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近新闻 > 正文

最近新闻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hacker2022-08-05 13:25:20最近新闻83
本文目录一览: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影响?2、

本文目录一览: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影响?

仅供您参考: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国内有些学者认为,的确,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的稳定将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且也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进出口贸易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把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越来越不可能。过去受本国贸易保护的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第三,经济全球化可能诱发国内金融风险。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其中,短期资本即“游资”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最大的特点是投机性强,在给各国带来巨大的资金供给的同时,也给各国的金融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如果短期国际资本突然大规模撤出本国市场,本国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货币和金融危机。近年来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但是,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冲击,就把全球化视为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这种片面的看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符合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中国家普遍落后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全球化,而在于发展中国家自身政策的失误,包括没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以亚洲“四小龙”、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例,它们经济发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积极参与了经济全球化。世界银行在199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许多经验证明,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积极的关系。它列举了下述原因:(l)配置效率。各国按其比较优势实现专业化,就能提高产出水平。(2)要素积累与投资。贸易自由化可促进投资,因为它提供进人更大市场的机会,允许获得更大的规模收益及进口过去得不到的或较廉价的资本货物。(3)知识的外溢。这只可能出现在开放经济中,因为知识包含在与开放经济有关的贸易商品、机械和被吸引到这些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里面。(4)收人分配的改善。在开放的经济中,相对充足的生产要素,如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所创造的收益往往更大。(5)政府政策的改善。在开放经济中,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缩小政府管理部门规模的要求更迫切。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主题为《全球化: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指出:过去几十年来的一个主要的教训,是全球一体化的种种压力已使人们明显地感受到优劣政策的好处与代价。大凡顺应全球一体化的潮流并随之努力进行改革、开放市场、追寻有纪律约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国家,它们就像已获得成功的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一样,很有希望能踏上与发达国家的趋同之路。这些顺应潮流而动的国家可望从贸易中获得利益,取得全球市场的份额并能不断地受惠于更大量的私人资本流人。相反,没有采用这种政策的国家则将可能面临在世界贸易份额中日趋减少、私人资本流人日益枯竭、并且相对地说被甩在后面的困境。有些学者明确指出,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全球领域的资源配置和分工可能给我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通过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锁定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进程,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更加清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全球化将使我国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在2000年6月“21世纪论坛”上,英国剑桥大学的彼得·诺伦说:“中国企业家即将面对的全球化竞争,其残酷程度将是空前的。”而我们各方面的准备还嫌不够充分,“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一家企业成为拥有一个国际市场、一个国际品牌和一个国际采购体系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公司”。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据统计,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9—1982年)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迅速增加。

到2002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在过去20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2.47%。

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中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给了人们很多启迪和借鉴。

2.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3.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很多机遇,但我们在抓紧利用这些机遇的同时,也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我们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中国在世界产业水平分工中的地位低,产品附加值不高,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由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中核心技术含量低,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等附加值低的方面。

发达国家一些跨国公司,把一些污染程度高的行业(如塑料、橡胶等),产品、工艺和设备转移到中国。使中国成了“世界的工厂”,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2.经济全球化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首先,跨国公司削弱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吞食我国骨干企业,形成市场垄断,抢占中国市场。这不仅在中国今后的发展中会造成生产力布局失衡、失控,产业结构畸形,而对作为国民经济骨干的国有企业来说,他们会陷入市场越来越狭小的窘境。

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了新的表现,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这些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国家安全等均有所影响。

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在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然而某些西方大国控制着国际经济组织,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困难。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它们会凭借其经济与技术的强大优势,使我们在产业发展上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发达国家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投入外资会优先集中于利润率高和外向型的领域。

这样,对于我们来说,引进外资虽然可以带动少数产业或行业的发展,却不能带动整个国家产业的整体发展。在这方面,许多国家已有严重的教训。

例如韩国,确有若干外向型为主的行业实现了"现代化",也有一些大企业进入了"世界五百强",但大量的以内需为主的行业和企业还是相当落后的,处于所谓"半现代化"状态。同时,跨国公司的进入也可能会操纵和控制我们的支柱产业和市场,抑制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

5.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汇率、利率的变动会更多的传导给我们,使我们的经济出现不利波动。

西方国家的大量游资也可能不时冲击我们的金融市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像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给我国造成很大危害,但其正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6.经济活动具有整体性。国际资本主义在输出资本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和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它们以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又以政治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来保障经济全球化,就是国际资本主义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全部战略。

扩展资料: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参考资料:经济全球化-百度百科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贸易的消极影响

4.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外贸发展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不是简单的!单向度的,而是复杂的!多维的历史进程,它是

一柄双刃剑,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也带了许多深层次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上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当然,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

