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关节炎用激素后好转(化脓性关节炎后期恢复)
本文目录一览:
- 1、吃了抗生素可以打复方倍它注射液吗?
- 2、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 3、封闭针虽不是“毒”,但这几种人谨慎使用
- 4、身体过敏去医院,医生让我打一针激素药(倍他米松磷酸钠)是打在臀部
- 5、化脓性关节炎是怎么引起的?
- 6、狗狗化脓性关节炎该用什么药?
吃了抗生素可以打复方倍它注射液吗?
1、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2、本品不得供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
3、有报告表明硬膜外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事件,部分可导致死亡。已报告的特殊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脊髓梗死、截瘫、四肢瘫痪、皮质盲和中风。这些严重神经系统事件分别在使用和未使用透视检查的情况下进行报告。
硬膜外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并且皮质类固醇激素未被批准用于该用途。
4、使用本品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
5、本品含有两种倍他米松酯,倍他米松磷酸钠为其中之一,此药很快在注射部位分散。为此医师在使用本品时应考虑到其中所含的可溶性成份有可能引起全身性作用。
其他注意事项:
1、给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肌内注射本品时应慎重。
2、肌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为避免局部组织萎缩,应将药物注入大块肌肉的深部。
3、软组织、皮损内和关节内注入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局部和全身作用。
4、为了排除化脓性感染,需对关节液进行检查。避免在曾有感染的关节内局部注射药物。关节疼痛与局部水肿明显加重、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发热和不适提示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如经确诊,应给予相应的抗菌治疗。
5、不应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注入不稳固关节、感染部位或椎间隙。在患骨关节炎的关节内反复注射时可增加关节损坏。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直接注入肌腱内可造成延缓性肌腱破裂,故应避免。
6、在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后症状得到改善的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好转的关节。
7、由于接受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的患者偶可发生过敏样反应,因而在给药前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8、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法时,应在权衡利弊后考虑将注射给药改为口服给药。
9、患者病情发生缓解或恶化,患者对药物各自的反应及患者面临情绪或身体应激状态如严重感染、手术或外伤,这时需调整药物剂量。对于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在停药后需观察一年。
10、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掩盖某些感染征象,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可出现新的感染,同时可见机体抵抗力减弱和不能将感染控制于局限范围内。
11、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后囊下白内障(特别是小儿)和可能损伤视神经的青光眼,同时可促使眼部发生继发性真菌或病毒感染。
12、常量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水钠潴留及排钾增多。对于合成衍生物如果不是大剂量使用,则较少可能发生上述反应。可考虑限制饮食中的盐和补充钾。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均可促使钙排泄。
13、在糖皮质激素用药期间,患者不应接种天花疫苗。
14、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特别是大剂量的患者,不应接受其它免疫疗法,因可能发生神经并发症和缺乏抗体反应。但对于接受糖皮质激素作为替代疗法的患者,如阿狄森病,则可进行免疫疗法。
以免疫抑制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应警惕避免接触水痘或麻疹,如已接触,应向医师咨询。这对小儿特别重要。
15、对于活动性结核,糖皮质激素疗法应限于暴发性或播散性结核患者。这时糖皮质激素应与适宜的抗结核疗法同时使用。
16、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静止期结核或结核菌素反应的患者时,由于结核可能恢复活动性,故需严密观察。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应接受预防性化疗。如果在化疗方案中采用利福平,则应考虑该药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代谢中肝清除的促进作用,可能需要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剂量。
17、在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为了控制病情应使用最小剂量,在可能减量时应逐步减小。
