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儿科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西安儿童医院王院长)
本文目录一览:
- 1、萧红,萧军,萧乾,三位作家有什么关系啊?
- 2、军人退伍后继续教育选择哪里?
- 3、杜濂学习经历的启发
- 4、谁知道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怎么样?
- 5、给我介绍下西安好的文科院校!
- 6、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萧红,萧军,萧乾,三位作家有什么关系啊?
萧红与萧军是恋人关系,曾经一度是夫妻,后来分离了.萧红嫁给端木蕻良(也是一个文人)了
至于萧乾,的确除了和他们两个人一个时代以外没有什么关系
以下是他们三人的介绍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两位活跃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上的作家,大众的趣味总是喜新厌旧的,这无可厚非。
一开始读萧红的文章就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她对人物内心的描写极细致逼真又大胆暴露!那篇文章叫作《饿》——应当是真情实感吧,萧红的一生都不怎么富裕。
萧红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你知道她是锋利的,却忍不住要靠近她。从一怒而离家出走,到与萧军一世的爱恨纠葛,萧红的一生的每一次起承转合都清晰异常。
萧红无疑是很爱萧军的,到死都爱着,即使后来又另嫁了端木,依然爱着。这就是萧红,刀削斧剁一样的分明,却又千丝万缕的剪不断理还乱。
她该是有很安静地问过萧军的,那安静的语调或许会让人脊背发凉。萧军当然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同是东北人,我很可以理解他的霸道和爱面子。
萧军是拒绝了她的。
于是,她走了,在一生一世的剩余时间里恨他,在一生一世的剩余时间里最刻骨的爱他,在一生一世的剩余时间里最不可救药的后悔。
然而,这就是萧红,也只有这样才是萧红。
我是给了你机会的,而你说不爱我,那么我会走,一世都不会回头,但是我爱你,永远都不会变,那么,就让我们彼此远远的长久的遗憾吧,因为,我是给过你机会的!
萧红就这样走了,嫁了端木,却会在给萧军的信里温柔地告诉他,要买软一点的枕头,颈椎不好!!
萧红,我不知道你在很多年后会不会嘲笑一下自己孩子气的骄傲,我是不会的,萧军也不会的,你没有机会讲的话,在你凄凉离世很多年后,在萧军也已两鬓斑白的时候,他讲过的。
姓名:萧乾 性别:男 民族:蒙古族 出生年月:1910.1.27--1999.2.11[365zn.com收集]
萧乾(1910.1.27--1999.2.11),蒙古族,作家,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42--194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专攻“英国心理派小说”。曾任职于《大公报》。复旦大学教授。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365zn.com收集]
一提起萧乾,现在的年轻人马上会想到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记者。1910年,萧乾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区里,他是蒙古族人。少年时代的萧乾生活十分贫苦,他不仅没有玩具,没有书读,甚至连起码的温饱都没有着落。13岁的他就成了孤儿。在亲友的资助下,萧乾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他在地毯房当过学徒,在羊奶厂做过杂活,这样断断续续地一直念到中学毕业。1928年,18岁的萧乾到中国南方的一所中学里担任教师,一年后,他以教书所得的积蓄为学费,回到北京,考入当时最有名的大学燕京大学,不久又转入辅仁大学。他先学英国文学,后改学新闻专业,美国的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曾经作过他的老师。[365zn.com收集]
1935年萧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他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在萧乾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年夏天,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邀请他到该院中文系任讲师。当时的欧洲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去还是不去呢?经过再三考虑,萧乾还是去了英国,这一去就是7年,直到战争结束。在英国,他先是做教师,后来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当时的中国及时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大事。[365zn.com收集]
正象人们熟悉的那样,萧乾同时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位重要作家。早在30年代初,他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还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等。他非常珍惜自己早年所写的小说,觉得这是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因为正是写小说使他开始了创作生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萧乾返回祖国,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译作有《莎士比亚故事集》,曾销售近一百万册,此外有捷克作家哈谢克(HASEK)《好兵帅克》(THEGOODSOLDIERSCHWEIK),英国作家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等,他还因为翻译易卡生的《培尔.金特》(PEERGYNT)而被授予挪威国家勋章。而最让人惊叹的是,在80多岁高龄时,他还与夫人文洁若合作翻译了“最难懂的巨著”??爱尔兰小说家乔尹斯的《尤里西斯》,令文坛和世人瞩目、惊叹。晚年的萧乾,勤奋笔耕,写了大量散文、笔记、随笔、回忆录等作品,同时,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文化战士,他还几次出国参加国际作家聚会。评论界一致认为,萧乾的作品,真诚坦荡,深邃警醒,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萧乾是一生用“心”写作的人。而他自己则认为,自己这辈子的处事原则之一,就是讲真话。萧乾一生历经沧桑,就在他90诞辰前夕,反映他一生创作和翻译成就的10卷本《萧乾文集》出版,320万字的文集,包括了小说、散文、特写、杂文、回忆录、文学评论和书信,让读者得以欣赏他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部分作品。[
军人退伍后继续教育选择哪里?
