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基础预防免疫儿科(小儿基础预防免疫儿科学简答题)
本文目录一览:
卫生部规定1岁以内小儿要完成哪几种预防针的接种
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必须在1岁以内完成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减毒活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7种制品的全程接种。
根据《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第十条及第十一条规定,我国实行儿童基础免疫,所用制品包括: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百白破混合制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麻疹活疫苗。儿童基础免疫要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菌苗、钩端螺旋体菌苗、伤寒、副伤寒菌苗等制品的应用,各地可根据相应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做好人群预防接种。
扩展资料:
我国的儿童基础免疫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的,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育状况以及常见疾病进行科学的安排。基础免疫在一周岁内完成。具体程序为:
1、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共接种4剂次,其中2月龄接种一剂灭活脊灰疫苗(IPV),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一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
4、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6、乙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儿童8月龄时接种第一剂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划免疫
小儿预防针有哪些是一定要打的,哪些可以不打呢?
计划免疫(附后)规定的一定要打,其它就不一定了. 我国现在在儿童中开展的“四苗”(“四苗”指麻疹疫苗、卡介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小儿麻痹糖丸)及乙肝疫苗,可以预防7种疾病。“四苗”中的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麻疹疫苗预防麻疹,百白破三联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口服小儿麻痹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当前,我国规定儿童在1周岁以内要完成1次卡介苗、3次小儿麻痹糖丸疫苗、3次百白破混合制剂,1次麻疹疫苗的接种和三次乙肝疫苗接种,称为基础免疫。从1992年1月1日起,国家已将乙型肝炎疫苗列入计划免疫规划。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接种年龄 接 种 疫 苗 种 类 出 生 卡介苗,乙肝疫苗1针 1个月 乙肝疫苗1针 2个月 1粒小儿麻痹糖丸 3个月 1粒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三联针1针 4个月 1粒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三联针1针 5个月 百白破三联针1针 6个月 乙肝疫苗1针 8个月 麻疹疫苗1针 1.5岁~2岁 百白破三联针1针 4岁 1粒小儿麻痹糖丸 7岁 卡介苗1针,麻疹疫苗1针,白破二联针1针 每种疫苗的接种时间不能任意提前或推迟,接种次数不能增加或减少,间隔时间要准确。以后在7周岁以内还要适时进行复种。这是因为打一次预防针或者服1次预防药,只能使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免疫力,不得某种疾病,不能管一辈子。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一定要坚持让孩子按计划免疫的规定程序完成预防接种。
怎样提高小儿免疫力?如何才能预防?
怎样提高小儿免疫力
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与营养的供应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已有了基本的改善,而在所供应的营养物质中,微量元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是补的不合理,将严重的影响小儿的免疫功能。
小儿免疫力低的食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黄芪双菇汤
【用料】黄芪10克,鲜蘑菇25克,水发香菇25克。
【制法】先将黄芪煎汁约50毫升备用。将两种菇切碎,在油锅中略炸一下,加入黄芪汁及鲜汤煮熟,加调料即成。
方法二:银耳冰糖粥
【用料】银耳10克,冰糖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银耳泡发,粳米洗净。将银耳、粳米、冰糖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2000毫升,先用旺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60分钟,以银耳、粳米熟烂为度。
方法三:炒双菇
【用料】水发香菇100克,鲜蘑菇100克,精盐、黄酒、味精、酱油、白糖、麻油、生姜末、鲜汤各适量。
【制法】先将香菇、鲜蘑菇洗净,切成薄片。在锅里加入植物油,烧热后放入生姜末煸香,加入香菇、蘑菇煸几下,加入黄酒、酱油、白糖继续煸炒入味,然后加鲜汤烧开,放入味精,勾芡即成。
方法四:银耳香菇羹
【用料】银耳10克,干香菇6克。
【制法】先将干香菇煎汁,再将汁以文火熬银耳至黏稠,加冰糖少许。
单纯的使用食疗方法来治疗免疫力低效果是很缓慢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才能够见效,所以在此同时可以用obabyl-宝贝乐来进行辅助调治,obabyl-宝贝乐所含的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可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诱发机体免疫力,激活机体吞噬活性,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使得外在菌难以留存体内,从而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提高宝宝的抗病能力。
祝您的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儿科实习,我该注意什么,求告知
儿科毕业实习大纲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习,使医学生具有现代儿科专业知识,使理论课与临床实际密切结合。并运步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担当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治工作,熟悉儿科医疗过程中各环节。
二、实习时间:
儿科病房实习四周。
三、内容和方法:
采取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负责制。
1.在了解小儿各系统器官,解剖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对儿科常见疾病及综合征进行较系统 全面的分析,掌握其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2.熟悉儿科完整病史的写作,24小时内完成。 3.了解并练习儿科常用基本治疗操作技术: ①静脉、肌肉注射方法。②臂静脉、股静脉抽血。 ③腰穿、骨穿(部分模拟练习)
4.培养病房医疗工作能力。 措施:
1.每位实习医生负责4~7张病床,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查房和病程记录书写。
2.24小时内完成全病史书写,每天做三级查房记录,住院满二周以上者应写病程小结,或交接班小结,平时病史由住院医师负责督察修改,不符合病史要求者重写。
3.上级医师查房时应汇报病史,并及时做好记录。 4.参加每周科内教学病例讨论。
5.参加病区值班,负责新、重病人的观察和处理,参加病情解答,学习医疗社会服务。 6.熟悉常用药物的剂量及用法。
7.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心理保健各期营养保健神经心理的发育及评价
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2、掌握小儿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教学内容:
1、分别从解剖、生理、生化、营养代谢、免疫、病理等基础医学及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临床方面讲述儿科学特点。