18、药物性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由糖皮质激素撤药过快所致,可通过逐步减量得以缓解。这种相对性功能不全在停药后可持续数月,因而如果在此期间发生应激状态,则应重新给予激素疗法;如果患者已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则需增加剂量。
由于盐皮质激素的分泌可能受损,故应同时给予盐和(或)盐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有所增强。
19、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肝硬变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有所增强。
20、对于眼部单纯疱疹的患者,由于可能发生角膜穿孔,因而建议慎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1、釆用糖皮质激素疗法时可见精神错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加重原有的情绪不稳或精神病倾向。
22、存在下列情况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可能发生穿孔、脓肿或其他脓性感染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炎、新近进行过小肠吻合术、活动性或隐匿性胃溃疡、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骨质疏松症及重症肌无力。
23、由于糖皮质激素疗法的并发症取决于用药剂量和持续时间,因此须对每一患者权衡利弊来作出决定。
24、对于某些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改变精子活动力与数目。
25、运动员慎用。
2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未进行设有对照的人类生殖研究,因而只有在权衡药物对母体与胎儿的利弊后才对孕妇或育龄期妇女使用本品。对于妊娠期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母亲生下的婴儿,应仔细观察肾上腺机能减退的征象。
(2)由于本品对哺乳婴儿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故应考虑药物对母亲的重要性并作出停药或停止哺乳的决定。
27、儿童用药: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28、老年用药:尚缺乏老年患者用药的研究资料。
29、药物过量:
(1)症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倍他米松急性过量一般不会导致危及生命的状况。除非极大的剂量,无特殊禁忌症的患者数天内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很少产生不良反应。特殊禁忌症为糖尿病、青光眼、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使用洋地黄、香豆素类抗凝药或排钾利尿药的患者。
(2)处理:对于糖皮质激素的代谢性效应或基础病变或加杂症的有害作用或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并发症,应作适当处理。给患者保持足量体液摄入,监测血清和尿中电解质,特别注意钾和钠的平衡。必要时对电解质紊乱予以治疗。
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关节炎治疗的重点,首先是针对原发病的有效治疗,其次是缓解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往往需要尝试几种不同的疗法或疗法组合。
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因关节炎的类型而异。
物理疗法:对某些类型的关节炎有帮助。运动可以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一些患者,还需要佩戴夹板或支架。
手术:如果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
急性期治疗
关节炎中很多类型都是慢性炎性或退行性病变,需要长期的治疗,而发作性的痛风性关节炎和感染性关节中的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需要进行急性期的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疼痛、红肿比较严重,医生会首先考虑缓解患者的症状。发作24小时内,针对性地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患者50%的疼痛症状。对于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为了减少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可以应用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应及时的手术引流和抗感染治疗等。
一般治疗
保护性措施
注意建立合理的日常生活方式,从而很好地保护受累的关节。比如为了保护膝关节,应当避免长途疲劳奔走,避免上下高层楼梯、长久跪位。平时穿戴保护关节的弹性套。发作期通过休息等方式,减轻关节的负荷。
科学的锻炼
适量的步行,舒缓的太极拳,重要关节在非负重状态下,做缓慢、简单的屈伸活动。既可以保持关节活动度,又可以加强肌肉群的伸缩性和力量。
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用药,应谨遵医嘱。
止痛药
有助于减轻疼痛,如非处方药对乙酰氨基酚。更严重的疼痛,可能会应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羟考酮,或氢可酮。
非甾体抗炎药
能减轻疼痛和炎症。非处方药包括布洛芬和萘普生。
抗风湿药物
通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减缓或阻止类风湿因子攻击关节,包括甲氨蝶呤和羟基氯喹。
生物反应调节剂
通常与抗风湿药物联合使用。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等。
皮质类固醇
可以减轻炎症和抑制免疫系统,包括强的松、可的松。药物可以口服,也可以直接注射到疼痛的关节。
