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地震逃生应急演练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中小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有什么重要意义
掌握初步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了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地震逃生技巧,增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综合反应能力。
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是学校对地震应急处置工作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是学校对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的一次强化,是提高师生安全逃生技能的一次实地演练和培训,演练活动是对学校校园突发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地震应急疏散”等方面自护自救知识的一次深入学习和实践。
增强了学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和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方式等,熟悉了学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培养了他们听从指挥,自我保护,自我救护和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演练让师生进一步了解了地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疏散知识,提高老师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变能力,也让学生们知道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
扩展资料
中小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一旦身边发生突发事件,要沉着应对,做好安全逃生工作。提高了师生实际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为今后面对灾害,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安全疏散学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地震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和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方式等,培养了他们自我保护,自我救护和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
应急演练总结
巨大地震,蜀乡蒙难,天崩地摧,举世振撼。山岳异形、河川改道、道路坍塌、村庄受淹。泥石轰然滚落,断山塞湖壅川;巨大震撼突至,沧海桑田顿改。顷刻城镇 化瓦砾,转瞬乡村成泥碳;昔日龙门锦绣谷,一朝坟冢灰烟;方圆十万平方里,八万生灵难还。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潜心思考,防灾减灾,胜于救灾;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2008年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学校应成为防止自然灾害的重要宣传基地。学校是人员最集中场所之一,特别是中小学生体质还相当柔弱,抵抗力非常有限,一旦发生地震等重大突发性灾害,极易造成重大伤亡。因此,当自然灾害降临时,逃生和自我保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逃生课”应当尽快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我国又是一个多地震国家,火灾、洪水等其他重大自然灾害更是频频发生,但由于这些灾害具有不确定性,对个人而言,遭遇的几率特别小,甚至接近于零,于是许多人都心存侥幸,警惕性比较差。反映到学校教育上,就是逃生教育往往被停留在了口头上,很少有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习。而当灾难突然发生时,人们往往惊慌失措,应对能力十分失当,以致能生还的人非常有限。
为使大家了解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今天上午举行了全校师生地震逃生演练。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学生临危不惧、戮力同心,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演练因此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政教一班子、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抢先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四川学生遇地震全班1秒钟避险,他们平时是如何进行地震逃生演练的?
四川学生遇地震全班1秒钟避险,他们平时都是会进行地震逃生演练的,每次都会让学生亲生体验地震来了的情况发生。
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我们每一个人心里其实都是非常的恐惧的,因为我们知道地震的发生都是非常的突然的,而且它的毁灭性以及危害性都是非常的大的。在我国四川地区就由于当地独特的地形特点以及各种各样的地理位置,是处在地震带上,也就会在四川很多个地区经常发生地震,当地的居民对于抗震避险也有一套自己的求生方案。近几天在四川雅安地区经常发生地震,而四川有一些学生在遇到地震的时候,全班在一秒之中之内就完成了避险。
这件事情其实就证明了四川当地对于抗震避险的逃生方案是非常的明确的,很多学生他们的训练都是非常的到位的,主要就是因为在他们平时日常生活中就会进行一些地震演练,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可以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快速的避险。平时这些学校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地震救灾的演练,让学生们学会该如何进行逃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在进行地震逃生演练的时候,学校会模拟真正地震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场景,让学生们学会在危难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去做,以及如何保持自我的淡定。我们要知道在面对危险的时候,其实心态是非常的主要的,我们一定要复好自己的心情,以最快速,最迅速的方式进行地震逃生。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学校的地震逃生演练其实成果是非常的好的,每一个学生都把演练的技巧记在了心里,并且在地震发生的第一瞬间就可以一种本能的反应进行自我保护。希望未来在四川有更多的学校可以像这个学校一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地震中的求生本领。
地震尤为常见,平时应对灾难的演练该如何做?
