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马化腾: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位精神偶像
来源:砺石科技 ,作者华生
没有任何人或任何组织可以定义“何为真理”,只有人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因言获罪”,那么也就真理自明了。
华生 | 作者
砺石科技 | 出品
马化腾是中国最低调、慎言的企业家之一,但有可能其之后将变得更加低调、慎言。
事情源于5月20日上午,前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其个人自媒体“胡锡进观察”上发表了一篇《恢复市场信心,需要拿出震撼级别的措施来》的文章,这篇文章引发另外一个自媒体在当天晚上18:12做出回应,发布了一篇名为《除了胡锡进,没人关心经济了》的文章。
5月21日凌晨3:29,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个人微信朋友圈转发了《除了胡锡进,没人关心经济了》这篇文章,转发语中引用了该文中的一段话:
“部分网民关心经济的方式是:企业可以破产,但不可以裁员;企业可以破产,但不可以加班。至于什么叫中国经济?他们不懂,也不关心,他们唯一关心的中国经济就是芯片和所谓的硬核科技,至于衣食住行,都太俗不可耐了,不重要,当然,如果他们叫的外卖晚了十分钟,他们可是会骂娘的,骂起外卖小哥来比谁都狠。”
马化腾并评论称“这段描述得太形象了”。一向谨慎的马化腾,把这部分并不完全客观的内容发到朋友圈确实有点出乎人意料,很快他的这个朋友圈就被微信好友截图并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流传。
最初笔者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认为马化腾的这个朋友圈可能存在一些争议,大家只是在理性地就事论事,各自阐述观点。但随着这个截图在网络上不断发酵,笔者逐渐注意到越来越多不怀好意的声音开始将马化腾的朋友圈言论“政治化”,甚至抱着“腾讯要倒霉了”的心态,期待腾讯因此而引火烧身。
这让笔者想起在两年前,当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发布较为犀利的公开演讲后,公众那时与今天抱有极为相似的态度,当时笔者极为担忧该事件将导致马云在公众舆论中销声匿迹,所以写过一篇《珍惜马云》的文章。但不幸的是,之后的结果被这篇文章言中,那个敢说敢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创业者奋进的青年导师马云就此销声匿迹。
除了马云,这些年开始隐退的企业家越来越多。
例如,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与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已经没有二者音讯,公众不知其去向;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已经完全退居幕后,几乎不再出现在任何公开场合;美团创始人王兴、滴滴创始人程维也将新浪微博设置为半年可见,在公开场合保持沉默;360创始人周鸿祎、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与当当创始人李国庆还偶尔在媒体上发声,但他们创建的企业都出现了严重的业务衰退,并已经退出中国商业舞台的中央。而仅剩下来一位极有分量,而且还奋战在企业一线的互联网大佬,也就是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了。
马化腾之所以能够较为有底气的还留在商业一线,是因为其是中国少数的一位完人企业家。除了腾讯的业务还稳居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领导者位置外,马化腾无论是在对待员工、客户,投资者与合作伙伴上,还是在处理政府关系上,亦或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投入上,都做得无可挑剔。
另外,在其他互联网领域的优秀企业家都隐退幕后的情况下,马化腾坚持战斗在商业一线还有两个重大意义。第一,目前在中国当前互联网产业遇到发展瓶颈的情况下,腾讯是唯一一个被看好还能够突破成长瓶颈,再创造出新商业纪录的互联网企业。第二,马化腾是目前唯一一位还能够激励年轻一代勇于创业、创新的的精神偶像。
在马化腾、马云这一代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家出现之前,中国的创业者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多的关注与尊崇。是马化腾、马云等人的出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年轻人不再将公务员、国企与外企作为职业的首选,而是勇敢地投身创业大潮。而这些年轻人在多年后的创业都陆续开花结果,创造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新生企业,最终汇成支撑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如果在极为苛刻的公众舆论环境下,马化腾从此不再发声甚至也退居幕后,那么新一代的创业者便很容易失去精神信仰,甚至产生“即使成为马云、马化腾又怎样,还不是一样失去朋友圈自由”的想法,由此失去创造一家优秀企业带来的成就感,进而动摇了自己的创业决心,重新回到安逸、低风险的职业选择。
如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成为一名创业者失去兴趣,那将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损失。所以,对于马化腾这位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位精神偶像,我们应该多加珍惜,而不是成为鲁迅笔下不怀好意的看客,试图从企业家朋友圈的只言片语中找到一些政治错误,制造流言,并不无兴奋的期待其因言获罪。
我们未来希望看到的是,不只是马化腾,还有更多的企业家,更多其他领域的人士,在不违背法律法规与公序良俗,在保护好个人安全的情况下都能敢于公开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即使这些观点有所偏差也无妨,因为没有任何人或任何组织可以定义“何为真理”,只有人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因言获罪”,那么也就真理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