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近新闻 > 正文

最近新闻

1999俄罗斯的经济(俄罗斯历年经济)

hacker2022-07-13 02:06:22最近新闻83
本文目录一览:1、给介绍一下98.99年时俄罗斯的形势,好的追加1002、

本文目录一览:

给介绍一下98.99年时俄罗斯的形势,好的追加100

1998年是自1993年以来俄罗斯国内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经济形势在去年出现某种好转迹象的背景下急剧恶化,再次陷入严重的危机状态;政治局势因两次政府更迭而发生动荡,几年来相对平静的政坛波澜迭起;在持续不断的政治斗争中整个国家政权受到削弱,地方分立主义再度抬头;社会不满情绪不断蔓延,整个社会陷入深刻的信任危机。

与充满危机的国内形势相比,俄罗斯在外交领域的活动可以称道的地方似乎多一些,在国力日衰、危机不断的形势下俄罗斯通过外交努力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自己的国家利益。

 

一、经济形势

1998年俄罗斯经济形势的特点是金融危机多次爆发,引发各种危机的全面爆发,进而形成以金融危机为突出表现的多种危机相互交织的局面。危机使长期衰退的俄罗斯经济又遭受了灾难性的打击,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1、爆发金融危机,银行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1998年,长期衰退中的俄罗斯经济遭受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冲击,连续多次爆发金融危机,其中尤以5月和8月的两次危机最为强烈。俄罗斯政府稳定金融市场的种种努力见效甚微。8月17日政府和央行被迫宣布放宽外汇走廊上限,卢布与美元汇率从6.2:1下调为9.5:1。实际上是使卢布贬值50%。同时宣布延期偿还短期国债。此后,金融危机不断深化,金融系统出现全面混乱:债券市场停止交易,股市大幅度下跌;卢布一贬再贬,到年底卢布与美元比值已达19.5:1;外资大量撤走,居民提存挤兑,银行系统面临崩溃,甚至一些大银行也纷纷倒闭;物价急剧上涨,居民实际收入大幅度下降。

2、财政状况恶化,国家面临破产。

几年来俄罗斯财政状况一直不好,入不敷出。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从1995年起政府停止对预算赤字透支,改为靠发行国债和外国贷款弥补预算赤字。俄罗斯经济实际上成了“债务经济”,到1998年6月底内债已达700亿美元,外债达1300亿美元,总计相当于GDP的45%。而上半年的税收计划只完成50%,联邦财政缺口达GDP的9%。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政府无力偿还债务,俄罗斯原本已很低的信誉丧失殆尽。

3、生产加速下滑,经济危机加深。

1997年俄罗斯社会生产开始停止下降并出现微弱增长,但这种势头未能保持下去。1998年,不断加剧的金融危机导致了生产的再度下滑。今年头9个月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工业生产下降3.9%,农业生产下降9.4%。预计1998年全年俄罗斯GDP下降5-7%,粮食产量4600万吨;比1997年的8860万吨减产48%。

 

二、政治形势

1998年俄罗斯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是,近几年来相对平静的政局发生动荡,政治对抗曾一度加剧,国家政权出现危机。

1、两次政治危机导致对抗升级,总统权力面临重大挑战。

3月叶利钦突然宣布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引发1998年第一次政府危机。这次危机虽然以国家杜马反对派让步、妥协,叶利钦达到任命基里延科为政府总理的预定目标而告结束,然而也正是因此而使叶利钦付出了相应的政治代价。8月基里延科政府无力抵御金融危机浪潮,又被叶利钦自己所解散,这一事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叶利钦总统治国能力的怀疑。

两次政府危机加剧了总统与议会反对派之间的对抗,叶利钦成为国家杜马大多数派别、各种势力的攻击对象,总统权力受到严重挑战。接连不断的决策失误、体弱多病、不能正常工作,加之独断专行,靠不断撤换政府要员、解散政府来显示其权力,所有这些严重干扰了政府工作,影响了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威。一时间社会各界要求叶利钦辞职、要求修宪、限制总统权力的呼声再次高涨。在此情况下,叶利钦12月初改组总统办公厅,把两个政府部门划归总统直接管辖,多次反复强调反对对现行宪法基本原则性条款进行修改,反对削弱总统权力和实行议会制,等等,这些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1998年叶利钦总统的地位和权力受到了多么大的挑战。

