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金融新闻 > 正文

金融新闻

药食同源保健品的开发前景(药食同源在开发保健品中优势)

hacker2022-09-22 14:55:23金融新闻93
本文目录一览:1、药食同源作为中医药在大健康领域发展的趋势,究竟有利有弊?2、

本文目录一览:

药食同源作为中医药在大健康领域发展的趋势,究竟有利有弊?

如果合理使用药食同源的产品,那么对于身体肯定是有利的。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市面上有许多药食同源的产品,比如我们在超市里常见的一些饼干之类的食品,虽然是食物,但在其中也有一些药材添加的成分,看似非常健康。但是如果仔细看的话,这些食物中其中也有一些食品添加剂,长期吃的话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随着人们对于养生知识的关注,很多人开始注重保养,一些中药产品以及保健品受到很多老百姓的青睐。

而且信奉中医的国人一直都崇尚饮食疗法,的确饮食方法确实能够强身健体,但因为饮食疗法中也会存在药物,很多人不太熟悉自己是什么体质,很容易就会吃错食物。这样不但发挥不到药效,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最好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使用。

毕竟药食同源所讲究的是食物以及药的综合,这两样是不能分开的,虽然食物没有什么副作用,但不管什么药物,它里面总会有一些副作用。当然如果合理掌控用量的话,那也没什么问题。不得不说这些中药产品对身体肯定是有好处的,但不管什么保健品,我们一定要对产品做到足够了解,否则吃多了也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作用。

只有让食物借助药物,而药物借助食物,才能使它发挥最大的营养价值,人们吃了以后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保健品市场的前景怎么样

“保养”不再是老一辈的专属,如今的年轻人也加入了养生的行列。年轻人们开始更频繁的在非大促期购入保健品,Z世代是“惜命如金”的一代,“养生”被他们视作一种潮流的生活态度。并且现在的年轻人的睡眠时间大大缩短,入睡时间也推迟,睡眠质量低下导致身体的健康程度下降,这也是他们过早把“养生”提上日程的原因之一。90后的加入也进一步影响了保健品的零售模式,线上购买保健品的方式逐渐被大众接受。

1、中国保健品销售额增加

随着国民对健康的诉求不断提高,民众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快速提升。在此大环境下,我国的保健品行业消费规模逐年扩大。从天猫公布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从2018-2020年,我国的保健品的销售额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注:MAT2020即2019.07-2020.06,MAT2019即2018.07-2019.06,MAT2018即2017.07-2018.06

2、90后、Z世代流行花钱买健康

养身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不只是随便说说,是付诸于行动的生活态度。随身携带保温瓶,里面是红枣与枸杞已经成为90后的一种潮流;还有蜂蜜水、煮养生茶已经是Z世代养生大军的标配食品。他们认为越早的时候进行保养效果会越好,提前进入保养的状态可以更好的缓解学习和工作带去的压力。

武进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导致年轻人的压力倍增,他们的睡眠和饮食不规律也导致亚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专家认为,年轻人热衷保健品有一定合理性。“现在,我们普遍面临‘隐性饥饿’问题,就是说,身体中的蛋白质、脂肪相对过剩,但维生素、矿物质等元素相对缺乏。许多年轻人都在花钱买健康,在2020年“双11”前夕,主打年轻人保健品的店家的卖点多是缓解压力、增强免疫力、保护眼睛、熬夜必备等,有的店铺累计评价达上百万条。在速途研究院发布的《90后养生报告》中表明,大部分90后对保健品持积极态度,免疫力、颜值、睡眠、抗老等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3、90后、Z世代成为功能性食品的新生力量

2020年,CBNData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年轻人线上保健品消费方式洞察》报告显示,90后的年轻人,正在成为购买功能性食品的新生力量。

亿邦动力研究院发布的《2021新锐品牌数字化增长白皮书》中显示,90后以及Z世代消费群体占据线上保健品销量近一半。一方面是90后群体一边熬夜加班、吃宵夜、刷短视频,一边认真地挑选着护肝片、褪黑素、控热片、睡眠软糖等保健产品的“朋克养生法”。在年轻人的追捧下,功能性食品迎来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保健品行业的前景如何

