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庆国民经济(2020年安庆全年经济)
本文目录一览:
- 1、安庆市人口是多少?面条消费市场有多大?
- 2、中国各大省区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各是多少?
- 3、安徽安庆经济怎么样
- 4、有谁能告诉我安庆这个城市的概况
- 5、安庆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得怎么样?
- 6、安庆和六安哪个经济发展好?
安庆市人口是多少?面条消费市场有多大?
安庆市统计局
(2006年2月26日)
2005年,全市人民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强力推进“861”行动计划,努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保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十五”以来较好水平,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划上了圆满句号。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429.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3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 176.67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163.63亿元,增长9.2 %。第二、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0.7%和30.8%。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为20.8∶41.1∶38.1。人均生产总值7103元,比上年增加 815元。
表1:“十五”期间我市生产总值完成及增长情况
指标名称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生产总值(亿元)
264.14
285.21
320.43
376.62
429.64
生产总值增长(%)
5.3
8.0
9.1
12.5
12.6
市场价格涨幅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 %,比上年涨幅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6 %,回落8个百分点,是抑制物价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居住类上涨4.6%;服务价格上涨3.2%。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7%。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7.98%,涨幅同比回落1.6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01 %,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66%。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就业岗位呈多样化,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继续减少,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6.16万人,比上年减少0.5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76万人,减少0.13万人;第二产业6.8万人,减少0.05人;第三产业17.6万人,减少0.37万人。年末在岗职工25.12 万人,比上年减少0.5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50.71万人,比上年增加2.31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16万人,比预期目标多0.85万人。全年有2.37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049元,比上年增加842元,增长7.5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经济外向度不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快;产业集群规模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较弱;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比较薄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二、农 业
2005年,全市各地认真贯彻中央1号和省委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努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39259公顷,比上年扩大22442 公顷,其中稻谷面积386065公顷,扩大18368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616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737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4197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22.17万吨,比上年减产4.43万吨,下降2.0%,但仍属“十五”时期较好水平。其中,夏粮5.95万吨,下降1.7%;秋粮157.73 万吨,下降3.2%。
表2:“十五”期间全市粮食总产量(单位:万吨)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粮食总产量
180.6
180.8
173
226.6
222.17
油料减产、棉花增产,其它经济作物增长较快。全年油料产量19.74 万吨,下降10.2%。棉花产量78793吨,增长10.4%。蔬菜、水果在扩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平稳发展。
表3: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222.17
-2.0
油料
万吨
19.74
-10.2
#花生
万吨
0.66
-35.9
油菜籽
万吨
18.75
-8.3
棉花
吨
78793
10.4
苎麻
吨
156
-8.8
烤烟
吨
3
150.0
蚕茧
吨
5398
10.6
茶叶
吨
4514
13.2
蔬菜
万吨
109.84
-2.5
水果
吨
16751
7.0
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4.47 万吨,比上年增长4.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8.45万吨,增长2.9%。禽蛋产量11.86万吨,下降3.5%。水产品产量29.22万吨,增长4.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194.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3%;农用拖拉机6.83万台,增长10.7%;农用运输车10082辆,增长3.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9.70万吨,增长7.1%。农村用电量75331.4万千瓦小时,增长22.8%。有效灌溉面积达190.56千公顷,新增10.15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2.74千公顷。
表4:“十五”期间我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吨)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油料产量
199048
160981
189211
219883
197435
棉花产量
58089
58301
63465
71353
78793
肉类总产量(万吨)
19.83
21.17
22.46
23.40
24.47
水产品产量(万吨)
24.52
25.58
26.92
28.09
29.2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5.5亿元,增长21.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42.9亿元,增长11.87%;集体企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8.8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6.1亿元,增长41.40%;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4.4亿元,增长27.6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7.3亿元,增长5.12%。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79.8亿元,增长24.26 %;轻工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15.88%。全市新产品产值7.9亿元,增长33.3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4.45%,石油加工炼焦业产值增长23.8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1.42%,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6.9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1.03倍。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比上年增长。其中,原煤增长16.72%,发电量增长2.13倍。
