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军事新闻 > 正文

军事新闻

地震防灾减灾社区活动总结(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总结)

hacker2022-07-02 15:12:28军事新闻119
本文目录一览:1、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活动2、防灾减灾的心得体会

本文目录一览: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活动

2010年5月12日,我们迎来了全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而2010年的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做起”。

“减灾从社区做起”的意义:

防灾减灾离不开群众参与。将2010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定为“减灾从社区做起”,意义即在于此。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减灾从社区做起,以社区为平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可以有效整合各类基层减灾资源,落实各项减灾措施,增强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在这方面,也是地震多发国家的日本,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日本“防灾日”实练,成效显著

为纪念关东大地震,唤醒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日本确定每年9月1日为“防灾日”。每到这一天,各地都要组织防灾训练,大大小小的消防单位或在购物中心的广场,或在公园空地搭起帐篷,里面放置模拟火灾和地震现场的设备,外面摆出一排灭火器。身手敏捷的消防员爬到一根细细的长竿顶上,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带领市民体验灾害来临时的情景。同时,上班族和学生这一天都要放假。家长会带着小孩去钻一下模拟火灾的“浓烟走廊”、感受“8级地震”的剧烈晃动,或者排队学爬云梯,防灾训练演习就像逛游乐园一样新鲜有趣。中央和地方政府则更是责无旁贷。

有备才能无患,防灾胜于救灾。正是因为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灾救灾程序,防灾避灾意识深入人心,2008年6月14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7.2级大地震的强度尽管与阪神大地震相当,却仅造成数十人死亡和上百人受伤。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是加固建筑、正确逃生共同创造的奇迹。

由此足见,“减灾从社区做起”绝不是一句空话。关键在于,警醒、帮助和鼓励、支持群众做好日常防灾准备,并不遗余力建设一个“耐灾”型特别是“耐震”型社会来抵御天灾。为此,需要做好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组织排查灾害风险隐患等一系列工作。更重要的是,应将灾害预防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从城建、行政、经济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确保紧急救援避险物资的必要配备,以及综合减灾基础设施的极大完善。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意义 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 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 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 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减电〔20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2011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做好2011年“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紧紧围绕“防灾减灾日”主题开展工作

2011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减轻灾害损失,避免人身伤害,关键是要调动公众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主题,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动员每个公民关注身边的各类灾害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二、组织倡导公众开展“四个一”活动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倡导每个公民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与他人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和避险经验,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为公众开展“四个一”活动提供条件,推进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减灾办)将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的全民防灾减灾征文活动,鼓励公民讲述避险经历,分享避险自救感受和避险忠告。

三、大力开展全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方力量、各种资源,采取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对集中时间,组织开展全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要结合当地灾害风险隐患等特点,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优势,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让每个公民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避险自救技能。

四、扎实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涉灾相关部门要结合工作部署,组织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重点对居民住房和学校、医院、工厂等各类公共场所的灾害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治理。要动员和鼓励群众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提高全社会的应对灾害风险能力。

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防灾减灾演练

每年5月12日当天,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结合本地灾害风险、灾害特点,按照预案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演练活动。演练活动要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声势,扩大影响。玉树、舟曲、盈江等灾区要结合灾后重建工作,组织开展慰问受灾群众活动。

请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对2011年“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于5月30日前将总结报告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宣传周6日正式启动。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据了解,2013在5月6日至12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北京将举办城市暴雨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湖北将在十堰市举办10万人参加的大型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此外,安徽、山东、广西、新疆等地也将组织开展应急救灾演练,帮助居民熟悉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等。

国家减灾委要求各地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基地、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和有关纪念馆、体验馆的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通过组织“体验式、参与式”防灾减灾活动,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农民工、工矿企业职工等普及逃生避险基本技能,提升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同时,国家减灾委要求,各地要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关口前移、主动防范,重点做好城市地铁、火车站、大型商场、影剧院、集市等人口密集场所以及学校、医院、居民区、政府机关、工矿企业、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部位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治理措施、消除隐患。 201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5月10日至16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

