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与评价模式(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体验案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一、计划设计的概述;(一)计划设计的概念;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计划是有利于选择优先项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明;(二)计划设计的原则;1.目标原则:计划要有明确的总目标和可行的具体目;2.整体性原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是整个卫生;3.前瞻性原则:制定计划时要预计未来,有一定的先;4.弹性原则:在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
一、计划设计的概述
(一)计划设计的概念
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
计划是有利于选择优先项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明确目标,指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行动。计划是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的依据。
(二)计划设计的原则
1.目标原则:计划要有明确的总目标和可行的具体目标,使计划设计有明确的方向,计划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开展,以保障计划目标的实现。
2.整体性原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是整个卫生发展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时不仅应全面理解和考虑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自身,而且需要考虑项目与整个卫生发展规划的协调一致。
3.前瞻性原则:制定计划时要预计未来,有一定的先进性,考虑人群需要、资源、环境条件的长远变化。
4.弹性原则:在制定计划时使计划留有余地,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5.从实际出发原则:在计划制定中要借鉴其他项目的经验与教训,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才能真正符合目标人群的需要。
6.参与性原则:计划涉及到的各人群、机构都应参与计划制定,如目标人群、合作伙伴、投资者、健康教育人员等。
(三)计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在实践中,人们可能依据不同的思维逻辑和系统工作方法进行计划设计,不同机构或组织的健康教育项目招标也可能对健康教育计划提出特定的要求。但一般而言,进行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基本上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计划前研究
(1)对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优先项目;
(2)对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健康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3)进行政策、环境与资源分析,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4)目标人群分析,以便确定适宜于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内容和方法。
2.计划设计
(1)制订健康教育目标;
(2)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活动;
(3)确定健康教育评价方案;
(4)制定活动进度表;
(5)制定经费预算。
二、健康教育诊断
(一)概念
健康教育诊断又称为健康教育需求评估,是一个为科学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的过程,指在人们面对健康问题时,综合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行为学、统计学有关方法和技术,通过系统的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与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健康教育诊断的目的是了解社区的特点,确定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主要健康问题、社区内组织机构、政策、资源现状等的过程。
当代健康教育领域最有代表性、也被最广泛应用的健康教育诊断模式是由美国著名健康教育学家劳伦斯·格林(Lawrence W·Gree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PRECEDE_PROCEED模式,又称为格林模式(图11-2)。
PRECEDE-PROCEED模式中
PRECEDE-----指在教育/环境诊断和评价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着重应用于健康教育诊断;
PROCEED-----指实施教育和环境干预中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手段,侧重在健康教育计划的执行与评价。
PRECEDE-PROCEED模式不仅是一个健康教育诊断的模式,也是开展健康教育评价的模式,对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都具有指导意义。
健康教育诊断是计划设计的基础
依据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诊断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二)社会诊断
1.社会诊断内容
内容:目标人群的健康、生活质量、所处社会环境
生活质量:如人均收入、住房条件、交通状况、环境质量、食物供应、卫生服务、教育 社会环境:分析影响健康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服务等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群的受教育水平、人群崇尚的信念和信仰、风俗习惯,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人们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等。
2.社会诊断方法
对社会人群生活质量的评估,通常通过问卷调查等定量方法直接从人群中获得,可以参考已有的生活质量量表设计问卷,也可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或研究的特定问题进行专门的设计。
社会诊断同时也必须十分重视反映群众主观感受和社会需要的定性研究。
常用的方法有:①知情人座谈会,邀请社区卫生行政领导、有关卫生专家、社区工作者、各有关组织和群众代表等知情者提供社区需求的信息;②个别访谈,与熟悉社区情况的人交谈了解群众关心的问题;③利用常规资料,如卫生部门提供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入院率、出院率等资料,以及从既往文献中获取数据;④现场观察;⑤当用上述方法仍有不足时,可用专门调查表进行抽样调查,甚至普查,但提倡采用快速社会学评估方法。
(三)流行病学诊断
确定影响目标人群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有哪些,包括躯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健康问题,并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
重点评估这些问题的发生率、分布、强度、危害等
可能涉及躯体、心理、社会健康问题
资料最终能够回答:
1.威胁人群的主要疾病/健康问题是什么?
2.该疾病/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
3.哪些人群受这些疾病/健康问题的影响,有什么特征,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
4.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有什么特点,季节性、地区分布、持续时间等;
5.需要优先解决的是什么疾病或健康问题?对哪个(些)疾病或问题进行教育干预最敏感,效益可能最好?
