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近新闻 > 正文

最近新闻

经济数学教学存在问题(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hacker2022-09-17 01:00:17最近新闻78
本文目录一览:1、如何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数学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经济学教学这样的延伸领域,数学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经济学课程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普遍沿袭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忽视了数学等其他专业课程对经济领域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意义,这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教学,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正确发挥数学在经济理论教学中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结合基础知识进行理论的创新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其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影响力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以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基于的是其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贡献,经济学理论层次越高所包含的数理知识和模型就越多。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理论的灌输,更是方法的剖析以及逻辑的认可,因此经济学教学实践需要数学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大量采用数学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边际分析法,以提升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现代数学本质上就是一个理性思辨系统,利用数学方法解析经济理论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是数学素质在潜移默化中的传递,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将数学更多地渗透到经济学教学环节中,加强经济理论的细推和细解,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努力展现数学工具的魅力,可以使得学生在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善于探索并熟练掌握先进分析工具的经济学研究型人才。

另外,经济数学的出现也可以被看做数学在经济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把经济数学作为重要的发展学科,并设立了经济数学学院。经济数学作为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以及对经济学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一门学科,折射的正是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所在。

总之,在经济学越来越离不开数学的今天,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是工具,但发挥的不仅仅是工具的作用。

三、如何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深刻理解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要发挥好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首先要深刻理解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经济学数学化问题,学界本身就存在着一些争议,虽然就数学对经济学的贡献度没有异议,但对于大力推进还是顺其自然就存在分歧了,况且基于数学化而可能导致的复杂性思维的缺失也是令人担忧的问题。

因此,正确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要根植于对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的深入认识,以把握经济学教学中数学使用的度的问题。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数学模型与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恰当地应用数学教学案例,并注意强调理论体系的前提假设与影响因素,以及适用范围,以免使学生将复杂的经济学理论简单地置于狭隘框架之下。同时,尽可能使用经济理论中的复杂性思维审视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效果,并改进教学模式,避免出现经济学教学中数学应用的简单化与情绪化。另外,为避免学生忽略经济学思想内涵而迷失在数学公式中,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活动应遵循经济学的教学规律,因地制宜地根据教学需要来决定如何使用数学方法及理论,这是原则问题。

(二) 明确经济学教学中数学应用的侧重点

经济学教学突出对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对实际的经济问题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而数学的引入,侧重培养的是学生建立复杂数学模型来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明确了这一侧重点,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就变得简单易行。构建和运用数学模型需要把握的一些重点,需要在经济学教学活动中由教师明确指出,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更有效地培养、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也就提升了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也就最大发挥了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师引导的同时,也要积极向学生灌输数学分析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充分理解并认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推理训练的必要性,这将有助于缓解学生面对数学推导和证明分析的畏难情绪,并尽早养成以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积极提升经济学教师的数学涵养

目前的经济学教学活动,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经济学问题的定性分析,忽视或回避定量分析。造成如此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本身不能很好地运用高等数学知识对经济学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因此迅速提升经济学教师的数学能力成为迫切的问题。鼓励任课教师主动学习更高层次更前沿的数学知识,并有意识地与高校数学课程教师进行业务交流,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法。

只有在教师的数学涵养提升的前提下,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得到根本上的保证。基于教师自身数学能力的提高,寻求经济学教学的模块化和多样性才成为可能。不论是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都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分层次地突出其与数学的各种关联,并可以通过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具有经济学和数学双学科背景的教师则可能更好地把握经济学教学中数学使用的分寸。

(四)稳步实施经济学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我国经济学教育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很多方面尚未成熟。经济学科的课程规划,往往比较重视经济学核心课程理论的教学,却容易忽视对于前沿问题以及经济实践的引导。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虽然理解了相关理论,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高校经济学课程体系改革,将有利于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有效改进这一局面。

当然,高校经济学课程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坚持稳步发展、稳中求变的原则,要积极制订中长期的改革发展规划。经济学课程改革,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和专业需求出发,紧紧把握经济学的特点,突出数学等其他学科的辅助作用,注重理论与实践并举,合理规划主辅教材,做好知识点的衔接,正常课时与第二课堂协调推进,从而在根本上突破经济学教学现有的发展瓶颈。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同时也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以适应新时期高校经济学教育发展的要求。只有建立一支科研能力强,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特别是数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结语

