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讨论(小儿腹泻抗生素的选择)
本文目录一览:
- 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 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原则
- 4、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吗?
- 5、小孩子拉肚子
- 6、抗生素腹泻,怎么处理?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AAD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其临床症状可轻可重。轻型患者仅表现解稀便2~3次/d,持续时间短,没有因腹泻而发生中毒症状,该型属于Ⅰ度~轻Ⅱ度肠道菌群失调,易被临床医师忽视。中等型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在Ⅱ度和Ⅱ度以上,临床腹泻次数较多,可以合并肠道机会菌感染(如变形杆菌、假单胞菌、非伤寒沙门菌等),大便可出现红、白细胞,值得注意的是该型易被诊断为感染性腹泻而不断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其结果导致抗生素与腹泻形成恶性循环,病情发展。
重型患者指在严重肠道菌群紊乱基础上往往继发有特殊条件致病菌感染(如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其临床症状重,常腹泻水样便10~20次/d,假膜性肠炎(PMC)大便中可见漂浮的假膜,可伴发热、腹部不适、里急后重。少数极其严重者(如爆发性结肠炎)除有腹泻外还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质血症或败血症等,甚至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而表现高热、恶心呕吐及肠鸣音减弱,胃肠功能衰竭,此时腹泻可能停止,也可能发生肠穿孔。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肠道菌群紊乱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是引起腹泻最主要的病因。抗生素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引起肠道菌群失调。Ⅰ度失调是抗生素抑制或杀灭一部分细菌,而促进了另一部分细菌的生长,这就造成了某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的异常变化或移位,在诱发原因去掉后可逆转为正常比例;Ⅱ度失调是不可逆的比例失调,在Ⅰ度失调基础上菌群由生理波动转为病理波动;Ⅲ度失调表现为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份被抑制,只有少数机会菌逐渐成为优势状态。肠道菌群紊乱时益生菌数量明显下降,条件致病菌数量异常增多,肠道粘膜屏障损伤[1],消化吸收代谢受到影响,从而导致AAD。总之,抗生素使肠道菌群紊乱是AA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抗生素干扰糖和胆汁酸代谢
抗生素的使用,肠道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使多糖发酵成短链脂肪酸减少,未经发酵的多糖不易被吸收,滞留于肠道而引起渗透性腹泻;抗生素应用后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7α?去羟基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强烈刺激大肠分泌,常继发分泌性腹泻。
抗生素的直接作用
抗生素所致的变态反应、毒性作用可直接引起肠粘膜损害和肠上皮纤毛萎缩,引起细胞内酶(双糖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吸收障碍性腹泻;某些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肠痉挛和呕吐[2]。
婴幼儿胃酸度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分泌型IgA较低,补体水平低,对外界环境变化耐受力差,使用抗生素后容易发生AAD[3]。低胎龄、低体重、低日龄为导致住院新生儿发生AAD的危险因素[4]。此外,抗生素的种类、剂量、使用时间以及基础病也是发生AAD的重要影响因素,免疫抑制、肠道损伤性检查、外伤手术、鼻饲等也与AAD的发生有关。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原则
