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煤炭生产科技创新(煤炭企业创新)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的煤炭行业发展前景怎样?
二十一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实现经济翻两番。在确保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中,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煤炭资源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煤炭资源的经济价值将在未来得到不断提高。
从2007年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这14年也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预计未来14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7.5%,到2020年GDP总量将由2005年的18万亿元增加到54万亿元,按现行市场汇率计算,折合6.7万亿美元;人均GDP将由2005年的1700美元提高到4800美元。改革开放以来27年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平均为0.54,今后15年按0.5计算,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按3.75%计算,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约将达到38亿吨标准煤。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需求增长明显加快,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行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其发展具有诸多有利因素: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煤炭行业在能源供应中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巩固了其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地位;国家积极的产业政策保障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等。
(1)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
我国煤炭需求与国民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我国煤炭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由于经济增长强劲,一些工业如钢铁、电力、化工、汽车以及交通运输、建筑和居民生活等用煤相对较大,引发了煤炭需求量的快速增长,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且煤炭需求旺盛的势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国际国内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国家能源消耗的多少,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居民的消费结构、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以发电、钢铁、建材、房地产、家用电器迅速发展为代表的重工业化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结构迅速升级、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速,为煤炭行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据统计,我国1985-2005年煤炭消费量对国民经济的平均弹性系数为0.53。“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约为7.5-8.5%,年均煤炭消费增长量约为4-4.5%。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电力、钢铁工业用煤继续快速增长,建材工业用煤基本维持不变,煤化工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些相关下游行业的发展为煤炭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能源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能源发展格局是“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将煤炭列入国家能源规划的重要位置。煤炭是确保中国未来20年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资源,其经济价值将在未来稳步提高。
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它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到60%以上。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燃料的60%均来至于煤炭。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3)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抑制不合理能源需求的同时,坚决关闭非法和不具有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清理在建项目,控制超能力生产,较好地抑制了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总量的过快增长。《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即优化煤炭布局,调控煤炭总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快煤炭科技创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
国家不仅确定了煤炭在我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位,而且指明了煤炭工业发展方向,这将有利于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4)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煤炭行业带来了无限生机,随着煤炭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化矿井先后建成投产,大大提升煤炭行业整体生产水平,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成为煤炭开采主流。目前,我国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国外已经商业化,美国已完成第二代直接液化技术,我国目前也正在进行液化煤的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商业化可行性研究;水浆煤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洗选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煤质,减少了污染,为煤炭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另外,目前全球面临能源短缺、资源类产品日益紧缺等问题,因此,未来煤炭在人类社会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价值也会得到人类的重新认识。
陕西煤炭发展的优势在哪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提高煤炭市场竞争力?
陕西煤炭发展优势:
陕西煤炭发展具有很多优势,神府煤田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动力煤、气化煤。
陕西煤炭还拥有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条件良好的优势。在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陕西就占有神东、陕北、黄陇3个。