降尿酸药物
预防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复发,和痛风石的形成,帮助痛风石溶解。药物包括别嘌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等。
手术治疗
关节修复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对关节软骨的修整,以减少疼痛和改善功能。这类手术通常在关节镜下,微创施行。
关节置换
通过手术移除受损的关节,并使用人工关节代替。最常见的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融合
通常用于较小的关节,如腕关节、踝关节和指关节。手术过程为去除两块关节骨的末端,然后将末端固定在一起,直到它们坚固融合在一起。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的方法,包括热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等。其作用的原理主要是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肌张力、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疼痛。
急性期物理治疗:主要是止痛、消肿、改善关节功能,解决患者最首要的症状问题。
慢性期物理治疗:主要增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功能、预防关节炎症状的复发。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主要帮助缓解关节炎疼痛、功能限制、关节僵直的问题。中医缓解症状的方法,包括按摩、推拿、针灸、热疗等。应当到正规的中医门诊接受治疗,防止使用方法不当,对关节带来潜在的损伤,或者意外的感染。
封闭针虽不是“毒”,但这几种人谨慎使用
一年前的春天,王阿姨的宝贝孙子出生了,这可给王阿姨高兴坏了。为了帮忙照顾孩子,王阿姨连自己的工作都辞了。小宝宝也喜欢他的奶奶,每天不愿意躺婴儿床,非要奶奶抱着哄才愿意睡觉。
除了哄孩子睡觉,王阿姨还要负责一大家子的一日三餐和清洁卫生,可以说是非常辛苦了。就在前几天,王阿姨照常准备弯腰抱起孩子哄她睡觉时,突然感觉 肩膀周围非常疼痛 ,胳膊也使不上力了。
放到以前,王阿姨都不会把肩膀疼这种小毛病放在心上,总觉得是因为太累了,睡一觉就好。但是现在有了小孙子就不一样了,为了不影响自己哄孩子睡觉,王阿姨来到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告诉王阿姨,她得的是肩周炎,需要定期来医院打 封闭针 进行治疗。
这下可给王阿姨吓坏了,“大夫你是不是坑我啊,我在朋友圈看到的文章都说打封闭针会上瘾的!我可不打!”
大多数的病人,只要一听说要打封闭针,就全身上下充满了抗拒,害怕只能短暂地缓解病情,害怕上瘾以后要一直打。
那么,封闭针真的有这么大威力吗?
在了解封闭针能不能让人上瘾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 什么是封闭针。
封闭针是封闭疗法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指通过在局部组织注射不同剂量的药物,来 封闭疼痛感知 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此之前,我们要先了解疼痛是怎么被我们感知到的。
比如当我们走路撞到床脚时,撞到部位的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从而释放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会把“腿部撞到”的这个信息传递给我们大脑的神经中枢。接收到这一信号后,大脑就会发出“疼痛”的信号,让我们出现腿部疼痛的感受。这一系列的信息传递,被称为神经信息的传递。
通过注射药物来 阻断神经递质的传递 ,使大脑 无法产生疼痛信号, 这就是封闭针的原理之一。一般用封闭针来治疗 肌肉、韧带的损伤和关节炎 ,这种治疗在 运动员和老年人 中很常见。
常用的封闭针为 麻醉药物或者激素类药物 ,比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和糖皮质激素。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这类麻醉药物可以有效阻止神经末梢信息的传递,从而使注射部位失去感觉,来达到止痛、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但是,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短,通常只能持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经常用于即将上场比赛的运动员身上。
那有的人就会问到,经常打麻醉药会不会上瘾啊?并不会,封闭针使用的麻醉药物并不属于成瘾性的药品,只能起到局部麻醉的作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封闭针注射的次数和剂量,是 几乎不会出现药物成瘾性的 。[1]
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对神经系统是具有亲和性的,它阻断疼痛信号传递的同时,还可以对神经系统起到休息和调整的作用。
软组织处的疼痛,大多数是由于软组织部分出现炎症而引起的。而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是一种消炎的药物,它可以 抑制器官组织中的炎症反应 ,防止炎症引起粘连,消除炎症带来的水肿。
在临床上,通常把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混合使用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所以,封闭针对于疼痛的治疗效果到底只是暂时的吗?
并不是,封闭针和止疼针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止疼针只是对疼痛部位起到短暂的止痛效果,而封闭针除了止痛,也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对于像 肩周炎、腱鞘炎 这些慢性炎症的患者,通过封闭治疗不仅能暂时的疼痛,还能够 消除局部的炎症 ,最后起到 长期治愈 的效果。
封闭针可以用于肩周炎、腱鞘炎等患者,但是哪些人不能打封闭针你知道吗?
