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的煤炭资源赋存状况(武乡县马堡煤矿)
本文目录一览:
煤炭资源供需状况
(一)煤炭资源总量及分布特点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优势矿种,是能源安全的基础。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煤炭约占我国矿物能源资源的95%、储量的90%、产量的75%,2007年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9.5%。我国煤炭资源分布面积达60×104km2,埋深1000m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约2.92×1012t。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品种齐全,除上海市外,在其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探明储量。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总体格局是,东部地区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山东、安徽、河南、河北5省,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对贫乏;中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山西、陕西和内蒙古3省(自治区)储量丰富;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也较丰富。煤炭储量超过1000×108t的为山西(占27%)、内蒙古(占21%)、陕西(占16%)3省(自治区),约占总保有储量的64%。储量在100×108~1000×108t的省(自治区)依次为新疆、贵州、宁夏、安徽、云南、河南、黑龙江、山东、河北。上述12省(自治区)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95%。地理分布上具有“北富南贫、西多东少”的特点,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西部及北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少,供应不足,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煤炭储量多,生产区域集中,决定了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形成“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特点,造成煤炭长途运输紧张、水资源匮乏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制约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煤炭的生产和消费
煤炭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1978年以来,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70%左右。2008年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27.93×108t和27.40×108t(图5-19)。
图5-19 1990~2008年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量对比图
图5-20 2006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中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
我国的煤炭生产能保证国内需求,并保持适当出口。1949年煤炭生产3243×104t,1960年3.97×108t,1970年3.54×108t,1980年6.20×108t,1990年达10.80×108t,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我国煤炭生产量为27.93×108t,比1949年煤炭产量增长了86倍,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生产煤炭超过400×108t。电力、钢铁、化学和建材工业等是主要耗煤部门,发电用煤仍在我国煤炭消费中占主要地位,所占比例超过50%。钢铁、建材和化工等行业也在煤炭消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图5-20)[89]。据中国工程院根据我国2003年实际消费的煤炭总量预测,预计2010年、2020年全国煤炭需求分别为22.2×108t和25.8×108t[90]。但实际情况是,2007年煤炭消费就达到26.2×108t,2008年达到27.4×108t,比2007年增长4.5%。由于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所占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按照目前大多数预测方案,未来20~30年煤炭生产和消费依然在一次能源中保持60%左右的比例,2030年,煤炭需求量将达到50×108t左右,比中国工程院2006年的预测方案高出一倍。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增长加快,我国油气资源不足,煤炭成为支撑中国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能源。但是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产能布局也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12省(自治区)。随着开采年限和开采强度的增加,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省煤炭资源储量大幅度减少,产能下降,煤炭产量将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3省(自治区),煤炭运输的压力增大。煤炭开发利用对土地、水资源和大气环境破坏较大。经济建设对煤炭的巨大需求所造成的资源、环境及运输等问题日益严重。
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及分布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及其分布状况汇总如表10-7。
表10-7 煤炭资源洁净等级分省统计表 (103t)
续表
续表
注:本表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资料。
北京市已发现煤炭资源15.9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73.18%,洁净潜势较好的占25.99%,洁净潜势差的占0.20%。京西门头沟区主要为洁净潜势好的和一小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京东顺义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和少量洁净潜势差的煤炭资源。
天津市已发现煤炭资源3.83亿吨,全部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
河北省 已发现煤炭资源145.25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6.6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占 57.35%,洁净潜势中等的占 20.41%,洁净潜势较差的占10.01%,洁净潜势差的占5.54%。井阱矿区和元氏县全部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唐山市和丰南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有少量洁净潜势好、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秦皇岛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和少量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邯郸市、磁县、武安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炭资源,有少量洁净潜势好、中等、较差和差的煤炭资源。邢台市以洁净潜势较好、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有少量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好。在临城县不同洁净等级的煤炭资源均有分布。沙河市以洁净潜势好和洁净潜势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有少量洁净潜势较好和差的煤炭资源。张家口市全部为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张北县煤炭资源洁净潜势较差,蔚县煤炭资源洁净潜势较好,怀来县、涿鹿县全部为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承德市以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为主。三河县全部为洁净潜势中等的煤炭资源,曲阳县主要为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炭资源。邯郸市峰峰矿务局三矿和万年矿有高F煤。