此外,陕西煤炭工业发展的区域优势明显。国家发改委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陕西列入增加开发规模的晋陕蒙宁规划区。陕西将和山西、内蒙古一样,成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如何提高煤炭市场竞争力:
未来的50年内,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但总量呈上升趋势。陕西煤炭工业应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解决好煤炭开采普遍存在的安全和资源浪费问题,加强煤炭生产开发的宏观调控,积极解决铁路运输瓶颈问题。此外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煤炭工业也有一定影响,陕西煤炭工业应加快煤炭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科技创新,提升煤炭生产技术水平,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煤炭市场竞争力。
中投顾问2009-2012年陕西省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煤炭企业产品创新类型和策略
在煤炭企业原煤生产过程本身不存在直接耗材,但需要消耗的大量辅助生产物资材料的成本费用约占原煤产品成本的1/4。国内大中型煤矿企业为了降低采购成本,针对煤矿企业的物资需求特点,纷纷采取集中采购的运作模式,采用了招标、定点等方式保证物资的供应高效和质量。信息化的平台建设,解决了仓库多而散、管理难的问题,帮助了企业强化管理,真正达到提高物资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而煤矿企业中现行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受管理模式以及资金的影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致使物资利用效率低,周转时间远远长于先进国家。
一、煤炭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状况
1、目前,我国的煤矿物资供应系统大多属于“单纯供应型”管理,主要表现在多级多头分散管理,层层储备、层层领料,通过相当数量的库存来保证煤矿生产及时供应。这样在采用人工账务处理的企业物资管理中,仓库所有库存物资的库龄状况很难及时而准确地反映出来。
2、由于各矿区所需要的煤矿物资品种繁多、金额巨大,对物资的质量要求相当严格。因此煤矿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处理物资的采购与质量控制问题。物资供应计划主要依据生产计划中的物资消耗定额或任务量而确定。
3、采购领域大多仍然实行手工操作,以电话、传真、直接见面的方式来进行材料、产品相关信息交流。由于采购政策不统一,采购周期长,紧急采购会出现价格高,质量差的现象仍然无法很好的解决。
二、煤炭企业物料分类采购与管理模式
1、物料分类方法改进
作为煤炭企业,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往往达几万种,物料采购有很大的复杂性,这样就要求企业能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的控制,尤其是供应商的控制。现在普遍采用的是ABC分类方法,将全部物料合理分类,对不同物料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但这种方法也存在局限性,如某一物料也许价值并不高,如果按ABC分类法只能算C类物料,但是在市场上属于短缺物资,一时可能无法购买,则其在企业物料采购中就应该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对ABC方法进行简单改进。在制定物料采购和库存策略的重要依据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供应市场复杂度的判别,另一类是对物料本身重要性的判别,以这两个为基本指标,可以将采购的物料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类型:重要物料、战略性物料、瓶颈物料、一般物料。
2、分类采购与管理
(1)重要物料。该种物料本身价值昂贵,库存占用资金大。如笔者所在公司综机设备管理中心现有综机设备资产2927台(架),原值66256.83万元,余值31327.78万元。其中大型设备液压支架、采煤机、综掘机等设备。需要在库存管理上多下工夫,尽量减少库存。对于品种、规格繁杂的配件类物资,可以引用库龄控制法,业务人员也可通过每月的库龄分析实时掌握入库物资中每一个品种、规格配件的库龄状态,对公司对现有库存实施全面监控,全面了解相关物料相关信息,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沉淀发生。集中管理综机设备,节约了资金,为矿井生产接续及时供给设备、严格的设备进出库管理制度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矿井设备调剂灵活、设备加速折旧、分类提取设备大修费使机电设备及时更新、大修理有了资金保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2)战略性物料。采购量相对较大,本身价值昂贵,其质量的好坏对企业产品会产生重大影响。如通用设备、输变电设备、工业专用设备等。这类物料从采购到库存管理都应高度重视。企业对于战略性物料的供应管理策略首先必须致力于与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具体的管理策略上,由于这种物料本身价值昂贵,对企业安生生产和正常作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有一定的供应风险,还必须设置一定量的安全库存,而库存则占用资金大,必须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并尽可能地进行严格的库存控制。
(3)瓶颈物料。这种物料本身的价值可能不太昂贵,但是获取这种物料有一定难度。在采购和库存策略上,需要考虑设置较高的安全库存,建立稳定的供商关系,并采用较大的订购批量。还应在企业的整体运作安排上考虑替代方案,并预先制定备用计划。
(4)一般物料。主要是小件物料,本身价值不高,市场上也容易获得,但这类物料往往种类繁多,数量大,能够占到企业全部采购种类的一半以上。对一般物料的管理应该致力于追求采购和库存成本的最低化,这其中有许多管理模式可供选择,例如集成供应模式,仓储租赁和超市供应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等等。
三、结束语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煤炭企业要不断挖掘潜力,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地应用最新科技成果,积极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统筹优化、预测和决策等现代化管理方法,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仓库业务管理、信息存贮处理、库存控制等,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使管理工作做到标准化和最优化。
如何提升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原来简单的资源、规模、资金和产品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煤炭企业之间科技实力的对比和较量。在新形势下,面对着知识经济的挑战,科技振兴战略已经成为了煤炭企业的稳定之本、发展之基、制胜之道、财富之源。