一、突出城镇化与减灾主题,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镇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不断加大,各类灾害风险明显增多,城市安全设防问题日益突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城镇化与减灾”这一主题,充分认识城镇化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的新挑战,通过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推动防灾减灾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应对气候变化相适应,加强城市防洪排涝、抗震、消防等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救援救助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灾害设防标准,切实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联合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以城乡社区、机关、学校和企业等为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发挥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和有关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工矿企业职工等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基本技能,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三、加强灾害风险评估,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

要结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深入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评估,指导居民绘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梳理社区安全隐患清单,明确治理方案和时间进度。要结合区域或行业灾害风险特点,针对各类易发灾害可能带来的威胁,重点做好城市地铁、机场、火车站、地下管网、燃气管道、隧道桥梁、学校、医院、大型商场、集市等重点部位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演练

要针对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灾害以及煤气泄漏、火灾事故等,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进一步强化综合防御防范措施,规范应急处置程序,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地震重点危险区所在地政府要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加强地震应对防范准备工作。

社区标准

一、基本条件 社区居民对社区综合减灾状况满意率大于70%。 社区近3年内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 具有符合社区特点的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经常开展演练活动。 二、基本要素

(一)综合减灾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完善。成立了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机制。负责开展以下工作: 全面组织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运行、评估与改进工作。 组织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 组织编制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开展防灾减灾演练。 组织制定符合社区条件、体现社区特色、切实可行的综合减灾目标和计划。 调动社区内各种资源,确保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的投入,共同参与社区综合减灾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组织社区开展综合减灾绩效评审。 (二)开展灾害风险评估 采用居民参与的方式,开展社区内各种灾害风险排查工作。 明确社区老年人、小孩、孕妇、病患者、伤残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分布,针对风险落实了对口帮扶救助人员和措施。 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编制并知晓社区灾害风险地图。 (三)制定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预案明确在社区设灾害信息员,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日常监测工作,建立健全了监测制度,灾害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的措施落实。 预案明确了特定手段和方法,能及时准确向社区居民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预案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应急队伍责任人的联系方式,有针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对应救助措施。 预案中有社区综合避难图,明确了灾害风险隐患点(带),应急避难所分布、安全疏散路径、脆弱人群临时安置避险位置、消防和医疗设施及指挥中心位置等信息。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隐患排查、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能及时分析总结演练经验和问题,不断完善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四)经常开展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 以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为契机,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利用现有公共活动场所或设施(图书馆、学校、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等),设置防灾减灾专栏、张贴有关宣传材料、设置安全提示牌等,开展日常性的居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经常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定期邀请有关专家、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对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进行防灾减灾培训,适时开展社区间减灾工作经验交流。 每年印制分发社区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五)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较为齐全 通过新建、加固或确认等方式,建立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明确避难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 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居民快速找到避难所。 避难场所标有明确的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 社区备有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如铁锹、担架、灭火器等)、通讯设备(如喇叭、对讲机等)、照明工具(如手电筒、应急灯等),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如棉衣被、食品、饮用水等)。 居民家庭配有针对社区特点的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如逃生绳、收音机、手电筒、哨子、灭火器、常用药品等。 (六)居民减灾意识与避灾自救技能提升 居民清楚社区内各类灾害风险及其分布,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及行走路线。 居民掌握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基本方法与技能,包括在不同场合(家里、室外、学校等)、不同灾害(地震、洪水、台风、地质灾害、火灾等)发生后,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互帮互救等基本技能。 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防灾减灾活动。 (七)广泛开展社区减灾动员与减灾参与活动 社区建立了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承担社区综合减灾建设的有关工作,如宣传、教育、义务培训等,配备了必要的装备,并定期开展训练。 社区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主动参与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宣传教育与演练等社区减灾活动,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经常对企业员工特别是外来员工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等。 社区内学校在日常教育中注重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能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居民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 社区内的医院能积极承担有关医护工作,关注社区脆弱人群,提高社区救护能力。 社区内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吸收各方资源,积极参与社区综合减灾工作。 (八)管理考核制度健全 社区建立综合减灾绩效考核工作制度,有相关人员日常管理、防灾减灾设施维护管理等制度措施。 社区定期对隐患监测、应急救助预案、脆弱人群应急应对等各项工作进行检查。 社区定期对综合减灾工作开展考核,对不足之处有具体改进措施。 (九)档案管理规范