表5:200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纱
万吨
8.2
19.93
布
万米
8629
22.37
化纤
吨
80141
2.98
白酒
千升
885
12.03
啤酒
万升
3.47
1.47
原煤
万吨
10.2
16.72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434017
2.13 倍
原油加工量
万吨
414.5
-1.1
汽油
万吨
86
-1.14
柴油
万吨
177
-2.22
水泥
万吨
257
18.10
化肥
万吨
12
-46.58
化学农药
吨
2750
5.24
合成洗涤剂
万吨
13
-52.65
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3.90,比上年提高 12.3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354.7 亿元,增长19.40%;实现利税 20.3亿元,其中利润4.8亿元。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8 %。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45亿元,增长27.5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01.32 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04.2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19.92万平方米,减少50.28万平方米。
企业景气指数高位运行。据对全市250多家企业景气调查,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31.65,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6.79。从全年走势看,各季度景气指数均运行在较高景气区间,表明我市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自身发展趋势持续看好。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投资136.2亿元,增长29.2%;城乡居民投资19.3亿元,减少1.7%。
表6:“十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1.57
85.83
103.2
125.1
155.5
其中:房地产投资
6.9
9.2
10.5
14.8
18.0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制造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城镇加房地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27亿元,比上年增长86.9%;第二产业投资47.28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投资70.89亿元,增长25.6%。工业完成投资47.28亿元,增长16.8 %,上年增长为15.7%;制造业投资41.29亿元,增长62.7%,上年增长为-2.2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5.8亿元,减少55.7 %,上年增长83.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0亿元,增长21.2%;商品房销售销售额18.9亿元,增长36.6%。
“861”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全年共安排“861”行动计划续建、新开工项目50项,总投资规模4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1.02亿元。
小城镇建设继续加快。到2005年底,全市小城镇数量163个,其中建制镇102个,农村集镇61个。当年各县(市)和重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入达9.38亿元。省政府确定的20个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当年投入2.56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56亿元,增长13.9 %,比上年提高 0.8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最好水平。分城乡看,农村市场趋于活跃,全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7.55亿元,增长14.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8.01亿元,增长13.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15.96亿元,增长14.3%;餐饮业零售额27.56亿元,增长12.6 %;其他行业零售额2.04亿元,增长8.7%。
表7:“十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55418
1040045
1145298
1278343
1455598
#县及县以下
606553
653878
636384
687094
780116
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住宅、通讯、汽车、文化教育等消费持续升温。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58.72 %,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9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6.6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1.71%, 电子出版物及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3.8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5.5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全年进出口总额227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86%。其中,出口17264万美元,增长16.5 %;进口5457万美元,减少29.2 %。在出口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表8:2005年全市出口主要分类及地区分布(万美元)
指标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出口总额
17264
16.5
其中:机电产品
2635.6
80.2
其中:一般贸易
15922.7
12.3
加工贸易
1340.8
108.3
其中:对亚洲
8885.8
29.1
对欧洲
3893.5
18.0
北美洲
3114.1
-6.0
对非洲
476.2
49.0
对拉丁美洲
473.2
-30.7
对大洋洲
421.1
28.7
外商直接投资势头良好。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7家;实际利用外资额90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92%。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稳步扩大。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98万美元,增长30 %;当年外派劳务人员318人,增长14.3%。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海外游客11854人次,增长15.17%;接待国内游客964.67万人次,增长15.24 %。旅游总收入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5%。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21.15亿元。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 964235万吨公里。其中,铁路79104万吨公里,增长51%;公路208278万吨公里,增长18.5 %;水运676835万吨公里,下降17.6 %;民航18万吨公里,增长81.8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52862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7 %。其中,铁路20784万人公里,增长1.8倍;公路502328万人公里,增长3.3 %。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6.9万辆,比上年增长7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86万辆,增长21.0倍。民用轿车拥有量12688辆,比上年增长20.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0亿元,增长2.6%;邮政业务总量2.2亿元,增长1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13.6万户,比上年增加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90.6万户,增加16.4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4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增收。全年全市财政收入为3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地方财政收入19.55亿元,增长8.4%,其中增值税增长16.4%,营业税增长7.3%,企业所得税增长17.5%,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支出46.73亿元,增长17.1%。其中,农林水利气象支出增长23.2%,文教科卫支出增长9.7 %,其中教育支出增长9.4%,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增长34.3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12.4%。
