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政新闻 > 正文

时政新闻

新生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新生儿科用药指南)

hacker2022-06-12 23:59:27时政新闻46
本文目录一览:1、儿科医生详解新生儿黄疸,有哪些治疗方法最有效?

本文目录一览:

儿科医生详解新生儿黄疸,有哪些治疗方法最有效?

“10个孩子9个黄”,足可见新生儿发生黄疸的普遍性。其实大多数的宝宝都属于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不用太担心。但也不可大意,需要随时观测宝宝,因为一旦宝宝得的是病理性黄疸,那问题就严重了,甚至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每位新生儿的父母都应该掌握一些黄疸相关知识,以守护宝宝的健康。

那么,怎样判断黄疸是否异常呢?如何护理能让黄疸快速消退呢?本周《健健康康成长记》,袋鼠麻麻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茹喜芳,为大家讲解: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常识!

宝宝都会得黄疸吗?新生儿正常黄疸值是多少?

茹喜芳医生表示,正常足月儿几乎都会出现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通常在出生后5~7天黄疸会达到峰值,然后逐渐消退。正常情况下,足月儿出生后不超过2周,黄疸就消退了。

很多家长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新生儿黄疸值多少算正常呢?

其实,新生儿的黄疸正常值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在宝宝出生后不同的天数里,它的数值是不一样的;而对应不同的新生儿,它的正常数值也是不同的,按照胎龄和出生时的身体状况,将新生儿分为3类:

(1)低危新生儿:胎龄在38周以上,一般情况好的宝宝。

(2)中危新生儿:胎龄在35~37周之间,一般情况好的宝宝;或胎龄在38周以上,合并有下面注释的这些高危因素的宝宝。

(3)高危新生儿:胎龄在35~37周之间,还合并有高危因素的宝宝。

那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怎样的呢?大家来看一下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标准:

这个曲线图纵坐标左右分别有两个数值,其实都是指血清总胆红素,只不过是单位不同,左侧是mg/dL,右侧是μmol/L,这是两种表示的方式,两者的关系是:mg/dL*17.1=μmol/L。

横坐标则是宝宝生后的日龄,就是他生后第几天。

低危、中危、高危的宝宝,分别对应曲线图中不同的三条曲线,对应的纵坐标值,即血清总胆红素的数值。若宝宝实际的血清总胆红素数值,低于曲线对应的纵坐标值,宝宝的黄疸值就是正常的。比如在出生后第5天,宝宝的血清总胆红素的数值为15mg/dL,对于低危和中危新生儿来说,这个黄疸数值是正常的,但对于高危的新生儿来说,却超过了曲线图上对应的数值,属于异常,就需要进行光疗治疗了。

这个曲线中主要强调的是7日以内的宝宝,在7天之后基本上就过的黄疸高峰期了,宝宝的黄疸是逐渐下降的趋势。

如何判断宝宝黄疸是否异常?

如果宝宝存在以下情况:

1.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了黄疸

2.黄疸数值超过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标准

3.黄疸每天的上升速度超过了85μmol/L

4.足月出生的宝宝黄疸超过2周还未消退

出现了任何一种情况,家长都要引起重视,应找医生来判断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另外,因为人体内的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黄疸比较明显,经测定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其所占比例超过2mg/dL的情况下,也表明宝宝出现了需要进行干预的病理性黄疸。

当然,在家中很难对黄疸的数值进行测定,不过,在家里我们容易监测到的是宝宝在黄的同时,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果宝宝有精神差,吃奶差,发烧,甚至是惊厥等表现,我们务必要紧急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判断宝宝是否有高胆红素引起的脑病。

尤其要声明的一点是,家长千万不能盲目认为“既然所有孩子都有黄疸,那就没必要管,不需要干预”,病理性黄疸导致的损伤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

宝宝黄疸怎么退得快?

新生儿黄疸如何才能退得快呢?在家庭护理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晒太阳。很多家长看到这里会长舒一口气,“晒太阳嘛,有什么难的,我们就多带宝宝晒太阳好了”。

实际上, 通过晒太阳加快黄疸的消退也是有技巧的!