普里马科夫政府的组成是各派妥协的产物,也是叶利钦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普里马科夫政府的出现结束了近七年来自由派执掌政府、领导改革的局面,突破了叶利钦所坚持的在俄罗斯决不建立联合政府的原则。在叶利钦健康状况不佳,总统地位日渐衰弱的情况下,国家执行权力开始向政府、总理倾斜。

2、政治力量对比逐渐发生变化,中左力量受到普遍欢迎。

实际上,从改革之初起俄罗斯政治气氛便一直沿着由右向左,或者说向中间摆的道路发展,这与经济改革由激进、浪漫主义向稳健、现实主义的方向发展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右翼力量、激进民主派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促使社会政治情绪发生了不利于右翼的变化,社会面临新的选择。

1998年8月17日可说是一个分水岭,它宣告了自由主义改革路线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坚持和拥护这一改革路线的右翼势力大势已去,难以再担当重任。从各党派目前的发展、变化情况看也是如此,盖达尔、丘拜斯等代表的右翼势力已为人们所唾弃,一些有自由主义倾向的政治家和政治势力也纷纷与他们保持距离,或者也作出向“中间”靠拢的姿态。

左翼力量在今年的危机中取得重大进展,俄共等左翼力量的代表人物进入普里马科夫政府,对政府决策和经济政策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和影响,当然也为经济形势可能的进一步恶化承担着责任和风险。而以久加诺夫为首的左翼联盟目前仍是俄罗斯最有影响的政治组织,与右翼势力的失利相对应,左翼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

原有的各党派近年来无休止的争斗,特别是3月政府危机中反对派议员的妥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各种派别、政治家、乃至所谓的政党政治感到厌烦和失望。因此,人们有理由期待“新兴的”、具有建设意义的政治力量的出现。从当前政治发展趋势看,这种政治力量无疑是中左力量,而这其中尤以自称奉行中间路线的卢日科夫的“祖国”运动引人注目。总之,左右极端主义势力均已不再得势,未来一个时期内将会是中左力量的天下。

3、国家政权和国家纪律严重削弱,地方分立倾向再度露头。

今年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的后果之一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威信下降,国家纪律严重削弱。在全俄陷入经济政治危机、中央无暇顾及地方事务、地方长期得不到中央拨款和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各联邦主体自行其是、自谋生路成为自然而然的事。问题在于,一些联邦主体趁中央政府自顾不暇之机,擅自将一些属于联邦中央的职权占为己有,竭力谋求更大的经济自主权,甚至主权,推行地方保护主义,私设壁垒,拒绝向中央财政纳税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出现的某些情况与1992-1993年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当时由于联邦中央两大权力机关之间的对抗影响了中央政权的权威,地方当局便不断随意扩大自己的权限。

4、广大居民阶层经济上再次遭受沉重打击,对现政权彻底失望,社会陷入深刻的信任危机。

几年来拖欠工资、退休金使许多人处于贫困的边缘,激起劳动者的不满和抗议;社会两极分化严重更使广大居民阶层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私有化政策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对当权者和新权贵充满敌意。8月17日政府宣布卢布贬值和延期偿还债务后,更多的人民群众被抛向了贫困,人们再次受到愚弄和剥夺。许多人多年的积蓄再次化为乌有,对改革、对现政权仅有的一点信心也随之丧失殆尽。而且这次涉及到的居民阶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广泛。显然,如此失去民众信任的政权难以带领人民使国家摆脱困境。

 

三、外交形势

1998年俄罗斯政局动荡,经济危机严重,国内政策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然而在对外政策方面却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国内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俄罗斯外交取得了一定进展,为保护其大国地位,争取建立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1、俄罗斯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的关系仍处于停滞状态,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倒退。

