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打人地铁的简单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
这一段说的就是家庭分工和资源分配的问题,就是谁挣钱最多,获得的家庭资源越多,地位也就越好。
通常来讲,稀缺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社会资源的管理就尤为重要。
谁来吃鱼子酱或者吃土豆?谁坐特斯拉或者挤地铁?谁来种地或者设计电脑软件?社会需要将人们生产的物品、服务、工作进行分配。
因此不能生产所有人需要的所有物品。
就如在计算机中的hash函数一样,有限的数,去代表无限的状态,那就必将产生重复,我们称之hash碰撞。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做出资产相关的决策,研究人们如何相互影响,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长,找不到工作的人占比,价格上升的速度。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吃就得拿东西来换。换与不换需要决策。
做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你选择加班,就会失去学习理论知识时间。
你选择学习数学,就失去了学英语的时间。
这一段蕴含了机会成本的本质。
希特勒的“要大炮不要黄油”政策,确定了国家将重心偏向军工的策略。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效率与平等之前的选择。
效率: 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说白了就是物尽其用,合理使用稀缺资源)。
平等: 指将这些利益平均的分配给社会成员。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平等原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在设计政府策略时,两者往往相互冲突。
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因为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心理学;
社会不应该仅仅因为环境管制降低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而放弃保护环境;
也不应该仅仅因为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对他们不闻不问;
人们需要了解面临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出良好的策略。学习经济学从认识生活中的权衡取舍开始。
一个运动员,如果不上四年大学,可以在俱乐部每年拿上几十万,那么对于这个运动员来说,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几百万,这是最大单项成本,而不是他在大学里的学费、住宿费、等。因为你不在大学,这些费用你也逃避不了。
我喜欢抽烟的快感,抽烟损害健康,那么这种快感的机会成本就是健康。
这个命题是不是正确的?我感觉不是,在没抽烟之前,健康是我本来就拥有的。但是抽烟之后你就会失去,我觉得机会成本是,除了你现在拥有的以外,你的面前有两个以上的东西可以得到,但是你只能选一个,当你选完之后,剩余的里面价值最大的那个就是你选择的这个东西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都是理性的。
当可用的机会给定时,理性人会系统而有目的的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
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经济学分析就会变的异常困难,因为人是复杂的生物,影响变量实在太多。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描述人们现有行动的微小增量调整。
边际 = 边缘,边界
其中最重要的是 边际收益 和 边际成本 。
案例1:
案例2:
一个人对任何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都基于其增加一单位该物品所获的的边际收益。反过来,边际收益又取决于一个人已经拥有多少这种物品。因为边际总是取最后一个。
水很便宜,但是钻石很贵。
因为多一杯水对于我们来说无足轻重,因为随便我们都能获得水,你可能还会嫌弃多一杯水占地方,想喝在去水龙头接就是了,所以多获得的那一部分水对心灵没有触动……
但是钻石不一样,这玩意获取渠太少,你多买一个钻石戒指,女人会更加开心,没有女人嫌弃钻石太多,因为营销的作用使得女性渴望得到更多的钻石,因为她们相信,钻石代表永恒的爱情和更多的财富。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行的某种东西。 例如对惩罚和奖励的预期
人们通过对比成本和收益,得出赢亏,然后对激励作出反应。
整个经济学的中心就是激励,一个经济学家提出,整个经济学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成: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其余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
猪肉上涨时,人们会少买猪肉,进而选择鸡肉和鱼肉,并且激励人们进入猪的养殖。
市场的高价格,提供了,买者少消费,卖者多生产的激励。
价格对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影响对于市场经济如何配置稀缺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决策者善于利用激励:许多政策改变了人们现有的成本与收益结构,从而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是不是也有改变了人们的决策?)
