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医学会儿科主任委员(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妇女儿童医院)
本文目录一览:
- 1、儿童滥用抗生素危害大
- 2、卫健委成立新机构名单公布,专家职责是什么?
- 3、申昆玲的详细介绍
- 4、王素梅。
- 5、曾其毅的任职经历
儿童滥用抗生素危害大
儿童滥用抗生素有四害,万不得已不用抗生素
一、耳聋。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专家向记者透露,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也就是说,1000个聋哑儿童中,我国有300至400个是由抗生素致聋,而发达国家还不到9人,相差悬殊。
药物引起的神经耳聋一般都不可逆,很难百分之百恢复。儿科专家认为,滥用抗生素还会对儿童的身体器官产生潜在伤害。因此,专家呼吁儿童治疗要慎用抗生素。
二、耐药。广东医学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李文益教授指出,儿童是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受害者,他们对细菌病毒以及对药物的耐受力都很脆弱。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儿童身体里面细菌耐药率增高。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三、肝肾损害。儿童体内各种器官发育还不成熟,而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和杀灭人体正常菌群的危害性,很容易残害或者潜在地残害儿童的身体器官,例如许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滥用抗生素就容易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
四、过敏反应。滥用抗生素增加了药物引起人体过敏的机会。国内近几年发生的儿童输液死亡的事故中,大部分为药物过敏导致,这些引起过敏的药物比较常见的就是青霉素类、头孢类抗菌素。
专家指出,在使用抗生素上,不少家长也存在误区,比如,在医院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带孩子来看病,为了让孩子病情快点消退,动不动就建议医生打点滴。其实,使用抗生素的剂量、药性程度应是有区别的,在必须使用的情况下,也要坚持“能用窄谱就不要使用广谱抗菌药”,“用口服能解决就不要打针”,“用肌肉注射能解决的就不用静脉滴注”,“用一种抗菌素能解决的就不用两种”,“能用普通抗菌素的就不用高级抗菌素”。
另外,儿童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要严格按照剂量,家长或是医生千万不要擅自加大剂量,否则对孩子的身体会更加有害。
卫健委成立新机构名单公布,专家职责是什么?
根据国家卫健委网站的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成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章程。通知明确,国家卫健委决定成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这一新机构。
1、机构设立目的。
根据卫健委的通知显示,新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和专业指导,探索、发现和推荐视力健康适宜技术和典型经验,开展近视防控科普宣传等。
2、专家的职责。
机构的专家组成包括来自近视防治、公共卫生、婴幼儿健康、中医中药和宣传教育等领域的专业人员,新机构设立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5名,委员36名,任期3年。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目前卫健委公布的名单显示,主任委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主任医师王宁利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赵明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许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卢江、安徽医科大学教授陶芳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姚克担任。
3、机构设置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的青少年近视率位居全世界第一,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高近视率不仅严重影响下一代的视力健康,还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近视的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有国家卫健委牵头设置这个机构,有利于人们重视这个问题。无论如何,青少年近视人数的不断攀升都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了,这是一个好的预兆。
申昆玲的详细介绍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儿科学会常务委员、亚洲儿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专业组组长、卫生部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儿科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担任《Pediatric Allergy, Immunology and Pulmonology》、《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医学论坛报》儿科专刊、《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社》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儿科杂志》、《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世界临床药物》、《儿科药学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北京妇幼卫生杂志》等10家学术期刊编委。
1995年2月至8月赴瑞士感染性疾病控制中心任访问学者。1998年至1999年作为北京市卫生系统三位WHO奖学金获得者之一赴澳大利亚悉尼亚利山大儿童医院呼吸科进修。2000年至2001年作为国家教委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呼吸科进修。
在儿童呼吸系统方面及内科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共计129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8篇。现共培养研究生44人,博士后1人,其中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人,在读博士生研究生3人,已培养硕士生研究生2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主持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儿童睡眠监测中心,2011年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小儿呼吸专科”以全国总分第一名获得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主持多项十二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担任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小儿内科学》主编、儿科学(双语版)主译、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学分册》儿科部分主编、高教部十五规范化教材儿科学副主编以及《全科医师丛书儿科学》的主译、《儿科效率手册》的副主编,参与编写《实用儿科学》、《当代实用儿科学》、《当代医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丛书》及全国7年制医学教材儿科学。
近年来,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中国医师奖、北京“三八”红旗奖章、北京优秀医院管理干部、十百千卫生人才“十”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
王素梅。
姓名:王素梅 性别: 女
职务:儿科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毕业学校: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
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 北京市丰台区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 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终审专家
学习经历
1974.8—1977.8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
1979.9--1980.9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西学中班学习
1985.1—1986.1北京市儿童医院进修学习
1993.5—1993.6北京医科大学小儿肾脏病高级研修班学习
2000.4--2000.5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全国抗感染学习班学习
2002.5--2002.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研究培训中心学习班
工作经历
1977.9---1985.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医师
1986.9--1993.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治医师
1993.9---1999.1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主任医师
1999.9—至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2017.2—至今北京四惠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学术成就
从事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27年,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较好的疗效。一直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参加国家“七·五”攻关课题“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临床研究”,并荣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1988年评为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工作者;1989年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2002年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曾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43例临床观察”、“射干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咽炎353例报告”、“抽动秽语综合症105例不同疗法疗效观察”等文章20余篇。担任《中医儿科治疗大成》《儿科病中医诊疗》北京市精品教材《中医儿科学》副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协编教材《中医儿科学》编委;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第一版)《中医儿科学》编委;负责“全国中医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南、习题集”儿科部分的编写工作。现担任校级课题“轻健胶囊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等2项科研课题负责人。
曾其毅的任职经历
1、“儿童危重病医学” 学科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广州市重点专科负责人。
2、2000年~2008年任2届广州市儿科学会主任委员。1999年~2008年任广东省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诊组副组长,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灾难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等。
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外聘博士生导师。中山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特聘客座教授。
4、2002年~2009年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副主编,现任《中华儿科学杂志》等多个杂志编委。
5、2016年1月,免去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