正确的做法是:

首先要保证环境温度温暖适宜,不要让宝宝受凉;然后把宝宝的衣服脱光光,把宝宝抱到室内有阳光的地方,给宝宝晒太阳。

在晒太阳之前,还有2个操作要点需要特别注意:①为了避免刺眼的阳光对宝宝的视力造成伤害,要把宝宝的眼睛用眼罩遮挡起来。②保护好宝宝的外生殖器,要给宝宝穿上光疗专用纸尿裤。

另外,隔着玻璃晒太阳就可以了,虽然隔着玻璃晒太阳对促进维生素D合成没什么用,但对于黄疸的消退却是有帮助的,还可以减少紫外线对宝宝的伤害。

在此过程中,务必要让宝宝平躺着晒一段时间,再将宝宝翻个身,保证宝宝身体前后的皮肤都能均匀的被晒到。

我们尽量要让宝宝全天累计日晒时间能够达到2~4个小时,这样对宝宝的黄疸消退才有帮助。

在晒太阳期间,我们可以给宝宝喝点水,补充少量的水分。

如果黄疸很严重,该怎么办?

如果宝宝的黄疸很严重,就需要住院进行治疗。治疗黄疸最有效的办法是蓝光治疗,也叫光疗。光疗能促使宝宝体内的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的,从而经尿液排出。

在住院期间光疗情况下,宝宝也是会戴眼罩,穿光疗专用的纸尿裤。

还有很多家长问,宝宝黄疸到底要不要口服茵栀黄?目前,医学界的共识是,如果能不用茵栀黄的情况下,尽量不用;如果口服了茵栀黄,需要密切关注患儿在服用期间是否有腹泻的情况。

另外,在宝宝出现了严重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下,医生会提出一种治疗方法:换血治疗。

所谓的换血治疗,其实是通过输入正常的血浆和红细胞,把宝宝体内致敏的红细胞、以及抗体和高的胆红素换出,达到治愈黄疸的目的,还能改善宝宝的贫血。

孩子各项检查均属正常,但个子矮小怎么办?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跳绳,喝牛奶!!控制饮食!!

身高能否如意,取决于几个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占70%,此外,取决于其他条件,包括运动、营养、环境和社会因素等。为了让孩子长得更高一点,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莫错过生长快速期

在儿童少年青春发育过程中,何时身高长得最快呢?研究证实,绝大多数中国汉族儿童的身高突增高峰为女童12岁左右、男童14岁左右;90%以上女童身高增长最快的年龄在11~13岁之间,男童为13~15岁之间。为了让孩子长得高一些,家长尤其应注意孩子在生长快速期的营养、运动等问题。

二、应注重营养补充

营养是儿童体格生长的关键。体格正常生长所需的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必须由食物供给,主要是肉、蛋、豆及豆类食物。骨的形成还需要足够量的钙、磷及微量的锰和铁。钙的摄入不足及维生素D缺乏时,会造成骨矿化不足,维生素A缺乏会使骨变短变厚,维生素C缺乏会使骨细胞间质形成缺陷而变脆,这些都会影响骨的生长。

目前一般家庭在有荤有素的饮食中,营养应该是全面及足量的,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偏食的习惯,更不要让孩子过多地吃零食而影响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

三、莫忽视运动锻炼

体育运动可加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加快骨组织生长,有益于人体长高。以下几种运动对增高有一定效果,不妨一试。

1.�悬垂摆动 利用单杠或门框,高度以身体悬垂在杠上,脚趾刚能离开地面为宜。两手握杠,间距稍大于肩宽,两脚并拢,随即身体前后摆动,幅度不要过大,时间不宜过久。练习最好安排在每天早晨,身体尽量松弛下垂,保持20秒钟,男青年应做10~15次,女青年应做2~6次。