(四)行为与环境诊断
区分影响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与非行为因素
以高血压为例,酗酒、高盐饮食是行为因素,而遗传倾向、糖尿病等即非行为因素。 分析行为因素的重要性和可变性,确定优先干预行为
分析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可变性,选择环境改变对象
行为的重要性:
①行为与健康问题关系的密切程度。
关系越密切,行为的重要性越高;
②行为发生的频度。
发生频度高,行为的重要性相对而言更大。行为诊断通常采用个别访谈、小组讨论、现场观察等定性调查方法进行,也可以通过复习文献资料、问卷定量调查等方法进行。 行为与环境诊断
行为的可变性
低可变行为的特点:
①形成时间已久
②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之中
③既往无成功改变的实例
高可变行为的特点:
①行为正处于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时期
②行为与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关系不密切
③在其他教育中已证明可成功得以改变
④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五)教育诊断
分析影响行为的因素: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
倾向因素: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
包括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等
促成因素:又称实现因素,促使某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包括实现行为改变所必须的技术和资源。发生在目标行为之前
强化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与发展/减弱的
包括社会是否支持、同伴影响、周围人评价、个人采纳行为后的感受等,发生在行为产生之后。
管理与政策诊断
分析组织机构内可能促进或干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发展的政策、资源
包括:拟干预项目所需的、可利用的资源,影响项目实施的组织阻碍因素或促进因素,可利用的政策或必须改变的政策
获取资料的方法
收集现有资料:卫生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各种统计资料、相关文献等
定性:专家座谈、目标人群访谈、利用现场观察等
定量:抽样调查或普查等
三、确定优先项目
重要性原则
致残致死率高、受累人群数量大、分布广、行为因素与疾病结局的关系密切
可变性原则
具有较高可变性,通过干预能改变
可行性原则
可控、可测量、易被接受、成本低、效益高
四、制定计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是对计划的理想最终结果的描述,是宏观的,给出计划在总体上的努力方向
(二)具体目标
为实现总体目标而设计的具体、可以测量的目标
具备以下特征:具体、可测量、可实现、有时间性
WHO——谁?即目标人群是谁?
WHAT——实现什么变化?即目标中具体要改变的是什么?
WHEN——时间范围?即计划在多长时间内实现上述变化?
WHERE——在哪里?即计划实施的场所?
HOW MUCH——变化程度?即发生多大幅度的变化?
分为三类:
1.教育目标:改变内容为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如卫生保健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行为技能等。执行该计划一年后,项目学校:
(1)知识方面:80%青少年能说出三项以上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2)态度方面:75%青少年更喜欢与不吸烟的人交朋友。
(3)技能方面:60%青少年学会如何拒绝第一支烟的技巧。
2.行为目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预期改变的内容为健康相关行为,以某行为的发生率、改变率表示。执行该计划一年后,项目学校:
健康促进规划设计模式包含哪几个阶段
健康促进规划设计
任何一项健康促进规划由设计、实施和评价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是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整体。规划设
计是基于研究目标人群有关健康问题及其特征,并形成该问题的理论假设,提出解决该问题的目标以及为
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步骤和策略,为规划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又为科学的评价提供
量化指标。实施是按照规划设计所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来组织具体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修正和完善规划。
评价是评估规划所规定的目标是否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
健康促进规划的设计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规划设计的模式有多种,但在众多模式中,
应用最广泛、
最具生命力的首推美国
著名学者劳伦斯·格林(
Lawrence W. Green
)提出的
PRECEDE
一
PROCEED
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从
"
结果
入手
"
的程序,用演绎的方式进行思考,即从最终的结果追溯到最初的起因。
PRECEDE
一
PROCEED
模式前后
相互呼应,为规划设计、执行及评价提供一个连续的步骤或阶段。实际上可将上述模式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
诊断阶段(或称需求评估)
即
PRECEDE
阶段(
predisposing
,
reinforcing and enabling constructs in educational
/
environmental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的英文缩写)指在教育/环境诊断和评价中应用倾向、促成及