陕西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联盟成立大会暨2019年退役军人教育培训班集中开班仪式在西安举行,标志着陕西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汇集西安交通大学等138家成员单位,通过整合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就业创业资源,促进退役军人由军事人力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转化,让退役军人有“位”有“为”,真正把退役军人的力量用起来、让退役军人把劲儿使出来。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在前段时间推出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10项措施基础上,为了在政府安置就业的同时,畅通自主择业、自主就业退役军人转业转岗的社会化通道,发挥陕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军队支持、社会参与的优势,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联合相关院校、事业单位、国企民企、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138家单位,成立了陕西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联盟,在专业化、社会化精准服务退役军人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包括四川省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中心、四川省就业训练中心(四川省创业服务指导中心)、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自贡职业技术学校、四川航天技师学院等2家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下属单位、4所本科高校、1所成人高校、21所高职院校、4所中职学校、6所技师学院。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四川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联盟章程》和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和秘书长单位名单。四川省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中心为联盟理事长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市技师学院(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副理事长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兼秘书长单位。提名并通过四川省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孟进任联盟首届理事长,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刘建超,成都市技师学院(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凌红,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文远为副理事长,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战胜秘书长。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为“四川省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培训联盟”揭牌。
杜濂学习经历的启发
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国军国主义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千万爱国义士,勇敢站起来,纷纷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战火中去。这时刻,在桃城区河西街的杜氏家族,就涌现出了三位爱国抗日义士,他们是杜濂、杜华和杜民三兄妹。
