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豆信息 > 正文

大豆信息

清代中国内陆人口移民路线(明清时期的海外移民)

hacker2022-07-17 13:54:53大豆信息150
本文目录一览:1、到底在清朝时候有几次大的人口迁移到四川的哦?2、

本文目录一览:

到底在清朝时候有几次大的人口迁移到四川的哦?

四川历史上历经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巴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泪快要流尽的时候发生的大移民,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即指这次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三峡大移民,有许多人落户四川。

清朝人口大迁移是怎么样的?

清朝有两次大规模人口大迁移,

第一次是湖广填四川,

第二次是汉人大规模移民关外,(俗称“闯关东”)

湖广填四川,其实共有两次:明初和清初

一是元代时四川遭蒙古屠杀及内乱造成的人口锐减,明代初朝,朱元璋鼓励湖广等地移民四川期间。

二是明末清初时又遭清军、内乱、张献忠等在四川的争夺战造成的多次大屠杀,以及吴三桂在四川发动的三藩之乱所导致人口剧减。康熙平乱后发布《招民填川召》,规定新移民可免几年赋税;100年间大约有600万人迁入四川,其中湖北湖南的就有300万。大规模的移民潮甚至影响到了湖广行省本身的人口结构,遂又有江西填湖广情况的出现。

第二次是清中后期,沙俄不断侵食东北,为防止俄国侵。

清于1860年局部开放东北的“封禁地”,1897年全部开禁,以后又采取鼓励政策,山东、河北及北方各地的移民大批迁入东北,至清末,移民累计超过1000万。

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东北实现汉化。

“闯关东”,主要是山东人和河北人,可以说,现代东北人多是山东人和河北人的后裔,其中山东人尤其多。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人口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

1.闯关东

闯关东,是指在清朝后期以及民国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过程。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 有史以来 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 清朝 顺治年间到 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 山东、 河北、 山西、 河南及皖北、苏北等地的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

2.走西口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四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晋北人,陕北人,河北人。后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陕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以及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

3.蹚古道

“蹚古道”:陕西商人有三大历史贡献,一是“丝绸之路”,与中外商人开辟通往世界的商业大道;二是陕康藏定茶马古道之行,民间称为“蹚古道”;三是去蒙古做生意称为“走西口”。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稳定和开发边疆意义重大。关陕商贾“蹚古道”的历史无人提起,几至挤进历史的夹缝被人们淡忘,庆幸的是近年来引进了学术界的重视。

陕商通过“秦蜀古道”走向巴蜀(主要是康定,有的商人走向新疆等西北地区,还有的走向印度和东南亚。在康定分成2条路线,一条向西经昌都、拉萨走向国外,一条经大理、腾冲走向国外。),因是在古道间反复行走,称为“趟古道”,而“趟”的异体字是“蹚”,“蹚”还有踩山踩水路,试探、随大家一起之意,所以书面上写成“蹚古道”。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用词的巧妙。

4.下南洋

南洋指东南亚较深区域(不包括越南北部等)为主的区域,也包括斯里兰卡等等。阿拉伯海以东的属于南洋(中东和东非属西洋)。中国人去南洋区域活动(官事、经商、打工、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或走南洋。郑和下西洋(前期是下南洋)之前,官员和老百姓走南洋是小规模活动。元朝时期有过元爪战争。

欧洲列强统治南洋各区域时期希望引华人去开发,加之中国几次大乱,讨生活的移民出现了洪流。明末、清朝和民国时期,中国人去东南亚经商(海上丝绸之路)、打工、乃至迁徙到东南亚(起初的主要动因是建立和统治印尼的荷兰当局来华南招工),规模巨大,纳土纳群岛就是华人建国的。

扩展资料:

《汉书》里说:“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然而,纵观两千余年的历史,几乎在各朝各代,中国人都有过规模相当大的迁徙。

中国人口的迁徙,在近代以前,其大方向主要是由北至南。北人一次次南迁,造就了南方文化与经济的繁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客家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迁徙

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清朝末期的人口流动你知道哪些呢?