2.�跳起摸高 跳起时用双手去摸预先设置的物体,可以是路边树枝、篮球筐或天花板。双脚跳跃,做30次。休息片刻,左右脚分别单脚跳跃,方法同上。

3.�球类活动 打篮球时积极争抢篮板球,跳起断球;打排球时尽量跳起,多做扣杀和拦网动作;在足球运动中多练跳起前额击球动作。

4.�跳跃性练习 可做行进间的单足跳、蛙跳、三级跳、多级跳和原地纵跳等。

四、莫忘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精神神经系统异常也可影响儿童体格的生长。如在父母离异,儿童与监护人之间关系不正常,常受虐待的情况下,或儿童受到其他的严重刺激,其生长速度会逐渐减慢,使身高在正常同龄同性别儿童身高的低限以下。身体矮小又会加重患儿的自卑心理,这是由于患儿所受的心理性和社会性刺激,影响了大脑皮质向下丘脑传播神经冲动,因而抑制了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当患儿环境得到善待后,生长速度可恢复正常。

五、莫忘慢性疾病的积极防治

对儿童及青少年期的慢性疾病应当积极治疗。长期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哮喘、心脏病、贫血等均可影响生长发育。骨骼的遗传疾病,如骨软骨发育不良等,也会使骨生长受限

87》如何让孩子长的高又壮?

「妈!都是你,把我生得这麼矮,」念国一的嘉祥从小学开始座位就一直 在前几排,眼看自己的身高和其他同学愈差愈多,气呼呼地向妈妈抱怨。

「谁叫你不多喝牛奶,平常也不运动!」妈妈没好气地回答他。

孩子在成长阶段,父母除了关心他们的健康情况,也在意他们日后是不是能长得高壮。小儿科的门诊间及网路上的健康谘询网站,常常见到父母焦急地问著:「医师,我的小孩怎麼长不高?」、「多喝牛奶有没有帮助?」有些心急的父母甚至四处打探「增高」的偏方,无非希望孩子能多长几公分。

不过也有人认为,人的身高是遗传决定,营养和运动也起不了大作用。

究竟一个人能长到多高是天生注定,还是得靠后天努力?

正在发育中的孩子怎麼做,才有机会高人一等?

由骨龄看生长的速度

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长高,是骨骼成长发育的结果,而且主要表现在下肢骨和脊椎骨的生长。

下肢骨的生长由股骨和胫骨的生长板生长而成。生长板位於骨头两端,受到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刺激,会不断增生软骨,新生的软骨经钙化后形成硬骨,骨头因而变长、变宽。

出生到1周岁是孩子一生中成长最快的阶段,然后速度逐渐慢下来,一直到进入青春期,性荷尔蒙启动和生长激素交互作用,孩子的身高、体重又开始急遽增加。

台大医院骨科部主治医师王至弘指出,一个人身高的进展要配合「骨龄」(骨骼生长发育的年龄)一起评估,不是只看一般的年龄决定。有些早熟的孩子,骨龄进展比实际年龄快,一开始身高显得比同年龄孩子突出,不过未必日后的成人身高会比较高。

我们的身高能长到什麼时候,要看全身生长板关闭的情况而定,生长板如果关闭了,表示骨骼已经发展成熟,骨头不再生长,身高也不会再增加。

哪些因素会左右一个人的身高?

遗传决定你的身材高矮

影响孩子身材高矮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遗传。

「父母身高和孩子身高的关联性高达80%,父母的影响各占一半,」台大医院骨科部主治医师王至弘说。所以父母如果个子都不高,孩子的身高一般来说不会特别突出。

不过,事实也有例外。任职建筑公司的杨先生身高仅160多公分,太太的个头也不高,不过两个儿子却都打破遗传限制,一个身高超过180公分,另一个也有170多公分,朋友都戏称这是杨家夫妇「基因突变」的杰作。

对於这种特殊案例,新光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李俊贤指出,人的身高并不是由单一特定的基因决定,大部份人身上同时存在高的基因和矮的基因,长得高或矮,主要看遗传表现的是哪一个,「所以一个家庭里,有时候会见到一个孩子长得高,另一个孩子却很矮的情形,」李俊贤解释说。

不过医师认为,这种父母和孩子身高差距十几公分以上的情形纯属少数,大多数孩子发育完成后的体型仍然和父母相近。

看到这里,不少个头不高的父母也许会大失所望,既然基因决定一切,后天的努力能有什麼帮助吗?