山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581.3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占10.62%,洁净潜势较好的占38.35%,洁净潜势中等的占27.21%,洁净潜势较差的占15.77%,洁净潜势差的占8.05%。太原市的东山、西山、清徐、古交均以洁净潜势较好煤为主,娄烦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大同市煤炭资源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煤,有少量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好。阳泉市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Pb煤。寿阳县、平定县、昔阳县和盂县的煤炭资源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长治市的煤炭资源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煤和部分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高平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煤和部分洁净潜势中等煤。襄垣县为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煤。屯留县为洁净潜势较好煤。武乡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煤为主。沁源县为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煤。晋城主要为洁净潜势好和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沁水县为洁净潜势好、较好和中等煤。阳城县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翼城主要为洁净潜势好和中等的煤。朔州市以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差的煤为主。山阴县为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左云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怀仁县以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为主。原平市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宁武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差的高溴煤。河曲县、保德县和偏关县以洁净潜势较好的煤为主,有部分洁净潜势中等的煤。汾阳县、文水县、交城县、清徐县和孝义县以洁净潜势较差的煤为主,有少量洁净潜势中等和较好的煤。兴县、临县、离石和三交县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好的煤。柳林县、中阳县以洁净潜势较好和中等的煤为主。榆次市以洁净潜势中等的煤为主。和顺县、左权县主要为洁净潜势中等煤和部分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平遥县、介休市和灵石县以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为主。霍州市以洁净潜势好的煤为主。乡宁县、蒲县以洁净潜势中等的煤为主。河津市主要为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古交市东曲井田有洁净潜势差的高Br煤,古交市马兰井田有洁净潜势差的高Hg、高Th煤。
内蒙古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2255.89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22.83%,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70.2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76%,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5.13%,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03%。可见,内蒙古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中93%属于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值得注意的是,满洲里市灵东规划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l煤,鄂温克旗伊敏煤田五牧场普查区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As煤,阿拉善右旗西大窑长山煤矿一号井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Mn煤。
辽宁省已发现煤炭资源63.7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9.63%,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1.8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0.7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7.76%,洁净潜势差的煤占0.03%。可见辽宁省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整体较好,92%以上属于洁净潜势好、较好和中等的煤,基本没有洁净潜势差的煤。
吉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1.4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53.9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8.1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20%,洁净潜势较差的占0.8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5.84%。吉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中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占92%以上。九台市营城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As煤。
黑龙江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29.1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87.68%,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9.1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41%,洁净潜势差的煤占0.72%。可见,黑龙江省已发现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总的来说非常好,其中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占96%以上,洁净潜势好的煤炭资源比例是全国各省份中最高的。双鸭山市集贤煤田顺发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l煤。
江苏省已发现煤炭资源37.8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6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6.5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4.6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8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8.33%。江苏省南部的江宁县、锡山市、武进市、溧阳市、吴县、江阴市、宜兴市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张家港市妙桥煤矿的煤炭资源是洁净潜势差的高硫、高As煤。
浙江省 已发现煤炭资源1.1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0.6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4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5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9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93.47%。在全国各省区中洁净潜势差的煤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并且全部为高硫煤。
安徽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17.1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0.2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6.1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0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3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9%。淮南市和淮北市的煤炭资源绝大部分为洁净潜势较好和好的煤,而宣州市、宁国市、泾县的煤炭资源以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为主。淮南市李郢孜矿区存在高Ni的煤炭资源,萧县存在高Th煤。
