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与反思(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与反思春天里的健康运动)
本文目录一览:
大班健康教案及反思 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蔬菜水果变干净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了解残留农药的危害,知道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懂得保护自己的健康。
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办法获取知识。
3、喜欢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究,共同分享。
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残留农药的危害。
2、课件:各种水果蔬菜
活动过程:
1、了解蔬菜水果为什么要使用农药
以喷施农药为主的化学防治技术是当前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是确保水果蔬菜生产安全、保障水果蔬菜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
只要按照规定使用农药,打过农药的水果蔬菜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2、了解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
(1) 蔬果买回家别着急吃
将蔬菜水果买回家后不妨放在自然流通的空气中放上几天,尤其是卷心菜、大白菜、韭菜这类绿色蔬菜,
可以加速残留农药的自然分解,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很多蔬菜在外面放上几天也不会腐坏,
可以多用此方法。而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如果担心腐烂,
可以放在空间较大的冰箱里冷藏几天,只要保持内部空气流通,也能帮助残留农药的挥发。
(2)专用洗洁精不如开水焯
蔬菜水果的洗涤非常重要,有效的洗涤能除去约95%的细菌、60%的农药残留和几乎全部的寄生虫卵。
叶片较小的菠菜、茼蒿、鸡毛菜、小白菜等,可以将根切除,然后根部向上在水龙头前冲洗,
通过水的冲击去掉残留的农药。
(3)吃水果还是削皮为宜
对于水果,除了应充分洗涤,最好还是削皮后再食用。
(4)讨论:哪种方法最好。
引导幼儿理解,每种方法都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水果蔬菜,应根据每种蔬菜水果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方法。
教师小结:蔬菜水果可以用多种方法祛除农药。
3、残留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知道残留农药会使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急生命等。
活动延伸:
一日生活有机渗透的延伸与拓展,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饮食卫生。
【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大班健康活动公开课教案《怎么办》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意图]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健康活动《怎么办》就是根据大班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所生成的活动之一。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要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本活动主体部分讨论的三个事件和生活录像中的片断都是幼儿生活中所常见的,而这些事件中所隐含的不安全因素又常常是幼儿所忽视的,通过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去发现问题,梳理提升原有经验,并将所获得的自我保护常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幼儿的安全、健康起到了奠基作用。
[教学特色]
(一)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究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研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一系列问题情景,通过不断抛出问题, “小虫飞进了耳朵,怎么办?”“积木塞进了鼻子,怎么办?”“沙子弄进眼睛,怎么办?”“录像中哪些行为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在问题中引发原有经验的交流,在交流中促进同伴间思维碰撞,在碰撞中寻找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有效地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在问题中学习、探究、成长!
(二)层层推进教学,提升自护能力。
《纲要》指出:“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教育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唤醒其主体意识时,才能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本活动 先通过游戏 “猜猜猜”,让幼儿体验耳朵、鼻子、眼睛的作用,自然地激发了幼儿自我保护的欲望。再设置问题情景,让幼儿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安全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最后,将真实的日常生活行为以录象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让他们在判断他人行为和发自肺腑的告诫声中,内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游戏体验、情景创设、行为判断层层推进,寓安全教育于真实的情景之中,十分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切实提升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 保持积极互动,提高参与实效。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主导与主体的辨证统一,突出了幼儿的参与和体验。在教学中,我灵活变化教学形式,引导幼儿自始至终饶有兴趣地参与活动,保持积极有效的互动。
一是游戏化的体验。《猜猜猜》游戏简单有趣,师幼互动气氛热烈,幼儿在富有韵味的对话中既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又体验了眼睛、耳朵、鼻子的重要作用。并自然地引出了主题,为怎么办的讨论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是互动式的讨论。本次活动通过幼儿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与材料(课件、图片)互动,同伴间互动,师幼间互动,在不同环节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形式,提高了互动的实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结合:
1、个体交流与录像呈现正确方法相结合。“小虫飞进耳朵”如何正确处理对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讨论中,首先是通过个体交流呈现原有经验,然后通过集体观看课件掌握正确的方法,使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了提升。
2、小组讨论与集体验证相结合。在事件“积木塞进鼻子”的讨论中,则采用先分成小组自由交流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那么如何让幼儿得到其中的正确方法,则通过让幼儿集体验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而教师只是把幼儿的讨论结果加以梳理,将幼儿个人经验(安全的、正确的)推广为集体经验。
3、判断选择与说理分析相结合。如事件“沙子进了眼睛”,通过让幼儿判断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进行双方的观点碰撞和说理分析,在辩论中形成了正确的处理方法。
4、观察寻找与情景表达相结合。在观看录像寻找错误行为的环节中,所创设的氛围更为宽松自由,当幼儿观察到问题时即可自主表达,使交流更为积极主动。
三是适时性的练习。适时练习正确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巩固自我保护的知识。出现在活动过程中的三次行为练习:擤积木、看书、做保健操,既强化了正确行为,又调节了气氛。
[教学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体验眼睛、耳朵、鼻子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知道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安全处理方法。
3、 会正确判断日常行为,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述。
二、活动准备
1、实物:七巧板拼图、醋、铃铛。
2、多媒体课件
3、标记图若干张、展示黑板一块
三、活动过程
(一)体验耳、鼻、眼的作用。
1、游戏活动“猜猜猜”,用耳、鼻、眼进行判断。
师:猜--猜--,猜一猜,我们大家一起猜,小朋友我问你
(1)什么乐器在歌唱?唱着什么歌?(铃铛 x x xx x )
(2)什么气味飘过来?(醋 )
(3)七巧板,拼一拼,拼出什么图形来?(汽车、金鱼、手枪)
2、教师小结:哇,原来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作用这么大啊!
