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热点 > 正文

社会热点

心理健康的两个特征分别是什么(心理健康的三个主要特征)

hacker2022-10-24 18:40:26社会热点136
本文目录一览:1、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教师教育综合知识)2、

本文目录一览:

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教师教育综合知识)

一、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标准:

1、 社会适应良好

2、 性格健全

3、 意志健全

4、 行为协调

5、 反应良好

6、 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7、 注意力集中

8、 思维健全

9、 情绪稳定协调

10、 心理防卫功能良好

二、我国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智力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最最要的标志之一。

2、情绪健康。 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健康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

3、意志健全。

4、行为协调。 心理健康的行为协调标准,是指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表现在意识与行为一致,言行一致,即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

5.人际关系适应。 个人能正确对待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人际关系适应,对人的心身健康适应起很大作用。人际关系协调,达到了心理适应,使人产生安全感,舒适感,满意感,情绪安定,有益于心身健康。

6、行为反应适度。 行为反应适度,指对剌激有相应的反应,不过敏,不迟钝。

7、心理活动特点符合年龄标准。 心理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同年龄的人,其心理活动特点与其年龄的心理特征基本是相符合的,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8、“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相符。 俗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即是说,人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的认席子识、控制、评价和自我培养、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等。

三、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1999第四届中日专家"21世纪儿童心理健康展望研讨会"上,近百名中国专家和近40名日本专家云集申城,展望了21世纪的儿童心理健康,就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需要,提出了几条心理健康的参考标准

1.经常保持愉快心情,有幸福感;

2.符合年龄特点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3.具有健全的人格,富有和谐的思想和习惯;

4.恰当的自我控制,行为符合常规和年龄;

5.能适应环境,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6.乐于交往,易相处,能得到社会的公认;

7.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8.能根据自身年龄特点,循序渐进。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有哪几个特点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第一层涵义是:无心理疾病;

第二层涵义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心理健康的人有哪些特征?

心理健康一般表现为正常智力、情绪健康、健全的意志、人格独立、自我评价、和谐的关系、适应社会、心理年龄等。

1.正常智力:不仅是在学习中,还包括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必要心理保证。

2.情绪健康:其特点是情绪稳定,当出现情绪不稳时,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3.健全的意志:拥有健全个人意志,一般不会受周围人群影响。

4.人格独立:拥有是完整的人格。可以做到说和做是协调的。

5.自我评价:可以正确的接受旁人以及对自身缺点的评价。

6.和谐的关系:可以和周围人群相处愉快,发生矛盾时,可以很好的处理。

7.适应社会:可以正常的适应社会法则,并融入进去。

8.心理年龄:即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特征有哪些

心理健康一般表现为正常智力、情绪健康、健全的意志、人格独立、自我评价、和谐的关系、适应社会、心理年龄等。

1.正常智力:不仅是在学习中,还包括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必要心理保证。

2.情绪健康:其特点是情绪稳定,当出现情绪不稳时,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3.健全的意志:拥有健全个人意志,一般不会受周围人群影响。

4.人格独立:拥有是完整的人格。可以做到说和做是协调的。

5.自我评价:可以正确的接受旁人以及对自身缺点的评价。

6.和谐的关系:可以和周围人群相处愉快,发生矛盾时,可以很好的处理。

7.适应社会:可以正常的适应社会法则,并融入进去。

8.心理年龄:即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建议当出现不符合以上特征时,可能心理健康已经出现问题,此时应及时前往医院精神科检查,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调理。

心理健康的特征

心理学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区分“自我”和“非我”称之为自我意识。

(1)能对“自我”作出适当评价。心理学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区分“自我”和“非我”称之为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相互对比和别人的评价中,不断校正对自己的认识,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我能力、品质作出适度的评价,既不过高地估计自己,又不过低地估计自己。

(2)能善于从经验中学习。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正确的认识,且有高度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孜孜以求,永不满足。

(3)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与人为善,能容纳别人;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关心别人的痛苦、欢乐、兴趣和爱好;真心相待,在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知心的同志和朋友。

(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当主要依据他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来判定,适应是指机体同环境关系的协调平衡。如果某个人缺乏适应能力,就不能自觉能动地去认识和改造环境,不能保持人与环境的平衡、协调。时常产生不满思想情绪而陷入内心矛盾,并因此产生焦虑不安或对抗心理,这就属于不适应。如有的人遇到一点点不幸或困难,就感到不得了;稍有一点挫折,就无法容忍;对不可笑的事情捧腹大笑;对不可悲的事情悲痛欲绝;对一句无关痛痒的话就以为是攻击和侮辱他而暴跳如雷等等。而心理健康的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应付自如,处变不惊;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够自我安慰、自我解脱。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其气质、能力、性格等人格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均能获得平衡的健全的发展。对前途充满信心,富有朝气,勇于上进;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事业,积极热情,认真负责,不怕困难,脚踏实地,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6)能自觉控制和调整情绪。情绪有积极情绪(如高兴、愉快、惬意、满意、激奋、有趣、欣慰等)和消极情绪(如悲观、失意、苦闷、悲痛、担忧、恐惧、愤怒、伤心、绝望等)之分,积极情绪能提高活动的水平,有利于身心健康,而消极情绪则降低活动的水平,不利于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他的情绪是愉快和乐观的,这种乐观、愉快的情绪,是以对生活、工作和事业的正确态度为基础的。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不良情绪,但能主动自我调节,同时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成为良好心境的主人。