2、讲述小儿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2、了解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3、掌握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指标
4、熟悉骨骼、牙齿、运动语言功能的发育 教学内容:
1、讲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2、讲述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规律、临床意义及参考值。
3、讲述小儿头颅骨、脊柱、骨化中心和牙齿的发育,并结合脑、脊髓的发育讲述动动及语言功能的发育。
儿童保健与疾病预防
目的要求:
1、掌握各年龄分期的保健原则
2、掌握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实施程序 3、了解各年龄期保健的具体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述各年龄保健原则及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2、讲述计划免疫及小儿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
营养基础与婴儿喂养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营养基础的代谢特点及能量、水、营养素的需要
2、掌握婴儿喂养的方法: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及过渡期食物添加原则 教学内容:
1、讲述小儿各年龄阶段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及临床意义 2、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及断奶时间
3、讲述人工喂养的原则方法及年牛、羊乳配方奶粉及其他代乳品的成分,优缺点和使用方法
4、讲述小儿添加辅食的原则、种类和时间
过敏性紫癜
目的和要求:
1、了解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2、掌握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熟悉本病的实验室检查。 教学内容:
1、讲述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2、重点讲述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讲述本病的实验室检查。
川崎病
目的要求:
一、了解川崎病的病因及病理
二、掌握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三、掌握川崎病的治疗。 主要内容:
一、一般介绍本病的病因和病理。 二、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
三、着重介绍川崎病典型及不典型病例的确良诊断标准。 四、重点介绍川崎病的一般治疗及其治疗新进展。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
目的要求:
1、了解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2、了解维生素D的来源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3、掌握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4、掌握该病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结合1.25(OH)2D3的生理功能,说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手足 搐搦症的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结合讲述维生素D的来源,提出预防措施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重点讲述临床分期、分度,并指出活动期症状对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及诊断依据。
4、结合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讲述该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依据以及其它无热惊厥的鉴别。
5、讲述治疗方法,并介绍维生素A、D过量的临床表现
21-三体综合症
目的要求:
1、掌握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2、了解遗传学诊断及遗传咨询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讲述21-三体的临床特征
2、结合细胞遗传学讲述该病的遗传学诊断与鉴别诊断遗传咨询
3、讲述该病的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
目的要求:
1、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和诱因 2、掌握哮喘诊断标准及治疗 3、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
4、熟悉支气管哮喘的分度和预防 教学内容:
1、结合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讲述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2、讲述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婴儿哮喘诊断,3岁以上儿童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
3、讲述该病的防治措施及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 急性风湿热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风湿热的病因和病理过程 2、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3、熟悉急性风湿热的治疗和预防 4、了解风湿热的预后 教学内容:
1、讲述急性风湿热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2、讲述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指标 3、讲述急性风湿热的治疗,预防及预后判断
结核病
目的要求:
1、了解结核病的病因及发病特点
2、掌握结核菌素的试验方法和临床意义 3、了解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及转归
4、掌握原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5、熟悉小儿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讲述结核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讲述结核菌素试验方法,临床意义及近年来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的进展 3、讲述结核病的治疗原则,介绍目前常用抗结核药物
4、讲述原发性肺结核病理变化及转归,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介绍判断小儿结核病具有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消化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掌握脱水的性质、程度及临床表现及小儿液体疗法 3、掌握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
4、掌握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分类 5、掌握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结合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讲述小儿腹泻的病因(易感因素、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提出预防措施
2、分别讲述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3、掌握小儿感染性腹泻共同临床表现,几种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4、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讲述本病的诊断与分类
5、讲述治疗措施,重点介绍小儿液体疗法(包括ORS液)
呼吸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免疫特点
2、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3、掌握本病的治疗原则及高热和高热惊厥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