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的“裂缝”与“围剿”
原标题 宁德时代的“裂缝”与“围剿”
赵继成频道
宁德时代最恐慌的是什么?
撰稿午小哥
宁王是否会跌落宝座?
4月29日,宁德时代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财报,结果不尽人意。数据显示,虽然实现营业收入486.78亿元,同比增长153.97%,但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扣非后的净利润仅为9.77亿元,同比更是下降41.57%。
一季报显示,宁德时代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35.48%,为70.76亿元,上年同期为110亿元。这是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宁王”首次出现单季度业绩同比下滑。
我们对比来看,就在上一个季度,宁德时代的归母净利润有81.18亿元,是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的九倍左右。
显然,宁德时代最近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庞大的电池帝国已然出现裂缝。昔日的创业板一哥“宁王”,正面临着什么境遇?
宁德时代,告别暴利增长
很明显,宁德时代在营收方面一如既往地强势增长,甚至是翻倍,然而,骤减的净利润,意味着宁德时代也遭遇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
这是为什么?
首先,原材料大幅提价,宁德时代的产品却没涨价,换句话说——老大哥宁德时代并未转移成本压力。
对于利润的下降,宁德时代自然也在财报中做了相应的解释,他们坦言:一是销售增长带来的成本增加;二是上游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上升。
上游材料的涨价有多疯狂?
数据显示,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3月2日突破50万元/吨,相比年初上涨约67%;从1月的30万元/吨涨至40万元/吨用了一个月时间,而从40万元/吨涨至50万元/吨仅用了20天左右。
整个2022年一季度,碳酸锂平均价格同比上涨高达惊人的470%。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一季度营业成本为4162757万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近20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07588万元,比去年同期降低35.48%。
面对这样的挑战,宁德时代做出的选择却十分出人意料——电池不提价。
与其他厂商纷纷抬高电池价格不同的是,宁德时代在第一季度“打落牙齿和血吞”,并没有向下游市场传导压力,而是独自承担了前期较大的原材料价格涨幅。
宁德时代在塑造一个负责任企业家的形象。然而,这也不禁使人存疑:作为一个龙头企业,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时,宁德时代难道没有危机意识吗?难道对于碳酸锂等主材料,并未进行提前半年、甚至一年产量所需的囤积吗?
不过,面对愈发严峻的市场,宁德时代自己也快要扛不住了。“由于以碳酸锂为代表的原材料涨幅过大,公司不得不和客户友好协商,共同应对供应链成本压力。”宁德时代在投资者电话会中透露。看来,二季度说不定就要涨价了。
第二,衍生金融负债——即衍生金融工具的盈利与亏损,若亏损导致负债就在资产负债表列名衍生金融负债。
对于这一项,财报里有一个十分惹眼的数字:宁德时代2022年一季度开展的衍生金融投资亏损了17.87亿元,亏损额超过今年一季度净利润14.92亿元。
这是一项亏损了的投资,那么,宁德时代到底在投资什么?或许可以从投资者电话会上,高管的回复探得一二:“基于保障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及降本需要等,公司布局了部分镍资源产业链;为防范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公司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及业务需求,对镍等相关产品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也就是说,为了成本维稳,宁德时代还布局了镍金属市场,但没想到带来了更加严重的亏损。
第三,市场需求也在变化,高毛利时代一去不复返。
2022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的毛利润率断崖式跌至4.5%,71亿的毛利润仅为上个季度的一半。
需知道,在宁王的“暴利时代”,它卖出的产品是价高且利润高的电池模组,这种已经叠加管理软硬件服务的产品,价格比光秃秃的电池要高很多。这是高毛利所在。
但在目前电动车无一不在追求续航的当下,在化学电池结构没有取得突破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电池排列已经进入跟底盘合并的时代,汽车厂商向宁德时代购买的是光秃秃的电池本体,然后自己再产生最大化的排列密度和放置电池的空间。高毛利时代过去了。
“赌性坚强”曾毓群
全面赶上了国运崛起,随之创造了A股奇迹的宁德时代,可以说是现在最受关注的企业之一。而作为宁德时代掌门人,曾毓群这位低调大佬的故事更像是一个传奇。
