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手抄报)
本文目录一览:
农村的留守儿童,要如何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是我们农村常见的现象,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赚钱,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孩子常年缺乏父母的陪伴而造就的留守现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虽然不能够及时陪伴,但可以利用现代便捷的交通工具以及网络来多互动;关心孩子成长的每个瞬间,多与孩子视频通话,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
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但很多时候为了生活不得不这样做。很多时候虽然改善了家庭生活环境和条件,但却忽视了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使得孩子与我们越来越生疏。我觉得我们该做好下面几点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1)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回家看看孩子。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节假日也在逐渐增多,坐火车、高铁、动车都很方便;有时间多回家看看孩子,或者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居住。哪怕只是短暂的几天,也能够让孩子的内心激动不已,爷爷奶奶的陪伴代替不了父爱和母爱。
(2)如果工作繁忙,而自己又不舍得出高昂的差旅费用,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每天和孩子视频互动。我想这点在当今社会已经不难做到了吧!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和无线网即可。我们可以通过视频看出孩子的生活近况,也能够及时察觉到孩子的内心情感变化。
(3)多询问孩子的内心需求,定时给孩子寄回去玩具、衣服一类,让孩子高兴高兴。不要老是督促孩子学习情况,而更应该多关心他们的生活以及内心情感。如果一味的关心孩子的成绩,会将自己与孩子的陌生感越拉越大。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需求有时候很简单,就是能和爸爸妈妈吃上一顿饭,参加一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家长会。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该如何引导?
建议如下:
第一,培养他们的幸福感体验。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感就是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虽然我们不能改变留守儿童原生家庭的生活状态和环境,但是可以改变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改变他们固有的原生家庭观念,给他们积极的暗示。
老师通过与农村留守儿童交流,增加他们对父母外出务工的了解与理解,让他们说出自己对父母看法以及尽可能地让他们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父母的爱,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第二,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教他们学会正确归因,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善于将其归为外部因素;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时,善于将其归为自己努力获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还教他们学会在自己的身上找优点。
第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自己的学习设立小目标。最后,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学会发现美,鼓励他们写周记,记录每周遇到的或者自己亲身经历的开心事,以及将自己发现的美好的事物都记录下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让他们充分认识挫折,在遇到挫折时,学会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以积极的态度解决。其次,增强他们的自尊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或者学科教师在课堂上、生活中尊重学生,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培养,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如何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有的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从社会适应方面看,很多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针对问题,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提供一些参考对策:
一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于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还要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学校,更应该担负起这个重要责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才能赢得未来,我们要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去重视和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谐、健康的生长环境,引导孩子走向堂堂正正、快快乐乐的成功大道 。
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1.加强家庭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和监护人的责任。父母尤其是出外打工的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交流和沟通,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身体和学习外,更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不但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心理,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明白生活的来之不易,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负责抚养监护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应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从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
2.发挥学校的主导教育功能。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要完善健康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心理上的体贴与温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氛围,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其次,学校要组织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
3.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要注重对留守儿童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家校结合以更好地教育孩子。
4.留守儿童自身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我认为留守儿童本身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学会正确应对挫折和逆境,培养坚强的意志,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从而使自己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5.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留守儿童爱心教育平台。政府要针对部分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的现状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政策激励和引导,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现在的父母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不得不去城市里打工,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来着,但是老人家年纪大了,也不一定事事都能顾得上,孩子呢,一出生就没有见到过爸爸妈妈,现在孩子本来正是学习的时候,也是玩耍的时候,本来是孩子美好的童年,变成了一个不完美的童年,生活没有父母在身边,缺乏关爱,关爱留守儿童是刻不容缓的事。我们一起来行动吧!!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很多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导致有个别的孩子心里很脆弱,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是人不应该都看钱,有德才有人,都注重物质,素质没了,孩子吃好穿好缺没了成长需要的教育,陪伴!没有人能够替代父母的爱。
在孩子的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各位父母不希望这一切都发生的话一定有空的话一定要回去看看孩子,每个孩子需要有父母的陪伴才能快乐的成长,不然的话孩子心里都会留下一辈子阴影。挥之不去。
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而且孩子也很少的自觉写作业,由于爷爷奶奶也不认识字,没有办法教孩子们怎么学习,怎么做,学校的老师也不多,毕竟大山能有几个老师,这么多的学生老师基本是也管不过来,就导致了您的孩子逃课不爱学习的行为,这样的结果各位父母是你们想要的么?赚的再多的钱有什么用呢?浪费在不爱学习的孩子身上么?
小编在这里提醒广大的父母孩子还小,为了孩子的未来,尽量不要外出打工!!要出去的话,也得等孩子懂事了吧?要不然会对孩子心里上多大的伤害啊,而且最近网络上发生了不少关于留守儿童自杀、跳河的事件等等,最后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么好好的一个孩子本来正值美好的童年和生活,就这么没了。
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