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煤炭供应链龙头)
本文目录一览:
- 1、国家能源集团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性改革坚持以煤炭和什么?
- 2、新形势下的煤炭行业究竟该如何转型?
- 3、未来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 4、煤炭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构建合作机制,推动煤层气、煤炭产业的共同发展
- 6、我国的煤炭行业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国家能源集团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性改革坚持以煤炭和什么?
12月8日上午,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大会在太原开幕,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国跃参加会议,并现场见证了煤炭产业上下游企业签订7.4亿吨中长期合同。
本次交易会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晋能控股集团承办,以“巩固、深化、创新、提高”为主题,旨在搭建煤炭产运需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巩固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创新现代化煤炭市场交易体系,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国家有关部委,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国内煤炭生产、运输、销售、消费企业,相关行业协会、机构负责人参加大会。
12月8日下午,刘国跃出席国家能源集团2021年度煤炭产运需衔接签约专场会议,现场见证了集团公司与华能集团、中煤集团、浙江能源等八家上下游客户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并与签约单位领导及代表进行了座谈。
刘国跃分析了当前煤炭市场面临的形势,围绕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破解煤电产业发展问题、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共同提升煤炭营销水平,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坚持以销定产、以产促销,推动煤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效、合作共赢;积极创新营销方式,依靠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数字化、透明化共创共享煤炭营销新模式。二是共同加快供应链、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以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融合协同,构建煤、运、电、化协同高效联动体系,提升产业协同效率,增强全产业链活力,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效益。三是共同促进煤炭产业发展,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发展战略,加强煤炭高端化、清洁化利用,优化提升清洁燃煤发电在能源供应中的保障作用,积极推动煤化工、煤制油等清洁高效产业发展,增强煤炭清洁转化利用能力,携手为实现“十四五”减排目标贡献力量。
专场会议后,刘国跃与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满慎刚举行会谈,就进一步深化煤炭供需合作交流了意见,希望在“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下,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拓展合作空间、深化合作层次,共同维护煤炭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立更加紧密、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新形势下的煤炭行业究竟该如何转型?
1. 行业自身进行优化实现良性发展
煤炭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能源,尽管现在已经下滑,但由于我国国情和能源结构的原因,未来的很长时间内还将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可以对行业自身进行优化,提升煤炭行业的产业链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实现良性发展,如将从前单一的煤炭开采业向煤炭开采、电力、煤化工、建材、新能源、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推动煤炭行业与高科技技术的融合发展,从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继续为我国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转化成非煤产业的绿色循环行业
绿色循环行业是现在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成为社会中的重中之重,更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此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建立健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而煤炭行业之所以需要转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而且所造成的环境、大气污染严重....根本不适合现在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若煤炭行业想要获得持续、整体、系统性的成功,就要进行彻底的转变,发展绿色循环行业,将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最大化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譬如建设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再如建立厕所中的循环经济.......这些都是绿色循环行业中的新型产业。
在这着重介绍一下厕所中的循环经济,它是通过对厕所的改造安装使用纳米免水冲小便器实现的所谓的尿液中的循环经济,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安装纳米免水冲小便器,而它可以将小便从源头分离,之后利用唯质科技的专利技术提取尿激酶和乌司他丁的粗品,剩下的再通过生物降解技术转化成有机植物营养液,作用于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作物,全程零用水、零污染,零排放,不会对资源造成任何的浪费,也可以避免传统厕所而引发的水资源短发、环境、土壤污染严重、粮食安全等各种问题,将生态环保、科学发展的观念贯彻到底,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全程都在盈利收益的目的:尿激酶、乌苏它丁、全植物营养液、有机农作物....
由此可见,未来绿色循环行业是传统行业转型的香饽饽!
3. 向新兴的高科技行业发展
高科技新兴产业是现在以至于未来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煤炭行业也可以由此转型升级的机遇向高科技行业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过前提是需要有一个领路人或者品牌企业的指引下进行,否则改革之路困难重重!