患有结核类疾病的患者 ,不能打封闭针。首先,激素类的药物对人体内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封闭针里的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我们的免疫系统,加快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的播散。其次,糖皮质激素可以升高血糖,血中的糖分增多也能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和传播,最终导致病情加重。
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的患者 ,不能打封闭针。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都是由细菌感染直接引起的炎症,如果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就会加重细菌感染的扩散,使病情更加严重甚至导致全身的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同样的原理,由于糖皮质激素可以对免疫功能起到抑制的作用,能够导致肿瘤的扩散,所以 骨肿瘤患者 也不能使用封闭针进行治疗。
身体不好、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谨慎使用封闭针。封闭针里的药物如果不小心被注射到血管内,就有可能引起心脏跳动的异常,引起心脏病的发作。
关节已经出现损伤的运动员 ,如果依靠打封闭针来维持自己身体的高强度运动状态,就有可能加重原来的病情,出现更严重的损伤。
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造成 身体肥胖,皮肤变红变薄 等不良影响。长期的封闭疗法不仅可以使身体出现外表的改变,还有可能造成 骨质疏松、软骨营养失衡甚至肌腱断裂 等并发症。因此,打封闭针需要多注意以下几件事。[2]
在医生确定使用封闭针治疗后,需要我们 严格跟随医生制定的计划按时进行治疗 。有的患者在打完第一针后,感到症状有所缓解后,就不按时到医院完成接下来的疗程。经常在疼痛再次发生时,再到医院让医生给他打一针封闭针。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式,不仅耽误时间,还影响治疗效果,使以前的治疗功亏一篑。
虽然说封闭针中的糖皮质激素可以对身体造成骨质疏松、激素性肥胖等影响。但是封闭针并不是全身使用,一般只注射在局部的关节腔内,而且用量不大,封闭针的疗程周期时间也比较短。所以只要规范使用,封闭针就无法给身体带来那些可怕的副作用。
进行封闭治疗,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 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 ,以免出现感染。资质不足的医生如果操作不当扎到了血管神经,就有可能造成出血或者神经的损伤。
在打完封闭针之后,一定要多注意观察身体的各种变化。如果皮肤出现 红肿、发热 的现象,要及时检查血常规,警惕出现感染的状况。
封闭治疗期间,需要患者 休息静养 ,让损伤处有充足的时间去恢复。有的人因为打完封闭针之后痛感消失,就会肆无忌惮地进行大量运动。虽然感觉不到疼痛了,但是剧烈运动对关节造成的损伤依然存在,这可能会使治疗失去效果甚至病情加重。
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加重患处损伤的习惯也要作出改变,比如: 剧烈运动、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和过度的体力劳动等 。在进行封闭治疗时,要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以免降低治疗本该有的效果。
封闭针作为一种具有科学依据,被临床上认可治疗的一种方法,是能给一些疾病带来很好的治疗效果的。我们不用把封闭针当成“洪水猛兽”,该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医生的用药习惯不同,治疗方案也会各有差异,但是只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定时定期规范治疗,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身体过敏去医院,医生让我打一针激素药(倍他米松磷酸钠)是打在臀部
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本品不得供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使用本品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本品含有两种倍他米松酯,倍他米松磷酸钠为其中之一,此药很快在注射部位分散。为此医师在使用本品时应考虑到其中所含的可溶性成份有可能引起全身性作用。给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肌内注射本品时应慎重。肌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为避免局部组织萎缩,应将药物注入大块肌肉的深部。软组织、皮损内和关节内注入塘皮质激素可引起局部和全身作用。为了排除化脓性感染,需对关节液进行检查。避免在曾有感染的关节内局邬注射药物.关节疼痛与局部水肿明显加重、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发热和不适提示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如经确诊,应给予相应的抗菌治疗。不应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注入不稳固关节、感染部位或帷间隙。