治疗关键在于及早认识,及时停用原抗菌药物,服用调整肠道菌群药物如培菲康、乳酸菌素、乐托尔等。若交替菌为金葡菌,可用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利福平口服及万古霉素等。假膜性肠炎治疗是停用原用抗菌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CDC推荐以甲硝唑治疗CDAD,口服万古霉素不作为CDAD治疗的首选药物,以预防万古霉素耐药细菌的发生,仅在严重危及生命病例或甲硝哇治疗无效时应用。队列研究结果亦提示甲硝唑对于缓解症状作用与万古霉素相仿。但近期有报道甲硝唑疗效有所下降。推测万古霉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可能优于甲硝唑。
采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治疗的适应症包括:艰难梭菌毒素检测阳性并有明确结肠炎依据的(发热,白细胞升高,以及在CT 或内镜检查中有特征性表现),严重腹泻的,停用引发腹泻制剂仍然持续腹泻的,或者仍有继续治疗原发感染需要的。口服甲硝唑的剂量为500mg 每天三次或者250mg每天四次,口服万古霉素的剂量为125mg 每天四次,两种药物疗效相似,应答率可以达到90%到97%。治疗通常的持续时间为10 天,但是对增加疗程或缩短疗程的相对优点的研究目前较少。由于艰难梭菌主要局限在结肠内,所以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所有抗生素都应该口服。如果必须采用静脉注射,只有甲硝唑有效,因为这种给药方法仍然可以在结肠内达到中等浓度。治疗的预期效果是希望能够在1 天内控制发热,在4 到5 天内控制腹泻。由于甲硝唑比万古霉素便宜,所以更受欢迎,而且在医院内的患者中应用还可以避免出现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危险可能。口服万古霉素的适应症,就是甲硝唑需要禁忌的,包括妊娠,哺乳,不能耐受甲硝唑,或者在甲硝唑服用3 到5 天后仍然无效的患者。
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对大多数艰难梭菌感染都有效,如果治疗无效,需要评估依从性,搜寻其他诊断依据,以及检查是否存在梗阻或中毒性巨结肠,因为这些症状的存在会阻止药物到达病变部位。对于存在梗阻的患者,需要使用大剂量的万古霉素口服制剂(500mg 每天四次)才能使药物达到结肠内,或者通过胃管或肛管注射万古霉素或甲硝唑。对于极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如果对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无效,就需要进行肠切除。
还有一些药物已进人临床试验阶段,预期可用于CDAD的治疗。① Tolevamer,聚苯乙烯吸附剂。肠道不吸收,可吸附毒素A, B。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口服每日6g的疗效不差于万古霉素0. 125mg每日4次给药。② Tiacumicin B,为18环大环内醋类,体外对艰难梭菌的抗菌活性为万古霉素的8-10倍。50,100或200 mg每日2次口服疗效好,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③ Ramoplanin(雷莫拉宁),属于新的糖醋肤类(glycolipodepsipeptide),对CDAD的疗效与万古霉素相仿。
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吗?
其中氨基糖甙类,因其耳毒性及肾毒性。主要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菌群失调,引起致病菌异常生长,破坏正常菌群,糖类不能被发酵成易吸收的短链脂肪酸,初级胆汁酸不能生成次级胆汁酸,积滞在肠腔导致渗透性腹泻,抗生素引起的变态应,毒性作用对肠粘膜的直接损伤,药理学效应致肠道动力学改变,也是导致腹泻的原因。
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是一种新型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含有人体肠道需要的正常活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钙,口服后可直接补充正常生理菌丛,抑制致病菌、有害菌和腐败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达到调整肠道内菌群失调的目的。
其中粪链球菌能在肠道中迅速定植,繁殖能力强,消耗过氧化氢,促进以双歧杆菌为主的厌氧菌生长,使紊乱的菌群恢复正常,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且其能产生溶酶菌和副消化酶,可帮助小肠消化吸收功能恢复。
因此,应用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良好的疗效,亦无不良反应,所以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小孩子拉肚子
孩子吃母乳,如果母亲奶凉或太油腻孩子就会有生理性腹泻,建议先把母乳停了,(这期间可以给孩子喂为米汤)等大便好了,再喂。如果吃奶粉,有些孩子因为对奶粉里的乳糖不耐用,也会引起腹泻,建议改吃不含乳糖的奶粉。以上方法如果都不见效,就给孩子吃儿童型的启脾丸(半粒)+附子理中丸(四颗)化成水,一天二次。还有个偏方,把茴香炒热后装进布袋敷在小孩肚脐上,注意别把孩子烫伤了,一天数次,效果明显。祝你孩子早日健康。还有不要滥吃抗生素啊。
