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心一意”为民服务:上海疫情下的“洋志愿者”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不少在沪外籍人士也用多种方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据统计,目前在沪工作的外国人数量达21.5万。他们身份多样,有跨国公司员工、外籍教师、留学生……意大利人宋文龙(Stefano Pieriboni)就是其中一员。疫情期间他选择留在上海,并当起了志愿者,与上海市民并肩抗击疫情。
“我想通过做志愿者的方式感谢中国”
“B栋可以下来做核酸了,B栋可以下来做核酸了,谢谢大家配合!今天是个好日子。”上海市长宁区的一个小区里响起了熟悉的洋腔调喊话,这是宋文龙在小区担任志愿者的又一天。
现任某外企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的宋文龙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2007年,他初次来中国,在一家意大利公司实习时,与现在的妻子陈超一见钟情。2009年,他赴上海交通大学进修,并在上海扎下了脚跟。
宋文龙与妻子陈超。受访者供图
宋文龙是在今年三月底申请加入志愿者团队的。“疫情期间,居委会和物业保安们为了帮助居民,工作十分辛苦,有时甚至就睡在地板上。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尽我所能帮助大家,便向居委会申请,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
2022年对宋文龙来说也是特殊的一年。“我获得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心里感到无比自豪!很感谢过去十几年中国给予我的帮助。在这个困难的时刻,我希望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来帮助这个国家,帮助上海这座城市,以此表达我对她们的感激。”
在社区担任志愿者的宋文龙。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的工作是琐碎而繁复的,宋文龙不仅需要帮助医务工作者组织日常的核酸检测,还负责查验快递员的核酸证明,并对进入小区的物品进行消毒。“我平时值夜班。当送货人抵达时,我需要检查他是否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用酒精对包裹进行消毒,然后派送给小区居民。”
在日常志愿者工作之外,宋文龙还自告奋勇做起了小区团购的“团长”。“作为意大利人,我尽可能地为邻居们提供美味的意大利食品,例如意大利面、比萨饼等。接单、进货及配送都由我负责。”在他看来,疫情期间的意大利食品团购也是一种文化互动,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中意之间的文化交流。“我很自豪能够在这个困难的时期让我的邻居们品尝到意大利美食。”
在社区担任志愿者的宋文龙。受访者供图
“上海也是我的城市”
因为妻子是中国人,宋文龙将中国也看作了自己的家。“岳父岳母都把我当成自己人,这让我觉得自己更像中国人了。”小区里的中国居民也对这个“洋志愿者”的主动担当赞不绝口。
宋文龙在疫情期间也遇到不少困难,比如五岁的儿子没法上幼儿园,不得不待在家里。尽管如此,他依然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尽己所能为邻居们带去更多信心与正能量。“我选择更多地谈论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话题,这也能为我们的社区带去力量。”
受疫情影响,宋文龙已经两年未与意大利的家人团聚了。谈及万里之外的家人,宋文龙有些激动:“我妹妹最近生下了一个女孩,我现在当舅舅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和他们团聚。”在宋文龙看来,自己的家庭也是上海的一个缩影。“上海的迷人之处在于她的包容性,在这里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
宋文龙坦言,过去的两个月里,他和社区的居民经历了非常特殊的一段时期,这是他从未经历过的。即便如此,他依然热爱这座城市,并衷心祝愿上海能够早日回到正轨。“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觉得我有必要帮助我的城市上海,帮助她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