杜氏家族在衡水县城河西街是大户。其父杜立田,字坦之。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曾与同乡学友贾矩卿、郑际唐、李曾鲁、刘耀卿等一同考取保定直隶师范学堂,学习期间因伤病肄业回乡持家,经营《恒盛酒坊》,这座古老酒坊是清道光年间由杜氏先祖创立的,生产出的老白干酒,为北方著名白酒,畅销京津。1915年,经杜立田在省府任职老同学的介绍,曾易名“直隶高粱酒”,代表直隶官方,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荣获金奖,其奖状一直保存到1966年“文革”初期。
杜濂,原名杜锡璞,1919年5月生,衡水市桃城区河西街人。自幼聪慧好学,家境殷实,孩童时代就在本街的“亲仁”社学读书,后考入衡水县城里的高级小学堂,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冀县省立第十四中学读初中,毕业后又考入保定省立第六中学读高中。1936年在校读书期间,就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民族先锋队。
1937年,杜濂毕业回到衡水河西街。5月,杜濂接受衡水县党的创建人张海峰的委派,以抗日优秀青年身份,参加了“共产党直南特委”筹办的“民族解放先锋队训练班”受训。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训练班”提前结业,杜濂和学员立即回到家乡,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去。,日军猖狂入侵衡水县城,国民党县长弃城南逃,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其父杜立田对国民党军队的不抵抗行为,憎恨不已。他基予强烈的爱国思想,教育子女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不要在家当亡国奴!鼓励杜濂参加了八路军,并慷慨解囊资助抗日活动,第二年杜濂就加入了共产党。
在杜濂和家庭的支持下,其弟杜民(锡璘)加入了衡水县文化界抗日救国会,简称“文救会”,并担任副会长的职务;杜濂的妹妹杜华(锡珍)也加入了衡水县妇女抗日救国会,简称“妇救会”,是骨干力量。杜氏家族的三位子女一同加入抗日组织,这在衡水县城关颇有影响,大家颂号称:“杜氏三杰”。为此受到衡水县抗日政府的表彰,先后两次在这酿酒世家的大门上,挂上了“光荣抗属”的红牌。杜濂的姐夫赵明,参加了“抗日锄奸团”,后来又担任抗日县政府的秘书职务。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杜濂的叔父杜匍田,将三十一亩良田献给了衡水县抗日政府。1939年,时任衡水县抗日县政府教育科干事的李明(女)同志,受到日本宪兵队特务的围困,处境十分危险,杜匍田出资贰佰块银元,平息了事件,使这位女革命干部亲戚转危为安。杜民的妻子张娟是“妇救会”成员,不久又担任了中共衡水县委办公室主任一职。杜华的丈夫何一岺,也是县委武装部成员。河西街杜氏一度成为抗日模范家庭。
1938年初,19岁的杜濂,在县党组织领导人张海峰的安排下,秘密进入国民党邵北武部队的训导处(政治部)进行整顿工作。1938年5月,张海峰、刘辉组建的中共衡武工委成立,下设“抗日训练班’,杜濂入班为学员们讲课。1939年2月,衡水县抗日武装游击大队建立(简称“县大队”),贾殿阁任大队长,杜濂任大队教导员。
1940年春,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秘密来到衡水、深县一带开展对敌斗争。中共衡水县委立即派抗日县政府县长贾殿阁、县大队教导员杜濂,星夜赶到王家斜庄的回民支队司令部,与马本斋司令员共同协商,在康庄联合歼灭了日本侵略军的尚田部队,击毙了尚田大佐。这年7月,杜濂又与马本斋司令员在贡家台一带共同伏击了日伪军的骚扰。
1940年冬,冀南军区党委决定,衡水县大队改编为八路军129师新编第九旅26团第五营,杜濂担任营教导员,投入到大军区的抗日前线,衡水县大队又重新组建。
1943年3月,杜濂回县大队代理副政治委员。这年的11月,杜濂与其妹杜华、其弟杜民随贾殿阁等人一同奔赴太行山根据地,参加冀南三大队营级干部整风学习。
1945年7月,杜濂担任中共衡水县委委员,兼任敌工站的负责人。这年夏天,杜濂与县委书记刘广泉等人,带领部队解放了日伪军占据的赵家圈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共衡水县委、县政府和县大队立即决定,按照上级的通知,接受在衡的日军投降。8月2 1日,杜濂作为全权代表,率领县委、县大队人员,前往日军集结的衡水火车站,与日军代表谈判受降问题。谈判过程中,日军代表表示投降,但暂不交出武器,以“需等上级指示”为由拒绝缴械。杜濂极为愤慨,一方面请示上级,一方面将火车站和铁道桥炮楼包围。这时,在国民党特务的撮合下,衡、枣、武的伪军摇身一变成了“国军”,集结一起继续盘踞衡水城区。
