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年末应还本息计算公式(每年年末付息,到期还本的计算公式)
本文目录一览:
财务管理学的计算公式汇总有哪些?
一、单利:I=P*i*n
二、单利终值:F=P(1+i*n)
三、单利现值:P=F/(1+i*n)
四、复利终值:F=P(1+i)^n 或:P(F/P,i,n)
五、复利现值:P=F/(1+i)^n 或:F(P/F,i,n)
六、普通年金终值:F=A{(1+i)^n-1]/i 或:A(F/A,i,n)
七、年偿债基金:A=F*i/[(1+i)^n-1] 或:F(A/F,i,n)
八、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
九、年资本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
十、即付年金的终值:F=A{(1+i)^(n+1)-1]/i 或:A[(F/A,i,n+1)-1]
1、期望投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或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2、期望值:(P43)
3、方差:(P44)
4、标准方差:(P44)
5、标准离差率:(P45)
6、外界资金的需求量=变动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百分比x销售的变动额-变动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百分比x销售的变动额-销售净利率x收益留存比率x预测期销售额。
财务管理学中的现值与终值公式?
复利终值公式: F=P×(1+i)n
其中,(1+i)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
复利现值公式:P=F×1/(1+i)n
其中1/(1+i)n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
1.预付年金
终值
具体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
方法二:F=A[(F/A,i,n+1)-1]
现值
两种方法
方法一:P=A[(P/A,i,n-1)+1]
方法二:预付年金现值=普通年金现值×(1+i)
2.递延年金
现值
【方法1】两次折现
计算公式如下:
P=A(P/A,i,n)×(P/F,i,m)
【方法2】
P=A(P/A,i,m+n)-A(P/A,i,m)
=A[(P/A,i,m+n)-(P/A,i,m)]
式中,m为递延期,n为连续收支期数,即年金期。
【方法3】先求终值再折现
PA=A×(F/A,i,n)×(P/F,i,m+n)
终值
递延年金的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一样,计算公式如下:
FA=A(F/A,i,n)
注意式中“n”表示的是A的个数,与递延期无关。
3.永续年金
利率可以通过公式i=A/P
现值
P=A/i
永续年金无终值
4.普通年金
现值 =A*(P/a,i,n)
终值= A*(F/a,i,n)
5.年偿债基金的计算
①偿债基金和普通年金终值互为逆运算;
②偿债基金系数和年金终值系数是互为倒数的关系。
6.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
年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约定年限内等额回收初始投入资本或清偿所债务的金额。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实际上是已知普通年金现值P,求年金A。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称为资本回收系数,记作(A/P,i,n)。
【提示】(1)年资本回收额与普通年金现值互为逆运算;
(2)资本回收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总结】系数之间的关系
1.互为倒数关系
财务管理,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公式
公式如下:
1、年金终值计算公式为:F=A*(F/A,i,n)=A*(1+i)n-1/i,
其中(F/A,i,n)称作“年金终值系数”
2、年金现值计算公式为:P=A*(P/A,i,n)=A*[1-(1+i)-n]/i,
其中(P/A,i,n)称作“年金现值系数”
扩展资料:
先付年金现值:是其最后一期期末时的本利和,相当于各期期初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n期先付年金与n期普通年金的收付款次数相同,但由于付款时间不同,n期先付年金现值比n期普通年金的现值多计算一期利息。因此在n期普通年金现值的基础上乘以(1+i)而将分母加1就得出n期先付年金的现值了,公式为:
记作P(A,i,n)=A·[(P/A,i,n-1)+1]
则如果上例为每年初计息的话,经过5年,逐年的现值为年金现值,计算为:
递延年金现值
递延年金终值,它的计算完全可以利用普通年金终值公式来计算(因为递延期内没有年金)
永续年金现值
永续年金因为是无限期收付的,所以其计算公式反而简单,是
也就是说,如果这笔十万美元投资是一笔专项基金的话,其永续现值为
(美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金现值
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计算公式
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购房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如下:[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财务管理常用公式
在《财务管理》学习中,一般包含这几类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公式:
(1)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
(2)普通年金终值和普通年金现值;
(3)预付年金终值和预付年金现值。
一、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