未来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2008年以来,受国内多年积累的能源“瓶颈”因素影响及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国内煤炭市场呈现出极度涨落的特征。主要成因为,近年来国内经济显著的“重工业化”趋势加剧,经济主要部类农业和工业发展呈不平衡发展态势。农产品及主要消费品供应不足,首先导致前半年由cpi持续上涨引导的全面物价上涨,并形成相当严重的“泡沫化”价格;而长期依赖外部需求的的工业尤其是加工制造部门的扩张投资,直接造就了能源供应相对不足、价格大幅上行的前提,但一经遭遇外部需求突发性减弱,即暴露产能过剩的弊病。在过剩压力态势下,需求难以短期内恢复、价格大幅下滑、工业品利润率下降、重工行业甚至亏损经营,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工业行业的主要趋势。
煤炭下游用煤行业如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目前下行的趋势仍在加剧。虽然短期内政府刺激投资的经济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产生了一定的正面效应,但到发生实质性的影响尚需时日;钢铁、电力行业的生产开工虽然相比四季度初有所恢复,但当工业保有资源量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仍然将下滑,煤炭需求仍将呈现低位盘整。那么,影响09年煤炭市场的主导因素有哪些,下面笔者分利空及利好两方面加以分析:
影响09年煤炭市场的利空因素主要包括:
1、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稳定性、宏观调控决策难度在09 年逐渐增大,使09年煤炭市场变数加大。中央政府近期安排的四万亿元投资及在不到一百天内多达5次的货币政策调整,旨在通过增加货币流动性,从而扩大交易量来扩大内需,遏制工业品需求严重不足、价格持续狂跌、就业形势严峻局面,而非对业已过剩的工业行业的重复“追加”投资。政策预期对工业品需求的拉动作用到底有多大,还很模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受价格及利润影响,2008年年内已建成未投产能及在建产能,不稳定的市场及投资恐慌,将导致09年工业产能的闲置率仍将处于一定水平。煤炭下游产能不能充分运行,进一步使煤炭需求低位盘整。
2、在加大投资力度、刺激内需的时候,政府还必须防止投资方向走偏、并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一方面,资金使用不当,不仅拉动不了需求,反而会无形中加大货币供应量,形成投资陷阱,造成新一论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投资方向失误,将直接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为未来一定时期内再次产能过剩埋下祸根。在政府这样的宏观经济路线考虑下,内需不可能象工业投资那样对刺激经济增长短期立竿见影,钢铁、电力原本产能过剩,煤炭产能过剩也是随之而发生的事件。
3、钢铁、电力等主要用煤行业对明年一季度的需求预期仍不是很乐观。一方面,一季度正值两节期间,其下游行业的放假、开工不足等因素促使产品需求走低,市场再次萎靡;另外,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深化,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虽然调低,但对反倾销的考虑及外部市场本身难以在短期反弹的因素,仍然决定着国内市场的走势。
利好因素,主要为:
1、国家已经在12月份出台对矿产品增值税税率的调整计划,从明年一季度开始,矿产品增值税率统一调整至17%。煤炭产品的增值税税率将由原来的13%调高4个百分点,增加煤炭财务成本30元/吨左右(按照700元/吨的价格预算)。另外,国家对煤炭资源的资源税制改革也呼之欲出,草案是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从价征收,税率为煤价的5%(可能达到平均30-40元/吨),比以前2.5-3.6元/吨的从价额扩大10多倍。两项税收制度的改革将增加煤炭成本 70元/吨左右。税费的提高,将对煤炭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2、煤炭产品的不可再生性及初级资源属性,不允许煤炭价格一直在低水平运行。我国的煤炭资源经过近3-5年的大规模开采,储量已经大幅减少。20世纪曾经是主采矿区的各大矿业集团目前已把就业及满足煤炭需求的目光转向外围煤田,而本土储量大多接近枯竭,采掘衔接业已出现深层次矛盾。前半年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正是煤炭“瓶颈”及采掘矛盾深层次暴露的体现。只不过税费的调整未及时跟进,明年税制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使煤炭开采的隐性成本显性化,反应资源的稀缺程度,进而促进煤炭价格趋于稳定。
总体看来,明年一季度影响煤炭市场的因素多空并存,整体经济复苏、需求恢复仍然是决定性因素。煤炭资源开采部分隐性成本显性化,将加大煤炭成本,对煤炭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煤炭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兖矿能源(600188)、中国神华(601088)、晋控煤业(601001)、陕西煤业(601225)、山西焦煤(000983)、中煤能源(601898)、华阳股份(600348)、山煤国际(600546)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量、销量、市场规模、市场份额、规模预测
行业概况
1、定义
煤炭是指植物有机质伴随地球地壳运动,经堆积、沉积、压实等过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缓慢碳化反应所形成的黑色或棕黑色具有可燃性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碳、氢、氧、氮、硫等。煤炭是冶金、煤炭、医药、建材等领域主要原材料,是供热、发电等领域主要燃料。
煤炭行业指从事煤炭开采、洗选、分级生产活动的行业。国内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山西、内蒙等地煤炭产量对全国煤炭总供给的影响显著。