1945年9月2日,衡水县大队、枣北县大队和衡水县敌工站的干部战士,正式编为冀南军区5分区独立2团,杜濂担任副团长,下辖3个营,总兵1490人。,进攻衡水城关河西的战斗打响,杜濂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在杜濂的策划下炸掉北阁炮楼,经过激烈的枪战、巷战、肉搏战,共毙伤俘敌人300余名,解放了河西街和问津街。
为了尽快解放衡水县城,在冀南第五军分区独立一团和独立二团的预备连的配合下,於1945年12月14日,解放了衡水县城。这时候的杜濂,已奔赴到山东参加了解放德州的激烈战斗中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衡水县抽调几百名干部分批随军南下。杜濂带领所属部队也加入南下大军,改编为江汉军区部队,随军南下至湖北省随县。1948年9月,江汉军区作出第三次解放随县的战斗部署。杜濂身为随北剿匪指挥部指挥长,带领所属部队的一个连,到随县做战斗前的侦察任务,还要做扩充地方武装建立新政权的工作。重阳节那天到达河原店,指挥长杜濂听完地方党组织对敌情情况后,即命手下带一个班到下畔,摸清敌部署,速战速决,又打了一场漂亮仗。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奉中央军委毛主席的命令:在湖北花园镇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公安部队第十一师”,杜濂担任了公安十一师参谋长。后来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七师”(简称建七师),杜濂担任副师长职务。 1952年3月,建七师接到紧急命令,全师五个团的兵力,火速赶往湖北省石首县,投入了空前规模的荆江分洪水利工程建设,在短短的75天时间里,一万两千多名指战员,日夜奋战。硬是用双手双肩筑起了全长8.2公里的虎渡河拦河大坝,为防洪抗洪,治理长江,做出了贡献!杜濂和他的部队完成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荆江分洪”。1953年3月,在“保卫海南、建设海南”的 任务中,杜濂所在的部队又奉命开赴广东海南修建沙堤机场。1954年部队又奉令赶到福建前线,冒着敌机的空袭骚扰,在解放军一个高炮师掩护下,不顾安危,日夜奋战,抢建了龙田军用机场等紧急国防工程。1954年7月,武汉遭遇百年不遇洪水的冲击,长江大堤里的水位高于城市,武汉市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可能,在这危急的关头,杜濂和建七师的战士们奉命赶到了险情最严重的张公堤,投入了紧张的抗洪防汛。在3个月的抗洪抢险中,用生命保卫了武汉三镇和人民的安全。杜廉和他的部队在其中得到了锻炼提高。在当时,杜濂是一位有学历的,知识型的军政领导干部,从他的秘书最初写一份介绍信或简单的公函,到以后写工作总结,他都亲自过目反复修改,还不厌其烦地讲解篇章行文。小秘书和工作人员,都非常敬佩这位雷厉风行而又诲人不倦的首长。
建国后,杜华与丈夫何一零都在公安部工作,后来杜华担任西安市公安局局长,何一零任陕西省公安厅厅长一职。杜民、张娟夫妇在北京工作,杜民任职交通部,张娟在全国妇联任职。
1955年9月22日,“陕十一建”公司在西安召开了成立大会,杜濂和他的建七师的战士们奉命脱下戎装,集体转业。从此,这支有着光荣历史,英勇善战、敢打硬仗的“野战军”,开始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新的篇章。这一年,杜濂受国家建工部的委派出国到“苏联”,学习大型建筑企业施工组织与管理。回国后历任建工部建筑工程西北四公司经理、西北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等职。后来,随机构变革,先后在建工部第五工程局、陕西省建设厅、陕西省建筑总公司担任领导职务。
杜濂带领团队在国家“一五”时期,建成115、514、408厂和5602空军基地等国防重点工程。后来,杜濂又参加并组织了西北地区多项大三线建设重大工程,包括两弹一星在青海高原大山深处的建筑工地,即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天宇一号工程”的原子弹研制基地,以及902、903核工业基地和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063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等重要工程的施工任务。共和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就在他们所建的基地腾空;祖国的卫星就是从他们筑造的基地升起。改革开放初期,杜濂又担任了黄河牌彩电高科技民用生产线的总指挥。
今日的“杜氏三杰”,均已迈入耄耋之年,杜濂1989年离休,副省级待遇。与其妹杜华都在西安市安度晚年;杜民和张娟离休后在北京养老,都很平安。家乡同胞祝福革命老人,健康长寿。
谁知道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怎么样?