强化因素。
第二阶段
--
执行阶段
即
PROCEED
阶段(
policy
,
regulatory and organizationa1 constructs in educ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的英文缩写)指执行教育/环境干预中应用政策、法规和组织的手段。
根据
PRECEDE
一
PROCEED
模式的程序,
将规划设计分成
9
个基本步骤,
即从最终的结果追溯到最初的
起因,用演绎的方式逐步推进。
步骤
1
:社会诊断。通过估测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入手,评估他们的需求和健康问题;最好由目标人
群亲自参与自身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因他们所经历的各类社会问题是生活质量最实际、最真实的写照。
步骤
2
:流行病学诊断。通过流行病学和医学调查确认目标人群特定的健康问题和目标。
步骤
3
:
行为与环境诊断。
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确认与步骤
2
选定的健康问题的相关行为和环境问题,
因这些危险因素需要通过干预加以影响。环境因素对个人来说是外部的因素,但可通过人们的行动改善环
境,以支持健康的行为。这里的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健康促进也包
括通过影响群体行为而直接作用于环境。因此,健康促进规划不能仅限于群众的行为改变,同时应认识到
强大的社会力量对规划执行是至关重要的。
步骤
4
:教育与组织诊断。为制定教育与组织策略用于健康促进规划以促进行为和环境的改变,应从
影响行为与环境的因素着手。
根据健康和行为的大量研究,
有数百种因素能潜在地影响其特定的健康行为。
这些因素可归纳为三大类,即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倾向因素包括个人或群体的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以及理解,也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
促成因素包括技能、资源或执行规划中的障碍、可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改变的各种因素。
强化因素指奖励及采纳健康行为者的反馈信息。
研究这三类因素的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地制定教育策略,即根据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及资源情况确
定干预重点。
步骤
5
:管理与政策诊断。评估组织与管理能力及在规划执行中资源、政策、人员能力和时间安排。
通过社区开发、协调、完善组织与政策,以便规划的顺利开展。
步骤
6
至
9
:为评价阶段。评价不是
PRECEDE
模式的最后步骤,评价工作贯穿于整个模式始终。
虽开展各种场所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时,
规划的内容各不相同,
但在规划制定的程序上都是基本相
同的。参照
PRECEDE
一
PROCEED
模式的思维方法,一般可将健康教育规划设计分成以下几个程序:①社区
需求的评估(相当于步骤
1
、
2
);②确定优先项目(相当于步骤
3
);③确定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相当
于步骤
3
、
4
);④教育策略和干预规划的制定(相当于步骤
4
、
5
);⑤规划的执行(相当于步骤
6
);⑥
规划的评估(相当于步骤
7
、
8
、
9
)。
(一)社区需求的评估
在制订健康促进规划时,首要的不是我们主观上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某社区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
题?哪些问题能通过健康促进干预得到解决?目前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是什么?这就需要从分析社区的
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入手。
1
、
社区诊断
社区诊断是评估社区群众的需求与愿望以及生活质量。
尽管生活质量较难定义且难以测
量,但目前仍有许多手段用以评估生活质量,包括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包括社会性指标、:失
业率、教育、经济、卫生政策与卫生服务等;环境状况指标:居住密度及空气质量指标等。更重要的是主
观性的评估指标,主要是通过调查社区成员对生活质量的判断取得,如对生活的适应度和对生活的满意程
度。
2
、流行病学诊断
确定哪个健康问题是最严重的问题;
哪些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这些健康问题、
评估已确定的健康
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吻合程度。
(二)确定优先项目(健康问题或行为问题)
社区需求的项目往往是多方面、
多层次的,
如全面出击而资源有限势必不可能,
所以必须选择优先项
目以缩短战线。确定优先项目在于真实地反映社会存在的群众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以及反映各种特殊人群
存在的特殊健康问题。决定那些最重要、最有效的、所用的人力和资金最少而能达到最高效益的项目。在
众多的社会需求中,确立优先项目的评价标准有:重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等。此外还包括社会效益,如
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收益;公众关系的潜在效益,改善群众关系、提高精神文明和改善社会环境面貌;群众
自觉参与的潜在性等。
(三)确定规划目标
一个规划必定要有明确的目标,
并且是可以测量的,
否则规划就失去意义,
其实施过程及效果也就无
从评价。
总目标
(
goal
)
是指在执行某项健康促进规划后预期应达到理想的影响和效果。
总目标通常是指远期
的、较为笼统的和不要求达到可测量的效果。
具体目标(
objectives
)是为实现总目标所要达到的具体结果,要求是明确的、具体的、可测量的
指标。规划的具体目标必须回答
3
个
W
和
2
个
H
,即:
"Who--
对谁?
What--
实现什么变化,
When--
在多长
限期内实现这种变化,
How much--
变化程度多大?
