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新闻 > 正文

本地新闻

这座皇帝陵藏有2000斤黄金(出土几十吨黄金的古墓)

hacker2022-07-12 00:47:33本地新闻81
本文目录一览:1、海昏侯刘贺只做了27天的皇帝,为什么他的陵墓打开后有满地黄金?2、

本文目录一览:

海昏侯刘贺只做了27天的皇帝,为什么他的陵墓打开后有满地黄金?

刘贺一开始只是个王爷,出身也不好,很早就被分派到昌邑了,所以也叫昌邑王,按理说皇位和他八竿子也打不着啊。

之后因为霍光的背后操纵让他做了二十多天皇帝,因为荒淫无度被废。

但是他的墓里却有大量的金银珠宝,其陪葬品数量之多震惊了考古界,其实他的陪葬品大概有两个来源。

第一个就是他虽然只在位了二十多天,但是这二十多天全天下都是他的,他肯定趁机疯狂的搜刮财宝,再加上当时的大汉皇宫里也有着惊人的收藏品,而那个时候他整天荒淫无度,也没有关心他到底在干嘛,所以应该是趁那个时候将长安城里的财宝收集了偷偷运回昌邑老家。

这也许是因为他知道霍光让他当皇帝也就是一时之计,难免什么时候就废了自己,所以他才会一上位就大肆的挥霍,所以他不趁机多搜罗一些金银珠宝才怪。

第二个来源就是他的封地,昌邑,虽然这个地方当时比较荒凉,但是这周围有一个当时天下的交通枢纽,这里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地质也非常好,农业很发达,在那个以农业为主的年代,只要掌握了农业发达的地方就有取之不尽的金钱。

并且这个地方不仅仅农业发达,还是交通运货的聚集点,商船就是从这里进入到黄河的,当时最著名的就是午道,而昌邑这个地方刚好就是这条午道纵横的交叉点。

当然除了昌邑的本地的收入和从长安偷运回来的,还有一些肯定是他父母留给他的,因为他的奶奶是当年汉武帝特别宠爱的妃子,而他爹又是独子,所以所有的赏赐都给了他爹,接着肯定又都传到他手里了。

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首先那些马蹄金和精美绝伦的金器类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要么就是来自于皇帝的赏赐,要么就是他自己做皇帝那段时间收集来的。

另外可以肯定当时的昌邑地方收入高的一点是里面有大量的五铢钱,十多吨的五铢钱不可能来自于皇室,只能是从民间搜刮来的。其他那些乐器和漆器的话是因为他是个贪图享乐的人,这些东西肯定是必备的。

在墓中放两百斤黄金的汉废帝,不怕盗墓贼惦记吗?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帝王中,他们的坟墓一直都被人所吸引,而有一位帝王的陵墓中有两百斤黄金,这就是汉废帝。

在古代人的观念里,死亡代表着另一种生活的开始,每个人死后,都会到达另一个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同样需要衣物和钱财。因此人死后,活着的家人都会替他们准备纸糊的住所、车子。生前过得清贫的,就简单准备一些生活所需的物资,过得富贵的,还要为他准备丫环、仆人。

江西南昌的青山绿水出现了一座汉墓,这个汉墓的价值高到震惊海内外。考古学家从这座墓里出土了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保存完好。

西汉时期推崇厚葬,当时的丧葬习俗都会陪葬许多贵重物品,因此,西汉墓穴被人称作盗墓界的“大肥肉”,深受盗墓贼的觊觎。正常情况下的汉墓,都会遭受盗墓贼的光临,墓里珠宝文物也会被一抢而空。然而这座墓不仅没有遭到大规模的采挖,保存完整,而且墓里竟然挖出了足足260斤黄金!

这座墓的主人名叫刘贺,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汉昭帝去世后,霍光费尽心思推举刘贺为皇帝。他的父亲是汉武帝的李夫人之子,很受父皇疼爱,经常受到父皇的赏赐,久而久之积累了一大批黄金。刘贺的父亲死得比较早,所以刘贺早早继承了父亲的财产,加之刘贺自己的财富,所以能拥有这么多黄金,并不奇怪。

与皇位失之交臂,刘贺本该好好反省,低调做人,可他却贪恋皇位,暗中与朝廷大臣来往,时不时抱怨现如今的待遇实在太差,汉宣帝眼见如此,收回了3000户封赏,把他气得卧病在床,最终郁郁而终。

刘贺的黄金储备量并不高,西汉时期用来赏赐的黄金数不胜数,全国加起来足足有90万斤,每一个诸侯手中都积累着大量黄金。刘贺生前接受过很多赏赐,260斤根本只是冰山一角。。表面看上去,新皇帝对废帝非常大度,实际上却是一种计谋,取消酬金后,皇帝派人时时刻刻监视刘贺,一旦刘贺有任何招兵买马的念头,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处置他了。

明朝一清官,穷的只能用草席下葬,为何却在陵墓中挖出大量黄金?