比如:在我国是部分商品价格是国家管控,比如粮食,盐,棉花等生活必须基础物资,如果你还要种植粮食,并不会得到更多的价值,因为价格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农民会放弃种植粮食,进而到城里打工。如果政府提高了粮食价格,那么外出务工人员会回到农村继续种地。
比如,汽油税鼓励人们开小型的节油型汽车,欧美开这种车的人就比美国多,原因之一(严谨)就是欧洲的汽油税比美国高,所以并不是欧洲人觉悟高。
其他的影响还有,激励人们拼车或者坐公交车,北京地铁的起步价涨价,想必就是激励短途人们骑行或者不行,缓解交通?如果汽油税再高一点,必须使用私家车出行的人们就会考虑使用混合动力车,如果高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考虑电动汽车。
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他们的政策如何影响激励时,他们的策略通常会带来竟想不到的结果。(就是想的不周全,事件逐渐发展成不可控或不符合预期)
如果道路宽大平整,没有行人,那么放慢行车速度的边际收益会非常低,因为放慢不会更安全,边际成本却很高,每放慢一档速度,就要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道路结了冰,那么上述条件就反转了。
当然在这里,作者主要是想阐述汽车安全带这个事,60年前汽车是没有安全带的,那时汽车事故率很高,事故中的司机和行人的死亡率基本持平,但是,当 任何速度都不安全 著作发表时,国会立法要求安全带是新汽车的标准配置。
自此以后,司机的死亡率下降了,行人的死亡率上升了,事故率也提升了不少,原因就是司机有了安全保护之后,更加肆无忌惮。当然,为了安全带边际收益最大化而去故意撞人,应该不会……不过多少有点这个意思。
这种激励反应是人们始料未及的,且带有争议,所以在分析任何一种决策时,我们不能光看直接影响,还要看通过激励产生的不太明显的间接影响
政策改变激励,激励改变行为。
贸易剔除了那些价格高质量差的产品,这个和职位竞争差不多,哪个行业都会逐渐淘汰不适合的人,但是内卷就是恶性竞争
还有人多的地方,越容易滋生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且价格公道质量好的服务和产品,比如大城市。
如果你害怕竞争而把自己隔绝开来,那么你需要自己种地,做衣服,盖房子,(这些事情本来可以使用你擅长的事情换来的酬劳去抵消掉的)
小城市东西,又贵又垃圾,因为没有通过充分贸易的过滤,也就是缺少竞争或者竞争不充分,相对于大城市来说
这么说的话,本地化的保护政策是对还是错呢?
改革开放前,我们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政府起主导作用,由官员决定稀缺资源的分配。以及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谁来生产?谁来消费?他们依托的理论是:只有政府才能以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
现在的人们都会对计划经济指手画脚,但实际在没有经验的初生国家前提下,计划经济是最符合人们的直觉的产物,假设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指挥者,人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会杂乱无序,谁去打水、谁去打饭、谁去占自习室的座位、谁去英语课签到。这多有秩序啊,简直完美的安排,在局部中这大部分是对的,但在整个经济中,就是错的,这个有点像自然生态,如果想恢复自然生态,人们最该做的就是什么也不做,让自然自己调节。无为而治。
我们搞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其中的利害关系没有那个国家的人能比我们中国人更懂了。
现在我们是市场经济,让市场自行调节,企业去决定雇佣谁,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谁工作,购买什么。企业与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利己引导着他们的决策。
这里面的奥秘亚当斯密也做了解释。
《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那就是价格,前面说到的班级的例子,就是其中没有明显价格的指向。而市场是有价格的。这是本质区别。价格反映的是市场的成本,而不是你自己认为的成本。
看上去很混乱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很有秩序的。
滴滴出行的出现,使出租车司机很是恼火,在我们遵化这种小县城甚至出现过跑滴滴违法的荒唐地方保护政策,我很纳闷,出租车和地方政府到底是什么关系?要这么拼命护着?原来,会触动到一些人、一些团体的既得利益。那这就不奇怪了:物品与服务的供给者通常并不喜欢新竞争者。但对消费者来说,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使市场运行得更好。
