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散剂要求过几号筛(散剂一般应通过的筛号是)
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散剂?
- 2、散剂的制备
- 3、中药散剂的散剂的质量要求
- 4、《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了几种粉末等级和 几种筛号
- 5、谁知道散剂的装量差异怎么计算?要计算的方法,不要网上有关药典的那些记载,读书的时候老师讲过忘了
- 6、中药散剂里 ,用于内服的散剂、用与外用的散剂、还有用于消化道溃疡和儿科用的散剂分别要求过多少目筛?
什么是散剂?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粉状药剂。
散剂是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国最早的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已有散剂的记载。
《名医别录》中对散剂的粉碎方法已有“先切细曝燥乃捣,有各捣者,有合捣者……”的论述。这些制备原则至今仍在沿用。散剂历代应用颇多。迄今仍为常用剂型之一,其制法也有进一步发展。
散剂的特点古代早有论述:“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因散剂比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散剂能产生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此外,制法简便,剂量可随症增减,当不便眼用丸、片、胶囊等剂型时,均可改用散剂。但由于药物粉碎后比表面较大,故其嗅味、刺激性、吸湿性及化学活动性等也相应地增加,使部分药物易起变化;挥发性成分易散失。故一些腐蚀性强及吸潮变质的药物,不宜配成散剂。
散剂一般按其用途、组成、性质及剂量型分类。
按医疗用途可分为内服散剂与外用散剂。内服散如乌贝散、益元散等。外用散如金黄散、冰硼散等。
按药物组成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方散剂。前者系由一种药物组成,如蔻仁散、川贝散等。后者系由两种以上药物组成,如婴儿散、活血止痛散等。
按药物性质不同,可分为含剧毒药散剂如九分散、丸一散等;含液体成分散剂如蛇胆川贝散、紫雪散等;含共熔组分散剂如白避瘟散、痱子粉等。
按剂量型可分为分剂量散剂与非剂量散剂,前者系将散剂分成单独剂量由患者按包服用,如多数的内服散剂;后者系以总剂量形式发出,由患者按医嘱自己分取剂量,如多数的外用散剂。
散剂的质量要求:
散剂中的药物均应粉碎,根据医疗需要及药物性质不同,其粉碎细度应有所区别。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内服散剂应通过80~100目筛;用于消化道溃疡病应通过120目筛,以充分发挥其治疗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120目筛。眼用散剂则应通过200目筛。
散剂一般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剂量型散剂其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药典规定。
散剂的制备
1、粉碎与过筛:
药物的粉碎与筛析见第三单元,按药物本身性质及临床用药的要求,采用适宜的粉碎方法,粉碎并过筛得细粉备用。
2、混合:
混合系指使多种固体粉末相互交叉分散的过程或操作。通过此操作使散剂中各药物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混合方法一般有研磨混合法、搅拌混合法和过筛混合法。小量制备多采用先研磨再过筛的方式混合;大量制备则多采用搅拌、过筛及先搅拌再过筛的方式混合。散剂中常用混合方法及操作要点如下。
(1)打底套色法 此法为中药丸剂、散剂中对药粉进行混合的经验方法。系将少的、色深的药粉先放入研钵中作为基础,即为“打底”,然后将量多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到研钵中,轻研混匀,即是“套色”,直至全部药粉混匀。
(2)等量递增法 一般而言,两种物理状态和粉末粗细均相似且数量相当的药物易混匀。
而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则不易混合均匀,此时应采用“等量递增法”,即先将量小的组分与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再混匀,如此进行至量大的组分加完并混合均匀。
此法工时少,效果好,是混合操作的重要技术在研磨混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一般应先在研钵中加少许量大的组分,以饱和研钵表面能(即用药粉填满研钵表面缝隙),避免因量小组分直接加入研钵而被吸附的损失。
②当药物的堆密度相差较大时,应将“轻”者先置于研钵中,再加等量“重”者研匀,如此配研混匀。这样可避免轻者上浮飞扬,重者沉于底部而致使轻重粉末不能被混匀。
3、分剂量:
分剂量系指将混合均匀的散剂,按照所需剂量分成相等重量份数的操作。根据散剂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可选用以下方法。