社区建立了包括文字、照片等档案信息在内的规范齐全、方便查阅的综合减灾档案。

(十)社区综合减灾特色鲜明 在社区减灾工作部署、动员过程中,具有有效调动居民和单位参与的方式方法。 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中,有独到的做法或经验,如利用本土知识和工具,进行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有行之有效的做好外来人口减灾教育的方式方法等。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日常综合减灾工作,如建立社区网站、社区网络等。 社区引入了风险分担机制,倡导居民开展社区各类灾害保险工作等。 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中具有地方特色。 三、《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评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定标准

满分分值

考核分数

1.组织管理机制

(10分)

1.1社区减灾领导机构(2分)

社区综合减灾运行、评估与改进领导机构健全(2分)

1.2社区减灾执行机构(3分)

社区有专门的风险评估、宣传教育、灾害预警、灾害巡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护、灾情上报等工作小组(3分)

1.3社区减灾工作制度(3分)

(1)领导工作制度(1分)

(2)执行工作制度(2分)

1.4减灾资金投入(2分)

(1)较为固定的综合减灾社区资金来源,有筹措、使用、监督等管理措施(1分)

(2)已经获取资金支持的社区综合减灾项目(1分)

2.灾害风险评估(15分)

2.1灾害危险隐患清单(4分)

(1)有针对地质地震、气象水文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隐患的清单(1分)

(2)有针对公共卫生隐患的清单(1分)

(3)有社区内各种交通、治安、社会安全隐患的清单(1分)

(4)有社区内潜在的供电、供水、供气、通讯或农业生产等各类生产事故的隐患(1分)

2.2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单(3分)

(1)有社区老年人、小孩、孕妇、病患者、伤残人员等脆弱人群清单(1.5分)

(2)有外来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清单等(1.5分)

2.3社区灾害脆弱住房清单(4分)

(1)有社区针对各类灾害的居民危房清单(2分)

(2)有社区内道路、广场、医院、学校等各种公共设施隐和公共建筑物隐患清单(2分)

2.4社区灾害风险地图(4分)

(1)用各种符号标示出了灾害危险类型、灾害危险点或危险区的空间分布及名称等(2分)

(2)标示出了灾害危险强度或等级、灾害易发时间、范围等(2分)

3.灾害应急救助预案(15分)

3.1社区综合避难图(3分)

(1)有避难场所名称、地点、可容纳避灾人数等避灾能力信息等,有合理明晰的避难路线(2分)

(2)避难场明确标注了紧急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1分)

3.2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4分)

(1)预案结合了社区灾害隐患、社区脆弱人群、社区救灾队伍能力、社区救灾资源等多方实际情况特点(2分)

(2)明确协调指挥、预报预警、灾害巡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护等小组分工 (1分)

(3)符合社区自身灾害隐患特点的应急救助启动标准,标准简单明了,便于社区居民理解(1分)

(4)应急预案有所有工作人员的联系信息,所有脆弱人员的信息,以及对口帮扶救助责任分工(1分)

3.4社区应急救助演练活动(5分)

(1)演练活动密切联系预案,目标明确,指挥有序(1分)

(2)开展了针对各类脆弱人群或外来人员的演练(2分)

(3)社区居民参与程度高,社区内单位、社会组织或志愿者等多方广泛参与(2分)

3.5演练效果评估(3分)

(1)演练活动过程有文字、照片、录音或者录像记录(1分)