表9:“十五”期间我市财政收支情况(单位:亿元)
指标各称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财政收入
25.17
26.45
28.89
33.79
38.17
#地方财政收入
15.42
14.89
16.14
18.03
19.55
财政支出
24.95
28.59
31.75
39.90
46.73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7.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9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81.58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9.0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7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84.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4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85.7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0.85亿元;中长期贷款79.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69亿元。
全年全市保险系统保费收入10.11亿元,赔款和业务支出3.98 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05年末,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当年招生27047人,在校生62587人。普通高中招生4.58万人,在校生14.32万人,毕业生4.79万人。初中招生11.03 万人,在校生31.08万人,毕业生9.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07万人,在校生52.96万人,毕业生10.49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1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64%;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0.45%和0.14%。
表10:2005年各类教育招生和毕业生情况
指 标
单位
招生数
毕业生数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万人
2.70
0.30
普通中学
万人
15.61
13.99
高中
万人
4.58
4.79
初中
万人
11.03
9.20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5万人。全市共有科技机构1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182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167人。全年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54项。主要科技成果有:高产抗病虫杂交棉应用及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婴儿低裤成型加工包装生产设备、306例全自动静态视野结果的临床分析等。
全年受理专利公开授权量112件,比上年增长 40%。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82项,成交金额3506万元;其中流向本市的技术36项,金额2810万元。
质量检验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共有县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1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40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6万台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5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4个。广播电台1 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6.26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3.8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3.69%。全年出版报纸2种,总印数1164万份;期刊(杂志)4种,总印数4.02万册;年末全市共有各级档案馆10个,馆藏档案资料13.05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14746万平方米。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室、个体开业)875个,比上年增加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3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0360张。卫生技术人员14568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6142人,注册护士4121人。乡村卫生院290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593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100%。全市共有3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129.55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市运动健儿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 20枚金牌、25枚银牌和36枚铜牌。全年运动健将发展数为5人,一级运动员发展数为12人;国家级裁判员发展数为2人,一级裁判员发展数为8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数为170人。全民健身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千人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21次,参加活动人数约100万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200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68‰,比上年降低0.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3‰,上升0.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3.45‰,降低0.53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11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6.42 元,比上年增长14.1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669.73元,增长12.33%,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5.47%,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19.02%,衣着支出增长23.14%,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11.44%。
表11:“十五”期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单位:元)
指 标 各 称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829.26
6021.52
6715.68
7356.38
8396.42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4584.13
4482.42
4459.58
5047.48
