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军事新闻 > 正文

军事新闻

兰州新区近场区地震构造图(兰州地震分组)

hacker2022-07-17 04:52:26军事新闻116
本文目录一览:1、地震构造图及其种类2、区域地震构造

本文目录一览:

地震构造图及其种类

1.什么是构造图

图5-13 等深度示意图

所谓构造图,就是用等深线(或等时线)及其他地质符号表示地下某一层面起伏形态的一种平面图件。它反映了某一地质时代的地质构造特征,是地震勘探最终成果图件,是钻探提供井位的主要依据,因此,绘制构造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图5-13中,假设地下有一个穹隆构造,若将构造顶面的等深线向上投影到地平面上,得到的是平面图,就是该穹隆构造顶面的等深度图或构造图。显然,一条深度剖面只能表示沿该剖面的地下构造形态,要想知道地质构造的空间形态,必须把测网中的各条测线的深度剖面都利用起来,如图5-14所示,把4条剖面上的同一反射层(T)的深度,按一定间距展布在测线平面图上,然后根据所标注的深度值绘出等深线,就得到了构造图。

2.地震构造图的种类

地震构造图按作图等值线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用深度等值线表示的等深度构造图;另一类是以时间等值线表示的等t0构造图。前者是在深度剖面基础上绘制的,也可以由等t0图经过空间校正后得到,其表示的构造形态和位置直观、准确,是最终成果图件;后者是在时间剖面基础上绘制的,是等t0构造图,只能反映构造的基本形态,在位置上也存在偏移,属于过渡性图件。但这类图件制作快捷。

等深度图按深度性质又可分为真深度图、法线深度图和视铅垂深度图。等法线图或视铅垂深度图经过偏移校正就得到真深度构造图;也可以由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直接作等t0图,再经过空间校正得到真深度构造图。这种方法较简便,在我国已普遍采用。另外,还可以利用偏移剖面直接作构造图。无论哪种方法,它们的基本作图程序是相似的。

图5-14 地震构造图

区域地震构造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位于山东省的中东部,在此区域范围内发育有郯庐地震构造带、南黄海地震构造带、燕山-渤海地震构造带等。

区域范围内断裂构造形迹较为发育,根据断裂活动年代划分了3种活动断裂,即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断裂,早、中更新世活动断裂和第四纪活动断裂。

1.沂沭地区

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集中分布在沂沭断裂带内。沂沭断裂带由4条NNE向主干断裂组成,自东向西依次为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沂水-汤头断裂、鄌郚-葛沟断裂,此外尚有与主干断裂平行的白芬子-浮来山、虎头崖-景芝等断裂。由于4条主干断裂的切割形成了中央为地垒、两侧为地堑的“二堑夹一垒”的构造格局。沂沭断裂带是第四纪以来仍在活动的断裂,地震活动频繁,小震不断,大震不常出现,但也偶有出现。

2.鲁东地区

胶东半岛的活动断裂中,以NE向占优势。其中,有乳山断裂(NNE向)、海阳断裂、朱吴断裂、郭城断裂、桃村断裂和唐家庄-即墨断裂。在青岛—崂山一带有崂山断裂和劈石口断裂。在胶南地区有山相家-郝格庄断裂和日照-胶南断裂。它们的活动年代主要在早、中更新世。

3.鲁西地区

沂源-沂南隆起区内的断裂属山东中部的NW向断裂系,其活动程度相对较低,多数第四纪活动断裂控制了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发育。断裂的性质为断面南倾的正断层,其中,蒙山山前断裂和苍尼断裂晚更新世时期有过活动。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区域主要断裂特征见表2-1和图2-1。

综合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断裂活动有以下特征:

1)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基本上继承了古近纪以来的断裂格架。

2)在活动时代上,第四纪早、中期活动断裂普遍发育;晚更新世时期,活动范围缩小,活动强度降低,除边界断裂及鲁中南地区内部仍有较多的断裂活动外,大部分断裂已不活动或仅局部活动。全新世以来,仅在沂沭断裂带及渤海-威海北西向断裂带等边界断裂有活动。

3)在力学性质上,鲁西北坳陷区以正断活动为主,鲁中南隆起区为正断兼有左旋走滑运动,鲁东隆起区为正断兼右旋走滑运动,沂沭断裂带为逆冲右旋走滑运动。

表2-1 区东半岛城市群地山主要断裂构造一览

图2-1 山东搬到城市群地区构造形迹

断裂(层)及其活动性调查

活动断层的定义随不同国家与地区及不同学者而有所不同。目前学界尚无统一标准。断层的活动具有时代性的消长,我国地质学界和工程地震学界普遍认为,活动断层是指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断层。但由于各地区的地质环境不同,研究程度不同,各学科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不同,使得国内外学者对活动断层的含义和时限认识也不尽相同(徐锡伟等,2006;景彦君等,2009)。

