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豆信息 > 正文

大豆信息

八步区南乡镇移民搬迁(八步区南乡镇书记)

hacker2022-06-08 11:40:20大豆信息93
本文目录一览:1、贺州市八步区有多少个镇和乡,有哪些地区。

本文目录一览:

贺州市八步区有多少个镇和乡,有哪些地区。

八步区乡镇(街道)合计16个,其中有12个镇,分别为信都镇、桂岭镇、莲塘镇、贺街镇、灵峰镇、仁义镇、铺门镇、大宁镇、里松镇、开山镇、步头镇、南乡镇;有1个乡,即黄洞乡;有3个街道,分别为八步街道、城东街道、江南街道。

陕南移民搬迁惠民及政策是什么?

灵口镇地处洛南县城以东45公里,镇域面积378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221个村民小组,7782户,农业人口30190人,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一个立地条件差,农业人口多,地质灾害频发的土山区、红色革命老区、边远贫困乡镇。

2012年以来,灵口镇政府因应国家陕南移民搬迁政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加快陕南移民搬迁,引领城镇跨越发展”的小城镇建设思路,

规划修建了灵泉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分4期安置困难群众632户2528人。目前,已投资4500万元,完成了前三期建设任务,建成3栋6层408套安置

房,并落实安置对象户381户1360人,安置率达到93 %,不仅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住上了安全、经济、实用的住房,而且让政府赢得了民心,获得了良好

的社会效果,真正实现了把陕南移民搬迁做成惠民工程的目标。

一.政府主导,强力推进工程建设

陕南移民搬迁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对于灵口山区群众尤其如此。为了把这一“为民安居着想”的惠民政策落实好,灵口镇政府对此工作思想高度重视,始终拿在手中,当作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来抓。

1.政府主导。在安置房的建设中,镇政府亲自实施,用足用活政策,既规避了市场风险,又发挥了政府在建设中

的主体作用。选址中,广泛听取村组干部及群众的意见;规划中,聘请国家一级资质的陕西省建协设计院高标准设计;评审中,两次参加县上统一组织的专家评审

会;建设中,全程跟踪监督,确保了建设的顺利实施。

2.规范管理。在工程的立项、审批、规划、征地、招标、建设等各个环节,全部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和行业标准实施,不打折扣、不缺项漏项。

3.控制成本。严格坚守“该花的一分不抠、不该花的一分不花”的经济原则。征地中,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不

抠不省,严格按征地补偿标准办;设计中,聘请高资质、高水平的设计师高标准设计;招标中,严格程序,所有的环节全部到位;建设中,建筑材料选购,不降标

准,不打折扣;在工程建设及配套上,只讲实用、不搞样子,最大化的控制成本;在工程启动、竣工仪式上,不耍排场,不举行仪式,能省就省。

4.控制房价。能否把需要搬迁的群众吸引到集中安置点来居住,房价是关键之一。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报价最低

者投标,一期招标价1170元每平米。同时规定,房屋建成后,由镇政府直接以成本价1350元销售,房价最高不超过10万元。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设计了

95㎡、105㎡、115㎡三种户型,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最大限度做到了让利于民。

5.确保质量。在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聘请了监理公司监督工程质量。同时,镇上还专门成立了房屋质量工作组,由分管领导亲自负责,抽调3名干部专门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原材料的选购和每个工序的交工验收,确保了工程的质量。

二.打好基础,力促对象全面落实

陕南移民搬迁是一项惠及民生实事,如何让安置户及时了解政策,信任政府,顺利搬迁,实现“双赢”,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

1.摸底登记。按照扶贫移民、避灾移民和生态移民的要求,结合陕南移民搬迁的标准,对全镇所用符合搬迁条件的群众进行了摸底登记,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

2.宣传动员。及时对全镇符合搬迁条件的群众进行了逐户走访座谈,宣传了搬迁的政策,了解了他们的所盼所想,对有搬迁意愿,“进镇上楼”户进行了造册登记,确保了对象准、方向明。

3.报名登记。镇上在每一期工程建设前,确定时间接受群众报名,通过群众报名情况来决定建设的规模,所有修建都做到有计划、有针对、不盲目,避免了房修好卖不出去、无人住的现象发生。