心理健康的特点

心理健康水平不同于人体身高、体温用尺子、温度计便可测量准确。健康水平的测试标准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在下面例子中,你认为人物的表现正常吗?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

一位男青年在站台上焦躁地徘徊。列车进站,车门打开,走下一位女郎。还没等她站稳,接她的男青年就不顾一切的跑上前来,抱着她拼命狂吻,全然不顾月台上旅客熙熙攘攘,他的表现正常吗?他的心理健康吗?也许你回认为他不正常,心理上有点问题。但是,如果告诉你他们是两个久别的美国青年,你还这样认为吗?

一个人玩扑克游戏正玩得开心,同伴走过来拿走他的扑克牌,他立刻大哭大叫。你认为他正常吗?也许你会认为他不正常。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你还会这样认为吗?

通过这两例子,我们已能意识到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是相对的 。

首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几十年前人们很看不惯的一些生活方式,现在已为大众所接受。

其次,文化背景不同,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也不同。

此外,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必须考虑年龄、性别、社会身份、情景等各种因素。某些行为发生在孩子身上是正常的,发生在成人身上则是变态的;某些行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下是正常的反应,而在另一些社会背景或一般情况下出现则是变态。

基于对这些因素的考虑,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提出的判定心理健康与否的基本标准,就是同等条件大多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模式,也就是社会常模。而心理健康的具体内容许多正是集中了成功的优秀人才所共有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正如一个健康到人不是一点病都没有,有病也绝非所以的器官都有病一样,心理健康的人也不是对任何事情都能胜任愉快,而是在对待环境与挫折的反应上,能更多地表现出积极型的适应倾向。而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则较多地表现出消极型的适应和不适应的倾向。

评价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多种,如:心理学家可以根据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来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作出有效的评定。这样,就像身体不适可由医生作出诊断一样,心理上的问题也有了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同时,若是诊断出心理健康方面的缺陷或障碍,那么有心理学知识的心理咨询或辅导人员还可以作出及时辅导和治疗,起到维护心理健康的实际作用和效果。一些非标准化的测验在评价心理健康与否时,只能作出一定参照。

心理学家马斯乐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①对现实具有敏锐的知觉;②自立而不依赖别人;③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热爱大自然;④在所处的环境中能保持独立和宁静;⑤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的理论;⑥ 对于最平常的事物,都能经常保持兴趣;⑦能和人们建立深厚的友谊,并有乐于助人的热心;⑧具有真正的民主态度,创造性观念和幽默感;⑨能承受欢乐和忧伤的考验。人为什么需要友谊

心理学家认为:婚姻和家庭虽然是一切文明社会的基本元素,却不容人们的思想情操得到全部表现。儿童、父母、丈夫、妻子,都在心灵深处隐藏着一些说不出来的事,往往还蕴藏着对家庭、婚姻、父母和子女的艾怨。因此,他们需要倾诉,尤其需要在智慧与精神上能够得到适心尽意的表现。因此,需要能够自由选择的友谊。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友谊是最纯粹、最可怕的孤独;没有友谊的人不是一个完整意义的人。

伊璧鸠鲁说:“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最为重要。”因此,对于已经获得的友谊必须加意维护。马克思说:“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忠诚,就是给朋友以超越利害计较的帮助,特别是当朋友身处逆境或有意外需要时,要不待开口就给予帮助,并且不图报答。这就是古人提倡的“缓急可共,生死可托”的“密友”。热情,是植根于健康的心灵的花朵,它比任何暴力更能改变人的心意,对朋友的热情出自对朋友的真诚喜爱,会使友谊之树长青。原则,是友谊和江湖义气的试金石。没有原则的友谊不能存在;丧失原则的友谊会很快夭折。所以古人提倡“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 “畏友”。谅解,是从宽厚开朗的胸怀中发出的善意宽容。任何朋友都不是完人。不能谅解朋友的缺点和过失的人不会得到友谊。我国“不迁怒,不贰过”、“不念旧恶”的古训,都是对谅解精神的呼唤。为了维护友谊,还必须记住一位心理学家的话:“友谊和爱情一样需要一种誓约。”这就是说:一经选定,就要始终不渝。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怎忘俗欲(2022-10-24 22:06:14)回复取消回复

    。任何朋友都不是完人。不能谅解朋友的缺点和过失的人不会得到友谊。我国“不迁怒,不贰过”、“不念旧恶”的古训,都是对谅解精神的呼唤。为了维护友谊,还必须记住一位心理学家的话:“友谊和爱情

  • 假欢怎忘(2022-10-25 04:03:48)回复取消回复

    情绪健康、健全的意志、人格独立、自我评价、和谐的关系、适应社会、心理年龄等。1.正常智力:不仅是在学习中,还包括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必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