在患骨关节炎的关节内反复注射时可增加关节损坏,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直接注入肌腱内可造成延缓性肌腱破裂,故应避免。在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后症状得到改善的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好转的关节。由于接受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的患者偶可发生过敏样反应,因而在给药前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法时,应在权衡利弊后考虑将注射给药改为口服给药。患者病情发生缓解或恶化,患者对药物各自的反应及患者面临情绪或身体应激状态如严重感染、手术或外伤,这时需调整药物剂量。对于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在停药后需观察一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掩盖某些感染征象,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可出现新的感染,同时可见机体抵抗力减弱和不能将感染控制于局限范围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后囊下白内障(特别是小儿)和可能损伤视神经的青光眼,同时可促使眼部发生继发性真菌或病毒感染。常量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水钠潴留及排钾增多。对于合成衍生物如果不是大剂量使用.则较少可能发生上述反应。可考虑限制饮食中的盐和补充钾。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均可促使钙排泄。在糖皮质激素用药期间,患者不应接种天花疫苗。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特别是大剂量的患者,不应接受其它免疫疗法,因可能发生神经并发症和缺乏抗体反应。但对于接受糖皮质激素作为替代疗法的患者,如阿狄森病,则可进行免疫疗法。以免疫抑制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应警惕避免接触水痘或麻疹,如已接触,应向医师咨询。这对小儿特别重要。对于活动性结核,糖皮质激素疗法应限于暴发性或播散性结核患者。这时糖皮质激素应与适宜的抗结核疗法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静止期结核或结核菌素反应的患者时,由于结核可能恢复活动性,故需严密观察。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应接受预防性化疗。如果在化疗方案中采用利福平,则应考虑该药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代谢中肝清除的促进作用,可能需要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在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为了控制病情应使用最小剂量,在可能减量时应逐步减小。药物性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由糖皮质激素撒药过快所致,可通过逐步减量得以缓解。这种相对性功能不全在停药后可持续数月,因而如果在此期间发生应激状态,则应重新给予激素疗法;如果患者已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则需增加剂量。由于盐皮质激素的分泌可能受损,故应同时给予盐和(或)盐皮质激素。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肝硬变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有所增强。对于眼部单纯疱疹的患者,由于可能发生角膜穿孔,因而建议慎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采用糖皮质激素疗法时可见精神错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加重原有的情绪不稳或精神病倾向。存在下列情况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可能发生穿孔,脓肿或其他脓性感染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炎、新近进行过小肠吻合术、活动性或隐匿性胃溃疡、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骨质疏松症及重症肌无力。由于糖皮质激素疗法的并发症取决于用药剂量和持续时间,因此须对每一患者权衡利弊来作出决定。对于某些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改变精子活动力与数目。运动员慎用。
化脓性关节炎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关节滑膜细胞具有吞噬和清除入侵细菌的功能,因此败血症患者并非均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只是在下列情况下才发生:
1.易感因素