How to measure it--
如何测量这种变化(指标或标
准)?”。除规划的具体目标外,还可有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行为的具体目标。
(四)教育策略(干预)的制定
健康促进规划的目标在于使靶人群自愿地改变行为和环境,
而教育策略的制定主要是通过教育与组织
的手段以确定影响行为与环境的因素,即确定要促使行为与环境的改变需要使哪些因素发生改变。
在制定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时必须仔细围绕影响健康行为的三类因素来考虑。
此三类因素即倾向因素、
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1
、倾向因素
倾向因素
(predisposing factor)
通常先于行为,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或愿望,或是诱发产生某行
为的因素,其中包括知识、态度、信念及价值观。一般可把倾向因素看作
"
个人
"
的偏爱,在教育过程中可
能出现在一个人或一组人身上,这种偏爱不是趋向于有利的健康行为就是趋向于不利的健康行为。
知识
(knowledge)
:知识对形成健康的行为十分重要,但知识的增长不总是伴随有行为的改变。我们
可认为知识是产生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信念
(belief)
:
信念是指自己对某一现象或某一物体的存在是确信无疑的,
也就是自己认为可确信的
看法。在健康方面的信念如:
"
我确信吸烟是有害的
"
、
"
只要下决心戒烟肯定是可以实现的
"
,这种信念会
影响他们采纳戒烟的行为。如坚持错误的信念就不会改变其错误的行为。
态度
(attitude)
:
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采取的一种具持久性而又有一致性的行为倾向,
态度代表
信念的集合。态度通常以好与坏、积极与消极加以评价。如人们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移风易俗,则成功的
可能性就大。
价值观
(value)
:人们都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毋庸置疑,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的选择是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
然而自相冲突的价值观是相当普遍的。
前加拿大卫生福利部部长拉朗德曾说:
"
绝大多数加拿大
人希望有良好的健康而不愿生病,希望长寿而不愿短命,可是,有些人却不愿意为了保持健康而摒弃一时
的欢乐和自我放纵,
也不愿为预防疾病而忍受不便。
"
因此帮助人们解决健康价值观的冲突是健康教育的一
种重要技术。
2
、促成因素
促成因素
(enabling factor)
是指促使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达到某行为所必需
的技术和资源,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及任何类似的资源;医疗费用、诊所距离、交通工具、个
人保健技术;行政的重视与支持、法律、政策等。在教育过程中如不考虑促成因素,行为的目标就可能达
不到。人群的健康行为与当地医疗服务、资源的可得性和是否方便有很大的关系和影响。因此,除了教育
之外,还应该为靶人群提供卫生服务并创造行为改变所必需的条件。
3
、强化因素
强化因素
(reinforcing
factor)
是存在于干预行为后加强(或减弱)某种行为的因素,如奖励或惩罚
以使某种行为得以巩固或增强、
淡化或消除。
强化因素多指与个体行为有直接影响的人,
如有关的保健者、
教师、同伴、长辈、配偶、领导等。如高血压患者的强化因素为配偶、亲属和医生,他们经常督促患者及
时服药,巩固患者依从性行为。强化因素积极与否取决于重要人物的态度和行为,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
的吸烟行为与其密友和父母亲的态度及行为影响最明显。
任何特定的健康行为都受这三类因素共同作用,
由于行为具有多面性,
所以教育策略宜采用综合性手
段显得十分重要。任何改变行为的教育规划都要注意到这几类影响因素。,如规划不同时考虑促成因素和
强化因素而仅在倾向因素上进行广泛教育(卫生宣传),那么极有可能对行为毫无影响,这是不足为奇的。
如何在社区内设计一个健康促进计划
拟建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行性报告
一、总论
1、概述
卫生部制定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该办法中把加强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运行的管理,保障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为目标。致此办法为我们的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很大的培育空间。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重叠、条块分割、资源紧缺与浪费并存、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等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显现出来;同时,公立医疗机构趋利现象也突出出来,医药费用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人群缺乏医疗保障,难以得到基本卫生服务。
郑州市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础医疗服务机构,是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百姓身边的医疗机构,肩负着满足社区百姓基本医疗需求的重任。同时,作为整个国家医疗体系的神经末梢,还要完成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任务。
我中心要建成落实配套政策、服务网络健全、人力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筹资渠道畅通、适应社会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发展服务中心的原则和政策
首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方便群众获得基本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
其次,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第三,以需求为导向。了解掌握辖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信息,通过改革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在优先保证基本卫生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卫生保健服务需求。
第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结构、服务内容、保障水平、服务价格等,因地制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相适应,适应本地的具体情况,不超越现实,盲目发展,盲目扩大服务范围。
第五,注重结构调整。明确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现有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性调整,重点在于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卫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卫生资源的浪费。
相关政策:
(1)争取政府支持,逐步增加投入。
(2)建立全科医师职称评聘制度。
(3)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同职工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
(4)理顺社区卫生服务价格。
(5)理顺与医院服务的关系。
(6)维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3、计划目标
郑州市目前已通过验收、取得医疗机构许可证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136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1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服务人口数达164.80万人。当前,郑州市社区卫生覆盖率仅60%多,远不能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