在这里插入一个案例,在我们公司对面,有一个地下饮食区,我们一直在这里吃饭,环境一般。突然有一天,饮食区隔壁又开了一个饮食广场,由于新的饮食广场,干净卫生,超过70%的人都去了这里,导致老的客源断崖式下跌,为了重新拉回食客,老饮食区搞了好多优惠,并且饭菜质量也并没有下降。只就说明,竞争的受益者是消费者,试想一下,如果两家饮食广场联手垄断经营的话,消费者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回到滴滴出行,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滴滴是比出租车便宜的,因为平台做了很多中转工作,前期这几乎是免费的平台服务,以至于司机和乘客都省去很多成本(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成本还是在以后还回去了。)并且在天气恶劣或者下班高峰时,司机可以加价,对于这种行为,85%经济学家是支持的,并且认为这是增加了消费者的福祉。因为尽管涨价有时会使消费者消费者花更多的钱,但是这种激励使得司机做出反应,即在消费者最需要出租车时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此外,涨价有助于把资源配置给愿意为出租车服务支付最高价格的消费者,并减少了寻找和等待出租车的成本。
这段有点意思,我的理解是
案例1:
案例2:
根据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价格增加对事物发展是有利的一面的,案例1中,为什么a能如此轻易获取便利?因为他能为社会提供更多贡献。进而,社会会为贡献多者提供更多资源。案例2中,没啥逼事的人不愿意给司机加价,着急去医院的人就愿意,这样资源就倾向于更需要它的人。
看不见的手如此强大,为什么还需要政府?(学会识别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
1. 政府能落实和维护规则,看不见的手才能发挥作用。
最重要的是,市场经济需要实施产权制度,以便个人可以拥有和控制稀缺资源。
如果一个农民预见到他的谷物一定会被偷走,他就不会种植庄稼;
如果无法确保客人一定会付款,那么餐馆就不会提供食物;
如果太多的顾客通过非法复制来逃避付费,一家电影公司就不会生产电影;
(这一点和当下的“躺平”非常像,打工者预见了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果实都要被剥削9成,那么他们就会不再那么努力,只产出1成,这一成是维护生存必须的那一份,他们知道,再怎么剥削,起码得让他活着。)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产权是指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我们依靠政府提供的警察和法律来保护我们的产权,而无形的手则需要在我们拥有稳固的产权的前提下,来发挥作用。
2. 无形的手不是万能的,政府干预经济并改变(人们自己选择的)资源配置的原因大体分为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也就是说,大多数政策的目标,要么是做大蛋糕,要么改变这个蛋糕的分割方式。
先说效率:当无形的手不能有效配置资源,让蛋糕变大时,就是产生了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一个原因是外部性(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了影响)。典型的例子就是污染。因为市场不能把污染的成本算在内。
另一个原因是市场势力(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假如小镇只有一口井,那么拥有这口井的人就不会受到残酷竞争的约束,进而限制水的产量来收取更高的价格(物以稀为贵,有人可能疑问,少的东西如果没有价值,也一定贵吗?注意,这个世界上没有没用的物质,只有不会用的人,人们现在大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可以绝对的认为,少的东西,就一定贵,一个现实例子,拿破仑加冕,头戴铝制皇冠,因为当时铝比金还稀少)。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人都想自己垄断,人人又都想反别人的垄断。
再说平等:即使看不见的手带来了效率,也不能消除经济福利分配上的巨大不对称性。因为市场经济根据人们生产(其他人愿意购买的)东西的能力来给予报酬。
大影星直播吃饭,也比中科院院士直播授课挣的钱多,因为显然大多数人不愿意为理论知识掏钱,而更愿意看表演,因为他们喜欢。
看不见的手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拥有充足的食物、体面的衣服、完善的医疗。根据某种政治哲学,这种不平等要求政府进行干预。实际上,许多公共策略,例如所得税和福利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
政府并不是总能改善市场结果,因为公共政策不是天使指定的,而是有不完善的政治程序指定的。有事所设计的政策只是为了有利于政治上有权势的人。
有时政策是由动机良好但信息不充分的领导人指定的。应该学会如何分辨政策的好坏,以及某个好的政策是提高了效率还是促进了平等?