(1)全身抵抗力降低:化脓性关节炎多见于儿童和年老者,因为他们抵抗细菌的能力差。还可见于遗传缺陷或者用了妨碍机体防御机制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的病人,慢性疾病者也易并发化脓性关节炎,特别是恶性肿瘤、慢性肝病、糖尿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镰状细胞疾病的患者倾向于沙门菌的关节炎和骨髓炎,也可有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易继发肺炎球菌感染。白血病患者易并发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慢性肾病也是易感因素,但在肾移植患者中,化脓性关节炎却极少见。
(2)类风湿关节炎:是化脓性关节炎重要的易感因素。在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大部分有长期血清反应阳性的病史。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化脓性关节炎的患者中,约有50%曾口服或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而且约75%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治疗效果差。
(3)结晶性关节炎:痛风患者以及二水焦磷酸钙化合物(calciumpyrophosphatedihydrate,CPPD)结晶沉着的关节炎易伴有化脓性关节炎,常为广谱菌感染,仅50%为革兰阳性菌,滑膜液中有结晶。化脓性关节炎可降低滑膜液的pH值,减少了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度,并且蛋白溶解酶也可促进软骨上结晶的剥落。
(4)关节退行性变:原发或继发的关节退行性变,都易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5)严重创伤的关节以及血友病患者也是倾向因素:伴有慢性滑膜炎的关节内积血,以及骨和软骨的组织结构破坏都可成为感染灶。穿刺抽出的血性滑膜液应常规培养。
(6)静脉内用药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有些感染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如绿脓杆菌。但有些部位,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好发于骶髂关节、胸锁关节以及椎间关节。此外静脉内放置导管或血液透析也是同样的危险因素。
(7)医源性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腔穿刺、糖皮质激素或放射性药物的关节内注射均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2.常见致病菌几乎所有的致病菌均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引起化脓性关节炎的非特异性细菌是指,除结核杆菌、致病性病菌、真菌等所谓特异性细菌以外,其他几乎所有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50%以上,其次为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占15%~20%。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猪霍乱菌属、变形杆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克雷白菌属、厌气杆菌、耶尔森肠炎杆菌、嗜盐杆菌、产气单胞菌属和胎弧菌等,约占12%。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引起医源性化脓性关节炎的例数目前有所增加。伤寒杆菌引起化脓性关节炎较少见。
链球菌性化脓性关节炎通常来源于呼吸道和皮肤的血源性播散,革兰阴性菌性化脓性关节炎常常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此外,约有10%的患者具有典型的感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但临床检查难以获得病原学证据,这种病原不明的感染性关节炎中有19%左右可通过特殊毒素检测而发现艰难梭状菌属的病原体。淋球菌性化脓性关节炎是国外感染性关节炎中最常见的,国内少见,但目前有增多的趋势。
(二)发病机制
滑膜是高度血管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内面并未衬有基底膜,细菌很容易随着血流通过滑膜进入关节,所以败血症是关节感染的最常见原因。此外细菌也可直接进入关节,如手术、创伤、关节穿刺及药物注射时带入,或由关节附近组织的感染或骨髓炎蔓延而发生关节感染。
一旦细菌进入关节,滑膜吞噬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即开始吞噬细菌。然而,这种局部防御机制只能消灭关节内的表皮葡萄球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无效的。实验证明,关节内注射103~105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后24~48h内,出现滑膜增生和成团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48h后可见软骨细胞坏死,脓肿及肉芽组织形成。滑膜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引起滑膜、软骨及骨坏死。蛋白酶在滑膜微粒酶的激活下,使软骨糖蛋白退化,软骨破坏。实验表明硫酸软骨素的丧失早于胶原。Smith和Schurman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骨一起培养,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蛋白多糖的释放因子,使软骨在48h内释放的蛋白多糖增加3~4倍,从而证实了化脓性关节炎中,软骨基质丧失早于酶改变的原因。无生命力的细菌虽对蛋白多糖的释放无作用,然而有证据表明,无生命力的细菌存在时,滑膜炎及软骨破坏仍可进展,原因是细菌的脂多糖类可直接促使软骨降解释放IL-1。