专家指出,很多医生对抗生素使用掌握不足,在治疗中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甚至2种以上的抗生素并用,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抗生素在杀灭了肠道病毒菌同时,也将大量肠道益生菌灭活,继而因肠道菌群失调而引发腹泻。 每年夏季都是各种儿童肠道疾病高发期,今年儿童肠道疾病发病更密集,且打破以往季节性发病规律。如何有效防范儿童肠道疾病?孩子得了肠道疾病父母怎么科学配合治疗?年轻的父母们需要转变传统理念当中的一些诊疗误区,全面了解小儿肠道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家长攀比体重增加,幼儿食量引发腹泻。
目前,医院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产区病房的妈妈们因为自家宝宝不如人家的胖,想尽办法给宝宝增重,这种攀比心理导致宝宝进食过量,结果适得其反引发腹泻。此外,如果孩子是过敏性体质,建议2岁后再添加辅食,这样可减少过敏性疾病发生,孩子发生哮喘的几率也会相应降低。
滥用抗生素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专家反复提到目前在儿科疾病中滥用抗生素引发腹泻的病例。谈到滥用抗生素会引发腹泻原因,专家指出,很多医生对抗生素使用掌握不足,在治疗中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甚至2种以上的抗生素并用,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抗生素在杀灭了肠道病毒菌同时,也将大量肠道益生菌灭活,继而因肠道菌群失调而引发腹泻。
儿童腹泻治疗五种误区:腹泻该不该禁食
1、腹泻是小毛病,自己吃完药就行。这种行为如治疗不当,将导致慢性腹泻、营养不良。
2、腹泻禁食。儿童患腹泻未被病菌影响的部分肠道并未丧失消化能力,这时可吃些热量高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完全禁食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
3、腹泻都要吃消炎药。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患儿大便是水样都不用服用抗生素。
4、腹泻一定要止泻。小儿腹泻前三天一定不能用止泻药物,原因是止泻药会抑制体内毒素的排出,加重病情。此外,患儿也不易交替更换医院,更换药物,腹泻恢复期为一周,家长不必为孩子前3天未止泻过分担忧。
5、腹泻要吊盐水。按照病情,一般腹泻症状只需口服补充水分,而输液只针对出现脱水症状的患儿,目的不是止泻,而是补充水分。
儿童用药量按体重算出,别把孩子弄成实验品
专业的儿科医生用药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计算出用量多少和次数,而部分家长往往擅自加大药量,期望以此缓解病情,这样做只能使药效无增加而毒副作用增加。其次,家长偏听偏信频繁盲目用药。比如给孩子吃的药是从广告获得、家长间推荐获得、民间偏方获得等等。把孩子弄成药物实验品,不是明智家长选择。给孩子用药吃吃停停,一会儿中药一会儿西药都将造成孩子肝肾损害。腹泻药吃法和用量也有讲究,家长们千万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小儿腹泻用药一定要空腹,也就是要在两餐之间;服用“斯密达、蒙脱石散”可适当加量,但一定要按1包兑水50毫升比例服用。否则非但孩子不爱喝,疗效也递减 .
抗生素腹泻,怎么处理?
什么是抗生素相关腹泻?
简单地说,就是病人在接受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后,引起的腹泻,称为抗生素相关腹泻,居然高达25%。也就说100个人服用抗生素,有25个人就可能发生腹泻等肠胃不适的情况!
抗生素的相关腹泻临床表现可从结肠炎(甚至更为严重的肠胃疾病)到仅仅表现了频繁的单纯性水样便,而没有其他的并发症。包括腹痛、发热、腹泻、白细胞增多、低蛋白血症等症状。
2
为什么服用抗生素后容易发生腹泻呢?
我们首先要读懂一个词:广谱抗生素。是指抗菌谱比较广的抗生素,可以杀灭我们体内的大部分细菌,而非专门针对一种或几种细菌,有针对性地杀灭。
这就会造成抗生素在杀灭我们体内的病菌(有害菌)时,也同时抑制和杀灭了体内的有益菌。因为它杀伤力很大嘛,看到细菌就杀杀杀!基本上不管你是好是坏。
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体内不仅仅被有害菌、病菌入侵,还有很多有益菌正在维持我们机体的正常运作,而广谱抗生素也把这些有益菌杀灭了,就会出现严重的肠道菌群失调,也就是抗生素的相关腹泻。
别觉得抗生素相关腹泻是小事,闹不好,肠胃炎症就是吃抗生素吃出来的。抗生素的相关腹泻分为三个阶段:
Ⅰ度失调是抗生素抑制或杀灭一部分细菌,造成了某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的异常变化或移位,在诱发原因去掉后可逆转为正常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