按照煤炭的属性和用途,主要分为三大类:无烟煤、烟煤以及褐煤。
2、产业链剖析:大型能源集团前向一体化布局,下游主要应用于四大行业
煤炭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设备和系统,主要包括采掘机、掘进机等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的智能化系统;中游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主要煤种有褐煤、烟煤、无烟煤等;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含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以及建材行业四大类行业。
从参与企业来看,上游包含华科电气、双环、圣亚机械等设备制造商;中游包括国家能源、阳泉煤业、兖州煤业等企业,大型能源集团亦布局上游相关设备制造;下游包括国家电投、山东钢铁等应用行业相关企业。
行业发展历程: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期
我国煤炭的有序发展可追溯至计划经济时期,建国后由国家规划发展,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煤炭行业逐渐实现市场化。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基于能源转型的需求,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鼓励智能化与清洁化发展
2021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煤炭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煤炭行业历年的发展目标、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建设、煤炭的清洁与智能化利用等方面:
2021年6月,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配套颁布《煤炭工业“十四五”标准化发展指导意见》、《煤炭工业“十四五”地质勘查指导意见》、《煤炭工业“十四五”基本建设的指导意见》等13个文件。
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数量逐年精简
依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2013-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行业主题数量规模逐年精简,到2020年,煤炭行业的规上企业数量下降至4331个。
2、我国煤炭行业供需缺口近年来有所缩小
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20年,我国原煤的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我国原煤产量下降至近十年最低点,为34.1亿吨,主要由于煤炭行业进行结构转型升级。2020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9.0亿吨,基本接近顶峰时期的产量。从我国煤炭的消费量来看,2001-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呈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40.4亿吨,同比上升0.5%。整体来看,近十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稳定在40亿吨左右水平。
近年来,我国煤炭的供需缺口正在逐渐的缩小。
3、我国煤炭市场规模呈波动态势
2021年3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中披露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情况。具体来看,2015-2020年,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保持在2万亿以上的水平,但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我国近几年能源结构转型所致。2020年,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为20002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资源富足区生产企业集聚
从我国煤炭产业链生产企业区域分布来看,煤炭产业链中游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和内蒙古地区,贵州。山西和内蒙古是我国煤矿资源丰富的省市,贵州是南方地区多煤的大省。我国煤炭行业相关企业的分布与资源分布情况一致。
注:颜色越深代表相关企业数量越多。
从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来看,企业的分布数量基本与我国煤矿资源的分布一致,以贵州、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区企业数量为最。从上市企业情况来看,山西省的上市企业数量相对较多,有山煤国际(600546)、晋控煤业(601001)、华阳股份(600348)、潞安环能(601699)、兰花科创(600123)、山西焦煤(000983)等上市企业;北京含有昊华能源(601101)、中煤能源(601898)、中国神华(601088)等龙头上市企业。
2、企业竞争:中国神华在产量与市占率方面位列第一
从产量的分布来看,2020年中国神华的产量占比达到7.5%,是国内相关上市企业中产量前列的龙头企业。陕西煤业和兖矿能源的占比均在3%以上。
注:占比依据企业煤炭业务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而得。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神华占比为6.9%,排名前列,中煤能源以5.7%的份额排名第二。
注:市场份额依据企业煤炭业务收入占全国规上煤炭企业收入的比重而得。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智能化、“绿色低碳”转型,优质产能释放
