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移民在美国真实生活(华侨在美国的生活状况)
本文目录一览:
海外华人的移民生活,到底过得怎么样?
很多朋友关心我移民后的生活状态。移民生活真的有那么美好吗?
除了具体的生活细节,如饮食、购物、交通、住房、医疗、教育、工作、经济来源、父母团聚等,还有一些感想方面的发问。细节问题有数据说话,感觉方面比较复杂,如果用文字表述,我喜欢概括地说:移民开始了我的第二段人生。
“北漂”18年后我开始“加漂”,说实话,初来加拿大,没觉得比当年刚开始北漂时更难。
第二段人生与第一段人生(“北漂”)的相同之处是都要从零开始;不同之处是,现在的我已非当年那把嫩葱了――即便没有成长为良木,也有作老葱的资格。
虽然初出茅庐时无知无畏的勇气、熬通宵的体力、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已然不在,但熬成老葱则有了阅历、包容性,也更顽强。因此,应付新世界的种种挑战和陌生反而觉得更容易。
移民的人生轨迹其实都是如此,如果总结移民的状态,可以归纳为来了、走了、留下了。根据对周围移民朋友的真实故事的分析,我将移民后状态分为五种。
01
一年内回流比例高达50%
第一种,移民就是一场瞎折腾。刚刚移民或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和想象的不是一回事儿,或感觉完全不能适应,迅速回国,这样的大有人在。
当初,听说我要移民时,亲友们反馈来几则负面消息。要好的大姐告诉我,她家亲戚十年前就办过加拿大移民。可惜去了两个月,发现万般皆难。在国内时,亲戚夫妻都是公司主管,而去了新地方,语言不通,什么都不懂,工作也不好找。丈夫好容易找到一个工作,又因为不会开车而放弃。
夫妻俩一点都没觉得温哥华是人间天堂,反而是感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不到两个月便打道回府,永不再来。
相熟的中学同学给我介绍了他大学同学的故事。他大学同学在北京是心外科医生,操刀手术颇有名气。因为北美要求医生必须要具有当地的执照,而当地执照要经过一两年的回炉深造才能考取,心外科大夫发现自己连兽医都做不了,来了一个月便回国了。
还有个极端案例,夫妻俩一起来的加拿大,来了一周后,丈夫极度不适应,便回中国了,鼓励太太留下坚守。没多久,丈夫提出离婚,又没多久,丈夫和曾经断了联系的第三者结了婚。
他们来的时候就没带什么钱,丈夫回去后又不再寄钱过来,太太只好靠兜里的两百加币,顽强地生存下来。如今她英语说得和本地人一样,买了房子、车子,爱上了摄影,还做起小生意。
当她告诉我这个故事时,不由地让我感到她前夫移民似乎就是为离婚再娶铺路,不过她不愿意把人想得太坏。
这些来了就走的,一般都是没花多少时间和金钱就获得移民资格的技术移民。而花几百万人民币(现在要几千万了)投资移民来的,一般至少是把孩子留下来,保住移民身份后父母再回流。
我的贷款经理、报账的会计以及一位朋友,都是中学时跟着父母移民过来,读大学时,父母回流,他们自己则留在加拿大学习、生活,申请入籍。
可见来之不易(花大价钱买的、苦苦等待才出现的、苦心经营才获得的)的东西(移民身份)大家都懂得珍惜,反之亦然。
02
一边抱怨一边赖着不走
第二种,抱怨满满地留下来。留下来生活,却不停地抱怨,好像是被强迫留在这里似的。
抱怨大体分两大类。
一类是看祖国繁荣昌盛、经济腾飞了,留在国内的同学、同事都发达了,而感到失落产生的抱怨。
一般谈话的开始是秀国内亲朋的成功状态,继而是“如果我当初没走”、“如果我留下来”,接着是批判现在的“悲惨生活”。“咱这儿房子虽然大,一说就是两三百平方米的house,可是房价上不来啊!将来你卖了房子想养老,还不是没钱吗?你看看北上广,人家那个房价!那卖一套是一套啊!”
如果止于此,算个人反省,但他们往往不甘落寞地把听众也拉扯进来,“你看,比如你吧,如果你不来这里,那肯定在国内大学找个教职没问题,何必每天辛苦码字呢”,或者更“一针见血”地直接对别人的生活给予评语,“老马现在这样,还不是瞎混、讨口饭吃嘛,哪有在国内当CEO好啊!”