货币时间价值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是学好财务管理的关键,也是掌握好投资管理这一章的前提,而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是学好货币时间价值的基础。
(1)复利终值
公式名称:复利终值
计算公式F=P×(1+i)n,其中,F代表终值,P代表现值,i代表利率,n代表计算利息的期数,(1+i)n为复利终值系数,记作(F/P,i,n)。
公式讲解:公式是计算复利情况下终值的计算公式,最简单直接的理解是年初存入银行一笔钱(现值P),年末这笔钱连本带利的合计数是多少(终值F)。
注意,这里的i为计息周期利息,一般为年利率,n为计息期期数,一般单位为年,也可以为季度(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4)、月(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12)、周(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52)、天(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365)。
(2)复利现值
公式名称:复利现值
计算公式P=F/(1+i)n,其中,P代表现值,F代表终值,i代表利率,n代表计算利息的期数,1/(1+i)n为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 / F,i,n)。
公式讲解:该公式是在复利情况下,计算未来某一定量的货币在现在时点的价值的计算公式,最简单直接的理解是未来的一笔钱(终值F)在现在值多少钱(现值P)。
注意,这里的i为计息周期利息,一般为年利率,n为计息期期数,一般单位为年,也可以为季度(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4)、月(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12)、周(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52)、天(此时计息周期利率i=年利率/365)。
二、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
年金包括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形式。普通年金是年金的最基本形式,它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为后付年金。
如果一项年金的第一期收付发生在第一年年初,此时称为预付年金;再比如,如果一个年金,每一期的发生额相同,无限期,此时称为永续年金。因此,学好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是掌握其他特殊年金相关运算的基础。
(1)普通年金终值
公式名称:普通年金终值
计算公式F=A×(F/A,i,n),其中,F代表终值,A代表年金,i代表利率,n代表计算计息的期数,为年金终值系数,记作(F/A,i,n),可以通过查找教材后附的系数表获取,考试的时候会提供。
公式讲解:该公式是计算复利情况下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最简单直接的理解是每年年末存入银行一笔钱(年金A),连续存10年,则到期后这笔钱连本带利的合计数是多少(终值F)。
(2)普通年金现值
公式名称:普通年金现值
计算公式P=A×(P/A,i,n),其中,P代表现值,A代表年金,i代表利率,n代表计算计息的期数,为年金现值系数,记作(P/A,i,n),可以通过查找教材后附的系数表获取,考试的时候会提供。
公式讲解:该公式是计算复利情况下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最简单直接的理解是每年年末存入银行一笔钱(年金A),连续存10年,则到期后这笔钱在现在的价值是多少(现值P)。
三、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的关系。
(1)相同点:两者的年金发生时间点都是在年末,因此才称为普通年金。
(2)不同点:两者计算的目标时间点不同,普通年金现值的目标时间点是第一年年初,即即图五中的0,普通年金终值的目标时间点是年金发生的最后一年年末,即图五中的4。
(3)系数间的关系(F/A,i,n)、(P/A,i,n):两者的系数只差一个,即P和F,其他都是一样的,因此,当利率i和期数n相同的情况下,两者一个是计算年金在期初的价值,一个是计算年金在期末的价值。
扩展资料:
新财务管理方法是相对于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而言的,是指在企业财务通则的指导下,依据企业新的财务制度规定,对企业财务活动(资金运动)进行管理所运用的一系列方法。也是本书所要论述的对象。新财务管理方法的具体内容包括:
(一)资金筹集的管理方法。
主要包括企业资本金制度、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的计算方法、资金成本基本计算方法,以及企业负债管理。
(二)流动资产的管理方法。
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方法、坏帐准备金制度和计提办法、存货的计价和清查方法,以及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新制度规定,常用折旧方法为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合计年限法),在建工程的管理方法。
(四)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的管理方法。
(五)对外投资的管理方法。
主要包括对外投资的计价方法、股权投资管理的成本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权益法、市价法、直线摊销法、实际利息法。
(六)成本费用的管理方法。
(七)销售收入、利润及分配的管理方法。
(八)外币业务的管理方法。
(九)企业清算的财务处理方法。
(十)财务报告和财务评价。
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管理和分析方法、企业财务评价方法,(主要为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