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儿童保健内容(中医儿科儿童保健内容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儿童保健包括哪些内容
儿童保健的目的主要是以七岁以下小儿为重点,根据其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进行系统的保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早期矫治,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1.新生儿访视在新生儿出院后的24小时内,各级卫生院医生或乡村医生,进行入户访视,至新生儿28天共访视3-4次。访视内容包括看新生儿一般状况,出生及接种情况,全面体格检查,指导母乳喂养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处理。2.新生儿先天疾病筛查在医院新生儿出生时,由医生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血片,送交儿童保健所新生儿筛查中心,进行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二种先天代谢病的筛查。3.儿童定期体格检查根据年龄不同,各级卫生院医生对1岁以内小儿每年查体四次,1岁-3岁小儿每年查体二次,3岁-7岁小儿每年查体一次。查体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色素、口、眼、听力、智力及血液化验等项目,及时发现异常予以矫治。4.儿保专科门诊儿童保健所及各区县妇幼保健所(院)开设专科门诊,设有保健咨询、遗传优生、心理卫生、营养不良、多动症、低体重儿、脑瘫康复、口腔正畸、弱视矫治等,以维护儿童身心的健康发育。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pwd=t3x4 提取码: t3x4
幼儿养生保健知识15条
1、要养好孩子,现代家长必须注意饮食不要过精、营养过高,要以五谷为主,以粗粮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都一味提高儿童们饮食档次,进食过精、营养过高。食品过精影响了孩子的纳吐机能,营养过高会使孩子早熟,两者均有害。
2、儿童在饮食的时候也要注重七分饱。儿童养生保健常识:让孩子“三分饥寒七分饱”是最好的。婴幼儿的饮食不要以饱为度,应以“七分饱”为度。因为婴幼儿的脏器娇嫩,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如果饮食不加节制,就会损伤脾胃。
3、小儿睡觉时都会微微出汗,如果一味地加 以严密捂盖,就会让孩子的汗得不到挥发,身体常处于湿润状态中。儿童养生保健常识:因此,孩子上身的被子衣服不宜捂得太紧。反而,要特别注意孩子足部的保暖,因为这是保护好 关节的关键。
4、不要让她肆意接触玩弄凉水。水之于人是离不开之物,夏天尤甚,与水打交道的频率那叫一个高。小孩子几乎个个乐意赖在水里玩。可是对于女孩儿,爸妈要监督禁止着点,不能由着她玩。游泳的时候要注意卫生,不要长时间泡在水里。特别是冬季,不要用凉水洗手洗东西,容易导致手蜕皮不说,还有可能中凉,落下病根以后出毛病。
5、不要让她太贪凉。冷饮不要由着喜好可劲吃,空调不能由着性子可劲吹,不然容易感冒,影响健康,对肤色也不好,还可能会发胖。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更要提醒她多加注意,凉物尽量少接触。
6、注意不要让她吃太多甜食和肥肉。因为,据说甜食和肥肉是很容易使人发胖的东西。还有,甜食吃多了,对牙齿也不好;肥肉吃多了,会腻,影响胃口和行动。如果孩子一旦胖起来,再想减肥就有点难了。
儿童健康的保健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儿童健康是每一位家长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而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让孩子身体、心理都健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那么儿童健康的保健知识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儿童健康的保健知识
1.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孩子需要有一套完整合理的生活制度,饮食的安排也要有规律,此外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日常加强健康护理,做好疾病防护,同时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孩子出现意外伤害。
3.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
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学校,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制定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帮扩吃饭、学习、锻炼;注意保护孩子的视力和牙齿;纠正孩子不正确的坐姿、站姿、走路的姿势等;要保证孩子,每天吸收足够的营养,睡眠时间充足;预防孩子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
儿童健康禁忌
1.发胖。肥胖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容易出现平足、弓形腿等情况。
