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发热中医健康指引图片(身体发热的中医辨证)
本文目录一览:
- 1、在中医上,人有哪九种体质?分别存在哪些健康问题?
- 2、中医的健康标准是什么
- 3、中医对发烧是怎么解释的
- 4、手心脚心发热出汗是怎么回事中医怎么调理?
- 5、中医的角度解释发烧,怎么治疗发烧。
- 6、对经常发热的孩子中医如何调理?
在中医上,人有哪九种体质?分别存在哪些健康问题?
下面来介绍一下,在中医上所说的九种体质和存在的健康问题
一、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是最稳定的、最健康的体质!一般产生的原因是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平和体质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中医体质养生状态。平和质所占人群比例,约为32.75%,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存在的健康问题:患病几率很少
二、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比较相近,从性质上来说,属于虚性体质。阳虚体质以热量不够,阳气虚,缺乏温煦,畏寒怕冷为主。气虚体质也有阳虚体质的这些倾向,但它最主要是反映在脏腑功能的低下。气虚体质的人相对五脏来说,肺脏功能和脾脏功能弱。
存在的健康问题:平时体质虚弱,易患感冒;或发病后因抗病能力弱而难以痊愈;易患内脏下垂
三、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是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阳气不足、阳虚生里寒的表现,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体倦嗜卧,畏寒肢冷,全身无力或有肢体浮肿,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淡白,脉沉微无力。
存在的健康问题:发病多为寒证,易患泄泻、阳痿等
四、阴虚体质
常见表现: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经常感觉身体、脸上发热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口干,头发、皮肤干枯,舌干红、少苔,甚至光滑无苔,常感到眼睛干涩,经常口干咽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忧思过度、房事不节、久病之后而发病。
存在的健康问题: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易患咳嗽、糖尿病、闭经发热等
五、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内阻的体质,常表现面色晦黯,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
存在的健康问题:易患出血、中风、冠心病等
六、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脏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常表现为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
存在的健康问题:易患糖尿病、中风、眩晕、咳喘、痛风、高血压、冠心病等
七、湿热体质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存在的健康问题:易患疮疖、 黄疸、火热等病证
八、气郁体质
中医认为,气郁多由忧郁烦闷、心情不舒畅所致。长期气郁会导致血循环不畅,严重影响健康。
存在的健康问题:易患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
九、特禀体质
特禀体质又称特禀型生理缺陷、过敏。"特"指的是什么?就是特殊禀赋。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主要包括过敏体质、遗传病体质、胎传体质等。
存在的健康问题:凡遗传性疾病者,多表现 为亲代有相同疾病,或出生时即有缺陷;若 为过敏体质,易出现药物过敏、花粉症、哮 喘等过敏性疾病
中医的健康标准是什么
中医健康的十大标准
1.眼睛有神
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之感,说明精充、气足、神旺,脏腑功能良好。
2.声息调和
说话声音洪亮,呼吸从容不迫,反映出心肺脏功能及循环功能良好。
3.小便通畅
小便通畅,每天尿量1000至1500毫升,说明泌尿功能正常。
4.大便通畅
大便每日一次或两次,无腹痛、腹泻,提示消化功能健旺。
5.体形适中
保持体形匀称,不胖不瘦。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5(女性减100)(公斤)。
6.牙齿坚固
保持口腔卫生,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7.腰腿灵便
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半小时,使肌肉、骨骼和四肢灵活自如。
8.脉搏正常
脉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整齐、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9.饮食有节
每日定时定量,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酗酒,不吸烟。
10.起居准时
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
中医对发烧是怎么解释的
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以发热时间分,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以发热部位分,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瘀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
手心脚心发热出汗是怎么回事中医怎么调理?