1968年出生在福建宁德的曾毓群,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的高材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国企,然而仅仅在那儿呆了三个月,曾毓群就辞职跑去了东莞新科磁电厂做一名工程师。
1999年,新科公司的高管陈棠华和梁少康找到曾毓群,希望能一起做一个电池创业项目。在经过一番沟通后,身为新科最年轻工程总监的曾毓群最终答应了。于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ATL”)在香港注册成立。对于当时去做电池的决定,曾毓群曾回忆道,“这完全是一种冲动。”
ATL在后来大获成功,2001年在厂区刚落成的当年就出货量达到了100万枚电芯。曾毓群赶上了智能手机全面兴起的好时候,ATL相继成为苹果、vivo、华为、三星手机的电池供应商,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电池供应商。2005年,日本TDK集团买下了ATL的100%的股权。
那个时候的曾毓群,已经敏锐察觉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的商机,但当时政策有规定,全外资公司不能生产动力电池。曾毓群下定决心,在2011年底将ATL的汽车动力部门剥离出来,在老家宁德成立纯中资公司CATL。
这便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
如果对宁德时代和曾毓群有所耳闻,一定会对四个字印象深刻——赌性坚强。
这是早年曾毓群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四个大字,曾毓群生性敢赌,这从他几次转化人生方向就可以看出来。
有朋友曾对曾毓群调侃道:你是福建人,为什么不挂爱拼才会赢呢?”曾毓群给出了答案:“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2018年6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在A股创业板上市,也证明了曾毓群的这份“赌性”是正确的。
自此之后,宁德时代增长飞速,在近10年来创办的公司里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股价从25元飙升到了600多元,市值最高时A股第二。
据爱企查APP显示,IPO之后,宁德时代继续引入了多轮战略投资和定向增发,投资方包括了高瓴资本在内的诸多大牌投资机构。
若问曾毓群还有什么显著的特点?除了“赌性坚强”,还有就是他什么都不信,只相信“钱”。据说早前他还曾定下一个保证金制度,但凡有车企想从宁德时代购买电池,要先交保证金,保证未来多少年内会购入多少电池,有时甚至高达20亿。
总的来说,宁德时代曾经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电池十分抢手,从2018年起,几乎所有汽车厂家都曾来到宁德这座小城,就为了跟曾毓群见面,买到电池。
但眼下,被拿捏了多年的车企们,似乎准备逃离宁德时代了。
围剿、逃离宁德时代
获得优质的动力电池始终是车企们的“焦虑”所在,尽管宁德时代短期内地位不可撼动,依然不妨碍第二、三梯队正来势汹汹,力图打破当下的寡头格局。这也让投资人们兴奋坏了,都想要投出第二个宁德时代。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10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LG新能源、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塔菲尔新能源、孚能科技、欣旺达。
你可能并不了解,从2021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融资可谓疯狂,大家试图打破目前的电池格局。
我们挑几个典型的来说:
第一,蜂巢能源——电池领域的超级独角兽。
这也是车企布局电池行业的典型代表:长城汽车掌舵人魏建军在2012年就在内部成立了动力电池项目组,2018年将其独立,参与长城及其他车企的电池供应。
自此之后,蜂巢能源缔造了惊人的融资历程,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过去一年之内,蜂巢能源获得了四笔巨额融资,在今年2月的新一轮增资之后,蜂巢能源估值已经高达460亿元,增长十分迅猛。
第二,中创新航。
早在去年12月,就曾有报道称小鹏汽车决定削减宁德时代的供货份额,引入新的电池供应商中创新航。当时,小鹏还回应称:车辆生产的零部件供应链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保供保产,更加准确地预测交付周期。
而且,虽然中创新航国内市场份额仅为5.9%,但广汽已经和它“眉来眼去”很久,直接提供了研发支持,建立起了量产和质量体系。
第三,比亚迪电池业务。
据说特斯拉和蔚来汽车都在接触比亚迪电池,比亚迪甚至还准备剥离电池业务单独上市了。
此外,前不久蔚来、理想、小鹏、上汽、广汽、东风集团等还联手投资了欣旺达电池,虽然欣旺达汽车电池起步较晚,但势头正猛……
这些无法不让宁德时代恐慌,因为最初,宁德时代也是作为一个电池“备胎”成长起来的,当时的宝马想要摆脱松下、三星等老牌厂商的桎梏,选择了宁德时代,不正如现在的车企为了摆脱宁王,而选择别人?
总之,眼下的宁德时代对原材料价格暴涨造成业绩波动不必过分担心,因为非理性的价格早晚要回落。
更加让曾毓群担心的,恐怕是一个个把拔地而起的竞争对手,会让宁德时代失去议价能力。那时,他可能将再也无法担起“宁王”的称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