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美洲国内综合(亚洲非洲欧洲美洲)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央电视台总共有几个频道
- 2、欧洲、亚洲、北美洲都具有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 3、关于亚洲,欧洲,美洲区域地理总结
- 4、写出“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及分布、主要气候类型和特点、主要河流
- 5、亚洲,欧洲,美洲,建筑各自有什么特点?
- 6、我国综合国力在世界中排第几?
中央电视台总共有几个频道
1、截至2015年9月6日中央电视台已拥有42个电视频道,通过有线网络和卫星网络覆盖。
2、中央电视台这42个电视频道包括30个公共频道,12个数字付费频道。其中,综合频道以高清版、标清版和香港版播出;中文国际频道以亚洲版、欧洲版和美洲版向全球播放;纪录频道采用中文国内版和英文国际版双频道播出。
3、中央电视台(CCTV)成立于1958年5月1日,当年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为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为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内设24个机构以及6个台属单位。中央电视台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是当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主流媒体之一,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是全国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在国际上的影响正日益增强。
欧洲、亚洲、北美洲都具有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选A,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里海那有一小块是地中海气候,北美西部30-40度沿岸也有,
欧洲没有亚热带季风,北美叫亚热带湿润气候,有点不同,
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气候
欧美没有热带季风气候
所以选A
关于亚洲,欧洲,美洲区域地理总结
欧洲: 1.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山地多东西走向;欧洲东部: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气候:海洋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形成原因:①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②大气环流:终年西风;③地形因素:海拔低,缺乏高大的南北向的山脉,对气流的东进阻挡作用小;④大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⑤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强烈的增湿增温作用。 3.西欧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 北美洲: 1.北美洲三大地形区: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岸平行。东部:高原、山地区;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西部:高山区,山脉、盆地和高原相间分布,地壳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部:太平洋沿岸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西部广大高原区形成半干旱区,南部狭窄的地中海气候(30°N-40°N);东部: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递减,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35°N以南的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美国: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美国电子工业中心“硅谷”高速发展的原因,美国农业带分布,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好处。 南美洲: 1.南美洲主要地形区:北部以高原为主;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2.气候:以湿热为主,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高原地区气候比较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都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盛行西风,迎风坡多雨,而东侧背风坡地区则干燥少雨;南美西海岸受山脉的屏障,气候呈狭长分布于沿海地带。 3.巴西的位置;著名物产。 亚洲面积巨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人口众多、地位重要,以其为对象出题,可以考查的知识点很多,因此在应考复习中要特别重视。 1.位置 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面积(包括所属岛屿)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9.4%。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面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及高加索山脉与欧洲大陆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西南面隔红海、苏伊士运河与非洲毗邻;东北面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地形 ⑴亚洲的地形多种多样,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它们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亚洲平均海拔约950米,仅次于南极洲,居世界第二。亚洲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又有全球最低的洼地──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 ⑵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一系列高大山脉,这些山脉间分布着若干高原和盆地,在山地和高原的外侧,分布有大平原。 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洲的岛屿呈弧形分布在大陆东面和东南面海洋上。
写出“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及分布、主要气候类型和特点、主要河流
006年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二)(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认识大洲
1.1 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4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雄厚的经济实力: 繁荣的旅游业: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国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进国家
3.1 日本(Japan):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首都东京。通用语言:日语。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为日本最高峰。
湿润的气候: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寿司
发达的经济:二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工制作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工作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等。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日本的交通运输也相当发达。主要城市: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多万。
3.2 埃及(Egypt):地跨两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领土面积逾100万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兰;首都:开罗(千年古都)。 沙漠广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埃及人称之为母亲河,中国的母亲河是黄河。 文明古国: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严的神庙、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埃及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的秦皇陵的兵马俑也是七大奇迹之一。 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生产长绒棉著称,长绒棉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罗斯(Russia):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令图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平原广大: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大河和山脉呈伟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俄罗斯领土中,有70%是旷阔的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丰富的资源:西伯利亚的贝加尔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经济: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部门地位突出。俄罗斯主要的农产品有谷物、马铃薯、亚麻和乳肉制品。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俄罗斯在1991年由苏联解体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西伯利亚的开发:
3.4 法国(France):
欧洲的经济大国:国土:面积55万平方千米。人口:5889万人。首都:巴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占全国的4/5。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变化小,全年将水分平均匀。生产:小麦产量居世界前列。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概述:法国的工业也很发达。重要工业资源煤、铁等矿产比较丰富。
文化与旅游: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浪漫多情的民风民俗,高雅的艺术,新潮的时装……法国在1999年的外国游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游业也是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3.5 美国(United States):美国的领土: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国旗:星条旗。 高度发达地经济: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他的工业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势。美国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既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人口与城市:人口在2000年为2.82亿;人种绝大多数为欧洲迁移的白种人,也有美国原来的少部分黑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美国人口稠密地区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圣弗朗西斯科由名旧金山、三藩市,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亚马逊(孙)平原与亚马孙(逊)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逊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稀少,通行苦难。亚马逊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达1.70亿人。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3.7 澳大利亚(Australia):拥有一个大陆: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周围岛屿,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语言是英语。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西部是宽广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区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25%;东部山地北起的约克角半岛。 古老的动物:
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发展农牧业。由“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誉。
亚洲,欧洲,美洲,建筑各自有什么特点?