1.历史地理学
创建人为大陆“历史地理学三杰”之一的史念海(其余二人为谭其骧、侯仁之)。
历史渊源:
早期奠定了师大历史地理学在国内地位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史念海、朱士光、马正林三位教授。1987年由史念海创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它在今天依然是国内历史地理学界唯一的专业期刊(CSSCI)。同年,师大成立历史地理研究所;2000年,改组为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简称西北环发中心),同年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师大历史地理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中国古都学会:由史念海创建,如今会长是朱士光。今天八大古都格局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国古都学会的影响,其中几个古都是由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
现状:
上述三位教授,朱士光、马正林早已不带学生了,而史念海则在2001年病逝。如今担任西北环发中心主任的是侯甬坚。
中心主要人员:
侯甬坚:教授,石泉、安芷生(中科院)的弟子;担任师大西北环发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编,《历史地理》副主编。他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系统学过历史地理学(历史学)、地质学(理学)的学者之一。
王社教: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担任师大西北环发中心副主任、中国古都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主任。
李令福: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担任西北环发中心副主任,中国古都学会秘书长。
张萍:教授,朱士光的弟子;代表作《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在2007年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耿占军: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担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
今天,同在西安的西北大学历史地理学的导师也是从师大出来的:如吕卓民、徐卫民,是史念海的学生。
2.中国古代史
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史是师大的传统优势学科。其中,师大的先秦史、唐史作为全国重镇之一已经很多年了。历史上在师大任教的学者有赵世超(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何清谷(战国秦汉史学家)、斯维至(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史念海(中国唐史学会名誉会长、秘书长)、胡戟(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马驰(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牛致功(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牛志平(中国唐史学会秘书长)……
1980年成立的中国唐史学会会址设在师大,主要创建人为史念海、唐长孺、郭琦。然后史念海创办了《唐史论丛》,担任主编多年,之后主编是杜文玉。2007,中国古代史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今天师大中国古代史的主要教授有:
杜文玉:教授,担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史论丛》主编。
王双怀:教授,史念海的弟子;担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武则天研究会副会长。
王晖:教授,晁福林的弟子;担任中国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
韩小忙:教授、李范文的弟子,主攻西夏学;代表作《西夏文正字研究》在2006年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萧正洪:教授,李长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史念海的弟子,主攻历史地理学、明清史;担任师大副校长。
3.历史文献学
历史渊源:
由黄永年创建,黄永年的主攻方向是唐代历史文献。
今天师大历史文献学主要是黄永年的弟子贾二强(师大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在,他的主攻方向也是唐代历史文献。师大是国内唐代文献方面的重镇之一。
4.专门史
师大专门史有8个方向左右,每位导师有自己不同的主攻方向:
韩星:教授,主攻中国文化史、先秦史;担任师大儒教研究所所长。
袁林:教授,王玉哲的弟子,主攻先秦史、中国古代经济史;担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区的副秘书长(西南区则是川大彭邦本,已升任副会长)。
薛平拴:教授,史念海的弟子,主攻隋唐史、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经济史;担任中国唐史学会副秘书长。
艾冲:教授,主攻历史地理学、中国边疆史地。
唐亦功:教授,黄永年、侯仁之的弟子,主攻城市历史地理。
拜根兴:教授,主攻中外关系史(东北亚方向)。
刘戈:教授,主攻中国民族史(回纥文方向)。
商国君:教授,主攻中国古代思想史,朱绍侯版《中国古代史》编者之一。
5.中国近现代史
主要导师有:
王玉华:教授,主攻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
张华腾:教授,主攻清末民初社会转型。
6.世界史
师大世界史是同中国社科院的合作基地之一。世界史80年代之后逐渐成为师大的一个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其中苏联史(俄国史)学科由杨存堂(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副会长)创建,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1985年由师大筹办在西安举办成立大会。今天师大俄国史方面的导师是——曹维安:教授,担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理事。
今天师大世界史的主要优势学科是美国史(冷战史)、俄国史、欧洲史、世界近现代史。
主要教授有:
白建才:教授。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分会副会长)。
马瑞映:教授,主攻欧洲史、国际关系史。担任师大社科处处长。
何志龙:主攻中东历史与国际关系,担任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
7.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主要导师是张懋镕教授,西大校友,李学勤的弟子,不过因为年纪大了貌似已经不带学生了;曹玮,教授,主攻商周考古与古文字,担任中国殷商学会理事。
8.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只有一位导师——施建雄,教授,担任师大研究生部副主任。
给我介绍下西安好的文科院校!