从我国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文献数量来看,智能化占比超过1/3,且随着政策的重视程度提高,各大生产地均在布局智能化工作面。另外,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处于高质量发展期,响应“3060”双碳政策的号召,煤炭行业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带动优质产能发展,淘汰劣质产能。再者,近年来相关部门研究建立“基准价+上下浮动”的煤炭市场价格长效机制,我国煤炭售价弹性或逐渐趋弱。
2、未来煤炭规模有望接近21500亿元
依据《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我国未来煤炭消费增长率保持在1%左右,另鉴于中短期煤炭作为电力、钢铁、建材以及化工等行业不可替代的燃料和原材料,预计到2027年,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规模接近21500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构建合作机制,推动煤层气、煤炭产业的共同发展
周尚忠
作者简介:周尚忠,男,高级工程师,1962年出生,现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研究工作,电话:01064240708,邮箱:zhousz8816@vip.sina.com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1)
摘要:煤层气是与煤伴生、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既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巨大危害,也是宝贵的洁净能源。国家在矿业权管理中分别按照固体矿产和石油天然气(煤层气)两种独立矿种进行管理。现行矿业权管理体制造成煤层气、煤炭矿业权重叠,给两种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为实现两种产业和谐、互补、共存、有序发展,有必要建立煤层气、煤炭企业有效的合作机制。
关键词:煤层气 矿业权 矿种 合作机制
To Push Forward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CBM and Coal Industry by Setting Up Cooperation Mechanism
ZHOU Shangzhong
(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rporation, Ltd. Beijing 100011, China)
Abstract: Coalbed Methane(CBM) is a kind of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associated with coal and mainly adsorbed by the coal seams. CBM is not only a danger to coal mining,but also a kind of clean energy. In national mining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CBM is managed according to oilgas system,but coal is managed in accord- ance with solid fuels and mineral resources system. Current mining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causes overlap ques- tions to CBM rights with coal rights and it brings negative influence to CBM and coal industry. In order to achieve harmonious, complementary, concomitant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BM and coal industry,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effective cooperative mechanism between CBM and coal companies.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mining rights; minerals; cooperation mechanism
引言
煤层气是煤炭的一种共生矿藏,以吸附于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层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主要成分为CH4。煤层气赋存在煤层中,煤层集生气层、储气层和产气层于一体,含煤地层是煤层气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众所周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已达70%,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能源供给,而煤层气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同时它又是一种有害的危险气体,煤层气中CH4的温室效应约是CO2的21倍,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约是CO2的7倍(赵庆波等,1998),煤层气的易燃易爆性也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对于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及拉动其他相关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煤、煤成(层)气国家在矿业权管理中,分别按照固体矿产和石油天然气(煤层气)两种独立矿种进行管理。基于煤层气、煤炭的特殊赋存关系,如何促进两种产业和谐、互补、共存、有序的发展是煤炭、煤层气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建立煤层气、煤炭企业有效的合作机制是促进两种产业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1 我国煤层气资源状况及矿业权设置情况