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情况。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和人们的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经济”,这是微观经济学,之后的三大原理组成了整体的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学。
各国收入水平差距巨大,2014年的人均年收入:
美国:55000美元
墨西哥:17000美元
中国:13000美元
尼日利亚:6000美元
这种差异反映在生活质量的各种衡量指标上!高收入的国家的人们拥有更多的生活品和医疗。
美国历史上,年收入每年增长2%左右(根据生活费用变动经行调整之后)。这个增长率,人均每35年翻一番,一个世纪中,人均增长了8倍。
怎么算,依靠复利,复利公式 F = P(1 + i ) ^ n, 其中:P=本金;i=利率;n=持有期限,书中求得是倍数,所以不把本金P包含在内,既得 (1 + 2%) ^ 35 = 1.9998895526624565, 所以就是2倍。一个世纪100年,相当于3个35年,每个35年翻一倍,就是 2^3 = 8 倍。
是什么带来差距,生产率(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老师更细致解释: 生产率是每一个工人每一小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 理由是每个国家的工人的工作时长不同,美国比法国人均GDP高30%,不能说明法国生产率比美国低,因为法国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去度假。)
就是A国每人每天能造2斤大米,B国每人每天只能造0.5斤大米,在和平时期,肯定A国人过得好。
一国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它的平均收入的增长率。
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简单的,如果在一个时期,生产率是提高生活水平的决定因素,那么其他因素就应该是次要的。比如,有人把美国20世纪的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归功于工会和低工资法,但其实真实原因是它们不断提高的生产率。另有人说,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收入放缓是与日本和其他国家激烈的竞争导致的,但真正的敌人是自身放缓的生产率。
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于公共政策也有深远影响。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分析这项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
1.受到良好的教育
2.拥有生产物品与服务需要的工具
3.获取最好的技术提高生产率
问题,生产率和生产力区别?
一个是最大单产量,一个是最大总产量。
1921年-1922年,德国物价上涨了2亿倍,到了1923年12月,上升至4815亿倍
1921年,希特勒取代安东·德莱克斯勒成为纳粹党领袖,这和当时的恶劣的经济环境脱不开关系,德国人们需要激进的领导人来发泄心中的怒火。
这就是历史上最令人震惊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罪魁祸首就是货币量的增长。
正常来说,轻微的通货膨胀能带来益处,真正产生严重问题的都是情况严重的通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更加严重),要保持正常的通货膨胀,货币发行量与生产总值之间应该保持固定的系数。
人们通常只关心涨价的产品,忽略降价或者保持原有价格的产品。所以老是感觉周围的东西都在涨价,造成通货膨胀的自欺欺人的错觉。
单个产品的涨价不能说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要看整体水平。而和整体直接相连的,就是货币的印发。
问题是国家为什么要超发货币?
其中之一就是资源合理分配,国家需要调整资金流向的重心。比如国家想要支持房地产,当前市场上流通着100万货币,对应着100万个资源,国家又印刷了100万货币,这个部分货币从印刷厂出来后,直接进入央行,央行再下发商业银行,央行通过策略或者限制,使得人们愿意向银行贷款从事房地产相关投资,但是,市场上只有的100万资源现在对应着200万货币,反映到民众就是原来1块钱一捆大葱,现在要2块钱了,因为钱被稀释了,多余的钱由央行再分配。
这个应该好理解,新的问题在于,市场如何感知这多出来的钱呢,央行每次印钱会不会对民众公布?
如果是依靠市场自身感知,过程是缓慢的,那么越先知道信息的人越能受益。
假如央行印钱提前通知了我(我是谁,我来自哪里,为什么央行要通知我),如果我有幸成为第一手贷款人,那么我带了款马上购买固定资产,比如商品房,花了1万,因为我知道马上就要通货膨胀了,等到市场完全感知到了多余出来的钱,价格就提升了一倍,我买的房子可以卖2万了,我一分钱本金没花,净赚1万。
市场是什么时候完全感知通货膨胀了呢?
