后13次降低利率,使联邦基金利率从6% 降到1%,成为46年中的最低点。 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使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人们的购房热情不断提高。而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降低贷款信用门槛,住房贷款首付率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历史上标准的20%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大大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导致连续多年的房贷市场繁荣。 然而,从2004年6月起,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逆转,开始了一个连续17次的加息周期。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从2003年6月的1% 提高到5.25% 。连续升息的过程在提高了房屋借贷成本的同时,也促发了房价的迅速下跌,以及抵押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成为次贷危机的一根导火线。 第二,对美国经济形势的乐观评价,刺激了次贷市场的扩张。随着美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大量的贷款抵押公司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住房消费水平的增加上,房产市场产生了大量蕴涵着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这些“创新”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和灵活的还款额度,刺激了美国住房拥有率的提高。从1991年至2004年,美国住房拥有率从63.9%上升至69.2% 。次级抵押贷款中存在的巨大风险,被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所掩盖。 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全球范围内利率下降、美元贬值、资产价格上升等因素,也使得次贷产品在投资回报方面有了更高的增长空间,吸引了美国之外的大量来自欧洲、亚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将在美国经济掩盖下的“次贷风险”,隐埋在世界金融体系中。 第三,次贷产品过度证券化。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为提高资金周转率,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许多金融机构将持有的大量房地产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以这部分债权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为了让MBS容易出售,投资银行还对其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以中间级MBS为基础发行抵押债务债券(CDO),经过层层包装,向社会出售,利用房贷证券化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同时,监管部门对这类由高风险基础产品派生出的“衍生品”也缺乏监管力度,使得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随着货币政策逆转,出现偿贷危机时,房贷证券化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大量的投资者特别是投资银行纷纷陷入经营困境。 三、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由“ 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各个金融市场,并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一,从最直接效果看,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是此次危机的最大受害者。一方面,在欧、美等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诸多的银行、投资基金直接或者间接购买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当危机来临时,巨额损失不可避免,大量的投资银行、投资基金、金融公司先后倒闭或者被收购。当这些金融机构要么倒闭要么陷入财务危机时,必将加大金融市场的系统型风险,抑制其在经济发展中所应发挥的融通资金、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同时,此次危机也加大了许多新兴金融市场的风险,对这些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产生消极影响。由于这些新兴市场多是在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对这样一场起始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时,将给这些新兴市场带来巨大的联动效应,使其金融体系显得更加脆弱。 第二,从间接效果看,此次危机给世界金融发展带来的决不仅仅是几千亿的巨额损失,甚至导致金融发展道路面临新的选择。华尔街一直作为“金融自由化”的典范在全球推广,诸多国家和地区也一直尝试在本土金融体系中引入华尔街模式。其中,在金融创新刺激下所带来的大量金融衍生品在全球的纷纷仿效就是一个明证。此次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金融自由化问题,资产过度证券化问题,以及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问题。在未来的金融发展中,如何防范金融自由化带来的风险,如何平衡自由化与监管的关系,将值得深入研究。 第三,此次金融危机也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并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的“滞胀”。在危机爆发之前的几年间,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全球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市场流动性骤然降低。为应对信贷紧缩,世界许多国家的货币当局均采取了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和降息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缓解危机,但却可能进一步助长通货膨胀。随着危机的扩大,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必然有所减缓,甚至出现局部衰退,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出现“滞胀”的局面。 第四,美国贸易进口额将会出现萎缩并波及他国和地区。美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产品进口市场,一旦其经济陷入困境,必然会降低其进口需求,导致美国进口水平出现明显下降。这一状况将引起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减缓,尤其是那些依靠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内就业水平的国家与地区。同时,在这样一个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前,美元不断贬值的现实将不可避免,这将会降低那些以美元作为主要外汇储备的国家的财富水平,使其经济蒙受巨大的损失。 四、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将因此次危机带来诸多的影响。 第一,危机对中国出口将造成巨大的直接影响。一方面,由于美元贬值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内缺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这种价格效应必然会给我国出口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美国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伙伴,在危机爆发后,由于其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其进口需求明显下降,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减缓。这一影响自2007年以来已经显现。自2007年2月以来,中美贸易同比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其中,对美出口自2007月10月开始出现了同比增长速度低于进口的变化。 根据以往贸易经验,美国消费下滑1个百分点,我们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个百分点;如果美国消费下降3个百分点,经济步入衰退,我们对美的出口将会出现明显的下滑,累计会对中国20%-30% 的出口产生影响。 第二,危机带来的美元贬值会严重损害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的价值及其实际购买力。自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为了缓解国内每况愈下的经济状况和转嫁自身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加速了美元贬值的进程。从 2005年7月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至2008年10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11:1升值到了6.84:1。由于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的大量存在,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截至2008年9月,我国外汇储备超过了1.9万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此次危机的到来,一方面使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迅速贬值,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大量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因美元持续贬值而逐渐降低。 第三,危机改变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加剧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随着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不断上升,加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美元持续贬值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我国,不仅加大了对投机性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第四,此次危机在给中国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机遇。一方面,在危机中我国政府可以真正审视一些行业的竞争力与潜力,促进国内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同时,也将积累应对危机的经验,锻炼和培养一批抗风险能力强的行业和企业;另一方面,在此次危机中,欧美金融市场遭受重创,这一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绕过某些门槛和壁垒,通过收购、合并和注资等手段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投资,加快国际化的进程。同时,美元的持续贬值以及人民币升值,也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作者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麻烦采纳,谢谢!