亚洲 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后现在建筑的影响下,亚洲建筑出现了与只相抗衡的多元主义的倾向,多元跟裂解成为亚洲建筑史应对文化趋同的一种策略。所谓多元理解,从高雅的、精英文化,分解为雅俗并存的,也就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共存的文化。从现在单纯的技术性文化转化为明显的技术加上媒体这种文化的结合,从三维时空,立体式的文化,走向片断式的、平面式的文化。
也就是说从精英文化走上大众文化,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建筑俚俗化的倾向,不带民族偏见的,不受个人审美影响的一种文化。同时打破了功能对形式的简单对应,我们知道很多的建筑,要求是功能和形式一一对应,就是说,我设计的办公楼,你的内部功能就应当适当的在外部反应,就是反应建筑功能并不是建筑美学塑造的唯一功能,我们可以反映我们的气候环境,也可以反映我们的地域文化,这样使我们的建筑出现了更多的风格,出现了更多的追求。
这个图片是眉山打听的建筑博物馆,实际上使用的是精英文化跟民俗文化相结合出来的建筑,用的是高技术的材料,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充满民俗气氛的,带有乡土气息,就像刚才楼先生说的那么一种建筑形象。
另外多元裂解,是单纯的技术文化向技术加媒体文化的转变,我们知道,现代主义最典型的设计技巧,就是利用工业化的生产手段,标准化的构件和功能,所代表的技术审美为代表的文化,我们称之为机器的或者是技术的。现在来说,我们在20世纪开始,这种单纯的技术文化,已经把技术作为一种媒体手段加以应用,加以表现,给以打破了。也就是说,建筑师是从结构与设备,建筑的流程动态等等方面去表现它的自然、光影,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带有信息、广告、媒体这种效果。
这个是日本仙台的艺术馆,柱子像水草一样,把技术冷冰冰的那种东西,变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包含了文化气息的,带有一种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种美学作品。
从三维立体式的文化,走向裂解的平面文化,其实它在很多方面是非常理性的,非常严谨的,不只是外部的形象要反应内部,而且各个细部,各个立面,整体与局部之间,立面与平面功能之间,都是一个完美、统一的整体,那么后现代主义这种多元裂解下,变成了平面的塑造,可以裂解,可以内部不一样,可以实行所谓双层表皮,这么一种塑造的手法。
那么多元价值观的解体,也就是说是建筑文化的裂解成为一种时尚,但是,随着我们亚洲建筑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他们认识到,对于现代主义,国际式的文化裂解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是重构自身的有机的系统。
还有一个方面应该注意到,如果是说阻碍当代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早期是国际式的那种统一的、世界大同的文化的话,那么到了80年代以后,那种出现了多元文化、裂解式的文化,实际上也对建筑文化产生了一个冲击和破坏。举个例子,现在无论是北京、天津、深圳、上海,我们看到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当你组合在一块的时候,实际上每一个组织都是多样化带来的新的面目,使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特点。所以说,我们应该重构建筑文化,另外建筑文化也是商业影响下的媚俗文化,以及无中心、无地域特色的,五花八门的文化,以及漠视文化的理性规则的所谓反文化。
另一方面,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人类保护资源的意识日益增强,建筑结合资源,这种理念在建筑的创造当中日益回归,所以在很多亚洲建筑创造当中,就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巧妙的接近自然,这种现象慢慢的得到回升。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的建筑师已经逐渐的向地域文化方面偏移,人们发现,相对于其他的因素而言,像阳光、温度等气候条件,以及地形、地质、地貌等地理环境因素,这些来说是稳定的,特别是我们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节能,那么这种对环境,对气候的尊重,在建筑当中重新重视就更加的重要了。