福建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1.4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2.65%,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25.8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0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8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58.64%。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只占38.45%,主要分布在明溪县、清流县、大田县、将乐县、永安市、安溪县、德化县、漳平市和连城县。洁净潜势差的煤中,高硫煤并不多。大田县大田煤矿上京井田、永春县天湖山煤矿、龙岩市的各煤矿、永定县各煤矿均是高Pb煤,
江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3.4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2.2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9.87%,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9.66%,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24.96%,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3.27%。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52.11%,萍乡市、新余市、分宜县、信丰县、龙南县、于都县、宜丰县、上饶县、横峰县、弋阳县、余干县、波阳县和永丰县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较好和好的煤。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零星分布于高安市、万载县、万年县、丰城县、武宁县、乐平市、进贤县、瑞昌市和瑞金市等地。
山东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24.5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5.88%,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8.2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08%,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21.47%,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1.37%。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64.08%。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济东煤田、陶枣煤田、官桥煤田、坊子煤矿、滕南煤矿和新太煤田。聊城地区有部分高钍煤。
河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60.7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7.72%,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0.9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5.7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41%。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占到81.84%。巩义市、登丰市、新密市、偃师市、平顶山市、郏县、襄城县、安阳市、鹤壁市、焦作市、济源市、禹州市和永城县的煤炭资源基本属于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而义马市千秋煤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Th煤。
湖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34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0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9.1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5.0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0.9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73.87%。湖北省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仅为10%左右,5000 多万吨,零散分布在大冶市、津门市、当阳县、秭归市、建始县等地,其他绝大部分为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而崇阳县的煤炭资源既是高硫煤,又存在高Pb、高Cr、高Be煤,鹤峰县黄家营红莲池煤矿岩湾矿区也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Cr煤。
湖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29.1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5.3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69.27%,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6.9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8.0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0.37%。湖南省的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在南方各省中属于最好的,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总和达到74.61%,它们主要分布在攸县、衡山县、常宁县、邵阳市、邵东县、武冈县龙江矿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郴州市、资兴市、郴县、桂阳县、永兴县、宜章县、嘉禾县、醴陵市、耒阳市。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邵阳县常乐区、新宁县、澧县、临澧县、石门县、张家界市、慈利县、桑植县、江永县、怀化市、黔阳县、溆浦县、芷江县、会同县、靖县等地,辰溪县的煤炭资源既是高硫煤,又存在高As、高Cr、高Sb煤。
广东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91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0.1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7.3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5.91%,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4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5.18%。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炭资源比例也较高,达到67.46%。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主要分布在阳山县、连南县、连州市等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 20.7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6.00%,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12.19%,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 14.32%,洁净潜势差的煤占67.49%,不存在洁净潜势好的煤。由此可见,广西的煤炭资源中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2/3以上,除了南宁市、邕宁县、隆安县、宁明县、钟山县、百色市、田阳县、环江县、荔波县和上思县的部分煤炭资源以外,其余均为洁净潜势差的高硫煤。合山市的煤炭资源不仅是高硫煤,而且存在高Cr、高Mo、高U煤;田东县存在洁净潜势差的高Sb煤。
海南省已发现煤炭资源 0.9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9.24%,其余90.76%均为洁净潜势较差的煤,没有洁净潜势好、中等和差的煤。