1998年俄罗斯外交活动的重点仍是反对北约东扩,特别是阻止北约向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原苏联地区扩张。另外,在涉及战略和经济利益的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如科索沃问题,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等)俄罗斯也积极活动,力求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国家利益和“大国地位”。然而,由于国内严重的危机形势,俄罗斯外交活动受到极大抑制,回旋余地不大,在与美国和西方大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年内虽然促成了克林顿总统访俄和俄法德三国首脑会晤,但成果十分有限。

1998年俄罗斯把争取国际财政援助置于对西方外交的突出位置,但由于俄罗斯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偿还能力的丧失,使西方调整了对俄政策,近期内已不再向俄罗斯提供大量财政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批43亿美元的贷款实际已被冻结。

2、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外交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

1998年俄罗斯与独联体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乌克兰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有明显加强和改善,同这两个国家分别签署了“1998年至2007年的长期经济合作条约”。另外,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永久友好宣言”;同白俄罗斯签署了关于建立俄白联盟国家的声明,向着建立俄白统一国家的方向迈出重大的一步。

今年俄罗斯在独联体范围内的外交活动十分活跃,除以上的双边协定外,还通过一系列外交努力建立了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政治联盟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等五国关税联盟。所有这些尽管目前还仅带有书面的、形式上的性质,然而,在遭遇经济危机、困难重重,面临北约东扩威胁的情况下能将十分松散的独联体国家拢到一起、朝着加强合作与联合的方向发展,这本身便是一种外交成果。

3、俄罗斯的东方外交取得积极成果,同亚太地区国家,特别是同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总的来说发展比较顺利。11月吉隆坡会议上俄罗斯正式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四、前景分析

俄罗斯带着成堆的问题进入1999年。毫无疑问,在新的一年里当务之急是稳定经济形势,进而使经济摆脱危机。这对普里马科夫政府和整个国家政权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与以前任何一位前任、任何一届政府相比,普里马科夫本人和普里马科夫政府拥有更多的有利条件:首先是受来自总统方面的制约较少,具有相当大的独立处理经济问题的权力和自由度;其次得到国家杜马绝大多数党派的拥护和支持;再次赢得企业界、实业界以及地方长官的普遍尊重和信任;而且在普通百姓中间也具有相当高的威信。尽管如此,普里马科夫政府也很难在短期内迅速解决俄罗斯经济问题,使国家摆脱危机局面。这首先在于,在各种危机并存并交织在一起的背景下,面对生产下降、债务沉重、工资拖欠、卢布贬值、通货膨胀等几大难题,政府只能各种主要问题同时抓,逐步缓解、解决。而几种主要问题的解决本身存在着内在矛盾,政策的出台存在着两难选择和效果的相互牵制,很难一下子见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政府还是得扮演“救火队”的角色:哪个问题更突出,便不得不优先解决哪个问题。其次,来自政治领域的干扰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俄罗斯各派政治力量在一个问题上是有共识的,即迅速使国家摆脱社会混乱和经济崩溃。但在此问题上他们又是直接对立的:右翼力量认为拯救俄罗斯的唯一出路在于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共产党人主张将大企业和大银行收归国有,而民族主义者又向往君主制和强权。普里马科夫政府要求得各种政治力量的支持,又要将左翼共产党人、主张市场经济的各派人士以及各种类型的资本家、企业界人士联合起来,这显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况且,1999年俄罗斯将进行议会选举,2000年又要进行总统选举,“政治热”将会持续下去,这不能不对政府的经济工作造成消极影响。在此情况下,可以预计俄罗斯经济形势1999年难见起色,甚至在短期内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至于谈到俄罗斯政治形势的发展趋势,一般认为俄罗斯已开始步入“后叶利钦时代”,叶利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但同时应该看到,尽管不少人,不少政治力量对现行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国家权力体制不满,要求修宪、限制总统权力,甚至要求变总统制为议会制的呼声此起彼伏,然而以宪法为依据的政治运行机制毕竟建立了起来并发挥着作用。的确,无论是政治体制,政治制度,还是政治运行机制都还存在着不少缺陷,整个国家权力体系也未进入良性运作状态,这些都有可能,甚至必须发生某种改变,但这种改变也必须通过合法的程序来进行。制度的改变还得要通过制度本身来实现,这就是当前俄罗斯的政治现实,它保证着俄罗斯仍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从目前情况看,只要叶利钦身体不出现大问题,不再犯重大错误,他还是可以干完任期。其实,俄罗斯政治危机的特点在于国家权力和国家纪律严重削弱、出现某种程度的权力真空,在于总统本人的失误,而并不是由总统制、现行政治体制本身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处于社会混乱、经济崩溃困境中的国家更需要集权,更需要加强国家权力,而不是分权和自由。