4.预交房款。为了规避市场风险,确保建设资金充足,镇上参照商品房期房销售的模式,实现预交房款制度,规定时间,由群众预交房款现场订房,先交先得、先交先定,既保证了购房对象落实,促进了房屋销售,又确保了建房资金充足,避免了因建设资金不足出现的半截子工程和烂尾楼现象。

5.优化环境。房屋是硬件、环境是软件。在保证硬件过硬的前提下,我们也确保软件不软。先后围绕移民安置小

区,投资 97 万元修建了780米河堤、760米汉白玉栏杆;投资16万元修建了洛河水车;投资158万元修建了12000㎡的洛书广场;新建了灵口镇

幼儿园;开展灵口集镇环境卫生综和治理,争创全省生态镇,为广大搬迁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搬迁群众前来购房入住。

三.管好财务,确保资金健康运行

陕南移民搬迁中,无论是群众自筹建房资金还是政府补贴群众资金,以及配套设施的拨款,数目都比较巨大,因此账务管理成为关键。

1.设立专账。在镇政府账户下设立移民搬迁专用账户,与经费账目分离封闭运行,所有涉及移民搬迁的资金全部纳入专户进行管理,做到专款专户、专款专用、专人管理。

2.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成立由镇长、分管领导、纪委书记、灵口街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陕南移民搬迁民主理财小组,监督移民搬迁资金的运行。规定,数目较大的支出,集体商议决定,并每月召开一次账务通报会,使财务管理充分得到监督。

3.补贴资金公开透明。为了确保群众建房补贴资金顺利发放,要求群众建房补贴资金全部打入一折通,并在镇、安置小区、村三榜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三年来,在兑现建房补贴资金过程中,未发生一例错误,也没有一起群众因搬迁向上级反映或引发上访。

4.严守合同办事。无论安置楼建设还是配套设施建设,我们严格按合同办事、严格按合同约定付款,整个安置小区已投资4500万元,未与建设方发生一起纠纷,也没有发生拖欠民工工资现象。

5.严格群众缴纳建房款管理。群众所交建房款,全部统一上缴县移民办资金共管账户,镇申请、县拨付、项目使用,确保了资金安全运作。

四.互利双赢,推进小城镇建设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灵口偏远困难群众的住房难问题,真正让党的惠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而且促进了灵口小城镇建设,加快了灵口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1.超前规划。在安置小区及安置楼的规划设计中,结合灵口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灵口民俗特色,着眼超前设

计,综合考虑小区及灵口集镇水、电、路、河堤、文化场所、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贯彻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理念,通过移民小区建设,助推集镇发展,力争

做到了规划超前、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一步到位。

2.合理布局。在建设中,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施工,严把质量关,力争把安置小区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

程”。同时,积极实施完成了灵口街道管网铺设、配套基础设施、垃圾填埋厂建设、河堤修建、河道绿化等一系列工作,既为安置户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又提升

了城镇品味,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工作。

3.统筹设计。结合移民小区的建设,新开街道3条,将安置楼一楼全部规划为商铺,优先限价由安置群众购买,剩余的公开拍卖,确保了安置户能够搬得起、住的下、生活有保障。回笼的资金既补贴了房价,又弥补了小区配套设施和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缺口,实现了互利共享,共同发展。

4.互利双赢。由于移民安置小区的建设,即增加了城镇流动人口,促进了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又极大的增加了城镇常住人口,拉大了集镇框架,达到了凝聚人气、汇集商气、彰显秀气的目的,为灵口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灵口镇陕南移民搬迁建设工作始终把困难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安全放在第一位,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努力,取得了喜

人的成果,实现了人民满意,政府放心。在今后的四期100套安居房建设过程中,该镇将总结一二三期的好经验,力争灵口镇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再取新的业绩。

乡镇易地搬迁方案

根据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政策要求,

编制我镇

XXX

村易

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XXX

镇地处

XXX

县西南边陲,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

66

公里,

全镇辖

13

个行政村,

122

个居民组,

15735

口人,耕地面积

7377

亩,人均不足

0.5

亩。境内山大沟深,坡陡路窄,是

XXX

最有代表

性的深山区贫困镇。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群众地处偏僻,

居住分散,

交通闭塞,

生存条件恶劣,

特别是深山区的涧北沟、

毛庄、

莫家营、

木庄、河南、壮子沟等村,半数以上的群众人均耕地不足

0.4

亩。

由于居住在高山且十分分散,

修路、

引水、

架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难

度大且效益差,普遍存在着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看

电视难、上学难、就医难等“七难”问题,严重制约着全镇经济社

会的持续、快速、和谐发展。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历届党委、政府和全镇干群共同努力,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使