重庆市已发现煤炭资源20.45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0.65%,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8.9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5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1.22%,洁净潜势差的煤占75.59%。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不足10%,仅分布于中梁山、永川市、梁平县、云阳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3/4,大部分都是高硫煤。綦江县松藻煤矿有高铀煤,荣昌县曾家山有高砷、高铅煤,城口县有高硫、高As、高Cr、高Ni、高Sb、高U煤,开县有高Cr、高U煤,奉节县有高As煤。
四川省已发现煤炭资源89.8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6.72%,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14.5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0.2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66.12%。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为21.27%,主要分布于崇州市、大邑县、都江堰市、荣县、富顺县、攀枝花市、盐边县、泸县、旺苍县、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乐山市、犍为县、峨眉山市、万源市、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荥经县、天全县、盐源县、会理县、仁寿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三分之二,大都是高硫煤。而筠连县有高砷煤,江油市五花洞井田有高铀煤,巫山县有高硫、高Pb、高Cr煤,巫溪县有高硫、高Co煤,古蔺县存在部分高Hg、高Be、高Th煤,安县有高硫、高Cr、高U、高Th煤,理塘县热拉井田有高As、高Cr煤,盐源县合哨井田有高Cr煤,南江县水洞井田和仁寿县汪洋井田有高Th煤。
贵州省已发现煤炭资源538.98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仅占1.3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22.0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1.2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44.58%,洁净潜势差的煤占20.7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比例为23.43%,主要分布于盘县特区、大方县、纳雍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占到1/5,大都是高硫煤。水城县有部分高汞和高钍煤;六枝特区、兴义市有部分高硫、高As煤;兴仁县有高硫、高As、高Sb煤;织金县分布有高As、高Cr、高Mo、高U煤;贵定县洛邦井田存在高Mo、高U煤。
云南省发现煤炭资源240.64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10.30%,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18.59%,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31.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8.25%,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53%。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28.89%,洁净潜势差的煤比例不到1/3,煤炭资源的洁净潜势比贵州省、四川省和重庆市都要好,在西南四省市中是最好的。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主要分布于麒麟市、沾益县、宣威市、富源县、罗平县、师宗县、禄丰县、红塔县、江川县、弥勒县、澜沧县、祥云县、保山县、龙陵县、昌宁县、华坪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主要为高硫煤。蒙自县有部分高硫、高As、高Ni煤;华宁县和富源县老厂煤矿有高As煤;官渡县松华煤矿有高Pb煤。
西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0.43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8.76%,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1.3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13.87%,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14.70%,洁净潜势差的煤占31.33%。洁净潜势差的煤全部为高硫煤,主要分布在安多县、噶尔县等地。
陕西省已发现煤炭资源1621.3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7%,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30.3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7.58%,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41%,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49%。洁净潜势差的煤炭资源的比例在全国属于较低的省份。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64.52%,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低灰、低硫煤分布在彬县、榆林市、神木县和府谷县。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非常低,在铜川市、韩城市、淳化县、蒲城县和澄城县零散分布有部分高硫煤;子长县有部分高Th煤。
甘肃省已发现煤炭资源86.3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3.3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43.14%,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2.33%,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3.39%,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7.79%。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76.48%,主要分布在窑街煤矿、靖远县、肃南县、肃北县、民勤县、天祝县、平凉市、华亭县、环县等地。但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在西北五省区中也是最高的,在景泰县、金塔县主要是高硫煤;在崇信县、华亭县有部分高Mn煤。
青海省已发现煤炭资源45.07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34.14%,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57.9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0.2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3.13%,洁净潜势差的煤占4.55%。煤炭资源洁净潜势属于全国较好的省份之一,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92.07%,主要分布在天峻县、刚察县、大柴旦镇以及大通县、门源县、祁连县、玛沁县、都兰县等地。洁净潜势差的煤全部为高硫煤,零星分布于乌兰县、祁连县等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308.72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 11.60%,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73.75%,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5.44%,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6.74%,洁净潜势差的煤占2.4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85.35%,主要集中于灵武县、大武口区、石炭井区以及平罗县、惠农县、盐池县、彭阳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发现煤炭资源958.90亿吨,其中洁净潜势好的煤占76.79%,洁净潜势较好的煤占 20.53%,洁净潜势中等的煤占 0.35%,洁净潜势较差的煤占0.37%,洁净潜势差的煤占1.96%。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总和占到97.32%,洁净潜势差的煤的比例很低,也是煤炭资源洁净潜势最好的省区之一。洁净潜势好和较好的煤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哈密市、巴里坤县、昌吉市、呼图壁县、阜康市、库尔勒市、伊宁市、和布克赛尔县等地。
谁能介绍下我国煤炭资源的情况?