1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推动。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否成功把握机遇,占据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管理者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对于我们煤炭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实力,科技创新的能力上不去,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发展将失去相应的支撑。因此,科技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煤炭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通过实施科技兴煤战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兴煤战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煤炭企业实现和谐持续发展的需要。煤炭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煤炭企业终将走向资源枯竭的一天,超强度的开采在为煤炭企业带来高产高效高收益的同时,也加快了企业衰老速度。借鉴同行业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煤炭企业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煤炭为基础,实施相关多元化的战略,是减少资源限制影响,实现和谐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科技兴煤,才能使煤炭企业获得不断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2确保煤炭企业安全稳定的需要。安全是煤矿的天字号大事,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在数百米井下搞采掘,没有科技作支撑,安全生产难以保障。近年来,通过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改进技术工艺,改善机械装备,提高现场安全程度已经逐渐成为了煤炭企业治理安全问题的重要方法。可见,科技不仅是煤炭企业提高效益的推动剂,而且还是矿井安全的“保护神”。
1.3增强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拥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参与竞争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必备前提。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使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广的领域和更大范围内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
2实施科技兴煤战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技兴煤重在创新,贵在实效。目前,部分煤炭企业科技创新与生产实际相脱节,阻碍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需要引起重视和注意的几个问题有:
2.1观念落后,对科技兴煤战略重视不够。有的认为,煤矿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干煤矿只要有力气就行,搞科研是文化人的事,与己无关,存有无所谓的思想;还有的对已经开发成功的新技术、新设备,或即将兴起的新产业漠不关心,置之不理,认为老工艺已使用多年,新技术不如旧工艺用着得心应手,存在固步自封、盲目守旧的思想。这些老思想、老观念是科技兴煤的最大障碍,不破除思想上的壁垒和束缚,科技兴煤就只是一个口号、一句空话。
2.2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科技创新无保障。长期以来,多数煤炭企业缺乏对科技工作的长远规划,不重视科技人员的政治待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科技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正常现象,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的企业虽然重视科技工作,但由于经济不景气,资金缺乏,致使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衰老煤矿,由于设备老化、陈旧,再加上投入不足,使得技术改造跟不上,科技创新无法保障。
2.3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兴煤,人才是关键。前几年由于煤炭市场不景气,加之部分煤炭企业对人才的不重视、不重用,造成了大量人才流失,煤炭企业的后备技术人才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人才是科技兴煤的主体,没有了人才保障,科技兴煤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4科技创新项目水平不高。科技兴煤只有立足于生产实际,着力解决制约煤炭企业生存发展的实际问题,才能彰显其活力和生命力。当前多数煤炭企业的科研成果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科技含量低、低水平重复等现象,缺乏用于实践的指导意义。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改观,科技兴煤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就得不到提高,就难以得到认同和赞许。
3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途径和方法
3.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理性的科技振兴发展观,是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前提。实施科技兴煤战略,首要的是树立理性的科学发展观。一是要有敢于超越前人,勇于突破禁区的气魄。煤矿是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影响最大的行业,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前人划定的禁区都已被逐渐打破。如我们汝箕沟煤矿受内蒙小窑威胁严重,边界露天煤炭储量损失巨大,后来随着我们在采掘接续方面的不断探索,积极实施锁边工程,开采隔离带,及有效保护了煤炭资源,又摆脱了的内蒙小窑的危害。因此,在经验和科技之间,既要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又不能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把前人经验当作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要敢于坚持理性的精神,依靠科技进步超越前人,打破禁区,取得更大成绩和发展。二是要有干事创业的进取精神。实施科技兴煤战略,不仅局限于在技术上的改进和完善,还要坚持利用科学技术跨越行业壁垒,上马新的产业和项目。
3.2建立完善的科技和管理机制,是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加强煤炭企业科技创新机构建设。企业整合优化内部资源,提高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必须在企业内部创办专门机构,并明确责任和目标,确立长远的科技规划,把科研的立足点放在解决制约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研发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创新技术,形成具有自身资源特色和技术特色的科技群体。二是要建立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激励机制。发挥市场对科技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引导、支持、鼓励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创新,建立新型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带头人给予精神、物质和政治奖励,真正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的对接。
3.3加大对人才和职工的培养力度,是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根据当前我们自身的实际,我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一是对企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他们来矿区工作,帮助我们解决制约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二是针对采掘工程技术人员后备力量薄弱的情况,要放开界限,广开门路,鼓励技术人员,甚至业务突出的工人,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提高专业技能,解决技术人员后继乏人的问题;三是坚持对职工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职工队伍作为科技兴煤的长远大计来抓,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