(2)演练活动效果有社区居民满意度访谈或者调查(1分)

(3)针对演练发现的问题,有改进方案等(1分)

4.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10分)

4.1组织减灾宣传教育(2分)

(1)利用防灾减灾宣传栏、橱窗等组织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1分)

(2)利用喇叭、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组织了宣传教育(每季度不少于1次)(1分)

4.2开展防灾减灾活动(2分)

(1)在国家减灾日等期间开展防灾减灾活动(1分)

(2)利用公共场所或设施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1分)

4.3印发防灾减灾材料(2分)

(1)印发国家和地方相关的防灾减灾资料(1分)

(2)印发符合社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材料(1分)

4.4参加防灾减灾培训(3分)

(1)组织社区管理人员参加了防灾减灾培训(1分)

(2)组织社区相关单位人员参加了防灾减灾培训(1分)

(3)组织社区居民参加了防灾减灾培训(1分)

4.5与其他社区进行减灾交流(1分)

(1)组织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经常与其他社区进行防灾减灾经验的交流(1分)

5.防灾减灾基础设施(15分)

5.1建立灾害避难所(6分)

(1)建立了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明确避难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3分)

(2)避难场所功能分区清晰,配备应急食品、水、电、通讯、卫生间等生活基本设施 (3分)

5.2明确应急疏散路径(3分)

(1)明确了应急疏散路径,指示标牌明确(1分)

(2)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配备了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2分)

5.3设置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场地和设施(3分)

(1)建立了专门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活动的空间(1分)

(2)设置了专门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设施(安全宣传栏、橱窗等)(2分)

5.4配备应急救助物资(3分)

(1)社区配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通讯设备、照明工具、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等(2分)

(2)居民配备了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如收音机、手电、哨子、常用药品等(1分)

6.居民减灾意识与技能(10分)

6.1清楚社区内各类灾害风险(2分)

(1)居民清楚社区内安全隐患(1分)

(2)居民清楚社区内的高危险区和安全区(1分)

6.2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和行走路径(2分)

(1)居民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1分)

(2)居民知晓灾害应急疏散的行走路线(1分)

6.3掌握减灾自救互救基本方法(3分)

(1)居民掌握不同场合(家里、室外、学校等)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灾害来时的逃生方法(1分)

(2)居民掌握基本的互救方法(帮助脆弱人群、灾时受伤、被埋压、溺水等互救的方法)(1分)

(3)居民掌握基本的包扎方法(1分)

6.4参与社区防灾减灾活动(3分)

(1)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宣传、培训、防灾演练活动(1分)

(2)居民参加社区安全隐患点的排查活动(1分)

(3)居民参加社区风险图的编制活动(1分)

7.社区减灾动员与参与(10分)

7.1社区主要机构参与防灾减灾活动(6分)

(1)相关事业单位能积极参与综合减灾社区建设的各种工作,组织展开本单位防灾减灾活动(2分)

(2)学校能积极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活动(2分)

(3)医院能积极承担有关医护工作(2分)

7.2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活动(2分)

(1)志愿者承担社区综合减灾建设的有关工作,如宣传教育和培训等(1分)

(2)志愿者承担社区灾害应急时的有关工作,如帮助脆弱人群等(1分)

7.3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活动(2分)

(1)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参与社区综合防灾减灾活动(2分)

8.管理考核(5分)

8.1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2分)

社区减灾日常管理、防灾减灾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健全(2分)

8.2进行经常性的检查(2分)

(1)定期对社区的隐患监测工作、防灾减灾设施等进行检查(每季度1次)(1分)

(2)定期对社区应急救助预案、脆弱人群应急救助等工作进行检查(1分)

8.3具体改进措施(1分)

依据评审有具体改进的措施(1分)

9.档案(5分)

9.1减灾工作档案(4分)

建立了规范、齐全的社区综合减灾档案(2分)

9.2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过程档案(1分)

