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今日新闻 > 正文

今日新闻

谁发明的重庆鸳鸯火锅(火锅是重庆人发明的吗)

hacker2022-06-11 22:16:21今日新闻72
本文目录一览:1、鸳鸯火锅是以火锅的红汤卤和宴席火锅的清汤卤,合并改制的火锅,它最初是从哪里出现的?

本文目录一览:

鸳鸯火锅是以火锅的红汤卤和宴席火锅的清汤卤,合并改制的火锅,它最初是从哪里出现的?

在很久以前,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一种陶制的鼎,有三足的、四足的,非常大的锅子。在他们那时候,只要是能吃的,全部丢到鼎里,然后在底部生火,慢慢的把食物煮熟,就这样一锅大杂烩形成了,古人称为“羹”,可以说是史上最早的火锅雏形。

在三国时期,有一回魏文帝赐予了下属一个“五熟釜”,所谓的五熟釜也是一种鼎,其内部各自分开,可以同时煮好几样不同的食物,和现在的鸳鸯锅原理差不多。南北朝和唐朝时期继续发展,并且有了专属的称号“暖锅”,顾名思义,冬天吃起来暖暖的全是爱!

但是这种大锅过于笨重,又不方便随时享用,况且吃起来还没有我们现代这么多的调味品,就这么煮一堆肉味道能好吃嘛?

聪明的先辈们后来把这种大锅改良成了小型的器皿,像陶制品的砂锅和铁锅,方便一般人使用。

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使用铁锅和砂锅,另外由于铁、铜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形成了一种器皿革命。笨重巨大的鼎不在用来煮食和烹饪,而是用来当做某种权利的象征。

到了后来元朝、明朝、清朝时期,火锅变化并不大,但是一些容器已经开始采用耐高温的透明玻璃,,并且制造更为精巧,主体还是沿用以前的。

所以说古人的智慧是很高超的,尽管比不上现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但谁又能说其中没有古人打下的牢固的基础呢?

火锅到底是谁发明的?

火锅的起源没有明确的记载;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是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魏文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

周代的鼎器应是火锅最早的雏形,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根据个人的喜欢加不同的汤料、食物,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

扩展资料:

火锅文化

火锅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着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人们品尝倍添雅趣。吃火锅时,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把臂共话,举箸大啖,温情荡漾,洋溢着热烈融洽的气氛,适合了大团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在东北,人们招待客人时,火锅里的菜摆放颇有规矩: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即飞禽类肉放在火锅对炉口的前方,走兽类肉放于火锅后边,左边是鱼类,右边是虾类,各种菜丝稍许放一些,宛若"众星捧月"以示尊敬。若对待不速之客,则把两个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锅前边,后边是走兽类肉,示意你离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鸳鸯火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鼎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锅

鸳鸯火锅的来历是什么?

鸳鸯火锅是以传统毛肚火锅的红汤卤和宴席菊花火锅的清汤卤,两者合并改制成的四川创新火锅。此品原名“双味火锅”,为1983年重庆队参加全国第一届烹饪大赛的参赛菜品,由名厨阎文俊设计、特级厨师陈志刚制作。这种火锅用铜片隔成两半,造成一个太级图形,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入锅烫涮的原料可随人意。1985年,美食家熊四智将“双味火锅”改名为“鸳鸯火锅”,更富有文化意味和饮食情趣。

四说火锅的来历

一说:我国的火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浙江等地曾出土五千多年前的与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可以很方便地移动,可以算是火锅初级形式。北京延庆县龙庆峡山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火锅,有加热过的痕迹。

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一种小铜鼎,高不超过20厘米,口径15厘米左右。有的鼎与炉合二为一,即在鼎中铸有一个隔层,将鼎腹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层有一个开口,可以送入炭火,四周镂空作通风的烟孔。有的鼎腹较浅,鼎中间夹一炭盘,人们称这种类型的鼎为“温鼎”,它小巧便利,可以说是一种较好的火锅了。

汉代出现一种称为“染炉”丶“染杯”的小铜器,构造分为三部分:主体为炭炉;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积一般为250~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盘。可以推断这就是古代单人使用的小火锅。

唐宋时,火锅开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设宴,多备火锅。大诗人白居易喜欢邀友至家吟诗赋词,他的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的“红泥小火炉”,即是唐代流行的一种陶制火锅。

在五代时,就出现过五格火锅,就是将火锅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那时的火锅又称暖锅,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主要作用是煮肉来食用。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冬令佳肴。