地震是常见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据消息称,地球上发生过无数次地震!虽然大多数都是低等级远距离的,人们感觉不到。
目前,科学技术水平无法检测地震的到来。所以我们掌握地震逃生知识和方法是减少损失的最好方法。
在平常生活中,灾难有时来得很突然,比如地震。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应该学会拯救自己,保护自己。
地震发生时,周围房屋的损坏的墙体、建筑外的混凝土碎片和被破坏的硬件设施等。可能会坠落伤人。因此,当在街上行走时,最好把你周围的物体放在你的头上,当没有物体时,你可以用你的手保护你的头。尽可能为自卫做好准备。冷静点。你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栅栏等危险物,跑到开阔的地方躲避。
如果你在地震中被埋在瓦砾下,周围是黑暗的,只有一个微小的空间。千万要冷静,不要慌乱树立活下去的信心。相信会坚持到救援人员的到来,一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你自己。
地震过后,经常会有许多余震,情况可能会继续恶化。自己所处环境会更加艰难,为了避免余震带来的危害,要尽可能的改变自己当前的处境,如果你带了救援包,将会给你带来很大帮助。
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我们必须第一个保证呼吸的顺畅,清除胸部和身体上的废墟,当闻到气味和有害气体时,用湿衣服捂住口鼻;避免身体和其他容易掉落的物体上方的易碎塌陷;保证一部分的生存空间,用坚硬和棍子支撑废墟,防止余震后环境会发生更大的危险
因此,平时要多注意防地震演练,熟悉自己的家园环境和附近的突发应急的所去地,进行防震演习、应急演习、逃生演习等。
地震演习心得
防震演习
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宝贵,失去了就没有第二次了,日本大地震只是一个莫名的瞬间,就让许多鲜活的生命消失了,让许多人无家可归,但他们并没有惊慌,而是十分镇静。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毫不畏惧大灾大难,因为他们的防震意识比我们强。回顾过去的发生在同一个时间的地震,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1994年9月,台湾诲峡地震波及广东、福建沿海。时值下午,学校还在上课。震发时,潮州、漳州一些学校师生惊慌失措。死亡的1人,是因拥挤而被踩死的;受伤的230人,也是被踩伤或因跳楼、掉下楼梯而造成的。而位于前沿的东山县实验小学,虽然教学楼在施工,散砖纷纷被震落,单因为防震知识,当即钻到课桌下躲避,震动一停立即有序撤离,结果无一人伤亡。平时老师就告诉我们:如果正在上课发生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如果是一楼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前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桌子底下,用书包或者书本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老师除了教给了我们一些防震防灾知识之外,还向我们演示了自救的正确规范的动作。我不禁思索道:地震又没有来,这么做是不是杞人忧天啦?不,一点也不好笑。我可以很严肃的告诉你:“当地震真的来了,这就不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了。在2013年5月13日下午,学校举行了防震演练,为的就是让我们学会保护自己,珍爱生命。当同学们还沉醉于学习的海洋里时,第一声警报突然拉响,同学们立刻按照老师说的,反应都很及时,有的钻到课桌下,有的躲到墙角,还有的用书包或者书本护住自己的头部。我以迅雷不及之势拉开板凳,将教室的后门打开,之后便双手抱头蹲在墙角,身子紧紧蜷缩在一块,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在第二次警报拉响后,同学们自觉排成队有序的抱头弓腰,毫不犹豫地快步向教室外移动,往楼梯口快步走去。大家不再像平时演习时那么放松了,都严肃了起来。每个楼梯口都有老师在疏散我们,同学们都紧靠着楼梯右边两排走,下了楼梯,在离教学楼较远的空地上纷纷四五个人蹲在一起,双手抱头。这次演习十分成功,不仅让我们增长了个人保护意识,更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生命。通过这次活动,我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小学生懂得了更多: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防灾减灾的素质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及当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面对自然灾害,关键在于是要有足够的认识,才能遇险不惊,应对得法,要学习抗灾知识,学习补救技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避免出现不该有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