其实除了基因会影响身材的高矮,其他相关因素也不能忽视。「假设基因决定你可以长到160公分,可是你的营养不良、运动不足,很可能就长不到这个高度,」李俊贤认为后天的努力一样很重要。

营养和运动能帮助长高

人的生长是一种综合表现,除了基因的先天限制外,以下几项因素也会影响孩子日后的身高:

▓营养摄取

充足且均衡的营养绝对是让孩子长高的致胜关键。

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建议,想让孩子长得高又壮,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钙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矿物质镁及锌。

蛋白质是构成及修补人体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组织的基本物质,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发育迟缓,骨骼和肌肉也会萎缩。肉类、海鲜和牛奶等动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质来源,植物性来源则可以从豆类、榖类及核果类中获得。

钙质则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进生长并增加骨头密度。所以每天喝两杯牛奶,是让孩子累积骨本的好方法。

维生素D是另一个令骨头强健的营养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鲑鱼、鲔鱼等鱼类中获得外,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人体便可以自行制造维生素D。

矿物质锌特别是婴儿发育时不能缺少的营养素。荷兰的研究发现,婴儿发育期间如果锌的摄取不足,会导致发育不良的结果。另外根据国外多项研究也显示,孩童摄取足够的锌,可以减少腹泻的发生。富含锌的食物有肉类、肝脏、海鲜(特别是牡蛎)、蛋及小麦胚芽等。

「铁质对生长发育也很重要,」台大医院营养师翁慧玲补充说。不过根据卫生署的国民营养情况调查发现,国人女性在4岁以上普遍有缺铁情形,男性则是青春期和65岁以上老人的缺铁率较高。所以成长中的孩子应该吃些瘦肉、动物肝脏、蛋黄或是深绿色蔬菜来摄取足够的铁质。

▓运动

不少人认为跳绳、打篮球等弹跳性的运动有助於长高,以医学观点来看的确如此。

根据研究发现,生长板受到过度的压迫会造成生长迟缓,但是适度且间断性的压缩或伸展生长板,却可以刺激它生长。

所以想要长高的儿童及青少年,不能不做运动,尤其是一些弹跳性的运动。但是过度的重量训练如体操、举重反而会妨碍生长,医师建议在成长阶段最好能避免。

▓荷尔蒙分泌

人体中诸多荷尔蒙的分泌主导或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例如生长激素、性荷尔蒙、甲状腺素、副甲状腺素、胰岛素等。

▓睡眠

前面提到,人的成长主要受到生长激素的作用,而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得特别旺盛,所以想要长高,千万不要熬夜而牺牲睡眠时间,尽可能在晚上11点前上床休息。

▓疾病

先天性心脏、肾脏、肺及肝等疾病、骨骼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染色体异常如透纳氏症候群(Turnur syndrome)等均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除了少数人因为家族遗传因素而长得比较矮小,如果是营养不良而长不高,可以靠补充营养来迎头赶上,但如果是疾病造成的生长异常,就要即早就医诊疗

不少父母对如何判断孩子生长是否正常感到困扰,有时候甚至过度担心,拚命逼孩子吃东西,或是四处打探「增高」的秘方。

医师建议父母可以由两方面来评估孩子的生长情况:

每半年量一次身高。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青春期前每年至少会长高5~6公分以上,如果孩子一年下来长不到4公分,父母就应该带孩子上小儿科,请医师评估并进一步了解生长迟缓的原因。

参考《儿童健康手册》上的生长曲线表。

孩子的身高低於同年龄层的3百分位,则视为病理性的矮小,需要接受检查、治疗。不过,孩子长得高人一等,父母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如果生长曲线超过同年龄层的97百分位,也可能属於异常,必须检查做确认。

▓心理因素

过大的压力会造成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失调,使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生长因此受到限制。另外,压力太大也会让肠胃道功能失常,孩子不但胃口不好、吸收能力也变差,长期下来导致营养不良,想长高就很困难。

长得高又壮的饮食秘诀

虽然基因的限制让我们必须「听天命」,不过医师和营养师都认为,从饮食方面著手,再配合规律运动,是「尽人事」最有效的方法。

父母只要把握几个饮食的秘诀,想让孩子长高、长壮并不难。

谨守均衡饮食的原则。

孩子和成人一样,每天都应该摄取六大类食物,父母可以参考卫生署的每日饮食指南,了解不同年龄层孩子的饮食需求。(见表)