西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这是西安最好的三所以文科为主的高校
西北大学的经济学基地班和历史学基地班在全国享受盛名 副总理王岐山毕业于西北学经济学专业 贾平凹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陕西师范大学是我国老牌师范大学,中文,历史,政治教育等专业属于B+。
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我国四大外语高校之一。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属于陕西名牌专业特色专业。
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根据校名的变更,学校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西北俄专时期〕
1950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外交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西北建立一所外语院校。
1952年11月7日,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中国共产党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合并为“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是为西外前身。
从1952-1958年,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在建校早期的六年里,由中国和苏联教师共同培育了数以千计的俄语人才,大大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
二、〔西安外国语学院时期〕
1958年,鉴于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教学成绩突出,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同年,增设英语专业。
1959年,学校增设德语专业和法语专业。
1960年,增设西班牙专业,后与法语专业合并为法西语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遭到破坏。
1969年,学校被迫迁往陕北富县创办“窑洞大学”和“五七干校”,所有专业的师生一边进行体力劳动,一边进行教学工作。
1972年,学校主体迁回西安,教学秩序开始恢复。
1975年,学校在俄语系增设日语专业,更名为“俄日语系”。
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5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开设旅游系。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5年,西安外国语学院和陕西外国语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西安外国语学院。
2001年,成立商学院。
2002年,学校举行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并修建了雁塔校区校门“凯旋门”;英语系更名为“英文学院”。
2004年,学校增设朝鲜语专业。同年,该专业与日语专业合并,成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2005年,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增设阿拉伯语专业。
2007年,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增设印地语专业。
2008年,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增设泰语专业。
三、〔西安外国语大学时期〕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在东语学院和法西语系分别增设印地语专业和葡萄牙语专业。
2007年,法西葡语系合并意大利语专业,成立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调整为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随后,学校成立国际学院。
2008年, 东语学院增设泰语专业。
56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实现了由单科外语院校向突出外语特色,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管理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的转变,如今的西外是国家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93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17个院、系、部等教学机构, 30个本科专业,6个辅修专业;
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与国外两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俄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俄语、英语、德语、法语和日语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4年11月,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19个二级评估指标中17个被专家组评为优秀。
学校科研实力强,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人文地理研究所等22个学术和研究机构,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语及跨学科科研体系,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外国文化部资助的科研项目,出版了高质量的大型辞书、专著、译著、论文和教材。学校创办的《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人文地理》等学术刊物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杂志入选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
学校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国(境)外8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有43所国际知名大学的外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担任专职教师或合作研究。200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富布莱特项目定点院校。与澳大利亚、日本、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9所学校实施本科生、研究生“双校园”培养项目。同时学校在新加坡和英国还建有2个学生实习基地。
学校是西北出国留学人员的培训基地。教育部早在1979年就在学校设立了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近30年来先后培训各类出国留学人员55期、共计86000余人次,其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2820余人次,单位委托定向培养3000余人次,高级职称以上占到80%,他们中有两院院士、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企业家等。
最近几年来,西外一直承担着为在西安召开的国际和国内大会提供翻译和志愿者的任务。
最近三年来,学校服务过的重要大会有:
200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西安、首届欧亚经济论坛;
2006年,“国际古遗址保护中心成立大会”、“人文奥运 盛典西安”、中国糖果博览会;
2007年,国际道德经论坛、清明节黄帝陵祭祖、国际法律论坛和2007年的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等等!