这张图片是日本的别墅馆,在这里材料仍然是非常的先进,但是应用了中国民俗所谓桃花园境作为建筑的理念。这个是中亚的建筑,在这里也是把传统文化的内容在现代建筑中得以体现。
这张图片是强调了从世界各地的民居聚拢中吸取它的养料,把很现代的建筑群化整为零,形成一种在城市当中,充满乡土气息的一种建筑形态。也就是说,在亚洲的建筑师,对西方的技术和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均采取了有选择性的吸收态度,表达了一种新的应对的姿态。
另一方面,当代的亚洲建筑师更多的关注是文化的重构,从单纯的关注建筑的外观形式,转而重视了建筑环境的生态命题,从强调建筑文化的多元裂解到追求综合,从单纯的强调用建筑学的知识处理狭义的环境,到自觉的利用综合交叉的学科去处理广义的人居环境的问题。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自然建筑也成为亚洲建筑师关注的新的特点。也就是说,重构建筑文化的体系,成为亚洲建筑师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这张图片是亚洲建筑师设计了一个住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尽管他们强调的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是仍然把一些传统的那种审美的情趣引到了室内空间,像印度的建筑师,明显的表达了对气候和文化的关注,并且在空间中既表现的光影的效果,同时也把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东西引到了现代的建筑空间里。这个是新德里银行的一个设计图片,前面是用现代艺术表现现代化的形成,随着建筑空间的延升,逐渐用印度的传统文化营造出没有地域感的建筑模式。这也是天文博物馆的照片,这里是用宗教的模式,通过细部的塑造,通过室内的民间艺术品的收藏去体现浓郁的地域感特色。
这张图片是印度建筑师设计的一个亚运村的住宅群,我们知道北京的亚运村是高楼大厦,可是他设计的是一种像民居式的低矮的建筑,就考虑了印度干热的环境气候,借助大量的密集的建筑群去创造更多的阴影,去适应它的气候和环境。
还有很多的亚洲建筑师利用材料,利用乡土技术去反应那种民俗文化,或者是说宗教文化。这个是斯里兰卡建筑师设计的。
第四是广义的地域性与高技乡土,这个也是亚洲建筑师所极力表现的内容,就是利用现代的材料与技术去创造满足某一地区的建筑,而且还带有某种的地域特色。这是我们对传统的地域空间跟广义地域建筑的比较,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再展开了。
我们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来,我们说的广义的地域空间和传统的地域空间,两级之间连接的链条,既带有传统的地域性,又带有那种国际性的那种现代技术的舒适。
另外是对传统地域性建筑和广义性地域建筑和国际性地域建筑的比较,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可以留下我的发言高,大家可以看。亚洲地方非常的辽阔,文化丰富多样,从事使亚洲建筑师不仅在文化方面考虑大多元,而且在地理气候上也注意了更多的试样。
那么建筑师从设计上,从早期单纯满足功能需求到表现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对地域文化进行高度的关注。从这个建筑上我们看出来,外表是很有特点的,是带有乡土性,但是内部是非常高级的。限于时间关系,这部分就不展开了。
第五部分,我简单的说一下,我们这个针对的是城市住宅来开发的,在这里我简单的把图片放一下。这些是亚洲建筑师所创造的一些新的城市建筑,这里都有一些新的设计手法。也就是说,一方面为了降低能耗,采取了多种设计手段,比如说内部带有花园,有亲切的生活气息空间,同时尽量的尊重环境的状况,尽量的少用装饰,以适当的层高,等等,同时巧妙的利用光影,也是亚洲城市住宅设计一个很有独创性的手段。还有是巧妙的利用地方性材料,利用景观改变小气候。
我国综合国力在世界中排第几?