1.1 我国煤层气资源状况
据2006年“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国土资源部等,2006),我国42个主要含煤层气盆地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6.81万亿m3,埋深1500m以浅的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为10.87万亿m3(见表1)。
表1 全国煤层气资源大区分布表
1.2 当前我国煤层气矿业权设置情况
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设置煤层气探矿权103个,勘查面积62785km2,采矿权8个,开采面积592km2,煤层气矿业权人25家。
2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煤层气地面抽采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煤层气资源评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钻井勘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钻煤层气井5400口,获得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2733.95亿m3(仅2010年新增探明储量1115.15亿m3,同比增长154.8%),建成煤层气产能25亿m3,2010年煤层气产量15.67亿m3(中联公司2.5亿m3,中国石油3.1亿m3,晋煤集团9.1亿m3,其他0.97亿m3),初步在山西沁水盆地南部形成地面集输和外输管网。目前晋煤集团已建成45.2km输气管道,年输气能力3.5亿m3,中石油建成连接西气东输管道的樊庄-沁水管道35km,年输气能力30亿m3,中石油樊庄煤层气压气站外输气并入西气东输主干线,中联公司在建端氏-晋城-博爱输气管道98km,年输气能力10亿m3。
我国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基本掌握了常规煤层气勘探和开发技术,如欠平衡钻井和完井技术、地面多分支及单分支水平井钻井和完井技术、U型井钻井技术、井下顺层水平长钻井钻进抽采技术、注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技术、N2泡沫压裂技术、水力加砂压裂技术、清洁压裂液压裂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与成功实施,有力地推进了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已初步进入规模化煤层气商业性开发的地区有山西沁水盆地南部(中联、中石油、晋煤),山西柳林、寿阳(中联),山西三交、大宁-吉县(中石油),山西阳泉(晋煤),陕西韩城(中石油),辽宁阜新(宏地公司、辽河油田)等地。
3 两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煤层气、煤炭矿业权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这两个互相依存的独立矿种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3.1 矿业权重叠问题
造成煤层气、煤炭矿业权重叠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矿业权管理体制。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紧张的煤炭供求关系客观上对两种资源的矿业权重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矿业权重叠对这两种能源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发生煤层气、煤炭矿业权重叠主要是在2003年到2008年,在矿业权重叠严重时,全国98个煤层气探矿权中有86个煤层气探矿权涉及矿权重叠问题,86个煤层气探矿权与1406个煤炭矿业权重叠,重叠总面积约12534km2,其中与煤炭探矿权重叠242个,重叠面积9137km2,与煤炭采矿权重叠1164个,重叠面积3397km2。
为妥善解决煤层气和煤炭的矿业权重叠问题,促进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47号)和《加强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96号)等一系列政策。以“先采气、后采煤”的总体思路,从2009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对煤层中吨煤瓦斯含量高于规定标准并且具备地面开发条件的,优先选择地面煤层气抽采、实行探矿权采矿权统一配号、煤层气企业退出煤炭首采区的矿业权等措施,基本解决了当时的重叠问题。从2010年起,煤炭企业又在进行兼并、重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煤炭的矿业权区域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扩大,这种调整、扩大又引起新的矿业权重叠。
3.2 违规作业,发生侵占煤层气矿业权的行为
国土资源部在规范、协调煤层气、煤炭勘查开采方面出台的国土资发[2007]96号文件明确规定:“已依法取得煤炭采矿许可证的采矿权人,在本矿区范围内以地面抽采方式开采煤层气的,应依法补办煤层气采矿许可证”,煤层气和煤炭探矿权、采矿权发生重叠且未签订协议的,由双方协商开展合作或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按照“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对煤层气、煤炭进行综合勘查、开采。但近年来,个别煤炭企业以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为借口,在未办理煤层气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强行在煤层气企业的矿业权范围内进行煤层气地面抽采,甚至进入煤层气企业的探明储量区域,严重侵犯了煤层气企业的权益,影响了正常的煤层气作业秩序。