因为为了表彰王士琦,皇帝下令整修他的陵墓,并在陵墓中埋葬了大量皇家金银制品。1956年4月14日,在临海县以西30英里的石塘山脚下的张家渡,一个农民为了建造粪坑和猪圈,不小心搬走了一块石板,在石板下的一个墓穴中发现了大量的黄金物品。农民很震惊,很快向生产队的队长报告了情况。队长看了情况之后,发现这些物品在古墓下面。

1.墓主

后来,专家挖掘了庄王山的墓。当专家们打开庄王山的坟墓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坟墓的主人原来是一个清官,并用草席包裹下葬。在墓穴中,专家们发现了墓主的印章和墓志铭,墓主名叫王士琦,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名官员。

2.出生

据史书记载,王士琦于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出生于浙江城关,万历二年就读于国子监。万历四年(1576年),他被任命为工业部,后来晋升为军事部。

(《临海县志》)王士琦在《明史》年对他的记载很少,但浙江地方志中有丰富的记载。王士琦有勇气和足智多谋.万历四十六年(1619年),王士琦死于山西积累的劳动力引起的疾病。

3.清官

王士琦是一位廉洁的官员。虽然他身居高位,但他的家庭相当贫困。王士琦死后,他的家人不得不把草席将棺木包裹,因为棺材坏了。后来,皇帝还在陵墓前修建了亭台楼阁和石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代清官的坟墓里有这么多金子。

西汉陵墓内藏有大量黄金,为何两千年无人敢盗?

我国历史上的汉朝是一个特别特别穷的王朝,君王都穷的叮当响,所以很多墓葬都是薄葬,即便是皇陵,也没有多少值钱的随葬品。就连刘邦和吕后的陵墓,随葬品也不多。

西汉建立之初,因为其刚刚遭受了几场大战,急需要休养生息。这时候就连连国库都空荡荡的,平民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活人甚至都没有东西吃,也就更不可能有什么东西给死人陪葬了。

君王和平民很穷,但是有些王侯却家缠万贯。他们利用职权大肆敛财,富得流油。

西汉时期,大量开采黄金,一些王侯便趁机从中周旋,将本属于国家的黄金悄悄私吞一些。在黄金这件事情上获利最多的莫过于汉武帝的孙子刘贺了,他借着的身份和地位,得了价值不菲的金子。他家可真的堆成了是金山银山。在他死后,他的这些金子全都作为了他的随葬品,放进了他的陵墓之中。这样一来,刘贺的陵墓可就成为了西汉时期最为富有的陵墓了。这也使得刘贺的陵墓被盗墓贼惦记,他们想方设法都想要进去拿到这些黄金。

但是后来刘贺的墓葬遭遇了一次意外,这次意外之后使后来觊觎他陵墓里宝贝的贼人不敢轻举妄动了,从此陵墓也就得到了安宁。

刘贺的墓中设置了很多机关暗器,但是这根本难不倒那些有经验的盗墓贼。他们对那些机关暗器迎刃而解,但是正当他们打算大捞一笔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地震,把墓穴给震塌了。随着墓穴的坍塌,里面原本的机关暗器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些盗墓贼吓坏了,赶紧落荒而逃。

后来,因为地震使得墓穴地势变低,一场大雨过后让这个低洼地装满了水,所以以后再也没有人进去过。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少宝藏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1974年被发现,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组织的发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它南依骊山的层层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姓赵氏[1][2],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邯郸,公元前246年13岁即立为秦王,22岁加冕亲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历史,在血与火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王朝——秦王朝。“秦王扫六合,虎势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这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据史载,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另一资料:陵园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后经风化侵蚀及人为破坏,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建筑材料是从湖北、四川等地运来的。为了防止河流冲刷陵墓,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向的水流改成东西向。

陵园的南部有一个土冢,高43米。筑有内外两道夯土城墙。内城周长3890米,外城周长6249米,分别象征皇城和宫城。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已发现的墓坑有400多座。