最底层的人得知市场整体涨价的时候。也就是老百姓。
当一国政府大量发行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这个价值不是货币本身的价值,而是货币对应的市场货物的价值)。
从美国经济史上来看:
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与货币迅速增长有关;
近年来低通胀与货币缓慢增长有关;
长期来看,物价水平的上升是货币量增加的结果。
但在短期中,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且更具争议性,大多数经济学家这样描述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
1.经济中货币量增加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
2.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企业提高物价,同时,它也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参与生产和服务。
3.雇佣更多的工人意味着更少的失业。
上述推理过程(逻辑学的概念,命题,推演)得出一种在整个经济范围内的最终的权衡取舍: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一些经济学家对以上观点仍有疑问(俺也一样,感觉上有点理想化,实际环境中会复杂得多)。
但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
当失业率不能接受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当通货膨胀率为社会不能接受时,就应采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
这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不会同时发生,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是此消彼长的。
这种权衡取舍关系在分析经济周期中起着关键作用。(经济周期:用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或雇佣的人数,来衡量的经济活动的无规律、很大程度上无法预测的波动。简单来说,就是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决策者在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时可以利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这种短期权衡取舍。决策者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经济所经历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组合。由于这些货币与财政政策工具具有如此大的潜在力量,所以,决策者应该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控制经济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奥巴马做了一次上述实验:
2008年-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了严重的衰退,由住房市场不良拖欠引起的金融体系问题扩散到经济的其他方面,从而引起了收入下降和失业激增。奥巴马提出,减税,增加政府支出,美联储也增加了货币供给,目的是减少失业。
但是大家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也会引起过高的通货膨胀水平。
从2021年看来,确实问题不小。
百度了一个回答,感觉还算靠谱,如果错误,后期再修正。
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在短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拉动需求,需求可以拉动就业,如果没有通货膨胀的话,就业就不能拉动,那么就会出现失业,所以说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如果从整体的国家经济健康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可以理解成国家的经济体变成一种不断浮肿的状态,或者说是形成了经济泡沫,而泡沫又始终是要破灭的。
所以原理十也说了它只是看似解决了短期失业率的问题,长期的失业率解决不了,更可怕的情况泡沫失控后又大范围的破灭会产生经济危机,也就产生大范围的失业。
所以如果是站在以百年大计来治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会发现原理十根本不合理。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地铁对出租车的供给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依据整个城市的运输需要,结合地铁的运输能力,从而判断出租车的实际需求。
高职高专)经济学案例2条
案例1:拥挤难道是我的错 收拥挤费到底有没有用
据报道,北京市规划委近期组织相关部门针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交通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北京旧城交通问题的十项策略.其中,"车辆进入旧城要交拥挤费"赫然在列.
北京的交通拥堵是出了名的,这些年来,人们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想了很多招数. 在市中心地区收取拥挤费,这个办法早有人提过,但一直颇有争议,赞同者很多,反对者也不少.此次市规委有意将收拥挤费由政策设想变成现实,确实需要几分勇气.
收取拥挤费有没有用?
"拥挤费"是个舶来品.2003年,伦敦市长列文斯顿在市民的拥护和非议声中,在伦敦市中心开征拥挤费:凡是在工作日早7点至晚6点半进入市中心的车辆需交纳拥挤费,每车每天交费5英镑(2005年又涨到了8英镑),违规者要受重罚.有关调查显示,收取拥挤费后,伦敦市中心路面交通流量减少了30%,70%多的伦敦市民认为拥挤费对改善市内交通发挥了高效作用.收取拥挤费,说到底就是政府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特定区域车流量的一种方式,其通过改变公共服务价格(使用市中心道路的费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确实能发挥出分流车辆,缓解市中心交通拥堵的作用.
收取拥挤费合不合理?
很多反对者质疑拥挤费的合理性,认为有失公平.政府收取拥挤费,等于让"有车一族"承担了额外的成本,但只要定价合理,这些额外的成本并不会破坏社会公平.第一,与那些步行,骑车和乘坐公交工具的人相比,"有车一族"占用的人均公共交通服务份额更多,自然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多负担一些"买路钱"也合乎情理.第二,大量小汽车(私车和公务车)的涌入是造成北京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有车族(包括私家车车主和公务车使用者)在享受方便舒适的同时,却连带其他人时时饱受交通拥挤的苦果.交纳一定的拥挤费,算是有车族为自己用车行为的"外部性"付了费,否则就真的有点不公平了.
收取拥挤费能不能根治北京的交通问题拥挤费的确有用,但有限.在治理交通拥堵的大舞台上,拥挤费至多只能"暖暖场",让它压大轴,当主唱是万万不可的.最重要的"治本"之策是改善公共交通服务.在旧城收取拥挤费,旨在限制车流,但永远也无法限制"人流"―――该进旧城的人还是要按时进去,一个也少不了.