人民群众的生存、

生产、

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整体面貌发生

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

2003

年以来,我们按照“搬的出、稳得住、

能致富”的原则,先后成功实施了王店沟、王店、漂池

3

个移民搬

迁项目,

共集中搬迁群众

171

户,

599

人,

群众在搬迁点安居乐业,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项目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

但是,

由于受资金的制约,

我们的移民搬迁步伐仍然不大,

前仍有大批群众分散居住在深山区的各个角落,仍在经受着没水、

- 2 -

没电、没出路、没通讯设施、没学上甚至有病没处看等折磨,对这

一部分群众,

如果我们仍然坐视不管,

势必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

形象,

影响以人为本方针的落实,

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树立,

影响和

谐社会的构建,

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势在必行。

该项目建成后,

将从

根本上缓解深山区人多地少的矛盾,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对促

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十

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项目区选择和安置地基本情况

(

)

项目区选择。

坚持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政策为

依据,

紧密结合我镇实际,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项目建设,

积极创

新机制,

拓宽投资渠道,

扩大项目资金投入效益。

坚持以改善深山

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增加群众收入为目的,

以自然条件恶劣、

生存难、

脱贫难的贫困户为重点。

在具体实施上采取移民搬迁与城

镇开发相结合、

移民安臵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项目建设与招商引

资相结合,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目标。

(

)

搬迁标准。

为充分体现出党的移民政策优越性,

依据以

下标准:

1

、人均纯收入在

2000

元以下。

2

、人均耕地在

3

亩以下;

3

、无其他开发利用资源;

4

、移民有外迁意愿。

(

)

、安臵地的基本情况

按照全镇的搬迁规划,

2009

年度搬迁安臵地位于

XXX

村一组,

镇党委、政府在

XXX

村召开群众大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 3 -

做通了群众工作,该组群众同意把

XXX

村土地出让给搬迁群众。

迁入地的优越条件:

1

、该村水、电、通讯、文化、卫生等公

益设施健全,能够便利搬迁群众的各种生活需要;

2

、位于

XXX

的村委会所在地,人口居住集中,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是全村的

文化中心;

3

XXX

村与

XXX

镇镇区相连,人口居住密集,经商、

务工均十分便利,

并且有部分企业及加工业,

对迁入群众的劳动就

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且能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有长远开发价值;

4

、该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工作思路清晰,广大村民积极支持搬

迁扶贫工作;

5

XXX

村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311

省道横贯

XXX

村全

村,

老灌河水资源丰富,

优良的交通条件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

6

、可为移民户提供一定的基本农田和坡耕地,

保证群众的生活所需。

7

当地有栽培食用菌的成功经验,

先后涌

现出了一大批食用菌大户,可以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

)

、安臵方式

本次易地扶贫搬迁实行政府引导、

迁民自愿,

分散搬迁、

集中

安臵的方式,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房。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安臵移民

90

350

人。为完成搬迁,需要征用建房用地

21.1

亩,

建房

90

套,

建筑面积

9450

平方米,

需埋设引水管道

1500

米,

架设农电线路

1

公里,

建设道路

0.76

公里,

小区硬化

4580

平方米,

架设通讯线路

1000

米,铺设下水道

700

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泪灼心児(2022-06-08 15:29:19)回复取消回复

    民安置小区的建设,即增加了城镇流动人口,促进了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又极大的增加了城镇常住人口,拉大了集镇框架,达到了凝聚人气、汇集商气、彰显秀气的目的,为灵口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总之,灵口镇陕南移民搬迁建设工作始终把困难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解决人民群众的住

  • 冢渊惑心(2022-06-08 22:12:05)回复取消回复

    用电难、通讯难、看电视难、上学难、就医难等“七难”问题,严重制约着全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和谐发展。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党委、政府和全镇干群共同努力,大搞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