近年来,无论是商超还是店铺,或是电商平台,营养保健品的销售规模逐渐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3年在天猫平台销售的保健品数量已超过3万个。营养保健品的热销反映了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接受程度。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尽管目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层次提高,但若没有较为成功的营销模式,营养保健品行业发展仍然混乱,因此好的营销对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消费需求与品牌竞争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将保健品发展的具体趋势进行了总结:

(1)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①趋势一:行业将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0.07%,而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相差甚远,这充分说明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可发展潜力巨大。近几年内地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正以15%-3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13%的增长速度。

② 趋势二:外资比例将一路升温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安利、雅芳、仙妮蕾德等400多家进口保健食品进入了中国市场。据统计,每100个购买保健食品的中国人中,大约有15人购买洋品牌保健品。2010年,安利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其中营养保健食品的销售额超过100亿人民币,仅从安利外资品牌来看,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强劲。

③趋势三:市场准入门槛将提高

中国已取消“药健字”批号,保健食品将以“食健字”产品销售,获“食健字”批号的保健食品不得在医院和药店出售,超市、大卖场将逐渐成为保健食品的主要销售场所。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将会强制执行GMP生产标准。这项措施将会大大加强行业规范,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推动保健行业的良性发展。

④趋势四:知识行销将成为开拓消费市场的主要形式

2004年中国保健行业以倡导个性化服务为特征的营销模式,逐渐成为保健品市场的主流模式。跨国企业们先做美誉度再做知名度的营销策略,培养了大批忠实的消费群体。消费者消费心理逐渐成熟,对于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拥有良好口碑的保健品牌青睐有加,因此通过知识进行营销是未来的主要营销形式。

目前,中国处在人均GDP从4000美元向8000美元跃迁的过程中,保健品在中国正逐步从高端消费品、礼品转变为膳食营养补充的必选品,预计整个行业也将随之进入规模加速攀升的“黄金时期”。未来十年,中国保健品的渗透率将沿着“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老龄人群向中青年人群”、“滋补功能保健向膳食营养补充”的方向逐级演进,中国保健品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前瞻营养保健品报告数据显示,2006-2013年,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销售收入由159.06亿元增加至1579.3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0%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18年,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收入将突破4000亿元。

至于楼主问的地方就不太清楚了,没有去过,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保健品市场的前景怎么样?

通过对市场系统、专业的服务来进行保健知识的传播服务,在消费者的心里树立品牌,从而建立盖尔玛每一个专卖店的区域顾客的忠诚度。蓝玉老师对健康产品很内行,百度一下找到她听听专业老师的意见,对你选择有好处.

请问保健食品在中国的前景怎么样

保健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保健品产业是朝阳产业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我国保健品行业,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到2000年,我国保健品产值达到500亿元,利税100亿元,保健品生产的企业总数、产品品种、年产值和实现利润已占医药类企业总量的50%以上,成为中国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行业。

保健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城乡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2.9%和56.8%,处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东南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和地区已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们的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促进城乡保健品消费支出以每年15~30%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时,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保健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给人们生理和心理机能带来巨大冲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扩大。为规避不健康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使人们求助于保健品,使得保健品的开发和生产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再者,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为保健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除了在家庭和事业双重压力下的中年人逐步加入保健品消费行列之外,“一老一小”(老年人、青少年)是保健品消费的主力军。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银发族”对保健品的需求旺盛,使参茸滋补类的保健品消费大幅上扬。现代家庭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期望,使家长舍得在营养保健品上投资,这就为滋补壮体型、益智型、营养均衡型、食疗型等保健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送礼送健康”新时尚潮流的引导下,保健品成为节假日送礼的重要选择之一,中秋、国庆、元旦、春节期间这5个月的保健品销量占到全年销量的65%以上,成为保健品产销旺季。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保健品销售总额将突破1000亿元,表明在新的世纪里,保健品市场将继续扩大,保健品行业将继续保持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