收取拥挤费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市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但如果公交工具还继续保持目前少,慢,挤加服务态度差的状况,那最后无非有两种结果:一是交通拥挤一时得到缓解,但以大家的生活质量下降为代价;二是有车族不堪忍受,重新被逼回小车里,分流车辆的目标完全落空.因此,要根本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还必须从扩大公交容量,改善公交服务质量入手,只有公交才能担当"压轴"的角色.即使将来真的收取拥挤费,也要首先服务于改善公交状况的需要.还是以伦敦为例,每年征收的拥挤费约1亿英磅,政府将其用于伦敦地铁及公共汽车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大大优化了公交服务,才使越来越多的市民乐于弃私车选公交.
目前,收取拥挤费,应当是缓解市中心等特定区域交通拥堵问题的可行之策.不过,根本解决问题还是要依靠综合治理,只有制定和执行好以改善公交服务为中心的"政策套餐",公众出行才能舒心,省心,放心."收取拥挤费"毕竟只是"十项策略"之一.
案例2:牛奶为什么倒入下水道
不久前我在报纸上见到一则报道:西南乳业老大――成都市华西乳业公司工人把成吨的鲜牛奶倒入下水道,以避免巨额的损失.很快和其有合同关系的奶牛养殖户也不得不把部分牛奶倒入下水道.
这使我联想起3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的一幕:工人把成吨的鲜牛奶倒入下水道,以避免巨额的损失.牛奶为什么要倒掉其实原因很简单:用我们学过的弹性理论分析,无论是美国还是我们现在的中国,牛奶是生活必需品,弹性小,降价增加的销售收益,弥补不了降价的损失.因为养奶牛毕竟不是做服装,生产周期长,供给弹性小,对市场感应并不灵敏.3年前,成都地区乳业发展看好,所以很多企业(在政府的鼓励下)纷纷从事乳业生产,这样奶源偏紧,曾经出现鲜奶短缺.牛奶价格上升,由于需求弹性小,提高价格增加了奶牛养殖量和华西乳业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因此,市场调节(加上政府鼓励)的结果是,使奶牛养殖量的增大,大大小小奶牛饲养户加起来,1天的产奶量便达1000吨.其中,80吨鲜奶潮水般涌进了四川乳业三强之一的华西乳业有限公司.3年后的今天,在大大小小各家乳业公司的参与下,市场这个蛋糕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已经被挖到极至,换句话说,市场供给量增加而消费者的需求根本就没有消化这么多牛奶的能力.反映在华西乳业公司,只能按照每天处理60吨鲜奶的规模运作,过剩了整整20吨.这20吨怎么处理,和奶农定的合同是长期合同,不能随便毁约,否则就会丧失奶源,无论是降价收购还是拒绝收购都会断掉未来的业务联系.在如今乳业诸强以规模优势争夺市场和资源的时候,如此做法,就是把自己的货源拱手下滑,最后的损失不是倒掉这些牛奶能比拟的.即便目前倒了部分牛奶,市场也有了反映,300毫升的华西奶售价已从春节前的2.20元骤降至1.50元;每件华西奶也由50多元降至39元,比可乐,中档纯净水还要便宜.由于牛奶缺乏弹性降价的结果是减少收入和利润.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人也开始逐步能对这样的事情不太怎么吃惊了,不会像过去一样问出"弱势群体还买不起牛奶,你们却把它倒掉,怎么可以 "这样对市场经济完全陌生的问题了.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时把牛奶倒到河里是由于缺乏政府宏观调控,无政府经营的恶果,那么中国造成倾倒牛奶这一现象则是什么原因这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案例3: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哪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是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与劳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某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我们就从罗斯福总统让记者吃面包说起.假定,记者消费一个面包的总效用是10效用单位,2个面包是总效用为18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再吃3个面包总效用还为18个效用单位.记者消费一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10效用单位,2个面包是边际用为8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再吃3个面包边际用为0个效用单位.这几个数字说明记者随着消费面包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还比如,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你连续喝超过了你能饮用的数量时,那么多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都有体验"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设想如果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面包也不饱.吸毒就接近效用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瘾.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其它的各种享受.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不可不吸.所以说,幸亏我们生活在效用递减的世界里,在购买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后因效用递减就会停止下来.
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根据效用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
企业要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能卖出去,而且能卖高价,就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一个企业要成功,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消费时尚,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消费时尚.这样才能从消费时尚中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及变动,并及时开发出能满足这种偏好的产品.同时,消费时尚也受广告的影响.一种成功的广告会引导着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的偏好.所以说,企业行为从广告开始.