5669.73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11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60元,增长13.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2.1%,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4.1%,居住支出增长6.9%。
表12:“十五”期间我市农民人均收支情况(单位:元)
指 标 名 称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
1913
2008
2111
2334
2611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417
1419
1589
1986
2260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3.95万人,比上年增加0.6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5.09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8.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9.9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64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6.32 万人,增加3.9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9.67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6.65万人。年末全市共有8.19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277张,收养各类人员792人。全市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10 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95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03.5万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保护
2005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我市加大了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2005年末,全市共有县级环境监测站8 个。监测的11个县(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7个,面积31.22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1个,面积13.61平方公里。环保“十五”计划实施取得新进展,截至2005年底,建成和在建项目累计达到202个。
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规划基本编制完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全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
全年因洪涝和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6.24亿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99.9千公顷,其中绝收48.26千公顷。
全市发生火灾事故907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4万元;发生交通事故1693起,直接经济损失331万元。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中国各大省区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各是多少?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7月28日,全国企控股29个省区市颁发了前六个月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数据。中国经济网通过梳理和比较发现,28个省份前六个月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跨越全国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前六个月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1.1%,其中海南省前六个月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达19.4%,增长为已颁发数据的各省份之首,天津市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达18%,名列第二,重庆、山西、宁夏、吉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均在17%以上,远远跨越全国平均水平。统计发现,在29个省份中,仅新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未形玉成国平均水平,为10.7%,西藏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为11.2%,仅超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详细
行业经济:中国持续增长新引擎
随着西部大开发新10年被圈定,“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新跨越”进程取得大大推进,国家从2009年起陆续出台的13个行业开发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示意,中央适时开始内需开发战略,逐级展开行业开发规划,中国企控股望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详细
多省市颁发前六个月国民生产总值 增长强劲转型提速
聚焦前六个月经济:中国经济环比增长11.1%
国家统计局15日宣布,前六个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72840亿元,按可比代价计算环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开发。”国家统计局新闻讲话人盛来运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详细
聚焦:中国经济“适度”降温
增长回落未改经济良好态势
部分已颁发省区市国民生产总值数据一览—— 图为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
东部
首都市前六个月区域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2%
天津前六个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山东前六个月国民生产总值预增13.6% 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浙江前六个月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约13%
前六个月天津经济开发成绩单:主线清 则形势新
正如纯真的净赚巩固并不一定代表经济开发的最优状态。我们的欣喜,远不止于一个纯真的18%。因为在这一数字的后面,人们能够清晰看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齐头并进,一产二产三产的协同带动,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的统筹联动,国内国外资本对这片热土的非分特别垂青——津沽大地上,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壮阔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多点支撑、多元开发、多极增长,天津经济开发有速度、更有后劲,有局部看点、更有整体素质的提升。详细
首都、河北将巩固经济社会开发合作 深化九方面合作 图为重庆两江新区挂牌仪式
西部
1-6月重庆国民生产总值环比增17.6% 生产总值3634.61亿
前六个月山西省国民生产总值4143.4亿元 环比增长17.5%
前六个月甘肃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3.9%
16.3% 前六个月四川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全国第七
宁夏前六个月显现区域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8%
前六个月青海完成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4.3%
陕西前六个月国民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6.8%
行业规划着重注意为 西部经济开发提供新引擎
固守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原则,把重点行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施展其引领和带动作用,增进行业协调开发,是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深入实施 西部大开发的必定选择。 详细
中国 西部大开发10年迎来经济开发最快时期 高铁盛宴激活“ 中部崛起”
中部
前六个月安徽省国民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5.4%
湖北前六个月国民生产总值增15.7%