青春期的孩子长得快、活动量也增加,为了提供成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素,热量的需求比较高,男孩子一天要摄取2150~2650卡,女孩子则需要2100~2200卡。

父母以身作则不偏食。

不少研究指出,孩子从小的饮食习惯受到父母的影响最大。台大医院营养师翁慧玲认为,想让孩子长得好,不偏食是最基本的原则。父母在为孩子搭配三餐的菜色时,尽量多变化,让孩子从小就多尝试各种食物。摄食的食物种类丰富,就不必担心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素会缺乏。

不在孩子面前对食物做负面评价。

例如:「苦瓜那麼苦,你也敢吃?」,大人随口一句话,会让孩子对特定食物建立特定印象,以后成为他拒吃的藉口。当然,更不要拿食物当做奖励或处罚孩子的工具。

教导孩子均衡的饮食观念。

现代双薪家庭的三餐多半靠外食解决,不少父母会给孩子钱,让他们自行购买午餐。翁慧玲营养师建议父母,多注意孩子自行外食的情况,并且灌输孩子一些健康的饮食观念,例如:少吃油煎、油炸的东西、菜色选择要均衡、多变化、六大类食物都要摄取等。「父母无法掌握孩子的饮食情况,长期下来容易造成孩子的营养状况不良,」她强调说。

避免让孩子发胖或节食减肥。

新光医院小儿科医师李俊贤指出,肥胖的孩子因为摄取过多热量、脂肪及糖分,造成骨龄的进展比实际年龄快,虽然一开始身高比其他的小朋友突出,但是因为生长期提前而且被压缩,未来不见得能长得比较高。

不让孩子发胖其实很简单,只要限制他们吃高热量食物如汉堡、炸薯条的次数,及少喝含糖饮料,配合规律的运动,就不至於有肥胖的问题。

另外翁慧玲营养师认为,现代青少女受到偶像明星纤瘦身材的影响,即使体重正常,仍然拚命节食减肥,不但错失长高、发育的机会,更严重影响成年后的健康。

生长发育的黄金时间稍纵即逝,想让孩子高又壮,快把握机会练一练《康健》教你的「增高秘方」

骨骼成长少不了运动

儿童的生长少不了适量的运动。运动不足的孩子白天没有食欲,晚上睡不着。结果,就陷入早晨非常困倦想要睡觉,晚上又睡不着。早上早餐也不吃就去上课,昏昏沉沉过一天,一天中又明显运动不足的恶性循环。

运动本身就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它能使人熟睡,不说你也知道这样就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了。身体充分地运动后,食欲能够增加、晚上能够熟睡。到了早晨还能头脑清醒地自然起床,早餐吃香吃得饱饱之后以良好的姿态开始新的一天。

怎样的运动有益

为了身体能够长高应该进行怎样的运动呢?常常听说有的孩子为了长高而参加学校的篮球俱乐部,是不是打完球就能使身体长高呢?

简单地说,能够增进食欲、促进睡眠、给予骨骼一定程度纵向压力的运动对长高都有益。具体地说就有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以及打排球等。但是篮球和排球选手中有许多儿童原来身材就很高,如果你仅仅为了长高,让根本不喜欢这些运动的孩子云从事这些运动的话,你就错了。因为情绪的安定对长高也很重要,所以让您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但是过度消耗体力的激烈运动,还是让身体已经停止增长的高中生从事比较好。骨骼的发育一定程度上来自纵向的压力,但是过强的压力(举重等等)反而让骨骼在纵向难以生长。

有助于长高的运动 不利于长高的运动

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为好:排球、篮球、芭蕾、伸展体操、跳绳、慢跑

勉强地让孩子进行不喜欢的运动不好:举重、过度运动、消耗过大的运动(马拉松等)。

身材矮小怎样才能长高

矮身材的青少年,除部分为疾病引起的矮身材必须由医生认真处理外,大都要靠自己努力把本人身高的生长潜力挖掘出来。怎样挖掘?简而言之,就是在医生和体育工作者的指导下,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特殊的体育锻。

关于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有下述建议可供参考:

1.合理调节饮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又要适当节制。不抽烟,不饮酒;

2.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定时,最好睡硬板床,枕头宜低于5cm;

3.注意自身保健,无病防病,有病早治。读读关于矮身材研究及与身高生长发育的书,读不懂可请教医生,增加知识,用科学指导自己行动;

4.保持身心健康,丰富文娱生活,情绪稳定,无忧无愁有利生长发育。

近年有作者报告,持续1-2小时适量体育运动,在一定时期内可使体风生长激素含量明显增加,随着血液中生长激素含量的增加,即导致管状骨生长区活跌,从而增加身高。

应该考虑到,无论运动量较小的运动(如慢跑、慢游泳等),还是大运动量运动(如马拉松赛跑、长途滑雪等)都不会使身高增加,前者因刺激不够,后者则因其使身体极度衰弱(例如,一天完成一千次跳跃和过量的重杠铃举重练习,甚至可阻碍长骨的生长)。成功取决于不同练习的正确的结合。

有学者认为,跳跃、悬重、游泳等运动的长期活动确能促进身高增加。我们认为:凡骺干骺未俞合的矮身材儿童、少年,如医生认为未患矮身材疾病,又无其他医学上的禁忌,理应勇敢地开始特殊的增加身高的体育训练。但值得一提的是,进入训练应当是循序渐进的,初期尤其不要由于心急而作过头,应注意自我感觉,如有不适,应请教医生和体育老师。

助你挺拔的长高体操

热身运动:活动四肢各关节,脊背保持平直,上体前倾,双臂伸直用力向后上方挥动。

走:大幅度摆臂,有力地向前走。

跑:小步跑,同时双拳放在肩上,双臂屈肘面前旋转;快速跑跳25-50米,重复4—6次,每次之后稍休息。

抻拉:双臂上举,然后向各个方向抻拉,同时踮起脚后跟,重复6-8次,中间稍休息。

单杠练习:悬垂(20秒、1分钟),同时身体向右、左转动,双脚并拢;身体向前、后摆荡;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摆荡。

跳跃式引体向上:下蹲,脊背保持平直,向上跳起,抓住单杠,并利用跳跃的惯性做引体向上(单杠的高度和双手的握距因人而异)。每次至少重复6--8次。

跳跃:向上跳,逐渐增高,或达到一既定高度;从稍高的地方向下跳;下蹲跳起。做30—60个不同姿势的跳跃,双脚用力蹬地。可选择练习,但一开始就要按规定数量做,逐渐加大运动量。

每节操做完后应稍事休息一下,使呼吸平稳,四肢放松。整套操做完后,平躺在地板上,绷紧背部和臀部肌肉,微微挺腰。

每周不少于三次练习,每次35—45分钟。坚持下去必有收获。

日常锻炼身体增高法

如今市场上用于增高的药物和器械不少,且价格昂贵,但效果却不见得那么好。其实增高的最好办法还是加强锻炼,下面介绍几种有功增高的锻炼方法,青少年朋友们不妨一试。

悬垂法:

双手紧握单杠,使身体悬空下垂,下垂时以脚尖能轻轻接触地面为佳,然后做引体向上动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练习的要领是:引体向上时呼气,慢慢下降时吸气。练习做完后,要走动走动,使肌肉放松。待手部放松后再用力紧握拳头,将手放于胸前,随后松开手指,接着闻眼、张口、舒展眉头,放松面部肌肉,然后再躺在床上,使背部和臂部的肌肉放松。总之,要学会最大限度地用力和最大程度地放松。

在练习悬垂法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垂增量,方法是先悬垂20秒钟,然后双腿各系上5千克的沙袋,再悬垂20秒钟;这之后,用皮带固定在单杠上,悬垂15秒钟,之后穿上10千克重的铁砂背心,再悬垂15秒钟。不过,时间和重量不是绝对的,可因人而异。

跳跃法:

双脚跳跃用手摸树枝、篮球架、天花板等。10次为一组,每次向上跳跃5——7秒钟,每组间隔4——5分钟。要尽量使身体处于最大程度的伸展状态。另外,要经常参加篮球、排球和游泳运动。抢篮球和扣球时一定要奋力跳跃,积极争夺每个高点球。因为跳跃是主要训练内容,故每天要全力跳跃200次左右。