3.3 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目前,煤层气、煤炭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建立相互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合作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企业之间的作业、规划信息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给这两种产业共同发展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4 建立合作机制,推动两种产业的发展
4.1 建立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煤层气、煤炭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是合理、有序开发两种资源,提高勘探开发效率,降低勘探成本,实现两种产业和谐、互补、共存、有序发展的有效方法。合作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直接关系到两种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2 国外煤层气、煤炭企业的合作启示
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在发展煤层气、煤炭这两种产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我国的情况基本相同,这些国家结合本国的国情,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较好地解决了两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推动了两种产业的协调发展。笔者仅就澳大利亚在煤层气、煤炭矿业权管理、合作机制方面的经验做一介绍,希望能对我国协调这两种产业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4.2.1 制定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开采方面的法律法规
澳大利亚在有关煤炭开采方面1968年制订了《矿产资源法案(MRA)》,1999年制订了《煤炭开采健康和安全法案(CMSHA)》;2004年制定了有关燃气生产方面的《石油和燃气生产和安全法案(PGA)》,2007年又制定了有关温室效应方面的《国家温室效应和能源报告法案(NGERA)》。这些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煤炭、煤层气开采的规定;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矿业权申请方面的规定;煤矿企业开采煤层气方面的规定等等。
4.2.2 在煤炭采矿权或石油天然气采矿权申请方面的规定
(1)提交煤炭采矿权或石油天然气采矿权申请时要向政府和重叠矿权人两方面提交采矿权申请;
(2)重叠矿权人对提交的采矿权申请可做出同意、拒绝或协商合作开发的选择;
(3)如果重叠矿权人拒绝该申请,则必须由政府做出最终决定。
4.2.3 在煤层气和煤炭矿业权重叠方面的规定
(1)除非同意,一方作业不得干扰矿权重叠区另一方的作业;
(2)如果重叠区内任何一方申请采矿权,则需与区域现有矿权人商讨并取得其同意;
(3)对双方在同一区域进行勘探或生产的安全管理做出明确规定;
(4)如果重叠区双方都申请采矿权,协调方案需就相关内容开展合作(由部长批准),包括双方如何对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以及如何优化煤炭和煤层气生产(合作开发计划)。
4.2.4 符合特定条件的煤矿可以有限制地开采煤层气
拥有采矿权的煤矿可以开采在5年采煤计划区内及准备开采的煤脉内的煤层气,且需将其直接应用于与采煤作业相关目的,例如现场发电,但不得用于商业销售,剩余气体不得排空;单独拥有石油天然气开采权的煤矿可以对5年采煤计划区内的煤层气进行商业化生产利用。
4.2.5 建立煤层气、煤炭企业的合作机制
煤层气公司和煤炭公司共享获得的煤层气和煤炭等相关资料,共同建立矿权重叠区的煤层气储量和煤田地质电脑图形数据库,建立煤层气井产量电脑数据库,结合采煤计划设计有效煤层气抽采计划(包括煤层气井位设计和布井进度)。
4.3 我国煤层气、煤炭企业合作方式建议
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增长,煤炭企业扩充后备资源速度明显加快,后备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进行运作,更有个别煤炭企业规划预留的煤炭资源可以开采几百年,从国家资源管理和资源利用方面来说都是极为不合理的。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解决煤层气、煤炭矿业权的过程中,煤层气的矿业权逐年减少,从2007年到2009年,煤层气矿业权分别是64603.69km2、64178.99km2、62785.85km2,煤层气矿业权减少(或退出)的面积全部作为煤炭企业规划的采矿区和后备区。从矿业权管理角度来说,煤层气企业为煤炭企业的发展做出了比较大的支持。煤层气、煤炭产业要实现共同发展,需要双方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站在国家能源产业发展的大局上协同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煤炭企业首先需要根据煤矿建设产能规模、服务年限,划定煤矿的首采区和规划区,而煤层气企业应根据煤层气地面抽采的实际情况,结合煤矿的首采区和规划区,本着尽可能实现煤层气抽采利用、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前提,分阶段、分步骤制定详细的由首采区逐步向外扩展的抽采计划。煤层气的地面抽采规划应体现开发利用煤层气这一清洁能源和降低煤层瓦斯含量、为煤矿开采创造条件两方面的目的。
4.3.1 建立交流平台