保健品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保健品产业已有快速发展,但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保健品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一是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据统计,我国共有保健品企业3000多家,其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总数的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38%,10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小型企业占了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截至2000年6月,我国已批准的保健品有2453个品种,但在市场可见到的仅700余个,而真正有市场份额的不足百个,能长期站得住脚的产品更是为数不多。

二是过分依赖广告促销,不利于提高质量水平。有些企业的广告费高达销售额的30%以上,从一开始就陷入研发低投入、广告高投入的怪圈。在广告宣传中,又较多地存在夸大宣传现象,惯于使用“概念炒作”,把它作为保健品“造市”法宝,实际上成为保健品“短命”的硬伤,这使得保健品产业常常陷入了“概念—市场—概念”的经营误区。

三是产品开发力量薄弱,不利于提高科技含量。目前,不少专业保健品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开发投入少,且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较多采用买断经销权或外购产品的办法,使得整个保健品产业的产品层次很低。据统计,2000年,在全部的保健品企业中,仅有20%的企业进行了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从事新产品开发的科技人员仅占保健品从业人员的7%。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保健品90%以上属于第一、二代产品,较少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产品功能雷同现象明显,在卫生部准予申报的22项保健功能中,具有增强免疫、调节血脂和抗疲劳功能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2/3。

四是难以面对国外企业进入,不利于提高市场份额。目前有20多家国际知名保健品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兼并、租赁等形式,在中国设立分厂,斥巨资进驻我国市场。2000年,美国全球健康联盟就与国内药业巨头三九集团签订了在华开展保健品连锁营销的协议;位列世界500强前列的美国杜邦公司,其生命科学领域中营养与保健的TAKECARE系列产品也开始全面进入我国;国际著名品牌、美国第三代保健食品——维格尔保健食品营养套餐被成都五牛集团以1亿元购得在我国的代理权。在保健品零售领域,近五年来国外保健品正在悄悄地占领中国市场。2000年,仅花旗参就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销售了2000多万美元。目前欧美等国在中国销售的保健品近500种。这些都说明,中国的保健品企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五是产业法规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政府监管能力。目前保健品产业还没有统一的行政归口管理部门,卫生、医药、工商等部门各自为政,还没有制定一个可操作性的产业标准以及规范统一的检测手段、审查程序和管理办法。一些违法经营者便采取打“擦边球”的策略进入保健品市场,一些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厂家,在该产业较高利润的刺激下,纷纷投产或转产保健品,这是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我国的保健品产刚刚起步就面临着严重的现实和潜在危机,成了“问题产业”,往往使消费者难以实现“花钱买健康”的目的。保健品企业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负回报”。

进一步发展保健品产业的策略

在未来5到10年或更长一些的时间里,保健品产业必须进行产业整顿,使之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力争实现一种竞争有序的产业格局,以优质的产品恢复消费者对国内保健品的信任度,并积极进入海外市场。

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严格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统一保健品市场的宏观管理。中国保健品产业需要一个好的游戏规则。国家进一步完善保健品产业质量标准和法规,加强产业管理,并增加执法与管理力度。要尽快明确保健品产业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彻底克服目前政出多门的弊端,统管各类保健品的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审批等。强化统一产品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检测标准等,使保健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做到有章可循。对已审批生产的,也应该根据统一的新标准重新审核,做到标准和尺度相一致,使各厂家能够公平竞争。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要特别强调产业协会的作用。保健品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监管、行业自律。协会要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制定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协会也要创造条件,争取做一些共性的开拓性工作,如产业标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

(二)高起点发展保健品产业,提高保健品的科技含量。WTO给中国保健品企业带来了世界级的竞争对手,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所有从事保健品生产的中国企业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保健品竞争的核心必将是科技含量,加强科技投入迫在眉睫。特别是已经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更要重视保健品的应用基础研究,努力提高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使保健品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过渡,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成为主流。只有保健品企业不断更新技术和提高技术含量,开发出效果好、质量高、有特点的第三代保健品,使产品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广告战中走出来,转向高层次的技术战、服务战,才能在“入世”后,缔造出我国的保健品世界品牌,才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