牵引法:

站在20——30米高的土丘上,放松加速向下跑,然后俯在地板上,由两个伙伴帮助,一个伙伴握练习者的双手腕部,另一个握练刁者的小腿下部,两人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牵引躯干2——3次,每次12——15分钟,重复6——10次。

这一系列的运动有助矫正短腿、脊柱弯曲、扁平足和“O”型腿等形体缺陷,促使骨骼增长,并调节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以及各种生理机能,使之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增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认真和坚持。

我也很矮,我也希望长高,祝你也一样!!!!

新生去学临床医学,要做什么准备?

新生去学临床医学,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首先临床医学的学制比其他专业的本科生长,一般是5年制;其次,医学是神圣的职业,关乎生命健康;再次,医学的学习比较辛苦,需要记忆跟查阅的东西比较多。

临床医学(Clinic Medicine)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写论文时引用临床诊疗指南中的内容应如何在最后标记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临床医学专业可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临床执业医师证是成为临床医师的必备条件之一。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现代临床医学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不断进步。基础医学的众多学科日益深入地阐明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推动了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许多分科和专业.如传染病科、神经科、心脏科、肾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呼吸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矫形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儿科、妇产科、老年病科、放射科、急症医学科和重症监护学科等。至少包括50余个学科、专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临床医学的地位与研究生培养在整个医学范围中,临床医学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引导医学方向的作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包括临床医学研究生和临床实验研究生。前者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严格训练为主,以培养临床专门人才为目的;后者以与临床有关的科学研究训练为主培养能在临床实验室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新生儿黄疸值多少,可以判定为病理性黄疸?

很多家长对黄疸的危害认识不足,对孩子皮肤发黄,出现“渐变色”也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甚至往往是在宝宝出现嗜睡、拒乳、惊厥等表现时候才就诊。

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安全、经济的干预,既能大大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在这个问题上,单靠医生努力是不够的,父母们如能早期识别且尽快带宝宝就医,就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指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黄疸主要是由于血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

变黄先是从头部开始,一般轻者限于面部、巩膜(眼白)黄染,然后向下延至胸部、腹部和下肢。一般来说如果胸部和腹部皮肤发黄,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什么是“生理性黄疸”,需要治疗吗?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除外各种病理因素的黄疸,其特点如下: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消退较慢,可延长到2-4周;

胆红素数值:

足月儿不超过220.6umol/l(12.9mg/dl),

早产儿不超过256.5umol/l(15mg/dl);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一般足月儿约2周,早产儿约4周可自行消退,正常喂养即可,提倡纯母乳喂养,天气许可情况下可适当户外活动晒晒太阳(但避免太阳直晒暴晒)。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胆红素数值 : 足月儿超过220.6u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256.5umol/l(15mg/dl);

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未消退;判断标准还包含胆红素每日上升高度,由专业医生进行,在此不做具体介绍;

出现上述三点之一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有:

溶血:如母亲和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蚕豆病即G-6PD缺乏症引起的溶血;头颅血肿等引起的血管外溶血;

严重感染如宫内感染导致的黄疸;

先天畸形如先天性胆管闭锁,还有一些遗传代谢病等。

特别提醒:

ABO溶血多见于O型血母亲所生的A或B型血新生儿,如果宝宝出生时有窒息、缺氧,出生后有头皮血肿的宝宝需要格外注意,早产儿也需要格外注意黄疸进展哦

病理性黄疸难以自行消退,为了避免胆红素进一步升高引起胆红素脑病,大多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查找病因和相应治疗。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宝宝多见,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功能正常,无肝病及溶血表现。

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在生后2-3天出现,4-7天达到高峰,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在生后6-7天出现,生后2-3周达到高峰,可持续6-12周(2月~3个月)才消退。

因为母乳性黄疸是排除性诊断,没有非常有效的客观检查指标确诊,需要除外其他可能的病因,虽然黄疸有可能持续6到12周消退,但是正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2周消退,早产儿4周消退,超过这个期限未消退的黄疸,最好还是带宝宝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其主要特点包括:

足月儿多见,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

一般状况好,生长发育正常;

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期,或超过生理性黄疸期仍有黄疸;

停母乳1-3天黄疸消退明显,血胆红素迅速下降30%-50%左右。

这里需要再次强调指出,即使考虑母乳性黄疸,如果胆红素水平超过一定数值,也是需要干预治疗,比如光疗。

黄疸的治疗有哪些?