(二)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的安全方法。
事件一:虫子飞进耳朵里
1、观看录像1(内容:早晨,小姑娘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玩,突然一只小虫飞进了她的耳朵,嗡嗡的叫,真难受。)
问:哎呀,发生什么事了?小虫飞进了兰兰的耳朵里,这可怎么办?(相互讨论)
2、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观看课件:妈妈用手电筒照兰兰的耳朵,小虫飞出来了)
问:兰兰找到了谁呀?会发生什么事? 小虫为什么会从耳朵里飞出来?
教师小结:如果以后遇到小虫飞进耳朵里,我们不要着急,可以自己先用手电筒试一试,不行时马上请大人来帮忙。
事件二:积木塞进鼻子里。
1、 体验鼻子塞住的感觉。
教师:我们的鼻子有时也会生病,那会怎样?鼻子塞住会有什么感觉?(体验鼻子塞住的感觉)
2、观看录像2(内容:吃完午饭,玲玲在区角里玩积木,不小心把积木塞进了鼻子里,气也透不过来。)
(1)分组讨论:玲玲可能会用什么办法取出积木?
(2)小组汇报,取出积木的方法。
教师用图标展示:用棉签、镊子等工具取出来;用手挖、擤鼻涕、打喷嚏取出来;请医生、老师、长辈等大人帮忙解决。
(3)集体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哪种方法是不安全的,为什么?
(4)集体模仿擤出异物的正确方法: 按住没有积木的鼻孔,用力往外擤,哼!
小结:遇到这种事情,可以自己先用擤的方法试一试,如果不行马上请大人来帮忙。
事件三:沙子掉到眼睛里。
1、观看录像3(内容:户外活动时,东东在沙池边玩沙子,不小心沙子弄到了眼睛里,眼睛睁不开了。)
2、幼儿选择处理方法
第一种:东东用手揉;第二种:请大人帮忙。
2、两队说出选择的理由。
3、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用手揉很容易受伤,请大人帮忙才是最安全的。
问:在我们生活中,有时不小心也会发生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生了,我们怎么办?
总结:当我们遇到危险的事情时,应该先自己用安全的方法试一试,不行再马上请大人帮忙解决。
(三)判断日常行为。
1、观看录像4(三段内容:对着耳朵喊、用铅笔挖鼻子和耳朵、坐在汽车里看书)
问:你发现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有什么危害?
2、观看录像5(五段内容:口含筷子去盛饭、倒滑滑梯、躺着看书、玩沙的手掏耳朵、看绿色植物)
问:请你用一句话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3、做《保健操》
轻轻捏捏小鼻子,再来深深吸吸气,吸—吐—吸—吐 ,我的鼻子真舒服;
轻轻按摩小眼睛,上刮刮,下刮刮,12 34 56 78 ,我的眼睛真舒服;
轻轻揉揉小耳朵,从上往下揉一揉,上揉揉,下揉揉, 我的全身都舒服。
大班幼儿园社会健康长大做什么教案与反思
设计思路:
在”我自己”的主题中,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梦想。
绘本故事《长大以后做什么》简单却富有意蕴,用童谣般活泼流畅的语言、彩虹般丰富绚丽的色彩,把孩子心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在欣赏、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大声喊出自己不平凡的心愿。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猜测、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故事主要角色的心愿。
2、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心愿。
活动准备:
四幅图片(各种人物图片等)、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四幅图片,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人的成长过程。
关注点:幼儿能根据教师的提示观察并找出相应的人物。。
1、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做一个游戏,请你们看看这里有几幅图?在图片里藏着一些秘密,请你们一起找出来。
2、师提示:第一第二幅图有,第三第四幅图没有。
(幼儿观察寻找,找出后老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婴儿及文字)
师提示:第一第三幅图有,第二第四幅图没有
师提示:第四幅图有,其他人没有。
3、幼儿共同找出宝宝成长图(婴儿 → 幼儿 → 小学生)
师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到大慢慢成长起来的。
(二) 观看多媒体课件,在边看边猜边讲的过程,了解主要角色的心愿。
关注点:教师以听、看、猜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讲述主要角色长大后的心愿。
出示人物:叮叮和当当
师:叮叮和当当在一起讨论,长大以后做什么?(出示文字)
出示图一(猜测蒲公英的心愿)
师:他们一起问蒲公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请你们猜猜蒲公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师:那蒲公英的想法和你们猜的是否一样呢?
幼儿猜测后(放录音) 理解:威武和善良
3、出示图二(猜测小鱼的心愿)
叮叮和当当来到了哪里?遇到谁?他们说了些什么?
那小鱼的愿望是什么呢?
(幼儿猜测后,老师放录音)(理解:畅游、四大洋)
4、出示图三
叮叮和当当在干什么?他们想用蜡笔做什么?
5、出示图四、五(讲述叮叮的心愿)
叮叮用绿色涂出了什么?
(幼儿猜测后出现文字:用绿色涂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远永远也跑不到头的草原。)
叮叮为什么要涂出一片绿色的草原,她的心愿是什么?
6、出示图六、七(讲述当当的心愿)
当当用蓝色涂出了什么?(幼儿讲述)
当当长大后做什么?当当会怎么说?
7、图八,引发幼儿讲述:小朋友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
(三)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长大后的愿望。
关注点:幼儿能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心愿。
师:谁愿意来告诉我们,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许多美好的心愿,相信长大后你们都能实现这些愿望,成为一名医生、画家、飞行员——
(三) 延伸活动,幼儿绘画自己的心愿。
师:出示大张纸,让幼儿画画,讲讲自己长大后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