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尤其是与美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矛盾依然存在,加之1998年以来俄罗斯国内反美情绪上升,俄罗斯将会继续奉行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方针。与此同时,由于持续的经济危机并对西方贷款有强烈的依赖性,俄罗斯又会尽量避免同西方对抗。总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俄罗斯现行对外政策基本方针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俄罗斯的GDP

俄工业、科技基础雄厚,苏联曾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1978年被日本赶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度严重衰退。苏联解体后俄经济持续下滑,2000年普京执政至今,俄经济快速回升,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增幅约6.7%),外贸出口大幅增长,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工业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化工等;轻纺、食品、木材加工业较落后;航空航天、核工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财政金融总体趋好。2006年黄金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三位;卢布升值了7.6%;国际信用评级提高。自2006年7月起,俄实行卢布完全可自由兑换,汇率稳定。

2005年底,俄国民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570亿美元恢复增长到约75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亿美元增长到1822亿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已突破了2800亿美元储蓄大关,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外汇储蓄的国家之一。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油价暴跌的双重夹击下,2002-2012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俄经济正在大幅放缓,2008年12月经济增长率同比萎缩1.1%,出现2002年来的第一次负增长。据有关部门披露的数字显示,2008年11月俄工业企业生产迅速萎缩,当月国内工业增加值与10月相比下降了10.8%,比2007年同期则下降了8.7%。这种下降几乎涵盖了俄所有工业生产领域。 卢布为本位货币单位,辅币是戈比。

1卢布=100戈比。纸币面额有10、50、100、500、1000、5000卢布,1卢布,2卢布,5卢布,10卢布铸币,另有1、5、10、50戈比铸币。

卢布汇率(2013年09月29日)1美元=32.335俄罗斯卢布,1人民币元=5.2855俄罗斯卢布,1日元=0.3291俄罗斯卢布,1英镑=52.1785俄罗斯卢布,1欧元=43.7255俄罗斯卢布 俄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

工业基础雄厚,部门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重工业发达。

主要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是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IT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软件开发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涌现出了Yandex,卡巴斯基等世界著名的软件制造商。 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规范化。

小麦进口

据俄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1月到5月期间,俄小麦进口量达到了36.28万吨。

这份报告显示,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只有300吨。从独联体国家进口的小麦数量为35.3万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4.19万吨。 主要银行有:

俄罗斯储蓄银行,1991年成立,注册资本241亿卢布。

俄罗斯外贸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65.5亿卢布。

工商银行,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 22.9亿卢布。

首都储蓄银行-农工银行,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21.6亿卢布。

国际工业银行,1992年成立,注册资本18.5亿卢布。

天然气工业银行,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18.5亿卢布。 据俄海关委员会统计,2009年货物贸易进出口3891.4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减少37.6%。其中,出口2339.4亿美元,减少36.4%;进口1552.1亿美元,减少39.3%;顺差787.3亿美元,减少29.7%。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2012年外国对俄投资总额为1546亿美元,同比减少18.9%。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为1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证券投资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其它类投资为13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1.8%。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金融、商业、交通工具和电器维修、矿产开采、房地产及租赁服务等领域,投资额合计达1508.1亿美元,占同期外国对俄投资总额的97.5%。