明末战乱下人口仅剩6000万左右,到清末人口爆炸至四亿,随着这种人口大爆炸,而耕地确实有限的,尤其是遇到天灾人祸,百姓们不得不去人口较少之处寻求生存,由此形成了山西移民的走西口,山东移民的闯关东和沿海移民下南洋三支浩大的移民潮。

闯关东是以山东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关东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关东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大约占全部闯关东人口(3700万)的一半。全国解放后,统计的闯关东后留下的山东人达到700多万,约占当时东北总人口(4000万)17%,而当时全国人口为5.4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所以说闯关东“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历史上,山西人“走西口”多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形成两条主要路线: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一般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下南洋在福建、广东也称“过番”,属于闽粤方言,指的是到南洋一带谋生。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在明朝到民国这段历史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慌乱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极度难以维持,为了谋生计,维持家庭生活,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躲避战乱,闽粤地区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到南洋谋生。据193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对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 69.95%。那个时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也有在家乡故土呆不下去的人。

简述人口迁移原因从清朝到民国时期的

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 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 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关东,东北是外敌侵扰之地,山东人卓绝的斗争。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21年间有一名叫王振邦的农民, 原籍山东,因逃荒携妻及长女一家流落于西川一带。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余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胆寒。” 闯关东,由于东北为流放地,禁垦,边墙西为蒙古贵族驻牧地。但覆灭的满清政府无力阻挡历史潮流,满清二百多年统治,倒促进了满蒙汉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满蒙独立”运动、“伪满洲国”等历史沧桑,都没能改变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人。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增强最,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辛亥革命东北几千万关内汉人回到中国怀抱,“以至于人文地理学地图表明该地区完全是中国人的”(《草原帝国》,法国,勒内·格鲁塞)。

走西口,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口外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蒙古,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绝大多数,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扩展。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下南洋,明末清初,大量的难民、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1659年,跟随永历帝流亡缅甸的官兵眷属,有的逃亡暹罗 (今泰国 ),有的被安置在缅甸边远地方,今天缅甸北部的桂家与敏家都是这些官兵的后裔。

中国历史上有哪三种移民方式

战争,饥荒,国家强制迁移,或者说战争移民,灾害移民,行政性移民。

  第一个比如晋朝汉人南移

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华。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以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很多侨乡。如:南司州、南徐州、南兖州、南弘农、南新安指东晋南北朝时流亡江南的北方人的侨乡。

 第二个比如下南洋,走西口,闯关东

1. 下南洋

所谓南洋是明清时期中国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包括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等地。炎黄子孙到南洋去,很早就开始了,比如汉末、唐末、宋末等历史时期。只要中国出现大规模的动乱,就会有许多人远走南洋进行谋生。明清两朝交替期间,下南洋的人数出现了大幅度的激增。而1840年之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持续的内部动荡,大批的华人开始前往南洋海外谋生。据葛剑雄等人所著的《简明中国移民史》估计,从1840年到1930年的九十年中,由福建和广东两省输出的移民每年就平均在十万人以上。这是世界史上一股巨大的移民潮。

 2. 走西口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是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的杀胡口,出了这个关口,就到了内外蒙古草原以及新疆等地。由杀胡口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当年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矛盾曾经是多么激烈。清代,满族以满蒙联盟君临天下,改杀胡口为杀虎口。虽然,这时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已经统一在一个国家里,但是其政治经济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分割状态。清朝在杀虎口设置税关,对出口的货物和商旅征税。后来,这样的税关沿长城一线又设置了许多,并明令口内的货物必须由法定的关口运到口外,而不允许从其它的通道私运。乾隆时代中国内地人口的巨增以及生存竞争的日渐激烈,使得许多人走向口外谋生,逐渐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移民潮流。

3. 闯关东

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东北。东北是满族的龙兴之地。明朝曾在抚顺、沈阳、辽阳一线建立边镇。这一线以西汉民为主,为明朝统辖。这一线以东则为满人控制,虽然在形式上,女真族曾经臣服于大明王朝。但他们拥有实际独立的治权。努尔哈赤与明朝政治绝裂后,不断越过边线向西进攻,并开始屠杀辽西的汉人,导致辽西汉人几乎绝灭。所以,现在东北的人口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是明代辽西汉人的后代,而是清王朝建立之后一直到民国时期为止,关内汉人对东北移民的后代。清王朝建立之后,在东北修筑了著名的柳条边,将其一分为二,施行禁边政策,汉人不准非法越过边墙到东面也就是满人的龙兴之地去。这导致中国东北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口增长缓慢,特别是黑龙江流域,更是处于实际上荒废的境地。这是沙俄在十九世纪能够从中国割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根本历史原因。

在沙俄割走黑龙江东面的土地之后,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如果再不增加黑龙江、吉林等省的人口,那么这些地方也早晚有一天会落入沙俄之手。于是,1860年,禁边开始松弛,大批关内汉人开始到关东谋生。中国在康、乾时代所发生的人口激增,以及鸦片战争之后的经济危机,导致关内的人口极度过剩,生存环境恶化,这也为移民造成了直接的促因。

第三个比如清朝的湖广填四川

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清军大肆滥杀,地方豪强结社自保,乡村无赖造反。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鸽吻葵袖(2022-07-17 17:05:16)回复取消回复

    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