就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而言,其实也可以换个角度考量。比如在高校数学课程中增加针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经济模型实例的讲解,必将有助于学生在经济学和数学两方面知识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实际上是经济学教学在宏观教学模式上的改进。换言之,将部分经济基础问题开拓至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能实现数学与经济学的双向互动,也就更能激发学生对经济学问题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保证了其在经济学教学活动中更从容地接受理论知识。不论是把数学纳入经济学教学体系中,还是有针对性地在数学基础课程中渗透进经济实例,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经济学知识有更好更深入的掌握。

总而言之,我们要高度重视并正确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经济领域的实用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传统教学法也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黑板加粉笔,但经济数学教学中仅借助“黑板+粉笔”,学生会感到抽象,难以消化和理解。如教师对于某些概念的讲解,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述,而对于其形成过程,由于缺乏演示工具,通过口述和板书又难以充分表达其变化的细微过程,所以,舍弃直观的背景,以一种静态的语言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和法则已成为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在理解概念时由于缺少经验的支持,而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了解感到茫然。传统教学模式单一,表现在经济数学课堂上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缺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不能适应所有知识接受者的思维方式。传统教学中板书费时、效率低,课堂上教师书写板书总是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尤其在习题课中更为突出,复杂题图绘制困难且费时,板书常写常擦造成教师劳累,影响课堂效率和授课容量。

专业求助!过来人请进!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经贸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1. 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2. 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 具有经济管理、经济贸易、市场营销、进出口贸易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知识;

4.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5. 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6. 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动态;

7. 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8.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本科一般实行3~7年弹性修业年限。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统计学

五、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国际结算、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六、毕业与学位

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并达到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七、开办院校(本科)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天津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商学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 天津农学院

上海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水产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河南 河南大学 郑州大学

山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

湖北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南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商学院、常德师范学院、岳阳师范学院

广东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

广西大学

海南

海南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工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宜宾学院商学院

云南

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

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北政法学院、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西安外事学院

甘肃

兰州大学、兰州铁道学院、西北民族学院、兰州商学院

青海

青海大学

江西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工程学院

新疆

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学院

八、主要课程简介(英语课程除外)

1.微积分

课程代码:0402010220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和级数等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以及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掌握经济数学基础这一现代科学工具,而且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读书能力得以提高;通过本课程的系统教学,特别是讲授如何提出新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

授课内容: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多元函数微积分等。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练习

参考教材:《微积分》,吴传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计93学时,6学分

开课学期:第1、2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代码:0402010220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事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授课内容:本课程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概率论部分侧重于理论探讨,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建立一系列定理和公式,寻求解决统计和随机过程问题的方法。其中包括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内容;数理统计部分则是以概率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如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包括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统计、假设检验等。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参考教材:待定

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个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3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3.线性代数

课程代码:0402010220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理解和掌握矩阵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会求逆矩阵和矩阵的秩;会判断线性方程组的解,会解线性方程组,并能用向量形式表示解。通过高等数学的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授课内容: 矩阵、行列式的运算,向量的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基本理论及解法,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与计算,矩阵的相似对角阵及用正交变换化对称矩阵为对角矩阵的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参考教材:待定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个学时,2学分

开课学期:第4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4.政治经济学

课程代码:04020102204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内容:资本主义部分主要讲授价值、资本及其运动规律和其在自由资本主义、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运动形式;社会主义部分主要讲授宏、微观经济运行及调控模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以及价值、劳动的二重性、价值规律、社会总资本的运行及平衡机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矛盾与规律。

授课方式:课堂教学及练习相结合

参考教材:《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62学时,4学分

开课学期:第1、2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5.微观经济学

课程代码:04020102205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求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熟悉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经济现象,了解经济政策及其产生的影响,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微观经济领域内有关的经济问题,预测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等。

授课内容: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学发展简史及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供求原理及需求弹性理论,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要素报酬及收入分配,一般均衡,市场失灵及政府的作用等。

参考教材:《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2学期

考试方式:考试

6.宏观经济学

课程代码:04020102206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国民经济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本门课程旨在讲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有关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理解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

授课内容:宏观经济学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主线,阐述国民生产总值、就业和物价水平等基本概念,探讨整个社会的总产量、就业水平、物价水平以及其它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分析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主要经济问题,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及作用。

参考教材:《宏观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3学期

考试方式:考试

7.世界经济概论

课程代码:04020102207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目的: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这一中心线索,适当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特殊问题和经济现代化政策,以及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世界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以此培养学生分析世界经济领域中的特殊矛盾和特有规律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世界经济发展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从理论上给予正确的回答和科学的说明。