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其实金融危机对塑料行业的影响有利有弊.

好的方面来看,金融危机造成了原油价格下跌,而石油是塑料等化工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原油价格下跌就必然导致了塑料的生产成本下降.

从不好的方面来说,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不景气,塑料的社会需求减少.

这场突如其来的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如何应对国际经济风暴?人们对此十分关注。

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作为东西方两个不同的经济大国,现在的中美经济诚如中美经济战略对话时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说的那样,关系紧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发生剧烈的金融危机,一定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的第一个层面是显性的。首先是不少投资机构,尤其是我国金融企业对美国投行的投资,随着投行的倒闭或经营不景气而蒙受损失;另外,一些走出去企业与美国本土企业合资或合作因危机影响将导致一定的利润缩减。其次,华尔街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美国经济衰退,抑制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业增长。在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地区广东和浙江等地,由于外需的萎缩,很多企业已经十分艰难,甚至有一些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

另一个层面的影响是隐性的,就是通过不断的经济传导来实现。比方,美国政府救市和即将可能发生的美国经济衰退,将成为美元贬值的动因。汇率的变化不仅削弱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利润的增长,增加出口成本,而且会直接导致汇兑损失。在我国长期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后两个动力都会因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传导而受到挤压。

说华尔街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是基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构成以及中美经济相关度的考虑。从增长动力构成看,上半年,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和消费都表现出较好的势头,企业利润进一步增长。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GDP达到201631亿元,同比增长9.9%。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表明,目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并未因华尔街金融风暴而受到根本性削弱,我国经济基本面也并未因华尔街金融风暴而更改。所以,下半年,中国经济依然会保持9%以上的速度增长,实现GDP26万亿-27万亿元应在情理之中。从中美经济相关度看,虽然两国经济发展互有咬合,但中国经济涉足美国经济程度毕竟不很深,中国金融体系相对独立和稳定,中国工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内需强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困难不少,经济持续增长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毕竟美国是巨大的经济体,对华尔街危机的影响还要继续观察,现在,华尔街危机对我影响有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势头。所以,要办好自己的事,强身健体,提高警惕,谨慎应对,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2008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2008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如下:

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首先,危机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直接影响出口。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国国内消费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消费者支出约为1万亿美元。

短期内,中国国内需求的增加无法弥补美国经济对华进口需求的减少。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其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

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出口形成挑战。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上半年中国继续延续出口增长减速的趋势。从出口金额看,上半年同比增长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降低近6个百分点;从出口数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

除了出口数量减少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企业的违约率也开始上升,出口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统计,前5个月收到的报损案件金额高达3034万美元,同比增长80%;

已支付赔款895万美元,同比增长525.6%。其中,2008年理赔量比2007年同期增长525.6%,本地企业的海外坏账率增长约为268%。

具体到行业,保险业近年来总体处于上升状态,除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保费增速降低,但仍超过10%。纺织行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8年9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较8月份减少近6亿美元,较上年同月仅小幅增加约3亿美元,9月份出口延续了8月份微幅增长的趋势。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以美元计价的纺织出口接近零增长,以人民币汇率计价的出口额持续负增长,20%的纺织企业出现亏损;汽车行业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体表现低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今年1~8月,乘用车产销463.24万辆和455.03万辆,同比增长13.67%和13.1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个百分点和10.94个百分点。从8月份的汽车销量来看,欧洲同比锐减16%,北美降幅达15.5%,日本汽车销量下降14.9%。

而中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5.4%,环比下降了6.0%;船舶行业也深受其害。由于金融危机,世界船舶融资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欧洲许多银行都暂停了船舶融资业务,预订船舶但未获融资的比例明显上升。

一些船东被迫取消船舶订单,如香港金辉船务取消了在大连船舶重工订购2艘VLCC的订单,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亿美元散货船订单,韩国、印度中小船东也相继出现了取消订单的情况。就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由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所受损失相对较严重。

广东有2万至3万家大大小小的工厂倒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合俊集团旗下的两家玩具加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

就出口国家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较为明显,对欧盟和大洋洲的出口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则出现了强劲增长态势,上半年中国对拉美、非洲出口金额增长都在40%以上,远远高于对欧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额增长速度。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与扩散,中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中国整体出口增长构成严峻挑战。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体报道这次危机将导致全球金融资产缩水27万亿美元。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现已显现,世界经济下滑几成定局。中国是这次危机中受损最小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损失较小,但是间接影响也不可小视。