建立煤层气、煤炭企业合作的交流平台是两种产业进行有效合作的基础,是推进两种产业信息交流、共享的结合点。交流平台的设置主要应包括制定交流的信息、交流的渠道、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4.3.2 合作交流的主要内容
(1)建立煤炭、煤层气企业规划、计划系统,通报相关内容及调整计划内容;
(2)通报作业进度和进展情况;
(3)共享地震、测井、取心、岩心分析、煤田勘查钻孔、气体成分及含气量等方面的勘探资料;
(4)建立协调机制,协调勘探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5)制定相关安全预案和预警机制;
(6)签署信息、资料等方面的保密协议,保护双方的权益。
5 结论
赋存条件的特殊性和依赖性,将煤层气、煤炭两种产业紧紧结合起来,只有相互支持、共同促进才能使两种产业发展的更加顺畅、和谐。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不仅为两种企业间搭建起信息共享、资料共享、和谐发展的平台,而且对于双方企业降低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效率,实现高效、有序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2006.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煤层气资源评价报告[R].80~85
赵庆波,刘兵,姚超等.1998.世界煤层气工业发展现状[M].北京:地质出版社,1~2
我国的煤炭行业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以下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2018年,我国煤炭产量和净进口量较维持小幅增长,有效供给保障增强。根据中煤协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原煤产量36.80亿吨,同比增长4.5%。从逐月产量来看,除了7月煤炭产量低于2.90亿吨,其余月份产量均维持在2.90亿吨以上。
2018年全国煤炭进口2.81亿吨,同比增长3.9%;出口493.4万吨,同比下降39%;净进口2.76亿吨,同比增长5.2%,为近四年来最高水平。分月度来看,2018年7月煤炭进口量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速高达49.1%。
需求方面,2018年煤炭消费同样保持小幅增长,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从主要耗煤行业看,据测算,电力行业全年耗煤21亿吨左右,钢铁行业耗煤6.2亿吨,建材行业耗煤5亿吨,化工行业耗煤2.8亿吨,其他行业耗煤减少约6000万吨。
总体而言,我国煤炭行业市场供需实现基本平衡,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但行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得以彻底解决。例如,全国总体煤炭产能相对过剩的态势没有改变,市场供需平衡的基础还比较脆弱,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生产力水平有待提升,去产能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难、人才流失与采掘一线招工接替等问题仍然突出,煤炭行业改革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对此,要继续坚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坚决做到不违法违规建设生产,不超能力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不生产销售劣质煤、不搞无序竞争;要加快产业调整转型升级,在当前的形势下要下决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退出不达标的产能,坚决退出安全风险高产能,加快退出资源枯竭、生产成本高、煤质差、开采难度大、扭亏无望的落后产能。
同时,坚持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逐步建立煤炭上下游产业链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保障煤电、煤钢企业长期稳定供应、稳定价格、稳定运行,要构建煤炭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发展。
煤炭消费难以大幅增长
从供给端来看,当前煤炭产能仍然较大,但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总体产能相对过剩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常态。随着煤炭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煤炭产量将进一步增加,2019年企业排产新增煤炭产量1亿吨左右。
从需求端来看,全国煤炭消费难以大幅增长,极有可能与2018年持平,,甚至可能呈现略有下降态势。一方面是宏观经济因素不支持煤炭消费快速增长,尽管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仍是好的,但面临的风险依然存在,当前反全球化的外部环境趋势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全球竞争代价提升,经济增长很难超过前些年发展水平,难以支撑煤炭消费快速反弹。
另一方面,主要耗煤行业的煤炭消费难于乐观。近几年我国电力供大于求态势未变,随着国家稳步发展清洁能源,大力促进清洁电力消纳,风电、核电等清洁电力消费增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将会大于全社会电力消费增速,全国煤电消费量很有可能持平或减少,将带动电力行业耗煤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十三五”后期钢铁行业和建材行业发展峰值期到来,这两个行业的煤炭消费增长有限;随着煤炭价格在相对高位稳定运行,现代煤化工发展的经济性不强,化工行业煤炭消费增长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