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长2000米。经调查发现,整个墓地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内有大规模的宫殿楼阁建筑。陵寝的形制分为内外两城。内城为周长2525.4米的方形,外城周长6264米。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远非埃及金字塔所能比。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02年秦始皇陵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 ,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20年来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区,重现当年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设施;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在凝重的绿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间,为了让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荣、王者的威仪,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现的仪仗队——秦始皇守陵部队换岗仪式”表演和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秦始皇陵陵区、陵园、地宫沙盘模型展示,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神秘陵园的壮观场景,展示了数十年来的考古成果,生动直观地揭示秦陵奥秘,展示其丰富内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奋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而著称于世。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铜加固基座,上面放着棺材……墓室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墓室内的要道机关装着带有利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靠近就会被射死。墓室里还注满水银,象征江河湖海;墓顶镶着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墓里用鱼油燃灯,以求长明不灭……

秦始皇陵共发现10座城门,南北城门与内垣南门在同一中轴线上。坟丘的北边是陵园的中心部分,东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东西两侧还并列着4座建筑遗存,有专家认为是寝殿建筑的一部分。秦始皇陵集中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结构舒特。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陪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4年春被当地打井的农民发现。由此埋葬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宝藏得以面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兵马俑坑现已发掘3座,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坑内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还有4万多件青铜兵器。

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在地下坑道中的所有卫士都是面向东方放置的。据钻探得知共有三个陪葬坑,其中1974年发现的一号坑最大,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左右,长廊和11条过洞组成了整个坑,与真人马大小相同、排成方阵的6000多个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被放置在坑中。在一号坑的东北约20米的地方是在1976年春天发现的二号坑,它是另一个壮观的兵阵。南北宽84米,东西长96米的二号坑,面积921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016平方米。二号坑内有多兵种联合阵容,包括步兵、车兵、骑兵和弩兵等。二号坑西边是三号坑,1989年10月1日才开始允许游客参观。南北宽24.5米,东西长28.8米的三号坑面积为500多平方米。三号坑经有关专家推断,被认为是用来统帅一、二号坑的军幕。一乘战车,68个卫士俑以及武器都保存在坑内。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俑的写实手法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的承前启后艺术为世界瞩目。现已在一、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对外开放。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法国总统希拉克对它的“世界第八奇迹”的赞誉,使秦始皇陵为更多的世人所知。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为秦始皇陵更增光彩。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大诗人李白笔下,它讴歌了秦始皇的辉煌业绩,描述了营造骊山墓工程的浩大气势。的确,陵园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国王宝座时,陵园营建工程也就随之开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还有平山县中山国王的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秦始皇只不过是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这是秦始皇的一点改进。陵园工程修造了30多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自秦王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为陵园工程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历时9年当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经过数10万人9年来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二世二年冬,历时3年多是为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任务。尽管陵墓工程历时如此之久,整个工程仍然没有最后竣工。当时历史上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率兵迅速打到了距陵园不足数华里的戏水附近(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面临大军压境、威逼咸阳之势,二世这位未经风雨锻炼的新皇帝惊慌失措,召来群臣商讨对策。他一幅丧魂落魄的样子,向群臣发出“为之奈何”的哀求。这时少府令章邯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当即迎合,并让章邯率领修陵大军回击周文的起义军。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才不得不中止。

总之,陵园工程由选点设计、施工营造到最后被迫中止,前后长达37~38年之久,在我国陵寝修建史上名列榜首,其修建的时间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要长8年。

骊山以它特有的温泉和风景而闻名于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悲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与神女相遇,游览当中欲戏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脸上唾了一口,秦始皇很快就长了一身的烂疮。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出秦始皇与骊山似乎有些缘分。他的墓地也选在骊山之旁。秦始皇为什么特别迷恋骊山这块风水宝地呢?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作是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骊山之阿,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郦道元的观点受到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肯定。不过也有学者提出过异议,持否定意见的一方认为,秦始皇陵选在骊山之阿一是取决于当时的礼制,二是受“依山造陵”传统观念的影响。(见《秦始陵园渊源试探》、《文博》1990年第5期。)现在从风水角度来看秦始皇陵也不失为一块理想的风水宝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后来人们选择墓地又特点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见《大汉原陵秘葬经》)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至于这个观念始于何时,无从考起。应该说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秦始皇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在秦始皇陵的东侧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按《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可见鱼池水原来是出自骊山东北,水由南向北流。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坝长1000余米,一般宽40多米,最宽处达70余米,残高2至8米,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正是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此外,在陵园东侧,在川流不息的温泉水经过。据《水经注》记载:“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世以疗疾”。《三秦记》曰:“郦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池水相对应。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依山环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选择的风水宝地吗?