断裂构造可能会成为CO2泄漏通道,需要对断裂构造的特征进行调查。如存在活动断裂,可能会引起地层断裂、诱发地震的危险,对CO2地下储存库危害较大,因此必须开展断裂及其活动性调查。

(一)断裂调查

1.调查方法

采用大、中、小构造相结合,遥感解译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确定断层是否存在,然后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当已知或怀疑有断裂时,所需的调查应包括地层和地形分析、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调查、槽探、钻孔、沉积物或断层岩的年龄测定、当地的地震调查和任何其他用以弄清运动最近发生时间的适用技术,对在照片上由遥感成像显示的一切线性地形特征等,均应进行足够详细的调查,以解释它们的成因。

断层证据主要有:

1)地貌标志(断层崖、断层三角面、错断的山脊、水系、泉水的带状分布等);

2)构造标志(线状或面状地质体的突然中断和错开、构造线不连续、岩层产状急变、节理化和劈理化窄带的突然出现、小褶皱剧增以及挤压破碎、擦痕等);

3)地层标志(地层的缺失或不对称重复);

4)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岩矿、矿化带或硅化等热液蚀变带沿一条线断续分布);

5)岩相厚度标志(岩相和厚度的显著差异)。

2.调查内容

1)断层两盘的地层及其产状变化;

2)断层面产状(直接测量、根据断层“V”字形法判定,借助于伴生构造判定);

3)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主要根据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牵引褶皱、擦痕、阶步、羽状节理、两侧小褶皱、断层角砾岩等);

4)断层破碎带的宽度;

5)断层岩类型;

6)断层的组合形式(如正断层的地堑和地垒、阶梯状断层、箕状构造、逆断层的单冲型、背冲型、对冲型、楔冲型、双冲构造)。

(二)断裂活动性鉴定

1.断裂活动性鉴定对象

断裂活动性鉴定的对象是“主要断层”,一般是指:

1)区域地震构造图上有标示的区域性断层;

2)长度大于10km或大于15km的断层;

3)对其活动时代的认识有分歧,并且可能影响到场地地震危险分析结果的断层;

4)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迹象的断层;

5)通过场址区并且与工程场址区安全性评价相关的断层;

6)与破坏性地震特别是M≥6级地震在空间位置上相关的断层;

7)与现代小震密集活动或条带状分布相关的断层;

8)可能延伸到近场区内的活动断层;

9)指向工程场地,并且可能对工程场址区安全性评价有所影响的断层。

2.活动性鉴定内容

1)断层的活动时代。断层活动时代的鉴定是判定该断层是否是发震构造,是否对场址区拟建工程产生重要影响,不能改变路由的管线工程是否采取相应的抗断措施的主要依据。

2)断层的活动性质。对于活动断层而言,其活动性质是划分相关潜在震源区并确定其震级上限的重要依据。潜在震源区范围与边界的确定,与活动断层的性质(包括产状)密切相关。在近场区发震构造评价工作中,应通过野外现场调查或采用成熟技术方法的探测,查明活动断层的活动性质,鉴别出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正-走滑断层、走滑-正断层、逆-走滑断层、走滑-逆断层等。

3)断层的运动特性。断层的运动包括“蠕滑”和“黏滑”两种特性。以地震的方式释放的能量往往只占活动断层应变积累的一部分。

4)断层分段性。断层的分段性是确定相应潜在震源区边界及其震级上限的主要依据。断层的分段性研究包括活动性分段和破裂分段两方面的内容。

活动性分段主要包括活动时代与活动性质分段。断层活动时代的差别是断层分段性活动最为显著的标志,在调查中,应当首先加以鉴别,判定“活动的段落”和“不活动的段落”。对于活动的段落,还应视工程的需要和可能性,进一步对其最新活动时代以及活动性质的差别加以细分。

破裂分段是一项难度很大,专业性更强的具有研究性的工作。由于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在工程必需的情况下,可进行专题性研究。

3.活动断裂调查鉴定技术

对目标区内的活动断裂进行详细探测和定期观测,调查其规模、性质、方向、活动强度、特征、地貌地质证据及其活动规律,并初步评价各活动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调查过程中应安排槽探、浅井工作,必要时施以地球物理勘探等手段,并采集样品进行地质年代测试。