原发感染病灶形成后,通常需要几天才发生血行传播。在此期间,淋巴细胞被激活产生抗体。抗体与细菌或抗原的碎片形成免疫复合物,它们在关节中释放组织胺,产生趋化因子,直接或间接促进酶的活化及吞噬作用。因此,化脓性关节炎的致病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细菌毒性因子产生的炎症过程及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同一种致病因子在不同病人中,可表现出不同的炎症症状;而同一病人的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炎症表现。由于致病菌或无活性的抗原与自身免疫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其对关节的持续损害并不因感染受到控制、病原消失而停止。因此,单纯的加强感染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并不能降低关节炎的致残率。
细菌进入关节腔后即产生滑膜炎。有生命力的细菌激活软骨细胞释放软骨降解酶,滑膜巨噬细胞释放金属蛋白酶,嗜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破坏软骨和骨。肉芽组织同类风湿关节炎的血管翳一样,影响关节软骨获取营养,侵蚀软骨和骨,使关节进一步破坏。
炎症的病理过程可分为滑膜炎与关节炎。前者仅影响滑膜,后者则累及软骨。实际上是一个病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根据细菌的毒力、组织的反应和感染的时限,不同的炎症阶段有不同的关节渗出液:①浆液性渗出期:滑膜肿胀、充血、白细胞浸润、渗出液为浆液性。此时软骨尚未破坏,若能控制感染,软骨基质糖蛋白尚可恢复,关节功能可完全康复。②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期:滑膜炎程度加剧,滑膜表面形成纤维蛋白斑。渗液增多、黏稠、细胞成分增多。大量脓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物覆盖于滑膜和软骨表面,关节内纤维粘连。由于细菌产物的协同作用,糖蛋白成分改变,软骨细胞的机械性压力增加、营养障碍、产生基质的能力丧失。治疗后关节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③脓性渗出期:为炎症的最严重阶段。滑膜肿胀、增厚,并开始坏死;关节腔内大量黄白色脓液;白细胞自溶产物破坏骨胶质和剩余糖蛋白;软骨细胞坏死;滑膜破坏,并侵犯骨质;关节腔内大量肉芽组织形成;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感染,有蜂窝组织炎和脓肿形成。治疗后,虽能控制炎症,但关节功能不可能完全复原,常遗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病理性脱位及各种关节畸形。
1.细菌感染关节的途径细菌感染关节的途径可分成血行性感染、直接污染和周围感染延及关节3种类型。
(1)血行性感染:血行性感染是指细菌随血流通过滑膜组织进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细菌主要来源于远离关节部位的感染病灶。如皮肤损伤后细菌污染、毛囊炎、疖肿、蜂窝织炎、痈、丹毒、淋巴腺炎、脓毒血症;呼吸道、消化道、牙齿、扁桃腺、泌尿生殖系等部位的感染;肠伤寒、流感、猩红热等急性传染性疾病;血栓性静脉炎、心血管内植入物、静脉内放置导管、血液透析,甚至普通静脉穿刺、药物注射、输液等都可以使细菌直接进入血液。关节滑膜是高度血管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其内面并未衬覆基底膜,细菌很容易随着血液通过滑膜而进入关节。
血行性感染多发于易感者的关节。易感者主要包括婴幼儿、儿童、年老体弱者;有遗传缺陷或应用妨碍机体防御机制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慢性疾病患者也易并发化脓性关节炎,尤其是糖尿病、慢性肝病、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镰状细胞疾病等患者;抵抗细菌能力下降的血液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瘤患者。虽然慢性肾病是易感因素,而且肾移植术后可能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但此类患者却很少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其原因不明。
本身有病变的关节容易合并化脓性感染。如类风湿关节炎易合并感染,75%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感染,其中半数曾口服和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这也可能是易感的原因之一。痛风合并化脓性感染时,会降低关节液的pH值,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度,蛋白溶解酶可促进软骨上结晶的脱落,使关节内结晶增加。原发或继发于夏科关节的关节退行性变,也容易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关节严重创伤、血友病性关节炎、关节内的积血积液,都可成为感染灶,对此类患者的关节穿刺液,应该进行常规检查培养,以免漏诊。