今年郑州市将新设立3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也为我院带来了新的机会,在医院各领导与员工之间也展开了新的讨论。建立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了院内人人关注的话题。我院将全力争取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格,在原有×××医院的基础上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院现有实力都以基本达到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
我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提高社区卫生组织的服务效率。经过努力,社区预防保健工作将得到落实,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计划免疫接种率、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化管理率,妇女儿童保健管理率、老年保健管理率等都将有所提高;居民平均综合医药费用支出增长速度也会有所减缓。
本项目计划投资××万元。资金来源:企业自筹××万元,申请经费10万元。中心建成后具有 能力,基础条件建设完成后,随着市场的扩大非常容易扩大 规模。项目进入规模建设后渐增资产规模 万元 ,渐增就业人数 人。
4、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社区卫生服务在世界上3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是面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的集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与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广泛、优质、方便、经济地解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常见健康问题,因此,可以断言它是我市乃至全国各地发展预防保健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农业人口比重过大,科技教育相对落后,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是低收入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它只能面向社区、家庭和相对固定的人群,实行基本的、综合性健康服务,以预防为主,多职能服务,保证居民基本卫生需求。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就算是老年型国家。截至1991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逾1亿,到2006年初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1.44亿,比重上升为11%以上,从而进入老年型社会。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比较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是一改过去医生坐等病人的被动服务变为深入居民家庭主动服务;由面向病人和少数健康人扩大到每个家庭和所有健康人;由单项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为防、治、保、康、健康教育等多项卫生服务。
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1、单位基本情况
郑州×××医院位于郑州市中原区×××路×号。医院面积2000平方米,床位20张,编制人数为25人,其中全科医师 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5名,助理医师6名,护士6名,药剂师2名。医院主要拥有全科诊室、中医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B超心电图室、治疗室、抢救室、药房、信息管理中心等科室,并配有先进医疗的设备。我院是一支拥有较高专业素质的老中青相结合团队,管理团队包括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革新者,行业领域的技术专家和经验丰富的组织者。
我院基础设施、人员及医疗设备等各项要求都已基本达到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我们正做好充分的准备转型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领导班子概况
单位法人代表为×××,现任郑州市×××医院会计。
×××,现任郑州市×××医院院长。
×××,执业医师,现任郑州市×××医院副院长。
3、单位发展能力
××××××成立于19××年×月,其前身是×××,20××年迁入××××路×号。目前是××区卫生局直属的区级医疗机构。×××医院自建院至今已有30余年。我院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等方面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理解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方针、目标和任务,毫不动摇、锲而不舍地把这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实,切实缓解辖区内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4、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截止2006年底单位总资产达到 万元,负债 万元,资产负债率 %。固定资产总额为 万元。
5、 单位管理情况
郑州×××医院结合自己的业务和项目特点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机构和体系建设,单位成立了专职的部门负责医疗卫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运行,监督考核等。
30多年来,郑州×××医院在业内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曾与多家省同内大中型医疗机构合作,合作都十分圆满,顺利。获得广泛的好评,知名度也节节攀升。
6、 企业的优势:
郑州××××是为数不多的以中医为主的区级医院,30多年来的发展,使我们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以及全面推广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模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该建设方案可伴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
郑州×××医院具有很强的医疗救治能力,(介绍一些光辉的历史),都得到了有关专家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目前已建立的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数不多,该项目符合国家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医疗技术及各项要求均基本达到标准,外部环境已经落实,资金来源具有保障,具有较强的医疗管理和经济实力,拥有良好的行业背景,有能力承担并顺利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该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现代化和行业竞争力,而且必将带动和促进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项目成熟程度
单位成立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小组,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研究,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小组顾问。分三个小组,调查分析小组、项目策划小组、项目决策与实施小组。配备有医学专业、计算机专业、管理专业等专业人员共计18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建立后,将从根本上解决辖区范围内人员医疗方面现存的一些弊端,提供现代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模式,大大提高医疗行业的工作效率。以上工作为该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奠定了成熟可靠的工作基础及运行动力。
四、社会需求情况与风险分析
1、项目发展思路
将来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中心条件的改善,对我们来说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又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如何应对?如何保证病源呢?