综合减灾社区申报、审核、评估、颁发等过程档案(1分)

10.特色(5分)

10.1明显的地方特色(3分)

(1)在创建过程中有独特有效的调动居民、社区单位参与的方式、方法(1分)

(2)明显的针对各类脆弱人群的救助特色,有针对社区外来人口减灾特色等(1分)

(3)明显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特色(1分)

10.2可供借鉴的独到做法或经验(2分)

(1)明显的减灾工作创新,如利用本土知识或工具进行监测、预报和预警等(1分)

(2)有可供推广的做法或经验,如建rewtgre减灾88站,购买了社区保险等(1分)

防灾减灾的心得体会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防震减灾手抄报资料

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一年以来,我社区防震减灾工作,在区委、政府的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社区防震减灾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基层作用 成立了领导小组,将我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了本年度社区工作目标考核,并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做到人员落实到位。

二、创新宣传方式,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一是按照上级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4月1日组织社区干部、***社区组织的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并结合本社区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学习相关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在社区醒目区域悬挂宣传标语横幅,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二是传达上级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传达学习了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强调,要求:一是要有意识。要有预防各种灾害的意识;

二是要有措施。要加强各方面的措施和准备;

三是要有责任。要认清防灾减灾形势,加强责任心,相关工作人员要增强做好防减灾工作的责任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防灾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大家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 2013年终工作总结化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民众的防灾能力,防震减灾知识得到了大力普及,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我社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努力推进防灾应急工作 为全面贯彻上级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社区防震减灾工作,

一是制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

二是制定社区《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防震减灾应急机构。三是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本筹建起一支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了志愿者队伍的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

四是制定了防震减灾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并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完善了预案。

四、切实加强防震减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业务培训,搞好自身建设,不断适应防震减灾工作需要在社区的组织下,进一步加强了相关人员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

一是组织各类相关法律法规的专题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防震减灾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是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业务指导,搞好震害防御、应急管理业务培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适应防震减灾工作需要,促进我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化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西部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陆海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天气形势异常多变,各种气象与海洋灾害时有发生。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

正是因为中国面临一个如此险峻的地理环境,所以中国人民更要加强减灾与防灾的意识,并且学会如何在危险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科基本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队伍。

★社区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开头怎么写

根据**区行署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单位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扎实做好了防灾减灾日的各项活动,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关于防灾减灾的心得体会250字 初中生

在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昔日的锦绣河山,今日已经成为废墟,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地震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到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认识逃生技能来保卫自己的安全。以下是避灾自救口诀:

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

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

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

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

希望大家在学习认识这些防灾救灾的知识后,能够多一份安全感!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野欢遐迩(2022-07-02 18:05:25)回复取消回复

    关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在社区醒目区域悬挂宣传标语横幅,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二是传达上级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传达学习了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强调,要求:一是要有意识。要有预防各种灾害的意识;二是要有措施

  • 酒奴橪书(2022-07-02 17:52:39)回复取消回复

    有趣。中央和地方政府则更是责无旁贷。有备才能无患,防灾胜于救灾。正是因为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灾救灾程序,防灾避灾意识深入人心,2008年6月14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7.2级大地震的强度尽管与阪神大地震相当,却仅造成数十人死亡和上百人受伤。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 只影眉薄(2022-07-02 23:46:05)回复取消回复

    等)(2分)5.4配备应急救助物资(3分)(1)社区配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通讯设备、照明工具、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等(2分)(2)居民配备了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如收音机、手电、哨子、常用药品等(1分)6.居民减灾意识与技能(10分)6.

  • 听弧神择(2022-07-02 18:06:48)回复取消回复

    250字 初中生在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昔日的锦绣河山,今日已经成为废墟,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地震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到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认识逃生技能来保卫自己的安全。以下是避灾自救口诀: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

  • 礼忱猫咚(2022-07-02 16:49:42)回复取消回复

    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能及时分析总结演练经验和问题,不断完善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四)经常开展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 以国家防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