截至2012年底,俄累计向境外投资117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739.3亿美元,占62.8%;证券投资126.8亿美元,占10.8%;其他类投资311.9亿美元,占26.4%。

俄累计对外投资位列前位的国家分别是荷兰、塞浦路斯、瑞士、美国、英国、白俄罗斯、卢森堡、维京群岛、奥地利、乌克兰。 据俄联邦统计局估计,2012年11月俄罗斯居民的月均加算工资为27607卢布,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14.2%。

根据俄首都经济政策和发展部的数据显示,莫斯科居民2012年10月份人均收入增加了11%,达到了45600卢布,同时,退休金也涨到了9870卢布。

2011年11月,俄居民的实际收入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0.2%。2011年前11个月的居民收入同样上涨了0.2%。11月的居民平均收入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涨了14.4%,达到24310卢布(约合830美元)。

研究表明,2006至2010年间,俄公民收入增长的平均速率达到通货膨胀率增速的1.5倍。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卢布(约218美元),同比实际增长7.8%。2004年俄职工人均月工资6828卢布(约237美元),同比实际增长10.8%。2004年12月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7%。

普京上任时俄罗斯是怎样的经济状态

上任前的危机

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共有三波。第一波是在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下大量外资撤离俄罗斯市场。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10日,俄罗斯股票市场大跌30%,殃及债券和外汇市场。俄罗斯央行救市后仍有100多亿美元外流。

第二波发生于1998年5-6月。当时俄罗斯内债和外债余额高达2000亿美元,那年政府预算中债务还本付息额已占到财政支出的58%。同时国会又修法改变了外资持有俄罗斯公司股份的比例,加剧了国际资本外流。俄罗斯国债收益率狂飙至80%,卢布大幅贬值,金融资产无人问津。

第三波源于俄罗斯政府的试图稳定金融市场的干预措施:将卢布对美元汇率的浮动上限由1:6.295扩大到1:9.5(即主动贬值50%);到期外债延期90天偿还;短期国债展期为3年期国债。投资者信心因此彻底丧失,股市、债市、汇市统统暴跌,引发银行挤兑和居民抢购,1998年那年GDP下降了2.5%,工业生产下降3%,粮食产量下降2400万吨。

1998年俄罗斯的债务危机也连带伤害了其他国家。在俄罗斯最大的债权国德国,商业银行产生大量坏账。在同为独联体国家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其本币分别贬值35%和70%。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也受波及。

走马上任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卸去总统职务,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

弗拉基米尔〃普京,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 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

扭转乾坤

由于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俄罗斯经历了近10年的成功发展,按当年价格计算,GDP从1999年的4.8万亿卢布增加到2008年41.7万亿卢布,按可比价格计算,10年增加了70%。直到2008年上半年,金融状况仍然表现出了稳定发展态势。在当时美国次贷危机蔓延的情况下,俄罗斯好像成了反危机的可靠庇护所和投资者的“避风港”。

普金是俄罗斯少有的铁腕总统,比起前任更有主持大国走向能力,这就是普金执政十五年还宝刀未老,人们支持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执政以来,普京致力于复兴俄罗斯超级大国地位,对内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外交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上恢复了世界性强国地位。

俄罗斯1999年经济总量是1991年的多少

48%

1990年,6081亿美元;

1991年,5145亿美元;

1992年,3774亿美元;

1993年,3292亿美元;

1994年,2749亿美元;

1995年,2250亿美元;

1997年,2600亿美元;

1998年,2250亿美元;

1999年2500亿!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晴枙囤梦(2022-07-13 02:10:37)回复取消回复

    5-6月。当时俄罗斯内债和外债余额高达2000亿美元,那年政府预算中债务还本付息额已占到财政支出的58%。同时国会又修法改变了外资持有俄罗斯公司股份的比例,加剧了国际资本外流。俄罗斯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