学校优质的翻译和服务工作,得到了外界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编辑本段]校训以及办学方针
一、〔西外校训〕
爱国、勤奋、博学、创新
二、〔办学方针〕
立足陕西
服务西北
辐射全国
面向世界
★学校现任党政领导
校党委书记:郝瑜(前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校长:户思社
党委副书记:梁德智
副校长:褚凤林
校纪委书记:王颖
副校长:刘越莲
校工会主席:杨勇才
[编辑本段]校区分布图
[编辑本段]各院系与专业一览表
1、俄语系(创建于1952年)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俄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
被教育部批准为西外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院系
被确定为西外首批申报博士点授权院系
2、英文学院(起始于1958年)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
被确定为我校首批申请博士点授权院系
3、英语教育学院
英语(教育方向)
4、德语系(创建于1959年)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
陕西省重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
5、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起始于1959年)
a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创建于1959年
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
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b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
创建于1960年
c葡萄牙语语言文学专业
创建于2007年
d意大利语语言文学专业
6、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起始于1975年)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源自于1975年的俄日语系
陕西省名牌专业
韩语(朝鲜语)语言文学专业
创建于2002年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
创建于2005年
印地语语言文学专业
创建于2007年
泰语语言文学专业
创建于2008年
7、旅游学院
英语(旅游)
旅游管理
旅游学院前身主攻日语(旅游)专业,后经调整,撤掉此专业。与此同时,设立英语(旅游)。
8、商学院
英语(商务方向)
ACCA
经济学(英语)
金融学(英语)
工商管理(英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
会计学(英语)
法学(英语)
9、汉学院
对外汉语
10、研究生部
11、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12、国际关系学院
外交学
国际政治
13、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英语)
广告学(英语)
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
播音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14、巴黎时装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方向)
15、高级翻译学院
英语同声传译
英汉笔译
英汉视译
商务英语
高翻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翻译专业之一,下设文学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三个方向和翻译教学研究中心,是我国西部地区课程门类最为齐全的翻译专业教学实体
地址:西安郭度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教学楼I区3楼 邮编:710128 电话:029-85319014
16、洪堡学院
17、西影影视传媒学院
18、国际学院
英语
日语
韩语
法语
19、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继续教育学院
21、高等职业教育部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1、政治方面: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2、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3、对外关系方面:本阶段,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
扩展资料:
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和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秦汉时期的九原’学术论坛”近日在内蒙古包头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
秦九原郡、汉五原郡处于北方长城防御区“北边”的中点,具有防务重心的地位。又通过直道与政治中枢相连接,形成了特殊的交通格局。秦汉时期,这里曾经是农牧经济交汇的新经济区,也是民族文化竞争和融合的热点。
汉民族和匈奴民族的精英人物以九原为舞台进行过精彩的历史表演。这里有赵武灵王的足迹,有秦昭襄王经营北边的遗存,也是秦始皇、汉武帝巡视边务的地方。
与会专家不仅围绕秦汉时期九原地区的军事战略地位、地理沿革、民族互动、历史人物以及秦直道的作用与影响等主题进行热烈研讨,而且实地考察了秦长城、麻池古城、张龙圪旦汉墓群、昭君古渡等秦汉历史文化遗迹,对九原秦汉文化产业园区规划等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断代史专业学会之一,1981年9月23日至28日,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讨论会在西安举行,至今已召开了13次年会。上级主管部门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秘书处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理事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处理理事会及研究会的日常工作。著名学者林甘泉、林剑鸣、高敏、张荣芳、周天游等先后担任会长。现任会长为王子今,现任顾问为林甘泉、田余庆、安作璋、朱绍侯、高敏、张传玺、张荣芳、周天游。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在成立至今的三十多年中,在繁荣学术、加强交流、推动合作、培养人才等方面,为秦汉史研究的全方位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学会之一:已编辑出版《秦汉史论丛》12辑,累计字数近500万,还编译了国外秦汉史研究资料若干。
积极发展会员,秘书处每年定期编辑《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通讯》,及时交流会员之间的研究信息。
定期举办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及不定期的专业研讨会,还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合作,召开各种小型的专门研讨会,不断将秦汉史研究推向深入。目前研究会还与日本、韩国及港台地区的秦汉史研究团体建立了较稳定的信息交流渠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专家学者研讨秦汉时期的九原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