常用的治疗方法:

①晒太阳(注意适度,防治烫伤)

②口服退黄口服液配合益生菌

③蓝光和换血。蓝光治疗是目前国内外都公认的方法,相当安全,但要符合光疗的指征。新生儿科医生一般会结合宝宝的胎龄、日龄、体重、健康状况、有无高危因素以及黄疸变化曲线参考范围等多项指标来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医疗干预。

喝葡萄糖水没有任何作用。

听说黄疸会影响宝宝大脑?

的确黄疸加重和核黄疸会造成宝宝脑瘫痪、智能障碍,但不要太过紧张了,胆红素浓度达到大于425-510μmol/L(25-30mg/dl)才会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的,做好预防是关键。

tips

在此提醒家长,对生后4-10天内新生儿必须密切观察黄疸的进展,随时检测血胆红素浓度。可每天将初生的婴儿放在窗前自然光线下密切观察黄疸,用手按压额头、胸部及手脚心,按压1-2秒钟,然后将手放开,观察皮肤的黄染情况。一旦发现白眼珠发黄、尿布染黄及眼泪发黄,应立即就医,及早进行干预治疗。特别要注意的是宝宝黄疸持续不退,甚至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等情况就要警惕发生核黄疸的可能。

北京华信医院儿科怎么样?

我是一名来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儿科医生,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我的家乡云南大理签订了医疗帮助协议,我很荣幸的被我所在地选送到北京华信医院儿科病房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

北京华信医院是一所综合医院,其中儿科作为北京市朝阳区的“高危围产儿救治中心”,负责转运救治朝阳区所属助产机构的高危、重症新生儿。儿科拥有完善的医疗设施和和设备,有着先进的医疗水平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病房中配有高频有创及无创呼吸机、暖箱、中心监护系统、血气分析仪、血糖仪、黄疸监测仪、蓝光箱、床房B超、床旁X光机、振幅整合脑电图、听力筛查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高水平的诊治加上先进的设备,其完美的组合让儿科在北京市救治新生儿方面经验突出,救治能力在全市首屈一指。这里的医务人员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不仅仅诊疗水平高,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重视培养人才,保持着强大的人才队伍,还不断为基层医院培养人才。

儿科虞人杰教授每周定期查房(全国知名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CT诊断、治疗和早期干预、新生儿呼吸衰竭等危重病症的人工呼吸器治疗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入的研究,熟练诊疗儿科及新生儿疾病,并擅长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的免疫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这对我们基层医生是十分难得的机会。日常的查房是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师仔细分析、诊精心策划依据、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儿得到合理治疗,让年轻医生、进修医生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在来院的半年时间里,我参加学习了儿科病房对进修医生的理论讲座共计12次,包括6次科内讲座和院外的学术交流,对儿科疾病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儿科主任对进修医生还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培训,科室各位老师悉心指导气管插管术,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技术、新知识。

在这半年的学习中,北京华信医院不仅在专业技术给予悉心指导,在生活上也得到了医院各级领导及科室各位老师的关心,医院免费提供住宿,免收进修费,还不定期询问工作及生活情况。半年的进修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考验,我感谢院领导和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给我的这次难得的机会,正是这次机会,使我对新生儿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治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新生儿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怎忘午言(2022-06-13 05:53:58)回复取消回复

    ,还不断为基层医院培养人才。儿科虞人杰教授每周定期查房(全国知名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CT诊断、治疗和早期干预、新生儿呼吸衰竭等危重病症的人工呼吸器治疗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拥嬉心児(2022-06-13 06:41:09)回复取消回复

    肿瘤科、儿科、妇产科、老年病科、放射科、急症医学科和重症监护学科等。至少包括50余个学科、专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临床医学的地位与研究生培养在整个医学范围中,临床医学在很大程度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