手脚容易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如果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症状比较明显,那很有可能是肾阴虚所引起的。
原因分析
手脚出汗因为肾阴虚引起,主要和个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长时间的工作劳累、精神紧张,或者是过度的进行性行为都是主要因素。
举措建议
处理容易出汗的情况首先要建议平时放松心态,不要过度的紧张,如果有空最好可以放个假出去旅游散散心,同时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要纵欲过度。
中医的角度解释发烧,怎么治疗发烧。
中医讲发热一般指内伤发热
也分低热和高热
(高热)
例一王XX,男,11岁。高热持续一月余,最高体温达42℃,经各种抗菌素、退热药治疗未见效果。症见每日午一55一后两度热势上升,至次早则稍降,虽然体温在40℃以上,而患者自觉并不发热,其脉弦涩,其舌色暗,面无热色,右胁下痛不移,口不渴,大便自调,小便亦利。观其体温虽高而自觉反不热,是无表热可知;口不渴便亦不结,是无里热又可知。脉弦涩,胁痛不移而舌质黯,是血瘀发热,已可征信,建议用活血化瘀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尾、赤芍、川穹、西红花、炒枳壳、柴胡、制没药各4.5克净桃仁、川牛膝、干地龙各6克干生地9克桔梗、甘草各3克连服一周,其间或加生鳖甲、生牡蛎、或加延胡索、血竭,午后发热略有下降趋势。又以原方并佐以小金丹,早晚各服一丸。二周后热降痛减;三周午后之热巳低,胁痛消失,大便曾见黑粪,舌黯稍减而脉细,改为两日一剂,缓其剂而续和之,使瘀尽去而正不伤。二十日后复诊,热退已二周余,停药已达一周,患者由29.5公斤增至31公斤,舌色鲜红而不黯,脉象缓和而不弦涩,精神体力恢复正常。巛蒲辅周医案》)
例二男性患者,慢性粒细胞自血病。每天傍晚开始发热达40℃,下半夜自汗身凉,大起大落,巳有半年。平时手心微热,两足不温,腰以下特别痠痛,大便数天一次。舌苔厚腻,脉沉细无力。诊断为下焦阴阳并虚,中气不振,用黄芪、生熟地、归身、苁蓉、升麻、白术、泽泻等甘温除热,次日晚上热即平静。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
例三刘Xx,男,17岁,门诊号:565375。初诊日期:1965年10月21日。患者于了月中旬劳动后,淋浴感寒而致发热(39℃),一56一经西药治疗两周发热仍未退。住院期间,每日下午体温波动于38.℃上下。经西医多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发热运今已三月余。来诊时每天下午4点至夜间2点发热(38.5℃),烧前先有恶寒,继而身热,无汗,伴有头晕,咽干,胸部觉隐痛,随后汗出热退,饮食尚可,二便一般。舌苔自厚、质红。脉细稍数,略显浮象。辨证;阴虚发热,营卫不和。治法:养阴清热,调和营卫。方药:青蒿10克鳖甲10克秦充6克地骨皮12克玄参12克银花15克天花粉15克鲜生地12克丹皮10克赤白芍各10克僵蚕6克鲜石斛30克灯芯1.5克桂枝3克甘草6克鲜茅根30克银柴胡3克10月25日:服上方4剂后,热势稍减,下午体温38.9℃,胸部时痛,脉滑稍数,上方去桂枝加常山3.5克,银柴胡改为3.5克,继服6剂。11月1日:药后曾有两天体温正常,昨日又达38℃苔白较厚,脉细数。患者日哺发热,属于阳明气机不畅,积热不清,上方加焦槟榔10克,蝉蜕3.5克,继服6剂。11月8日。烧未大作,昨日体温37.st,右侧耳痛,流黄水(素有中耳炎),别无不适,脉沉细稍数,舌苔白,上方再进4剂。皿月12日:近日发烧未作,一般清况良好。巛关幼波临床经验选》)[评按]内伤发热系指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所引起的发热。白于阴阳气血偏虚而致者为虚热;因气滞、血瘀、食滞而致者为实热。本组病
例均为高热不退,连同下节“低热”,一57一均属内伤发热范畴。
例一午后发热、脉涩、舌黯,胁痛不移,既无表热见证,又无里热可循,证属血瘀发热。当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而立奇功。
例二证属阴阳两虚,中气不振,治以甘温除热立竿见影。
例三发热已三月余,因其夜热早凉,咽干、舌红,脉细数,证属阴虚发热,故取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加减,以清阴分伏热,又因时值深秋,且有恶寒发热汗出,故合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全方仍本解肌透邪、清营养阴除热而设,后加常山、焦榔、蝉蜕祛痰导滞,宣达气机,内外调和而愈。
(低热)
例一黄xX,女,39岁。初诊日期:1976年11月6日。今年“五一”节后受凉得病,寒热往来,热度在38oC以上,以后服药热度下降,但始终未退净,半年来每天低热
(37.2℃~37.3℃),鼻干而塞,口干怕冷,到后半夜烦热不得眠,面赤,头及手足出汗而全身无汗,口渴欲饮,咳嗽痰多如自沫,大便秘结,脉迟细,舌色尚正,中心苔黄,舌边起滤泡。辨证:寒邪失于汗解,寒郁化热,邪在气分留恋。外感之病,非骨蒸潮热也。治法.表里双解,仿防风通圣散法。方药:柴胡4.5克黄芩9克知母9克生石膏12克焦山栀9克淡豆豉9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鱼腥草30克赤白芍各9克炒枳壳9克制大黄9克姜半夏12克a剂。一58一11月1日