(1)目测法 即先称取10份总量的散剂,根据眼力估量分成10等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此法简便易行,适于药房小量配制,但误差较大,可达10%~20%.毒性药或贵重细料药散剂不宜使用此法。
(2)重量法 按规定剂量用手秤或天平逐包称量。此法剂量准确,但效率低。含毒性药及贵重细料药散剂常用此法。
(3)容量法 为目前应用最多的分剂量法。常用的散剂分量器是以木质、牛角、金属或塑料制成的一种容量药匙。有的在匙内装有活动楔子,用以调节所需剂量。
大量生产时用散剂自动分量机及散剂定量包装机。容量法适用于一般散剂分剂量,方便,效率高,且误差较小。容量法分剂量应注意粉末特性并保持铲粉条件一致,以减少误差。
4、包装:
散剂的比表面积较大,易吸湿、结块,甚至变色、分解,从而影响疗效及服用。因此应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和贮藏条件以延缓散剂的吸湿。
常用的包装材料有有光纸、玻璃纸、蜡纸、玻璃瓶、塑料瓶、硬胶囊、铝塑袋及聚乙烯塑料薄膜袋等。
分剂量散剂可用各式包药纸包成四角或五角包,非分剂量散剂多用纸盒或玻璃瓶包装。散剂贮藏的环境应阴凉干燥,且应分类保管,定期检查。
扩展资料:
使用散剂的注意事项:
1、配制散剂要过100目左右的样筛,药粉要保持干燥,以避免对皮损的不良刺激。
2、有渗出液分泌物及脓性皮损忌用散剂,因为散剂容易与渗出液结成药痂,会导致继发感染,而且散剂对糜烂面有较大的刺激性。
3、干燥皲裂性皮损忌用散剂,以防止进一步拔干脱水,使皮损加重。
4、毛发部皮损使用散剂,因不易被清除,也不应使用。
5、含淀粉类的散剂,忌用于腋窝、腹股沟、乳房下及阴部、肛周等部位,因在皱褶及多汗区使用含淀粉类散剂,会使药物与汗液混合,药物粘附于皮损,腐败分解,产生毒素,会加重对皮损的刺激。
中药散剂的散剂的质量要求
散剂中的药物均应粉碎,根据医疗需要及药物性质不同,其粉碎细度应有所区别。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内服散剂应通过80~100目筛;用于消化道溃疡病应通过120目筛,以充分发挥其治疗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120目筛。眼用散剂则应通过200目筛。
散剂一般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剂量型散剂其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药典规定。
《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了几种粉末等级和 几种筛号
《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了6种粉末等级和9种筛号。
《中国药典》现行版为2015版,粉末等级和筛号规定在凡例部分。粉末分等如下:
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本版药典所用药筛,选用国家标准的R40/3系列,分等如下:
扩展资料:
中国药典凡例部分关于标准(包括粉末等级和筛号)的规定:
一、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与通则对未载入本部药典的其他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
二、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通则与药品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三、凡例和通则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通则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四、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五、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药典2015版在线查询-四部凡例
谁知道散剂的装量差异怎么计算?要计算的方法,不要网上有关药典的那些记载,读书的时候老师讲过忘了
取散剂10包(瓶),除去包装,分别精密称定每包(瓶)内容物的重量,得出每包(瓶)内容物的装量,再根据标示装量计算其装量差异限度(以下列出),超出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余2包(瓶),并不得有1包(瓶)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1倍。
标示装量≤0.1g的差异限度为±15%,
0.1g以上~0.5g的差异限度为±10%,
0.5g以上~1.5g的差异限度为±8%,
1.5g以上~6.0g的差异限度为±7%,
6.0g以上为±5%。
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散剂,一般不再做装量差异限度的检查
中药散剂里 ,用于内服的散剂、用与外用的散剂、还有用于消化道溃疡和儿科用的散剂分别要求过多少目筛?
中药散剂里 ,用于内服的散剂、用与外用的散剂、还有用于消化道溃疡和儿科用的散剂,一般要求过120目筛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