湖南省经济稳健继续上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5.1%
江西前六个月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4.4% 增幅创15年同期新高
预计河南前六个月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4.3% 高于全国水平3.2个百分点
高铁迅猛开发 中部区域或成经济开发重心
中国正在大规模建设的高铁互联网,催化了沿海蓬勃区域产业向中西部区域转移的速度和深度。国内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交通改良等多方消息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剂中, 中部将成为下一工程经济开发重心。详细
中部各省经济一起“加快度” 谢谢采纳。
安徽安庆经济怎么样
安庆虽然在国家经济统计数据中算差的,但是这种统计数字主要是以非农户口的工资水平、农业收入为主,数字差异很大。其实你到安庆去看一看,就清楚了,因安庆人外出打工的多数以小本经营为主,哪家一年个人平均收入不是好几万,就看安庆基本上家家住的都是小洋楼,这几年小车多了,而且春节前后的消费水平可见一班。安庆经济特点比较偏向于富藏于民。而且安庆文化底蕴非常浓厚,对子女读书非常重视,这也决定了安庆的未来是光是的。
有谁能告诉我安庆这个城市的概况
安庆简介
地理位置、人口区划
安庆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 皖鄂赣三省交界处,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
安庆市辖区面积1.54万平方公里,现辖一市七县三区,即桐城市,怀宁、枞阳、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七个县和迎江、大观、宜秀区三个区,总人口610万人,其中市区72.7万人。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安庆具有悠久的历史。潜山薛家岗和市郊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生息、繁衍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 东晋诗人郭璞说“此地宜城”,故别称“宜城”。南宋绍兴年间置安庆军,始得名“安庆”,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始筑安庆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为安徽省省会所在地和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徽就是“安庆”和“徽州”首字的合称。因安庆境内有座皖山,又有皖河绕流其间,春秋时期这里曾有过一个皖国,安徽简称“皖”即出于此,因此,人们常说安庆为安徽之源。
安庆人文荟萃。千百年来,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名人辈出,其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魁、姚鼐、方东树、姚莹、吴汝纶等。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京剧鼻祖程长庚,书法篆刻家邓石如,章回小说家张恨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两弹元勋邓稼先,将军外交家黄镇和佛教领袖赵朴初等都生长在这片热土上。
安庆是戏剧之乡。清乾隆年间,发源于湖北黄梅的黄梅调传至安庆后与本地方言相结合,经严凤英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继承与发扬,逐渐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剧种一一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曲目脍炙人口,深受海内外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喜爱。乾隆年间,安庆四大徽班晋京演出,深受京城皇族及百姓的喜爱。徽班领袖程长庚融昆曲、汉调等剧种之长,创造了国粹艺术——京剧,而被誉为“京剧鼻祖”。
安庆是中华禅宗圣地。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至唐宋年间,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中华禅宗开山鼻祖二祖慧可受达摩心法只身南下司空山,开宗立派,三祖僧璨完成了禅宗的理论体系。至今安庆境内仍留有二祖禅堂、三祖寺和迎江寺等诸多的佛教活动场所。
安庆是中国较早接受现代文明的城市之一。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云集了诸如徐寿、华衡芳、李善兰等中国一流的科学家,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安徽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
奇山秀水、交通便捷
安庆自然景观秀丽。有雄奇灵秀的古南岳——天柱山,长江绝岛——小孤山,海上蓬莱——浮山,南国古长城——白崖寨,蜿蜒似龙——大龙山,高山平湖——花亭湖,避暑胜地——妙道山和城中翡翠——大湖等旅游区。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5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处,省级风景名胜区6处以及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是八百里皖江北岸唯一的一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安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有“万里长江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这里曾发生过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等著名战役。今天的安庆已成为皖西南及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长江流经安庆段达260公里。民航已开通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温州、厦门、景德镇等地航线。合九铁路连通南北,沪蓉高速横贯东西,沿江铁路即将修建,安庆人民百年的大桥梦已成现实, 长江天堑变通途。
发展较快、前景广阔
安庆发展较快,前景广阔,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境内地貌多样,气候温和,现代农业发展潜力很大,是长江中下游闻名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工业已形成以石化、轻纺、机械、建材等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崛起了安庆石化、华茂股份、环新汽配、海螺水泥、全力液洗、鸿润羽绒等一批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是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学工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纺织加工业基地。安庆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出口商品达200多种。“九五”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市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随着我国开发开放的重心由沿海向沿江和中西部推进,安庆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强市作为第一目标,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优化环境作为第一突破,大力实施“追赶式前进,跨越式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市经济史加发展,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生活更加殷实,努力把安庆建成长江流域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化综合性大城市。
安庆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得怎么样?
还好,发展速度比以前更快些,但和芜湖,马鞍山比,还是有些逊色。但安庆毕竟位置优越,处于中部的中心,地方大,发展空间更大。以后随产业的进一步转移,发展会更迅速的!目前经济总量位于全省第三,人均量较低。旅游文化,教育程度等比较发达!
安庆和六安哪个经济发展好?
1、2020年,安庆市全年生产总值2467.7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3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066.5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160.9亿元,增长2.8%。
2、2020年,经初步核算,六安市实现生产总值1669.5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8.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606.6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824.2亿元,增长2.8%。
应答时间:2021-05-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