问题是,谁告诉他选择留在国内了,就“肯定”能到达他们的愿望?他又是否问过他们谈论对象自己是怎么想的?他们可能从未仔细分析、思考过,只是甘愿沉迷于自己假想,永无止境地抱怨下去。
另一类抱怨来得比较“高大上”,与物质生活无关,而是比较形而上地着眼于“文化比较”。“西人也势利着呢!你别看他们平时见谁都笑嘻嘻的,其实心里不定怎么评论你呢!”“歧视华人――那是肯定的啊!这都不用想的。”“你还别嫌国内出租车司机骂三字经。这边西人也有骂人话,只是不明说!”“这边好什么好啊?是,风景好、环境好、空气好、人少。可是寂寞啊!大家看起来都挺好,可是谁和你谈心啊?就算沟通也有文化隔阂啊。”
世界就在那里,人心不同,看法也不同。
03
来来回回想要两头兼顾
第三种,带着遗憾不得不走。我所接触的回流移民中,这类是主体。
网友在微信群中卖二手家具,写明就是“钱花光了,不得不回流”。有人问是否连房子也卖了,答曰:房子不卖,还打算有朝一日赚了钱再回来住呢。
邻居J暑假也要回流一段时间。她最大的孩子今年高中毕业,之后要去多伦多上大学。丈夫还在国内上班,而J的父亲去世,她想带着老二回去陪妈妈,也和丈夫踏实团聚几年。
不过,丈夫的枫叶卡今年刚换,他们信心十足地要在三四年内全家都搬回来。那时老二也高中十或十一年级,正是准备申请大学的关键时期。
一同上移民免费英语补习班认识的女友G,和我几乎同时来的,这个暑假要回去了。她丈夫在国内的工作越做越好,无论从薪水还是成就感角度讲,都不舍得辞职。她一个人在加拿大带两个孩子,确实也辛苦,而且长期分离对家庭稳定不利。
最初移民过来的时候,她是抱着“蹲移民监”的心态。但来了这几年,她切实地爱上了这个国家。不仅是享受这里的好,也切实在意本地利益――当听说加拿大引以为傲的TIM HOTTEN咖啡连锁店被美国企业收购时,就像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一样沮丧,从情感上她已经把加拿大当成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
可是,考虑到现实中与亲人分离,她又不得不走。G的房子也是不租、不卖,她想每个暑假都带孩子回来看看。至于要回去几年,尚是未知。
像G这样入籍后便回去的不在少数。G的芳邻Y即如此。
Y来了之后,督促丈夫很快也过来陪住。住够三年,立即申请入籍,但为了国内的一些便利,她的丈夫没有入籍,只有她和孩子入籍。
在快要入籍前,Y便在国内撒网找工作,入籍后一家三口立即启程。Y把房子租出去,说八年内、也就是孩子高中前,不会回来。
Y这样的情况很普遍,不止中国移民如此,其他国家的移民亦如此。他们都带着要回来的愿望离开。
但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其中难免有被各种原因绊住回不来的。因此移民局认为,留下来五年以上的,才有可能长期留下来。
04
移民之后掀开崭新篇章
第四种,移民后华丽转身。自认为算其中之一吧。
来之前,我从事商业活动,现在是专门坐在家里的“作家”、学者,也算转换了职业。这其中当然与我读博六年的辛苦分不开,也与移民有关――我的一些写作内容,包括本文,皆因在温哥华的生活有感而发。我也再次体验到差异化生存的好处。
当你是万绿丛中一点绿时,虽然能感到安全,但却不突出,而成为一点红时,则更有机会被发现。
比如我在国内,只能是数不胜数的古代文学博士之一,可在这里,温哥华一带的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绝对数得过来。尽管这边需要古代文学博士的机会少,我反倒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去得到那些稀少的机会。
丈夫现在是中文私教,他乐在其中。先前他的古代文史修养、喜欢讲故事的天分只能用在儿子的培养中,现在可以用于教学中。学生们都很喜欢他,他也逐渐小有名气,隔壁的隔壁的市立图书馆还多次请他举办过义务的中国文史讲座。
“华丽转身”也是留下来的移民的普遍现象。大多数移民来了,很难重操旧业,都面临新职业的选择。有些人觉得工作难找,而有些人却感觉空间大、机会多。
比如上文的心外科医生,因为回流后,家里又添丁,还是双胞胎,他们面临着养育成本从一个变成三个的困难,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加拿大。这次回来后,心外科医生连兽医也不考虑了,干脆买了家小超市当起店主。
而上文中的老马,移民后先炒了几年房地产,觉得没意思,便学了电工专业成了专业电工。他可不觉得自己不如从前,相反,他说,从前在国内是CEO,可每天应酬喝酒,肝都毁了。除了在公司吆五喝六地有点威风之外,其他时候还是要赔着笑脸四处求人找关系看脸色。
而在这里人人平等,甭说电工,就是收垃圾也照样可以有尊严。他每天四处接活儿,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手艺帮别人解除困难,很有成就感。我们脾气相投,都认为移民是在全新的世界中给自己全新的机会。只要努力,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新方向。
04
移民后超越国内事业
第五种,移民后再创新高。移民后能克服语言障碍、风俗文化差异、人脉之不足,还能让自己的新事业超越在国内的成就,真心不易。不过达到此种境界的,也不在少数。