出口将减少,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作用开始消弱;投资者的信心有所动摇,投资积极性不高;银行“惜贷”,国内流动性不足。目前,扩大内需,尤其是刺激消费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统一的经济调整口径,但仅依靠个体经济行为(个人与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实践表明,当经济处于衰退、或预期衰退时,(我国仍处于良性轨道上,但经济下滑)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应该说,从不久前的“反通胀”到今天的“保增长”政策突变,正在考验着政府宏观经济驾驭和调控的能力。

经济领域的剧变带来了人心理上的改变,他们越来越失去安全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排山倒海般到来的金融危机不啻于美国经济领域的“9·11”。美国人开始质疑美国政府的决策能力,美国数家新闻媒体23日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8%的接受调查的人认为,当前美国国家路线不对。

民心的这种微妙变化,无疑将在即将白热化的美国大选中发挥“威力”,因此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都在不遗余力地批评现政府的决策之余,还热情洋溢地发布解决经济困境的“妙招”,为的就是争取这部分选民。

金融危机也直接冲击到个人的生活。通货膨胀、企业倒闭、经济困境降低了人们的支付能力,这不仅使得还不起房贷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普通美国人抱怨,连日常开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缩减。

扩展资料:

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是股权重组,增资扩股;

二是坏账打包,切割剥离;

三是注入资金,解决流动性。

首先,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比如美国把“两房”国有化,把私有企业变成了国有控股的企业。

其次,把银行的坏账剥离,打包放在一边,银行复苏后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由政府埋单,将坏账清零。

第三,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老百姓挤兑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增强社会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担保,让其他银行拆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自去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其危害作用以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蔓延到整个金融市场甚至整个美国经济。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升级,多家美国重量级金融机构面临破产或被收购,美国经济也面临着通货膨胀、失业率增加、居民购买力减弱。而美国次贷危机给其他国家的实体经济、金融市场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直接影响到美国房地产市场以及信用卡等领域,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不断缩小的利差以及多种贷款质量的下降都导致了美国金融机构的盈利情况。与此同时,美国金融机构盈利状况的恶化甚至亏损,必将导致其他各国与之相关联的众多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遭受巨大损失。金融机构提高贷款标准,收缩信贷,非政府债券资信下降导致金融产品需求降低等又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减少再次导致房地产和金融资产的价格全面下降。与此相关联的是,北美、欧洲股市、亚太股市均出现剧烈波动。在经济增速较快的新兴市场,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股市前景不明朗,大宗商品抛售加剧,以及东欧地区局势动荡,这都导致投资者离开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这些国家的IPO发行量也较过去有所减少。

这次的金融危机对全球投资者的信心也造成了影响,对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和整体经济前景的担忧以及风险的厌恶可能导致投资者的赎买行为增多,从而引发投资者从基金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平仓,同时导致了能源、黄金、工业品和农产品期货价格走低。

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在欧洲,制造业和服务业目前的增长速度已降至自2005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企业信心也已降至两年来最低点。欧元区去年11月份工业产出下降的幅度似乎反映,欧洲制造业已出现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衰退。欧洲面临着信贷市场总体吃紧,企业和消费者越来越难获得融资,进而必然影响到企业经营和个人消费。

美国消费市场疲软和日元的升值,使得日本的出口必将受到双重打击,尤其日本的家电业、汽车业、钢铁业等出口型企业将在金融危机中蒙受巨大损失,从而影响到日本的整体经济。

亚洲地区与美国联系密切,随着金融危机的升级,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亚洲国家遭受到出口走软和消费需求下滑的打击,降低了企业利润。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也影响到这类商品出口;而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也呈放缓趋势。

拉美国家采取的相对保守的金融政策使得这些国家受到直接冲击相对有限,但也受到不容忽视的经济影响。由于全球经济降温、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美国国内消费低迷和美元对其他货币汇率的波动,使得占拉美国家出口很大比重的石油、天然气、铜以及农产品的出口收入下降。而出口收入的下降则会使这些国家的公共财政受到,同时加剧货币的贬值。

三、发展趋势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导致金融企业严重亏损,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危害由金融市场蔓延到实体经济,消费者对现状、未来以及劳动市场的前景比较悲观,失业率的增加,加上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导致消费者信心持续下降,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其危害尚在蔓延。美国经济的下滑可能会抑制全球原油及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但是疲弱的美元可能会使这些初级产品的价格维持在高位。

美国能否很快结束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取决于两大因素:美元稳定和金融环境改善。中央银行通过向市场注入流动资金只能解决金融市场危机的一些表面症状,如果金融环境不能得以改善、不能重新树立投资者的信心,是无法根除危机的主要源头的。

我们从这次金融危机中要吸取这些教训:尽快适应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的趋势,政府主管机关要加强对金融机构及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增强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完善金融体制,以便更好地管理金融风险,确保整个市场的稳定。必要时可动用公共资金干预市场,让金融体系能够承受大型金融机构倒闭的风险,以减缓系统暂时崩溃可能带来的全面冲击。这样监管机构既能控制市场的动荡,同时又能灵活应对大型投行的倒闭事件。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寻妄做啡(2022-07-05 21:07:11)回复取消回复

    会最新数据统计,今年1~8月,乘用车产销463.24万辆和455.03万辆,同比增长13.67%和13.1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个百分点和10.94个百分点。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