(M诊):服药后得畅汗,大便亦畅通,已不怕冷,口干亦减,痰巳减少,尚觉鼻干,右颈部有肿胀感。除邪务尽,仍以原法,方药如下:柴胡4.5克葛根9克黄芩9克焦山栀9克淡豆豉9克制大黄9克赤白芍各9克炒枳壳9克姜半夏9克鱼腥草30克杏仁9克夏枯草9克生甘草3克11月14日
(三诊):外邪已解,低热已不复作。……随访病人此后低热不再发作,逐渐恢复健康,并上班工作。
(金寿山主治,吴杰等整理:高热、低热,《新中医))227,1979)
例=郭xx,女,40岁。初诊日期:1973年6月17日。患者3年来下午低烧,常达37.7℃~37.8℃,每到夜间两腿发麻,精神萎顿不振,经检查原因未明,久治无效。脉细而稍数,左关稍弦,舌无苔略红。辨证:阴虚肝旺。治法:滋阴调肝。方药:生地黄24克山萸肉12克怀山药12克丹皮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柴胡9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紫肉桂6克6月26日复诊:低烧已下降到37C,嘱再服前方10余剂,以巩固疗效。巛岳美中医案集》)
例三龚丶X,男,58岁。初诊日期:1965年3月5日。低烧两年余,手足心热,午后热甚,体温偏高,常自汗—59——出,头晕,周身酸困,咳嗽,二便正常,脉迟,舌淡苔薄白。辨证;气液不足。治法:益气养阴。方药:浮小麦12克炙甘草6克大枣(切)5枚黄芪12克北五味(打)3克天门冬9克地骨皮6克枸杞子6克3月9日
(二诊):药后低烧巳退,汗出减少,头晕,咳嗽亦减,但晚间手足仍发热,二便正常,脉舌正常,停药观察。3月12日
(三诊):停药两天又发低烧,宗原方再服5剂。3月20日
(四诊):药后偶有低烧,近几天肠胃欠佳,有时半夜腹痛,大便偏稀,饭后微噫气,肠微鸣,脉沉细,舌正无苔,属脾气虚弱。治宜益气缓肝。方药:党参6克炒白术4石克云苓3克炙甘草1.5克陈皮2.4克木瓜3克炒小麦9克五味子(打)3克大枣(切)3枚4月2日
(五诊):低烧已去,食欲好转,原方继服5剂,诸证悉平。(《蒲辅周医疗经验》)
【按】低热是常见的证候之一,可见干多种病证。UI其难以通过检查而明确诊断,故西医往往冠以“低烧待查”。中医认为部分患者系因外感邪热失于汗解,以致余热缠扰所致。外感发热,若邪在肌表,洽之得法,可以一汗而解。洽法获效之关键在干辨证是否确切,方治是否恰当,若一见发热即用清热解毒之剂,不合病机则造成误治。
例一金氏认为:“对于失汗之热已非一般解表药所能治,必须用柴胡、葛根解肌透表,仍能使之汗解”。本例证见鼻干而塞,口干便结,说明热象较著。外感寒邪失于汗解,化热入里,治以清热祛邪之法,表里双解,服药后得畅汗,大便已通,表里得解,郁热自退。
例二证属阴虚肝旺,以滋阴调肝为主,妙用肉桂引火归原,久虚低热得以平息。蒲氏认为引起低烧的原因很多,“外感热病治疗失当,将息失宜,或体质素虚,往往导致低烧。”其他又如中气不足、肝脾不和、阴分亏虚,以及气虚、血虚,均可以引起内伤低热。在治法上,他认为苦寒药不宜多用,过用苦寒不仅伤脾败胃,亦易化燥伤阴。内伤低热,脾胃已弱,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否则易伤中气,反使症情加重。
例三,证属气阴不足。方用甘麦大枣汤加黄芪,亦属甘温除热之法;另加生津增液之品,以益气养阴除热。实属组方严谨,遣药得当。
对经常发热的孩子中医如何调理?
中医在对疾病的认识方面,很重视机体的内在因素,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人之所以发病是由于正气不足,阴阳失于平衡所致。因此,对经常反复感冒发热的孩子,必须重视机体的内在调理,使阴阳趋于平衡,正气充沛,这样才能减少发病。
经常感冒发热的孩子以中医所说的“阴虚火旺”占多数。这种类型的孩子平素性情烦躁,食欲不佳,大便干燥,手足心热,容易出汗,尤其在睡眠中出汗。对有这些症状的孩子中医应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治疗,中药可选用沙参、麦冬、生地、玄参、天花粉、玉竹、地骨皮等。通过滋补阴液,使阴阳达到平衡,这样则不易受外邪侵犯。
还有一种属于中医“食积化热”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孩子平素食欲旺盛,大便干燥,尤其喜欢吃肉类食品,不爱吃青菜,平时舌苔较厚,有的患儿甚至有时口中有异味。对有这些症状的孩子中医应采用消食清热的方法治疗,中药可选用焦三仙、鸡内金、陈皮、厚朴、炒枳壳、莱菔子、瓜蒌、茯苓等。通过消导食滞,使积热得以清除,大便通畅,从而不易再反复发热。
另外还有少数患儿属于体质虚弱类型。这种类型的孩子平素消瘦,食欲不振,精神疲倦,大便时干时稀,稍一活动即出汗、心悸。对这种虚弱的孩子中医应采用健脾补虚的方法治疗,中药可选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砂仁、黄芪等。通过健脾扶正,使患儿食欲增进,体质增强,从而不容易为外邪所伤。
总之,对经常发热的患儿应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着眼于机体的整体调理,使身体状态得以改善,从而可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