同行梅比我早来两年,自己拖着两个孩子住在温哥华,丈夫在国内做生意。梅来了之后,突然发现对房地产很感兴趣,手里又有闲钱。就依托本地房地产贷款利率极低的优势,几年内,从买房出租,发展到买了地皮盖新房,加上运气好赶上近两年大温地区房地产热,她赚得盆满钵满。
而她的丈夫看到梅的地产收益远高于自己在国内打拼的成果,便逐渐将国内生意收缩,将资金和精力都用来支持梅的发展,现在他们常年留在温哥华,平时靠电话遥控,暑假才回国亲自指导生意。两个孩子在加拿大参加了冰球训练,成绩斐然,老大才上初中,已经有球探来打听了。
学长H,从本科到博士都是名牌大学、名门导师,出国之前是大学的副教授,马上要评教授了。之所以要出来,一是H觉得以后的路一眼看到头,没有意思。二是H曾有短暂婚史,年龄逐渐大了,在国内找到同龄人再婚几乎没有可能。和我这个半路出家、总想找机会去大学教书截然相反,她是一心一意要放弃教职、不想再做研究。
移民后,她考了地产执照。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H成了优秀的地产经纪,还意外地收获了满意的婚姻。她说没想到出来之后年龄、离异都不是问题了。
朋友老安在国内时做建筑生意。眼看烂账越来越多,在拿到加拿大移民签证后,毫不犹豫地举家搬迁。
老安的太太半年后幸运地找到了本职工作,老安的压力就小多了,开始琢磨自己喜欢的事儿。他开过打印耗材店,其间还接触到本地华人社团,便加入社团。后来老安专职做华人社区报纸,又成立了留学生指导协会,自己家也接收留学生。
渐渐地,老安成了本地华人的小领袖,有了一定的社会声望,收入也丰厚起来。来了八年,老安从未回国,两边父母轮流过来度假探亲,因为他太忙了,他自诩为“加拿大第三大忙人”。
在开打印耗材店时,因为每天有现金,老安迷上了硬币收藏,继而进军西洋瓷器收藏。老安熟悉本地各大古董店的打折日期,定期去古董店淘宝,时而晒出新入手的宝贝。因为要查这些古董资料,老安的英文跟着突飞猛进。
移民的故事说也说不完,每天都有新移民来,每天也有移民离开。北美的中国大陆移民人数据说有数百万之巨,那便有数百万个各不相同的故事。
对那些能改变的我们要努力改变,对不能改变的要及时放手――人生的智慧正在于此,去留之间的选择也应该这样去考虑。
但无论去留,只要是自己认真选择的,就是好的。
华人移居美国,至今一共经历了几次移民浪潮?
这个问题我知道。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国家。根据2018年美国联邦公布了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为止,亚裔美国人已达2141.92万人。其中华裔最多,超过508万人,首次突破500万大关。
第一次移民浪潮
实际上,华人大批定居美国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自十九世纪30年代中国人移居美国始,此后少数中国人陆续前往美国谋生、流寓。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之后,大批华人开始移入美国,到1851年,涌入加州的华人已达2.5万人。十九世纪60年代,美国修建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急需劳工,特地派人到中国招募华工。1868年,清政府派蒲安臣使团前往美国,与美国国务卿西华德签订允许美国在华招工条约,史称《蒲安臣条约》。该条约规定:大清国与大美国切愿人民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便,不得禁阻。该条约还规定两国可在对方国互设外事机构。1870年,美国华人数量增长到64,199人,到1880年,激增至105,465人。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早期抵达美国的华人多数聚居于同一个地方,这种居住地一般都带有中国特色。如在城镇,一般被称为“小广州”、“小中国”;在矿区、工地或村镇,一般被称为“中国营”(ChinaCamp)或“中国里”(ChinaAlley)。其实,华人还是喜欢自称“唐人”,喜欢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1853年,美国报纸的报道中第一次出现“唐人街”(Chinatown)字样。不过,那时候的“聚居地”不是街而是区,只不过老华侨和新移民都习惯将整个地区称为唐人街,也有华人根据英文Chinatown翻译为“中国城或华埠”,但是都不及“唐人街”这个既传统又亲切的名称。“唐人街”就是美国华人社区的一个缩影。
1870年后,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失业率猛增,民间排华运动日益严重,一些奉行“白人至上”种族主义的政客为迎合选民,乘机抨击华人。1879年,美国众议院首次通过排华法案,规定到美国的船舶中每船只能载十五名华人,不过该法案被总统以有悖于中美现行条约而否决。1882年,美国总统正式签署国会通过的排华法令(The Chinese Restriction Act),该法令主要内容为:十年内停止接纳华工;在美华工离美,须到东海岸登记取证,作为返美的依据;各州法院和联邦法院不得接受中国人为公民;到美华人需凭美国驻华使领馆的签证。