我国现有煤矿有保障的年生产能力为13亿吨,在建规模4亿吨左右,到2010年和2020年,现有煤矿有保障的生产能力将分别下降到12.4亿吨和11.7亿吨;到2010年新增生产能力2.4亿吨;由此可见,若不采取措施,我国煤炭供应能力将严重不足,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将会出现危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必须加快新井建设步伐,按照煤矿设计规范,形成1亿吨煤炭生产能力,约需140—200亿吨精查资源储量,同时,考虑到勘查期和建井期,则2010年、2020年分别需精查资源储量1000-1200亿吨和1500-1700亿吨,精查资源储量缺口分别达到750-900亿吨和1250-1400亿吨。根据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资源需求,精、详、普资源储量比较适宜的比例为1∶2∶5。按照这一比例推算,到2010年和2020年,详查资源储量缺口将分别达到900亿吨和1900亿吨,普查资源量分别达到3500亿吨和6000亿吨。这包括98个主要矿区,近700家主要煤炭生产单位。煤炭资源地质总储量50592亿吨,其中深埋在千米以下的煤炭地质储量26000亿吨。我国已探明煤炭资源量11563亿吨,资源探明率22.85%;保有储量约为1万亿吨;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基础储量4509亿吨、尚未利用的5447亿吨,尚未利用的精查储量为475亿吨。在已探明的10000亿吨保有煤炭储量中,以华北、西北地区的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我国煤储量是很高的,仅山西一个地方的煤都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量还多,但是石油和天然气就比较少了,人均就更少了,所以我们国家很缺资源的。
以下是资料,喜欢可以研究一下
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
中国煤炭资源的种类较多,在现有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其中,原料煤占27%,动力煤占73%。动力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46%和38%,炼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中国煤炭质量,总的来看较好。已探明的储量中,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占20%以上;硫分小于1%的低硫煤约占65%-70%;硫分1%-2%的约占15%-20%。高硫煤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地区。华东和华北地区上部煤层多低硫煤,下部多高硫煤。 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从各大行政区内部看,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 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的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主要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分布也不理想。中国炼焦煤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四种主要炼焦煤种中,瘦煤、焦煤、肥煤有一半左右集中在山西,而拥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华东、中南、东北地区,炼焦煤很少。在东北地区,钢铁工业在辽宁,炼焦煤大多在黑龙江;西南地区,钢铁工业在四川,而炼焦煤主要集中在贵州。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个,其中有4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垩纪等四个时期。它们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5%、60%和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98%。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个,占60%左右。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 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 东北地区,占2.97%。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49年仅产煤炭3243万t,1950年4292万t;1960年达到3.97亿t,1970年3.54亿t,1980年6.20亿t,1990年突破10亿t,1995年达到13.61亿t,1996年增加到13.96亿t,创历史最高年产量记录,占世界总产煤量46.07亿t的30%。1997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煤炭产量下降到13.73亿t。中国煤炭产量分布很不均衡。
根据2007年的《大型煤炭基地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我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煤质优良,煤类齐全,约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85%。13个基地中有10个基地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先天不足,煤炭开发将可能加速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破坏地下水系统,并造成环境污染。13个大型煤炭基地规划总需水量296万立方米/日,现有供水能力152万立方米/日,缺水144万立方米/日。除云贵、两淮基地水资源丰富以外,其余11个基地均缺水,到2020年,年需水约26亿立方米(日需水700万立方米、年缺水约12亿立方米、日缺水330万立方米)。 环境容量小的基地有4个,即晋北、晋中、神东、陕北煤炭基地;环境容量较小的基地有8个,即晋东、两淮、蒙东(东北)、河南、鲁西、宁东、冀中、黄陇煤炭基地;环境容量大的基地有1个,即云贵煤炭基地。13个煤炭基地1500米以浅的预测资源总量为7819.40亿吨。其中,小于1000米预测资源量为4106.77亿吨,占基地预测资源总量的52.52%;1000米~1500米预测资源量为3712.63亿吨,占基地预测资源总量的47.48%。神东、云贵、晋中基地位居前3位,均超过千亿吨,其次是陕北751.17亿吨、晋东532.79亿吨、宁东377.70亿吨,其余7个基地均小于300亿吨。