嘉庆皇帝登基时,在盛大的宫廷宴席中,除山珍海味丶水陆并陈外,特地用了1650只火锅宴请嘉宾,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

二说:传说在古代,重庆城大梁子附近住着许多叫花子,他们发明的火锅。

他们白天分散到城里去讨饭,一到晚上便回到大梁子的住处,把各自要到的饭菜,倒进一个大鼎锅,加上汤水边煮边吃,边吃边煮。有一年,皇帝命八府巡按到重庆查案子,谁知到了重庆却生了怪病,连饭都吃不下。一天巡按心里闷得慌,就外出散心,当走到大梁子时却被一股香味所吸引,并使他食欲大开。原来,巡按闻到的正是叫花子鼎锅里煮的食物所散发出来的香味。

第二天,巡按让厨师化装成叫花子去一起吃“火锅菜”。厨师一面吃,一面悄悄地把鼎锅里的食物一一记在心中,回衙门后照着煮了一锅,又加些香料,一尝味道出奇地好。那巡按食后连声称赞:“好吃!好吃!”此后,巡按的病也不治而愈,并把这种边煮边吃的方式取名为“火锅”。然而这仅仅是传说。

三说:火锅其是重庆的纤夫发明的。

因为纤夫都很穷而江边的风很冷,他们只能去买牛油牛内脏之类便宜的东西,用牛油炒郫县豆瓣和干辣椒,花椒,盐,蒜,姜,葱等,这样即可以吃饱也可以赶走寒冷.这种办法被有钱的人知道了,他们就加入了各种好的香料,因此就发扬光大了,火锅就留传直今了!

四说:挑担子零卖贩子发明的。

四川著名作家李劼人1947年在成都出版的《风土杂志》上发表文章,对重庆火锅做了可信的考证。文中说:“吃水牛的毛肚火锅,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丶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

于是河边丶桥头的一般劳力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把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至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丶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各人的口味。”由此可见,重庆火锅发源于长江之滨,最初为船工所用,继而发展开来是毫无疑问的了。

重庆火锅的来历故事

重庆火锅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成吉思汗发明说:火锅的起源并不在四川,它是成吉思汗发明的。他长年统兵征战四方,看到士兵们吃传统的烧烤羊肉很费时,为了使得部队不延误战机,他将羊肉切成小块掷进沸腾的锅里,从此这个世上就有了火锅。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有了火锅,才使得蒙古骑兵填饱了肚子之后,精神焕发地攻下中原,并一直向西打到了中亚。

三峡纤夫发明说:

一千多年前,在长江三峡,一群纤夫,迈着沉重的脚步,拖着疲惫的身躯,就在江边砌土为灶。他们掏出随身携带的辣椒、花椒、香辛料,取长江水,熬成汤,佐以烈酒,烫食鲜鱼活虾及各种蔬菜。一番豪迈,一番激情,全身疲乏顿消,纤夫们又吼着激昂的号子,背着纤绳上路了。身后留下一个个土灶和一缕缕青烟。

拓展资料:

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可以说它是火锅的雏形。

《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历经秦、汉、唐代的演变,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锅的记载。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半吊子),候汤响一杯后(等汤开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涮)熟,啖(吃)之,乃随意各以汁供(各人)随意沾食。”从吃法上看,它类似现在的“涮兔肉火锅”。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到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馥妴迟山(2022-06-12 05:30:07)回复取消回复

    火锅,就是将火锅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那时的火锅又称暖锅,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主要作用是煮肉来食用。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冬令佳肴。 嘉庆皇帝登基时,在盛大的宫廷宴席中,除山珍

  • 世味愚季(2022-06-12 07:13:44)回复取消回复

    零卖贩子发明的。 四川著名作家李劼人1947年在成都出版的《风土杂志》上发表文章,对重庆火锅做了可信的考证。文中说:“吃水牛的毛肚火锅,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丶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倒滚着一

  • 鸠骨二囍(2022-06-11 23:26:10)回复取消回复

    了小型的器皿,像陶制品的砂锅和铁锅,方便一般人使用。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使用铁锅和砂锅,另外由于铁、铜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形成了一种器皿革命。笨重巨大的鼎不在用来煮食和烹饪,而是用来当做某种权利的象征。到了后来元朝、明朝、清朝时期,火锅变化并不大,但是一些容器已经开始采用耐高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