两年后,美国国会又通过一项对1882年排华法令的修正案,扩大了华工的范围,如小商贩、渔民、洗衣工等,并规定华工从美国回国后要返美,必须在中国得到美国使领馆的签证,但是美国驻华使领馆可以拒绝签发回美证件。
1888年,美国大选年,政界为迎合民间排华情绪,国会通过更严厉的《斯各特法案》(Scott Act),规定:在美华工一旦离开美国,不许回美居住;暂时回中国的华工也不许再回美国。
1892年又值美国大选,国会再次通过针对在美华人的《基瑞法案》(Geary Act)。主要内容为:所有在美谋生的华人均属非法入境者;他们必须在一年内领取居留证,否则将被驱逐;1882年的排华法案再延长十年。190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无限期延长排华法令的议案。
当时清朝政府正值内忧外患,伊犁事变、安南事变、日本吞并琉球,自顾不暇,根本无力保护旅美华工。
尽管美国政府的排华法令中断了美国华人社会的迅速发展,不过期间还是允许包括华人商人、留学生、政府代表等进入美国。根据邢必昂的《1850—1990 年的移民法律和亚裔的再整合》记载:至1940年,美国华人总数为106,334人,与1880年基本持平。从1880年至1940年60年间,总共只有15万华人通过各种途径入境,平均每年约2500人。
第二次移民浪潮
二战期间,尽管日本、德国和意大利都是轴心国,但是美国并未立法严禁这三国的人民移民美国,只有华人最受歧视。美国人转而开始同情中国,是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由于当时多数美国人分不清中国人与日本人,于是在国会山庄跑新闻的华文记者,都在胸前别一张“我是中国人”的识别证。销量很好的《生活》杂志,特别刊出中国经济学家翁文灏和日本军阀东条英机的照片,告诉读者如何辨别中国人和日本人。1943年2月,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历史性的演说后,众院移民委员会随即举行废除排华法案听证会,小罗斯福表示支持。众院和参院先后通过废除排华法案,1943年12月17日,小罗斯福签署生效。历时六十一年、臭名昭彰的排华法案,正式成为历史。
排华法案废除后,美国政府逐渐放宽华人妇女移民入境条件,她们大部分以“军人家属”或“军队新娘”的身份移民。二战中及二战后,还有数以万计华人难民及难民家庭从中国内地经香港、台湾抵达美国。至1960年,美国土生的华裔比例升至60%以上。
1965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新移民法》,彻底废除之前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条款,按国籍分配移民限额,每个国家每年最高限额为2万人。由于当时美国与中国正处于“冷战”状态,因而分配给中国的2万名移民配额主要由台湾当局继承,香港另有200名移民配额(1976年增加至600名)。
自《新移民法》实施后,赴美华人移民数量大幅度增长。据美国移民局发布的统计数据,1966-1975年间,有20.5万名华人移民进入美国,平均每年约2万人。
第三次移民浪潮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根据《新移民法》原先2万名中国移民配额转由大陆居民享用。不过,在支持台湾的利益集团游说下,198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特别法令,另分配给台湾2万名移民名额。
实际上,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从中国大陆移民美国的华人开始迅速增长。加上当时美国有重视引进人才的移民政策,以及中美两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等因素的推动下,很多高素质的中国移民通过职业优先权进人美国。其中,以留学生身份赴美而后留美工作转变为移民身份的最多。据田学年《美国华人智力资源现状》统计:1978一1994年间,约十多万中国大陆留学生赴美深造,其中有大约8万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80%从事理工科研究。除部分学成回国外,多数人在完成学业后仍留居当地川。1988一1996年间在美国取得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留学生为16,50人,其中14,145人(约占总数85.5%)计划留在美国。最后有7,935人(占总数47.9%)最终落实留在了美国。这些华人基本都是服务于美国大学及高科技部门。
老铁求点赞。
移民到外国的华侨是不是都很穷?
没有吧!大部分还是很富有的!他们在外国做洗碗工,打杂的……渐渐的回慢慢往上攀高,但是即使是打杂,工资也很可观,至少他们拿的是美元!慢慢的熟悉环境之后还可以自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