2.偏食。偏食会带来营养的缺失,而孩子三岁前的营养状况对将来的智力发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暴食。如果孩子吃得过多,肠胃中的消化液不够用,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完全消化,食物可能会堆积在肠胃中。
4.骂食。如果孩子吃饭的时候,家长在一旁责骂,孩子的心情就会变得烦躁,影响食物消化,容易营养不良、精神萎靡。
5.多糖。为了不让孩子的牙齿被虫蛀掉,应该让孩子少吃糖,特别临睡前更不要吃。
6.过咸。如果给婴儿期的孩子吃太咸的食物,未来很有可能会得高血压。
7.刺激。最好不要给孩子吃添加香料、色素、防腐剂等物质的食物。此外,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要注意挑选,恐怖、刺激故事别讲。
8.揉眼。实验证明,手上存在的细菌和寄生虫卵数量大概有4到40万个。因此揉眼睛会对眼睛造成不好的影响。
9.挖耳。1g指甲垢中细菌和寄生虫卵数量多达数十亿,所以不要让孩子养成用手指挖耳朵的坏习惯。
10.蒙睡。如果孩子用被子蒙着头睡觉,其生长发育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儿童保健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儿童保健的目的主要是以七岁以下小儿为重点,根据其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进行系统的保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早期矫治,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1.新生儿访视在新生儿出院后的24小时内,各级卫生院医生或乡村医生,进行入户访视,至新生儿28天共访视3-4次。访视内容包括看新生儿一般状况,出生及接种情况,全面体格检查,指导母乳喂养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处理。2.新生儿先天疾病筛查在医院新生儿出生时,由医生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血片,送交儿童保健所新生儿筛查中心,进行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二种先天代谢病的筛查。3.儿童定期体格检查根据年龄不同,各级卫生院医生对1岁以内小儿每年查体四次,1岁-3岁小儿每年查体二次,3岁-7岁小儿每年查体一次。查体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色素、口、眼、听力、智力及血液化验等项目,及时发现异常予以矫治。4.儿保专科门诊儿童保健所及各区县妇幼保健所(院)开设专科门诊,设有保健咨询、遗传优生、心理卫生、营养不良、多动症、低体重儿、脑瘫康复、口腔正畸、弱视矫治等,以维护儿童身心的健康发育。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pwd=t3x4 提取码: t3x4
1.儿童保健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儿童保健学的核心内容是发育儿科。
《儿童保健学》(第2版)明确儿童保健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即临床儿科学是儿童保健学的基础学科,发育儿科学是儿童保健学的核心学科,预防儿科学是儿童保健学涉及的主要内容,社会儿科学是儿童保健的工作范围。医学生在掌握儿童体格生长与神经心理发育规律、儿童营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悉与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筛查与鉴别,了解儿童保健的工作内容。
发育儿科学(behavioral and developmental pediatrics)亦称“心理社会儿科学”、“儿童病理心理学”。是一门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儿科学交叉学科。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保健及行为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主要研究内容儿童社会心理卫生调查;发育评价;社会适应性调查,评价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应付及适应能力;行为评价;气质评价智力测验;教育成绩测量等。
1918年,R.A.费希尔推广利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证明基因及环境两者均可影响个体行为。为确定环境对智力的影响,芝加哥大学科学家把同卵双生儿送到不同家庭抚养,发现通常情况下遗传因素对双生儿智力的影响远超过环境因素。研究方法主要有选择性繁殖、双生子研究、家谱分析法、群体调查法等。许多研究揭示遗传因素对人类个体的能力、人格、气质、社会态度与反常行为的重要影响。但由于人类基因型约有70万亿个,且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问并无一一对应关系,故已有研究远未达到确定遗传与行为关系的深度。运用该学科研究成果解释行为时,注意勿将从特定种族、时代、地区的人群中得到的结论轻易推广到其他人群中,并应同时考虑环境的可能影响。该学科对支配生物行为的遗传因素及其作用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提高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预防行为异常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