消费者连续消费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企业连续只生产一种产品,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因此,企业的产品要不断创造出多样化的产品,即使是同类产品,只要不相同,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例如,同类服装做成不同式样,就成为不同产品,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如果是完全相同,则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不会多购买.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告诉我们,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减少和阻碍边际效用递减.
案例4:把每1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子者购买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这就是说消费者的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和用一元钱买到的商品边际效用相等.假定一元钱的边际效用是5个效用单位,一件上衣的边际效用是50个效用单位,消费者愿意用10钱购买这件上衣,因为这时的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与用在一件上衣的一元钱边际效用相等.此时消费者实现了消费者均衡,也可以说实现了消费(满足)的最大化.低于或大于10元钱,都没有实现消费者均衡.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在你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花钱最少得到的满足程度最大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我们前边讲到商品的连续消费边际效用递减,其实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你存货币越多,购买物品就越少,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物品的边际效用在增加,明智的消费者就应该把一部分货币用于购物,增加他的总效用;反过来,消费者则卖出商品,增加货币的持有,也能提高他的总效用.通俗地说,假定你有稳定的职业收入,你银行存款有50万,但你非常节俭,吃,穿,住都处于温饱水平.实际上这50万足以使你实现小康生活.要想实现消费者均衡,你应该用这50万的一部分去购房,用一部分去买一些档次高的服装,银行也要有一些积蓄;相反如果你没有积蓄,购物欲望非常强,见到新的服装款式,甚至借钱去买,买的服装很多,而效用降低,如遇到一些家庭风险,没有一点积蓄,使生活陷入困境.
经济学家的消费者均衡的理论看似难懂,其实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他的消费行为已经遵循了消费者均衡的理论.比如你在现有的收入和储蓄下是买房还是买车,你会作出合理的选择.你走进超市,见到如此之多的琳琅满目的物品,你会选择你最需要的.你去买服装肯定不会买回你已有的服装.所以说经济学是选择的经济学,而选择就是在你资源(货币)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消费满足的最大化,使每1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这种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案例5:上大学值吗
最近看一报刊上报道,天津市投资教育的支出是全国第一,北京是私家车消费支出全国第一,上海是投资保险支出全国第一,广州是旅游支出全国第一.是否准确,我们占且不论.我们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舍得把大把的钱花在子女教育上。
我们简单的介绍经济学说所的成本.经济学所说的成本有两种一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即会计成本;另一个是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均可以通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利用这个原理我们计算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会计成本是上大学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按照现行价格标准,一个普通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这三项费用之和是4万.机会成本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大学生如果不上学,会找份工作,按照现行劳动力价格标准假如也是4万,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机会成本也是4万.大学生上大学经济学概念的成本是8万.这还没算上在未进大学校门前,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的择校费用.
上大学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家长还选择让孩子上大学,因为这种选择符合经济学理论,收益的最大化原则.我们算一下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一生的成本与收益.不上大学18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42年,平均每年收入是1万,共42万.上大学22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38年,平均收入是2万元,共76万,减去上大学的经济学成本8万,剩下68万.与不上大学收入比较上大学多得到的收入是26万.这还没考虑学历高所带来的名誉,地位等其它效应.为什么家长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就在情理之中了.这里说的"选择"是有两种机会,你能考上大学的情况下.另外我们说的只是一般情况.
在这里顺便纠正一个错误的说法,有人说教育是消费行为,其实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消费与投资的区别是消费不会给你增殖一分钱,比如你今年买一台电视,明年再卖,会大大的贬值不会增殖;投资是有可能增殖,一个大学生尽管投资8万,但与不投资的多得的收益是26万.但投资是有风险的,如果一个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小学到中学在教育上的高投入,如果考不上大学或考上大学毕不了业.其投入与产出之比是可想而之的.
但对一些特殊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比如,一个有足球天才的青年,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踢足球,每年可收入200万人民币.这样,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人民币.这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的收入.因此,有这种天才的青年,即使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也不去上大学.这就是把机会成本作为上大学的代价.不上大学的决策就是正确的.同样,有些具备当模特气质与条件的姑娘,放弃上大学也是因为当模特时收入高,上大学机会成本太大.当你了解机会成本后就知道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上大学的原因了.可见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决策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