我国活动断裂调查及研究方法研究较为成熟,调查研究技术手段有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异常等,并且尝试给出最佳的组合方法。邓起东等(2007)指出小间距钻探和槽探是研究断层新活动的有力手段,可以揭露活动断层最新活动和古地震错动历史的最好技术,并且中国地震局《活动断层探测(DB/T15—2009)》中给出了槽探、钻孔探测的精度适用范围及技术要求,《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2005)也介绍了活动断裂调查鉴定技术。

1)进行主要断层活动性鉴定,应以地质地貌学的调查分析方法为主。在进行地质地貌调查与分析时,应注意:

①宏观人手。如断层所在地区的新构造活动背景、断层与第四纪新地层的关系、断层与地貌面的关系、断层的构造地貌特征等。

②微观取证。仅根据宏观现象说明断层的活动性是不足取信的,应选择典型地段和典型部位,通过现场调查,获得断层活动性确切的地质地貌证据。

③精细分析。对于活动断层,应采用断层地貌分析、断层活动性参数确定、古地震探槽、活动性分段、活断层填图、新年代学测定等多种技术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必要时进行活断层填图,详细鉴定其活动性;

④综合判定。应综合地震活动性、现代构造应力场等不同学科的资料,综合断层活动性的宏观及微观资料,进行断层活动性的综合判定。

2)断层最新活动时代的鉴定,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甚至依赖于新年代学测定技术。年代测定方法选择上应因地而异,有所侧重,同时又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测年。一般来说,对有第四纪地层出露的地区,可采用放射性碳(14C)法、释光法、孢粉分析法;对基岩地区的断层泥的测年可采用释光法、电子自旋共振(ESR)法、钾-氩(K-Ar)法和电镜(SEM)扫描法等。

3)在覆盖区,已有资料不能确定已知主要断层的活动时代时,应选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钻探和测年等手段进行勘查。隐伏断层的活动性鉴定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

①进行隐伏断层位置的初步探测。根据航、卫片判读和已有的地质、地貌、化探、物探、钻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推测断层的位置、延伸和展布形态,然后选择适宜的探测手段,布置探测路线。

②进行隐伏断层的综合探测。在初步推测出断层的大体位置后,进一步按照先粗后细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物探或化探方法,初步确定断层位置。再进行浅层物探,如浅层地震勘探、地质雷达等,以查明隐伏断层的确切位置和断距。

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钻探和槽探,进一步帮助确定断距、断面、断错地层及上覆地层,并采集合适的样品,综合分析其活动性。

地震构造图是怎样制作的?

地震构造图是一种以地震资料为依据作出的图件(平面的或立体的),它用等值线(等深线或等时线)以及一些符号直观地表示出某一地层在地下的起伏形态。它是地震勘探工作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成果图件,是为钻井提供井位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

在地震资料解释工作中通常使用两种剖面:以时间(秒)表示深度的剖面叫时间剖面,以米表示深度的剖面叫深度剖面。用时间剖面作出的构造图叫等时间构造图,专业上,等时间构造图叫做等t0构造图。用深度剖面作出的构造图叫等深度构造图。不管用哪一种剖面制作构造图其基本步骤是一样的。

(1)绘制工区的平面位置图:包括图名、工区经纬度、每条测线的线号、起止桩号、主要地名、地物、已钻井位、比例尺及图例等。

制作地震构造图几个步骤的示意图(2)标注数据和特殊现象:将对比解释好的地震剖面按一定的距离间隔,依次读下作图层位的深度数据,并标注在平面图对应的位置上,同时将剖面上反映的特殊地质现象,如断点、地层不整合点及尖灭点等也要标注在对应的位置上。按此办法,将工区内所有的剖面都这样标注。

(3)组合特殊地质现象和勾绘等值线:在勾绘等值线之前,先将断点、不整合点等特殊地质现象根据它们的变化特点在平面图上组合好、连接好。等值线的勾绘就是将标注在平面图上的深度数据相同的数值按一定间隔连成一根一根的或一圈一圈的比较圆滑的曲线。勾绘以后还要认真检查平面上的形态变化与剖面上反映的现象是否合理一致,是否符合地质变化规律。

通过上述三步工作构造图就基本制作完了。过去制作地震构造图是手工完成的,20世纪80年代有了解释工作站以后,绘制二维、三维构造图的工作就由计算机来完成了。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澄萌嘻友(2022-07-17 15:38:42)回复取消回复

    裂构造可能会成为CO2泄漏通道,需要对断裂构造的特征进行调查。如存在活动断裂,可能会引起地层断裂、诱发地震的危险,对CO2地下储存库危害较大,因此必须开展断裂及其活动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