授课内容:世界经济概论及其研究方法;市场经济的特征与运行;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世界经济协调机制;世界经济格局。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配合世界经济领域中的热点问题,适当开设专题讲座。

参考教材:待定

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 学分

开课学期:第3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8.统计学

课程代码:04020102208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处理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授课内容:它是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反映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揭示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描述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同时,它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参考教材:待定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4学期

考试方式:考试

9.会计学

课程代码:04020102209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会计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授课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系统介绍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原则、会计科目和帐户、借贷记帐法、帐户分类、会计凭证与帐簿、帐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基础内容。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参考教材:待定

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4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10.财务管理

课程代号:0402010221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财务意识,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明确不同层级理财主体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手段;掌握企业不同类型的财务决策的基本方法,了解财务控制体系的构成和设计原则、方法;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授课内容: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筹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收益利润管理,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与分析等方法的运用。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参考教材:待定

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个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5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11.国际贸易

课程代码:0402010221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外贸业务与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授课内容:该课程是高等院校对外经济贸易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与其他对外经济贸易专业课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门先行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知识。本课程主要介绍、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其具体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各种类型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与政策。

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

参考教材:《国际贸易》 陈同仇、薛荣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新编本

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5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12.货币银行学

课程代码:0402010221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授课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银行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货币银行问题。

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

参考教材:《货币银行学》,姚遂、李健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开课学期:第5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13.商务英语

课程代码:0402010221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商务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基本商务语言技能以及英语商务知识与商务英语技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信息和常识,同时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所读各类文章(特别是商务英语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切实掌握其中的重要词汇和商务术语、重要语法、语言技巧、修辞特点以及写作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质和语篇阅读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商务英语知识的学习与基础商务实践活动,逐渐掌握较系统的商务英语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学习商务专业方向类课程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商务知识与技能基础。

授课内容:国际金融和贸易方面基本商务知识,通用商务术语介绍以及基本的语言能力训练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参考教材:《新编商务英语》,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最新版

学时学分:每周2时,共36时,2学分

开课学期:第5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14.国际金融

课程代码:04020102214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及进行国际金融管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把握时代脉搏、巩固专业所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汇率理论和方法进行具体外汇交易和风险管理的操作。

授课内容:本课程介绍国际货币流通,包括外汇与汇率、汇率决定的理论、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汇率制度、外汇风险及其管理、外汇管制等;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改革,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欧洲货币体系及欧洲统一货币——欧元、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演变、改革及发展趋势;国际资金融通和国际资本流动,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商业银行信贷、对外贸易信贷、国际租赁、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收支理论与实务,包括国际收支的统计与分析、变动与调节、西方经济学界有关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

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教材:《国际金融》,陈雨露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3 学分

开课学期:第6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15.计量经济学

课程代码:004020102215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基础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模型及其应用,掌握运用基本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学定量实证分析的能力。掌握基础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概念,掌握用单方程和联立方程组经济模型进行基本的计量经济分析的能力

授课内容: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分析工具。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线性回归分析为核心的基础计量经济学。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参考教材:《计量经济学》,谢识予,高教(沪)出版社。

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计54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6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16.国际经济学

课程代码:04020102216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国际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稀缺的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有效分配的理论,以及各国由此发生的经济关系中应该采取的政策,掌握分析国际经济现实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授课内容: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分为国际微观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宏观经济(国际金融)两大部分,主要包括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

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

参考教材:《国际经济学》,袁志刚主编,高教(沪)出版社,最新版。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开课学期:第6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17.国际结算

课程代码:04020102217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例加深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能较为完整地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框架,并能将之运用于实践的目的

授课内容:国际结算概述,国际结算中的票据,汇款方式,托收方式,信用证概述,信用证的种类,国际结算中的单据,信用证处理实务。

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为主。

参考教材:《国际结算》,姚莉、王学龙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开课学期:第7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世味痞唇(2022-09-17 09:09:08)回复取消回复

    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 闹旅叔途(2022-09-17 01:50:57)回复取消回复

    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水产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对

  • 听弧神择(2022-09-17 05:07:22)回复取消回复

    际资本流动,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商业银行信贷、对外贸易信贷、国际租赁、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收支理论与实务,包括国际收支的统计与分析、变动与调节、西方经济学界

  • 美咩慵挽(2022-09-17 12:07:12)回复取消回复

    102205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求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熟悉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经济现象,了解经济政策及其产生的影响,并能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