(三)激活农村市场,壮大保健品产业的实力和规模。目前,我国保健品的主要市场在城市,在农村地区,保健品的市场开拓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巨大的保健品潜在市场。从年销售额上看,这几年销售业绩超过5亿元的基本上都是以农村为重点的企业。例如,三株口服液依据“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和战线,取得了年销售额80亿元的惊人业绩。同时,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广告策略,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市场推广方法。

(四)发挥中药特长,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中医药养生保健传统,中国传统的中药疗法以及养生之道,具有防治统一、毒副作用极少的优势,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积极地“走出去”,是我们保健品开发的一条重要思路。当前,我们在中医药保健品上要尽快形成一套完善的验证系统,包括中医现代化系统、中药质量、毒理安全及临床疗效评估验证系统、统一的中药实验室分析方法的标准化系统和配套系统,以便尽快获得发达国家的保健品认证。

(五)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标准,由奢侈消费品向普通消费品转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加强,有专家断言:“生物保健品将是21世纪的食品。”保健品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消费品。然而,目前保健品被定位为高档奢侈消费品,其价格较昂贵。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保健品属于需求弹性较大的产品,即价格的降低,将会导致保健品需求量的成倍增加。目前大多数保健品在价格上还存在比较大的降价空间,如果保健品企业实行低价策略,实行规模经营,保健品生产企业由此所获得的规模效益不仅可弥补降价所造成的损失,而且企业的利润也会增加。

(六)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健意识和健康观念。成熟的产业离不开成熟的消费者,但目前消费者对保健及保健品缺乏必要的知识,不恰当地否定真正保健品的作用。因此,今后的保健品广告宣传要从功效宣传转向保健知识宣传,以保健知识宣传和品牌宣传为核心,提高消费者的保健意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上海发展保健品产业的优势

尽管保健品产业存在种种问题,但生物保健品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仍然吸引着更多企业去开拓进取。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在保健品的发展上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必将成为未来保健品产业发展的热土。

首先,上海具有保健品产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生物医药技术产业是上海市重点扶持的战略产业。当前,上海正通过浦东张江的“药谷”来加速生物、医药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上海的法制化程度较高,对保健品产业的监管力度较大,这对保健品企业走上规范化道路提供了制度保障。对于那些具有长远眼光,真正希望通过持续经营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来讲,上海是商机无限的。同时,上海还具有科研与人才上的优势。上海是生物技术中心,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大学和研究所林立,人才资源雄厚。这对于那些重视自身的科技含量,有战略眼光的企业而言,上海是扎扎实实地练好内功,大力培育名牌产品的好地方。

其次,上海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在2000年全国销售总额607亿中,上海占了67亿,成为保健品的主要消费品市场。2001年,上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4500美元,已经率先进入了世界中等收入水平,保健品的消费量将会进一步加大。上海市场上,也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消费者队伍,对于保健品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部分消费者已经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保健品,并且形成了保健品长期服用的观念。

当前,上海本地的保健品企业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截至2000底,上海有70家保健品生产企业,占全国保健品企业总数的6.9%,保健品总数有192个,占全国比重的10.5%。在上海的保健品市场上,上海本地的产品只占有35%的市场份额,65%都是外国和外地的产品成本,尤其在保健品的礼品市场上基本上被万基、今日、喜悦、康福来、保龄参等外来品牌所占据,上海本地的保健品产业与上海市场的容量相比,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上海的保健品企业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力争早日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多功能、高科技含量的保健品工业体系,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瑰颈莺时(2022-09-23 02:31:25)回复取消回复

    光,真正希望通过持续经营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来讲,上海是商机无限的。同时,上海还具有科研与人才上的优势。上海是生物技术中心,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大学和研究所林立,人才资源雄厚。这对于那些重视自身的科技

  • 嘻友照雨(2022-09-22 22:13:11)回复取消回复

    已有快速发展,但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保健品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一是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据统计,我国共有保健品企业3000多家,其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总数的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

  • 闹旅矫纵(2022-09-22 23:12:26)回复取消回复

    品牌竞争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将保健品发展的具体趋势进行了总结:(1)行业整体发展趋势①趋势一:行业将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0.07%,而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相差甚远,这充分说明中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