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排名第四。 第一. 美国 2008-2010年底美国仍将以世界第一的国民生产总值,黄金储备,教育力量,科技力量,军事力量(尤其是军费开支),全球500强企业数量,综合国力和世界第一大货币美元(与欧元影响力相当)等稳坐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宝座。美国受世界经济大繁荣和本国各项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的带动,必将逐步走出次贷危机,重新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预测美国全年经济增速约为2.6%. 第二. 日本 世界第二且仍占世界较大比重的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的外汇储备量,世界第四的对外贸易额,处于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先进的教育实力,世界第七的军事力量和世界前五的军事潜能。日本几乎所有的优势都直接表现在经济上和以经济为支撑的科技上,所以一旦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下降,综合国力的排名就会大幅下滑。 第三. 德国 凭借着欧元对美元的微量升值和一定的经济增长,多年的世界出口冠军和保持巨额贸易出超,2016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位居世界第三,对外贸易额也有望(超越美国,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随着法国影响力的略有下降,作为欧盟经济实力最强国,德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必定会在全世界日益突显。教育一直领先于世界,哺育了康德、贝多芬、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等世界级伟人。 第四. 中国 2009年起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引擎。2011年底军事力量世界第二,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内市场规模世界第三,科技力量世界第二(航空航天科技,军工科技,核科技,电子信息科技等核心领域世界第二,船舶科技世界第一),占全球商业500强比重世界第二(紧次于美国),人口世界第一,高等院校在校生总数世界第一(3000万人以上),世界第一金牌数(体育超级大国地位的象征)。吞吐量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国拥有五座以上:上海,香港,广州,深圳,青岛,天津等。经济上与欧盟,美国形成世界经济大三角;军事上与美国,俄罗斯形成世界军事大三角,超级大国地位显现。但由于那时中国仅处于中等发展中国家高级阶段且欧盟和美国优势较大,所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甚至超越欧盟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实体,还有一段路要走。 第五. 俄罗斯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高速攀升是俄罗斯经济高速增涨的重要基础。2008年第一季度外贸额为16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8%;外贸顺差为5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莫斯科已成为欧洲房地产商在欧洲的首选投资地。2012年底前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将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贸易出口额将上升到世界第五位。 6.英国由于现在的世界计算机体系对英语有很大的依赖,未来五年内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英国也会成为世界亚超级大国之一,所以英语和汉语将更突显世界最重要的两大语种地位,英国具有语言优势。 第六,英国 由于现在的世界计算机体系对英语有很大的依赖,未来五年内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英国也会成为世界亚超级大国之一,所以英语和汉语将更突显世界最重要的两大语种地位,英国具有语言优势;英国移民及其后裔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占有人口的绝对比重;世界金融地位日益突显,也使世界金融中心伦敦影响力更大,再借力伦敦奥运会(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是英国综合国力升级由量变增强到质变飞跃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英国的发展前景值得关注。 第七. 法国 法国是紧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核能大国,在旅游业、军工科技和文化领域等方面较有优势,如果能够继续保持与中国的较好关系,2013~2020年将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处于优势地位,甚至有机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上赶超德国,但现在中法关系出现了危机。 第八. 加拿大 七大发达国家中,唯一石油净出口国;铀储量世界地二;与美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是公认的世界移民政策做得很好的国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使加拿大可开发空间大增,如果北冰洋航道开辟,加拿大有实现高速飞跃的可能。 第九. 印度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世界第二或三位的软件大国,综合国力增强速度,在大国中仅次于中国和俄罗斯;到2012年底印度将成长为世界六个亚超级大国之一;印度粗通英语的人超过两亿,这是印度在现代计算机领域,尤其是软件业的优势; (据说印度民间有1万吨以上的黄金和15万吨以上的白银)2012年以后,印度政府有实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收购民间5000吨黄金,使印度卢比迅速成为高价值的,为全世界认可的世界性货币之一,进一步提升印度的亚超级大国地位。《福布斯》杂志2008年5月4日报道:身价430亿美元的51岁印度富豪穆克什·安巴尼在印度经济中心孟买市,耗资20亿美元正在为自己打造一座高173米的世界上最昂贵的私人“摩天豪宅”。军事:印度一直保持着巨额的军事采购,计划在未来5年内采购300亿美元以上的军事硬件和软件;据称,印度自认为是亚洲第一军事强国。 第十. 巴西 世界第五人口大国,第五土地面积大国,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和石油等重要资源和能源出口国,拥有世界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该公司保有铁矿石约40亿吨;咖啡产量世界第一;拥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2012年底巴西将会发展为南半球拉丁美洲,非洲,大洋州三大洲中的最强国。 