完全建立,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发展也面临着一

系列不利因素"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逐渐连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全球经济波动

有可能传导到国内,引起国内经济不稳定"由于我国持续的开放,外贸依存度

不断提高,外贸依存度既可以反映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又可用于衡量一国的

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该指标的提高,反映了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提高,

同时反映出国民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在提高,受世界经济影响的风险

也在加大"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会带来一些风险"首先,外贸依存结构不平衡"

通过本文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经贸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对外出

口依存结构上不平衡,出口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或地区,增大

了对这些地区市场的依赖性,从而可能使中国在国际政治斗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其次,导致产品的结构不平衡"中国出口依存度高特别集中表现在个别产品上,

如轻纺和家电等产业对外依存度普遍较高"如何防范外部波动对我国外贸的影

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第二,不利于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从我国的产品出口结构中可以看到,我

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层次较低,出口产品中好多都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

级产品以及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其中初级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首

先,高污染产品具有外部不经济,在我国出口商品中,这类高污染的产品占据

了很大比重,如化工!制革!印染等出口,还有一些是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

发的高污染产品,它对环境的污染是最严重的"其次,资源密集型产品耗能比

较大,投入的自时,进口产品中,如原油!化工原料等,也都是高耗能的,在

生产中产生外部不经济"综上所述,经济然资源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使

得稀缺的自然资源更加紧俏"虽然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迅速,但是很多事加工

贸易,很少是我国有效地技术出口"有统计显示,我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只占

出口总额的5%,进口科学技术后可以转化的成果转化率只有5%,相当于美国!

日本的1/9"同全球化对产业结构的真正优化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加剧了我国

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资源紧缺严重,无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服务业

的发展"

第三,对国际资源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我国对国际资源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我国铁矿资源较为贫乏,尤其缺乏富

矿,我国经济需要的战略资源主要依靠进口,如铁矿!锰矿!铜矿等,特别是

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的铁矿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铁矿资源进口金额及数量

也不断加大,从1998年进口金额15亿美元(数量0.52亿吨)增长到2006年

的进口金额209亿美元(数量2.26亿吨)"¹随着资源进口依存度的提高加上经

济结构导致的需求刚性,很多时候我国不得不接受国外垄断企业提高价格要求,

致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失"与此同时,95%以上的资源进口半成品主要以现货贸易

的方式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在国外直接投资开发!拥有控制权的资源只占进

口量的5%左右"因此,我国对国际资源的控制力较弱"

第四,面临技术引进问题"首先,我国引进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还

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跨国公司在我国直接投资中,输出的绝大部分技术都属于

二流技术,所谓/市场换技术0只是集中在中低水平上"在一些特殊领域的核

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方面,发达国家仍对我国实行封锁"此外,我国虽然成为了

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和DVD生产大国,但并不拥有核心技术"因此,无法

分享更多的利润,仅仅是世界的/加工场0"其次,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大中

型企业反应迟钝,使得技术引进向结构优化和有序发展的方向转化缓慢"此外,

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我国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

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综合创新"引进技术固然重要,但建立一个引进!

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机制更为重要"因此,经济全球化下,产业技术问题仍然

制约我国外贸顺利发展"