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研究与勘查技术方法
煤炭地质勘查的目的是寻找、查明煤炭资源,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研究历史悠久,研究成果丰富,主要包括煤炭地质基础研究、勘查技术研究、煤层气研究、煤矿信息技术及煤的伴生元素研究等方面,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关于聚煤盆地的理论研究成果显著。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相继组织开展了华北、华南、鄂尔多斯盆地和东北中生代断陷盆地聚煤规律和资源评价研究课题,主要从盆地整体高度,把握了我国主要聚煤盆地演化和煤炭资源聚集赋存规律;层序地层学研究为煤炭资源勘查带来了新的生命力。陆相成煤模式、海侵成煤模式、幕式成煤作用、不同体系域成煤模式等多种成煤模式的提出,深化了对聚煤规律的认识;盆地动力学分析、煤田滑脱构造研究、控煤构造样式的划分等新成果推动着构造控煤作用日趋深入和实用化。煤炭地质领域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为建立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技术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二,煤炭资源勘探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不同含煤区煤田的开采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华北东部煤矿开采面临着严重的水害和瓦斯灾害威胁。东北含煤区煤层结构复杂,冲刷带和火山岩发育,热流值高。华南含煤区煤体韧性变形(层滑和褶皱)强烈,煤层连续性差,构造煤发育,高瓦斯和突出矿井较多。滇藏含煤区均是小型残留煤盆地,冲击地压和大地热流值高。西北含煤区的塔里木盆地煤层埋藏深,祁连山侏罗纪煤田分布零散,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煤层冲刷带发育,水文条件复杂。依据煤田地质背景,瞄准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选取“地震主导,钻探为主,多手段配合”综合勘探模式,合理选择地质填图、遥感、物探、钻探、测试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地质信息,开展地表与井下结合,物探、钻探、巷探结合。通过各种勘查成果的相互对比和相互验证,形成准确探明开采地质条件的立体式综合勘查方法体系。煤田三维地震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将三维地震勘探与电法勘探、钻探技术、测井技术结合起来,成为以查明复杂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为主的综合勘探技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勘查精度,降低了勘探成本和开采风险。
第三,煤炭及煤层气资源评价成为勘查研究重点之一。煤层气(瓦斯)是与煤相伴生的同源同体矿产。中国是煤炭资源大国,同时拥有十分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据预测,我国陆上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31.46万亿m3,占全球的15.3%。以往煤层气勘查实践工作主要是侧重于防治灾害、保障煤炭安全生产,而往往忽略其经济价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美国煤层气勘探和商业性开发成功的启示,我国一些科研教学单位和有关部门开展煤层气地质研究与勘探开发试验工作,但直至90年代初煤层气开发和煤炭开采仍被视为两个独立产业。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们对能源战略地位和煤层气商业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防治煤矿重大瓦斯灾害事故的需要,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并鼓励煤矿企业先采气,后采煤,走采煤采气一体化、地面与井下抽采相结合的道路,矿井煤层气地面抽采、顺煤层抽采、邻近层抽采、采空区抽采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地面垂直井、多分支水平井抽采工艺日益成熟,定向钻进系统、水平分支孔施工工艺、千米拐弯钻孔技术、钻进参数监测系统的成功研发,保障了煤矿生产安全和矿井瓦斯利用。
第四,煤炭地质勘查信息技术逐渐发展成为勘查研究的重要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煤炭地质勘查的各个领域,GIS技术的应用,使数据采集、报告编写及数据库的建立等各个复杂问题迅速被解决。遥感技术广泛运用于煤炭资源、水资源、煤层气调查和煤矿区环境评价等领域能够更加准确、实时的分析研究相关技术,提高了地质工作的效率和精度。高光谱技术研究和遥感信息快速提取技术取得显著进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在数字矿区、数字城市中的运用取得显著效果。
第五,煤的伴生元素研究日益成熟。20世纪50~70年代,煤地质工作者对与煤伴生的U、Ge、Ga等有用元素进行过调查。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查明煤中有害元素种类、含量及分布特点,研究它们的地球化学特性等成为煤炭地质勘查的重要任务之一。相关的煤田地质单位,如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原地矿部等,相继完成了全国主要煤矿区煤的物质组成、元素组成、微量元素时空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富集因素和成因类型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