(2)直接污染:这种感染途径是指细菌自体外直接进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这种途径多见于关节开放性创伤,细菌直接污染关节,清创不及时或不彻底时。近年来,交通事故、机械损伤等意外事故的增加,这一类型的化脓性关节炎有增加趋势。另外,由于医疗行为引起化脓性关节炎也有所增加,如关节穿刺、关节封闭治疗、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尤其是关节内注射强的松龙或得保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关节镜行介入性检查或关节内手术;经皮关节内骨折的外固定架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这些有创性的检查和治疗使经外来性途径关节化脓性感染的病例增加。
(3)周围感染延及关节:这种感染途径是指关节周围组织化脓性感染,例如骨髓炎,肌腱、腱鞘、滑液囊化脓性感染,以及蜂窝织炎,深部脓肿等,直接侵蚀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骨髓炎延及关节,引起关节感染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关节内骨骼发生骨髓炎,如婴幼儿股骨头颈骨髓炎,在炎症不能有效控制时,将会发展为化脓性关节炎;另一种情况是干骺端的骨髓炎,当炎症突破骺板和关节囊对关节的防护,进入关节,会合并化脓性关节炎。但第二种情况并非必然发生。干骺端骨髓炎可引起关节内无菌性炎性渗出、关节积液,此时容易把骨髓炎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在关节穿刺或手术治疗骨髓炎时,应注意避免把炎症引入关节。积极治疗骨髓炎,能防止骨髓炎自行延及关节。
化脓性关节炎的脓液可以穿破关节囊,引起关节周围蜂窝织炎和脓肿,脓肿破溃形成窦道。应注意的是:别把关节周围单纯的蜂窝织炎和深部脓肿误诊为已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在治疗中误把感染带入关节,释放白细胞介素-1,使滑膜炎症和软骨破坏继续进展。
2.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分期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可划分为滑膜炎和关节炎。前者仅影响滑膜,后者则以损害软骨为特征。依据细菌的毒力、组织的反应能力以及感染的时限,关节渗出液可以分成3类,可以用以划分病理阶段。
(1)浆液性渗出期:细菌进入关节,局部防御机制启动,滑膜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开始吞噬细菌,首先表现为急性滑膜炎征象,关节滑膜充血水肿。随着炎症时间迁延,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滑膜绒毛增殖、分泌增加。此时炎症程度尚轻,关节内渗出液为浆液性,白细胞很少、外观较清亮、类似血清,此时有人称之为浆液性关节炎(serousarthritis)。此期软骨没有被破坏,这时如果能有效控制感染,软骨基质糖蛋白可以恢复,关节功能也可以较好地恢复。
(2)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期:随着炎症发展、病程迁延、滑膜炎症程度加剧,渗出液增加,纤维蛋白浓度增高,关节液变得黏稠,细胞成分增多,称为浆液纤维蛋白性关节炎(serofibrinousarthritis)。
这时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物覆盖于滑膜和软骨面上,从而影响关节液的吸收。软骨细胞所受到的机械压力也随之增加,造成营养摄取障碍,软骨内糖蛋白成分发生改变,产生基质的能力丧失。在此时期,经积极治疗,即使终止了炎症的进展,痊愈后关节功能亦将有不同程度受损。
(3)脓性渗出期:炎症发展到最严重阶段,出现滑膜肿胀、肥厚及坏死。关节腔内有大量黄白色脓液,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软骨细胞释放的软骨降解酶,滑膜巨噬细胞释放的金属蛋白酶,破坏软骨基质及余下的糖蛋白,致使软骨大片坏死。肉芽组织覆盖在软骨面上,充填于关节腔内并侵入软骨内和软骨下骨,加上血液淤积,血栓形成,软骨下骨质、滑膜、关节内韧带等组织大量坏死。接着出现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感染,引起蜂窝织炎和脓肿,炎症和脓肿穿透肌筋膜和皮肤,破溃形成窦道。到了此时期,可出现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产生病理性脱位,以及各种关节畸形,留下不可逆的残疾。
3.临床病理表现血源性感染较多见,也可为关节开放性损伤、关节穿刺继发感染,或从周围软组织感染蔓延而来。关节受感染后,首先引起滑膜炎,有滑膜水肿、充血,产生渗液。根据不同程度和不同阶段的滑膜炎,表现不同的关节渗出液而分为3个阶段。
(1)浆液性关节炎:滑膜充血、肿胀,炎性分泌物与关节液混合,关节囊膨胀,并有少量纤维素沉着在关节滑膜表面。在此期间内控制感染,关节功能可以保存。
(2)浆液纤维性关节炎:炎症继续发展,滑膜不仅充血,且有更明显的炎症。关节液混浊度增加,呈絮状,含有大量粒性白细胞及少量单核细胞。滑膜增厚并有大量纤维素沉着和肉芽组织形成,关节软骨尚未受累。愈合后关节内有粘连形成,关节功能部分受损。
(3)脓性关节炎:感染严重,渗出液转为脓性,脓液内含有大量细菌和中性粒细胞和少量红细胞,小血管发生栓塞和坏死。坏死和退变的白细胞释出的溶解酶,溶解关节面软骨,直到侵蚀破坏软骨下骨质。由于关节内压力增高,压迫破坏滑膜直到穿破关节囊和皮肤,形成窦道,可长期不愈。即使愈合,关节常发生纤维。
狗狗化脓性关节炎该用什么药?
需要到医院让专业的医生对狗狗关节囊肿处进行穿刺处理;将关节腔内的抽液抽出,抽出积液后需要使用消炎类药物、激素进行治疗,并且一般采取封闭疗法,后期需要主人给狗狗关节处进行热敷护理。通常狗狗关节积液常见于关节炎引起,因此平时建议日常给狗狗喂食一些含有软骨素、氨基葡萄糖成分的药物,如牵贝倍骨素、葡萄糖胺进行保健护理。具体不妨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