除此以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

工具的创新以及各国对金融领域的管制放松,加大了金融风险,容易引发金融

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伴随着各国经济低迷,消费需求下降,会对我国外贸

出口造成打击"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促进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个统一的全球经济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各国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争端和摩擦接连不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传统经济体制下的零和、输赢规则已为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非零和及双输、双赢规则取代,要么一损俱损。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经济实力多么强大,都不能我行我素。各国,尤其是各大国,在处理相互关系和国际关系时客观要求相互沟通。协调与合作正在成为大国关系的主旋律。 近年来,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就与经济全球化这一因素密不可分。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冷战结束之后两国关系麻烦不断,一度曾面临严重危机。但是,由于两国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中国拥有广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美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急需开拓国外市场,因而,中美间的经贸关系仍迅速发展。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对中国的直接出口为美国提供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双边贸易至少为美国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了上百万个工作岗位。经济上的互惠互利推动着两国间的接触、对话不断发展,双方搁置分歧,增进了解,加强协调,扩大合作。两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元首频繁互访,并设立首脑热线,及时就全球问题交换看法和意见。中美两国还在资源、能源、环保、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进一步加强合作。 2.对南北关系产生双重影响 南北关系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发达国家经济和政治上的剥削与控制,谋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经济全球化对南北关系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首先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过去南方对北方的单向依赖已变成双方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彼此都认识到,只有保持南北双方和谐发展,世界经济才能得以健康地运行。双方都在处理南北关系时表现出务实性和灵活性,放弃了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其次,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南方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南方国家之间要求加强经济和科技合作的呼声很高。 从消极方面看:(1)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无国界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出让部分经济决策权,由全球协调和仲裁机构去实行。从理论上看,主权让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对等的,而且都可以共享。但是,实际上,发达国家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单方面冲击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在发生危机时又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增大了发展中国家承担风险的概率。东亚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钻了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和解除金融管制的空子而引发的,这本身就是出让主权的结果。而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紧急援助贷款,又是以发展中国家出让主权,放弃亚洲发展模式为条件的。有的东南亚国家把这一模式称为“新殖民主义”。所以,南北关系的实质依然是控制与反控制、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 (2)扩大了南北两级分化和贫富差距。市场经济就是实力经济,其成果按实力分享。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由于经济实力不同而所得相差十分悬殊。因此,随着社会财富的大量增加,财富的集中程度也越来越高。1997年9月在香港举行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的资料显示,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的19倍,而到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目前,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2万美元,而发展中国家还有13亿人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500美元,全球还有1亿人每天在挨饿,15亿人上不起学。 (3)使南南合作面临挑战。七八十年代,在77国集团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南方国家组织的主导下,南南合作曾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一度被视为南方国家摆脱北方的经济控制,走上自主发展之路的根本途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乏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经济上存在互补性的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的合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平等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金融新秩序的新的“游戏规则”的制订。这又要求首先加强南南合作。 3.推动区域内国家联合 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各个国家,特别是弱国、小国,都希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一个国家又往往力不从心,于是有着地理、文化等若干共同因素的国家就通过区域内国家的联合,通过地区经济一体化来加强争夺市场份额的能力。近年来,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增多,60年代只有9个,70年代发展到28个,80年代有32个,到1997年达107个,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有的还参与了多个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 地区经济一体化又进一步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是促进地区范围内的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地区化的经济组织是以承认成员国主权平等为前提的,发达国家不能对发展中国家颐指气使,为所欲为,而比较注意尊重发展中国家的权益。而且,各种经济一体化组织都有程度不同的合作形式和规范,这就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供了制度保证,有利于促进南方国家的发展。 二是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了给本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或者为了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地位,往往还注重加强其他方面的合作,从而维护了地区安全和稳定。美洲国家组织1998年10月就成功地调解了厄瓜多尔和秘鲁长达50多年的边界争端,两国议会都表示无条件地接受保证国提出的解决有争议领土的方案,这是在地区一体化框架内和平解决争端的成功范例。西非经济共同体也成功地化解了长达9年的利比里亚内战。 三是有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必然要求用制度来巩固其成果,这就导致地区经济一体化逐步向政治一体化发展。地区政治一体化则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例如:建立于1967年的欧洲共同体,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不断扩大,并向纵深发展。1995年扩大为15国的欧洲联盟,盟内生产总值达到7.5万亿美元,占该年全球生产总值23万亿美元的1/3,首次超过美国该年的国内生产总值6.26万亿美元。欧盟成为与独霸世界的美国抗衡的一大力量。政治上,1991年12月,共同体各国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政治联盟和经贸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向建立全面超国家一体化的欧洲联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7年10月欧盟15国签署的《阿姆斯特丹条约》,进一步促进了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1999年1月1日,欧盟中的11个成员国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统一使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这标志着一个新欧洲由理想初步变成了现实,它将大大增强欧盟的经济和政治实力,并进一步冲击美国经济和它的世界霸权,对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亚洲东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非洲的东南非共同市场等发展中国家集团也在成为影响经济政治的重要力量,这些力量的发展有助于打破超级大国对世界的主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7]。展望世界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它对国际关系还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我们应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把握当前国际关系的种种特点,趋利避害,抓住机遇,促进我国的振兴与发展。

记得采纳啊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怎忘云胡(2022-08-05 21:33:48)回复取消回复

    济全球化本质上是无国界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出让部分经济决策权,由全球协调和仲裁机构去实行。从理论上看,主权让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对等的,而且都可以共享。但是,实际上,发达国家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

  • 鸢旧扰梦(2022-08-05 19:23:49)回复取消回复

    间的接触、对话不断发展,双方搁置分歧,增进了解,加强协调,扩大合作。两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元首频繁互访,并设立首脑热线,及时就全球问题交换看法和意见。中美两国还在资源、能源、环

  • 笙沉迟醉(2022-08-05 21:46:57)回复取消回复

    备转移到中国。使中国成了“世界的工厂”,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2.经济全球化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首先,跨国公司削弱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吞食我国骨干企业,形成市场垄断,抢占中国市场。这不仅在中国今后的发展中会造成生产力布局失衡、失控,产业结构畸

  • 断渊做啡(2022-08-05 23:33:29)回复取消回复

    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乏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经济上存在互补性的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的合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