第十一. 澳大利亚 亚太地区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和世界最大铁矿石出口国之一;铀储量占世界的40%左右;世界最大小麦出口国;楼价平均每七年翻一番,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规律,具有极低的风险和极高的回报率;服务业几乎占其经济活动的8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银行业服务质量排名世界第三;货币升值速度世界顶尖,人口也在高速增长中,是世界较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 第十二. 韩国 如果韩元继续走软,那么2009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就会被墨西哥超越,2011年将会再被澳大利亚和荷兰超越,那样对韩国国际地位将会是极大的冲击。 第十四. 西班牙 在所有大国中,现在西班牙与其他大国的矛盾似乎是最不明显的。如果西班牙能够更好的处理好与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借力以中国为经济中心的强势亚洲经济和高速发展的非洲经济,2020年底前西班牙的综合国力将超越意大利,甚至会有更高的国际排名。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区别 中国的香港地区是发达地区,以香港为例,可说明很多问题。 1、收入水平。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是内地的十倍。在香港,建筑工人每天的工资500港币。内地的建筑民工每天的工资50到100元人民币不等,大部分在60元。大学的副教授月薪8万港币,一年约100万港币。内地大学普通教授平均很难挣到月薪1万人民币。北大的副教授阿忆倒苦水,说一个月只有三、四千工资,这也是实情。 2、教育水平。弹丸之地的香港有香港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高校数量之多,令人咋舌。高校多,民众受教育的机率也高。不像内地,大家争破头想去那几所好学校。而放眼世界,这些学校却又名不副实。没有一所像哈佛,甚至连新加坡的国立大学都比不上。试想,在中国内地,仅有一千多所高校。美国仅两亿多人口,却有三千多所高校。所以,我们的大学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们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世界银行的两分法。 发达国家包括发达、中等发达、初等发达和欠发达四分类。 目前发达国家也就20个左右,而发展中国家有100多个,笼统的讲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自身来说,在政策上参考意义比较小。我们把中等发达、初等发达、欠发达国家统称为发展中国家。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 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 、 以色列、 韩国 、马耳他、匈牙利 和捷克 。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 卢森堡(69,056) 挪威(53,465) 瑞士 (49,246) 爱尔兰 (46,335) 丹麦(45,015) 冰岛 (44,133)瑞典 (38,451) 英国 (36,977) 奥地利 (35,861) 荷兰(35,393) 芬兰 (35,242) 比利时 (34,081) 法国 (33,126)德国 (33,099) 意大利 (29,648) 西班牙 (24,627) 希腊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国):美国(42,076) 加拿大 (32,073) 亚洲(2国): 日本 (36,486) 新加坡 (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 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 (19,008) 巴哈马 (18,190) 斯洛文尼亚 (17,660) 以色列(16,987) 韩国 (14,649) 马耳他(13,144)匈牙利 (10,896) 捷克(10,708) 从新增的8个发达国家来看,大多是原有发达国家的近邻,如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匈牙利、捷克、塞浦路斯是欧盟成员国的近邻,韩国是日本的近邻,巴哈马是美国的近邻。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在发达国家之中,卢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继续拉大 ;爱尔兰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发达国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跃居世界第5名,是过去20年中经济最成功的发达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东欧国家在经历了90年代初转型期的阵痛之后,在过去10年间纷纷走出低谷,成为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东欧国家中转型最顺利且最靠近欧盟的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等国也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预备梯队中。 在人均GDP 的下一梯队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国家: 塞舌尔(8,892) 爱沙尼亚 (8,885) 斯洛伐克 (7,963) 克罗地亚(7,764) 立陶宛(6,796) 墨西哥(6,566) 波兰 (6,373)拉脱维亚 (6,150) 智利(5,742) 如能保持发展劲头,它们有可能在未来10多年内成为新增的发达国家。 对于中等发达国家的理解,学术界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将每年世界发达国家8大类发展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平均值即为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科院现代化报告课题组则认为,第二次现代化评价的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各国的平均值即可视为中等发达国家。《中国城市年鉴》总编组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出的城市现代化评价体系人均GNP的现代化标准为5000美元以上。 追问: 中国什么时候可以成为 发达国家 ? 回答: 将在2015年到2020年内实现全面小康,2050年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发达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