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这个建陵思想。

秦地宫内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地宫飞雁就是一个十分迷人的传说。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到三国时期,(宝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张善,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这个神奇的传说有没有历史依据?近年来有的学者著文指出:“这虽然是个传说故事,但说明秦陵内的文物曾经流失于外,并且远达云南以南。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飞翔,直飞到宋国的城上。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是可信的。”(武伯纶、张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那么,这个传说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

在中国这个历史上不甚看重科技的国度内,假若在2200多年前就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在中国科技史乃世界科技史上都是一个罕见的奇迹。然而,金属飞雁的可信程度确实令国人捏把汗。假若仔细推敲,立即就会看出这个传说的破绽之处。试想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翔并不象放风筝和轻气球那样简单易行。后者由于质量轻,它借助于自然界的风力就可以在空中飞翔,然而对于一个金属物体来说,它如果没有机械动力单靠自然界的风力,不要说空中飞行恐怕连起飞这个基本的难题也无法解决。2200年前的中国何以能解决金属物体的飞行动力问题呢?再进一步分析,假设秦代有能力制作会飞的金雁,那么金雁埋入地宫之后将会不停地自动飞翔,一直在地宫内飞行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当项羽打开地宫的墓道时,这个自动飞翔的金雁又沿着地宫的墓道顺利地飞出地面,然后又越过秦陵南侧数千米高的山峰飞往遥远的南方。如果这个奇闻不是闲聊文人编造出来的说,那么,金雁的控制与指挥系统恐怕连今天的电脑也望尘莫及了。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说秦陵金属飞雁的传说没有丝毫的可能性,具有现代科技意识的中国人切勿轻信这个传说了。

金雁传说的辨误问题到此应该结束了。然而进一步来说古代文人编造的这个传说故事在历史文献上有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呢?汉代有关的文献记载,在司马迁和班固的记述中有“黄金为凫雁”的文字,显然两位史学大师记载的是墓内有用黄金制作的“凫雁”,而古代文人很可能由此演义和“创作”了飞雁传说的故事。

刘贺是被废掉的皇帝,可为什么墓里会有许多金子?

刘贺是被废掉的皇帝,可为什么墓里会有许多金子?酎金,什么是酎金呢?根据现有史料,酎金是汉代诸侯于宗庙祭祀时随同酎酒所献的黄金。酎是一种自一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复酿成的优质酒。汉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长安祭高祖庙献酎饮酎时﹐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口的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酎金之制即由此产生。到目前为止,海昏侯刘贺墓已经出土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另外,在棺椁里还发现了20块金板。这是迄今我国汉墓考古发现金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这些麟趾金重量在76.12克到83.36克,马蹄金重量则基本在237.66克到246.29克,它们都是身份的象征,并非流通货币。刘贺墓出土的黄金不是用于流通领域的黄金银两,而是酎金,且这些金子的成色和纯度也是非常高的,可以说绝对是足金。

我们再来看看刘贺其人。刘贺(公元前93/92年—公元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生于昌邑(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刘贺本是武帝刘彻的孙子、第二位昌邑王,昭帝驾崩后被霍光拥立为帝,在位仅仅27天即被霍光宣布为“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废,仍回故地做昌邑王,后又废为海昏侯,四年后去世,史称“汉废帝”。回归题目,刘贺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酎金,这能说明什么问题?我认为,刘贺墓中出土的这些酎金,说明刘贺虽然被废帝,但其废帝后依然继承了其父的所有财产,昌邑王家的财产依然是归属于他,尽管他后来去了海昏国做海昏侯,但他皇亲的身份依然被认可和准许,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酎金。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澄萌逐鹿(2022-07-12 05:11:40)回复取消回复

    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另一资料:陵园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后经风化侵蚀及人为破坏,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

  • 冬马哀由(2022-07-12 09:25:48)回复取消回复

    改为西北流,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此外,在陵园东侧,在川流不息的温泉水经过。据《水经注》记载:“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世以疗疾”。《三秦记》曰:“郦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池水相对应。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