一是紧紧围绕住院病人,切实做好服务工作。这是多数主任的想法。“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以先进的技术、人性化的服务,做好每一位住院患者的工作,是最有效的广告宣传。同时定期开展科普保健“知识讲座”、举办多种形式的“病友联谊”、“病友之家”、节假日上门服务等具有特色的活动,不断加强和完善病人随访、回访工作等,是强化医患沟通,拓展医疗服务,培养“忠诚”客户的又一手段。
二是积极开展和引进新业务,开展新技术,拓展服务领域。面对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要赢得患者,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在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基础上,通过与上级医院技术协作等形式,引进既能满足各层次患者需求,又能节省患者费用的新技术、新项目,将是我院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保证。
三是以技术支持、学术交流为主,强化与大中型医院和其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联系,共筑和谐“双赢”网络。通过搞各类学术会议、定期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等形式,切实提高中心全方面素质,赢得广大消费者信任,扩大影响,把医疗服务市场做好。
2、项目实施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我单位前期工作基础扎实,技术力量较强,相关工作经验丰富,而且本项目是市医疗部门重点支持的事业,加上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满足市场需求的,病源均来自于医院周边的都市村庄以及社区,在周围并没有能与我院实力相抗衡的同级医疗机构。只要我院在建立中心初期通过广泛接触基层政府、社区卫生人员和居民群众,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听取各种意见,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实现体制、机制和工作创新。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使人们更深入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其发展前景将是相当可观的,基本不存在被淘汰的危险。
我们先进的管理模式、专业的医务人员、独特的学术思想、质优价廉的医药,专业的科研队伍,强大的资金势力,这些就是我们成功的基石。并且能够带来的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风险是非常小的。关键在于加强单位经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医疗及服务质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增加医疗设备、环境的建设,短时间内建立起社区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营。把为客户服务作为企业的根本宗旨,使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不断发展。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项目投资预算
项目总投资 万元,企业自筹 万元,申请拨款 万元。
2、投资使用计划
项目 面积m2 单价万元/m2 金额(万元) 备注
基本建设 1200
医疗设备和医疗用品
前期3个月工资
不可预见的费用
流动资金
人才引进
合 计
六、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未来五年收入估算
预测分析列表:
年份
预测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收入预测
2、财务分析
3、社会效益分析
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首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医疗卫生是人类生存健康的基础,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卫生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一方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成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可以带动和促进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和医疗救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成为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逐渐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和“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格局。
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医院经济效益的保障,是医院精神面貌运行状况的反映。
七、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1、拟建地点
河南省郑州市××路×号
2、建设规模与目标
中心成立后将达到××规模。
中心地处郑州中原区,服务半径 公里,覆盖**路、**路、**路等几个街道,10个社区居委会,服务人口数 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生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后主要提供以下基本医疗服务:
(一)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
(二)辖区内现场应急救护。
(三)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四)转诊服务。
(五)康复医疗服务。
(六)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
3、项目实施进度
2007年3月~5月:
2007年5月~7月:
2007年7月~10月:
2007年10月~11月:
八、三废处理方案
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中心位于郑州市内,周围环境良好。正常情况下,本项目的建设对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无明显影响。
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本项目中会产生废水、废渣。
(1) 废水
废水来源于 。
(2) 废渣
主要是 以及生活垃圾。
3、综合利用和治理方案
a、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b、三废治理方案
(1)废水
生活污水汇集后,集中处理,处理工艺为:
(2)废渣
(3)废气
4、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地下水的卫生标准和环境的卫生标准,以确保服务中心的卫生环境和周围环境不被污染。
5、环境影响评价
针对中心产生的污染,经过综合和科学治理以后,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
本项目实施以后,服务中心环境和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生产中产生废水、废渣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所有排放物可以做到达标排放。
九、结论
综上所述,本中心的建立属于国家支持的项目,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它也是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的,项目投资符合国家医疗卫生产业发展政策,市场前景良好,建设方案合理,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
十、编制情况
编制单位:
地址:
负责人:
编制人员:
联系电话:********
E-mai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