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神木县煤炭产量(神木煤炭产能)
本文目录一览:
榆林煤炭 历年产量2008年开始
2011年 2.8亿吨
2010年 2.35亿吨
2009年 1.88亿吨
2008年 1.55亿吨
神木县煤炭价格信息
神东煤炭分公司是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隶属神华集团,其前身就是阁下说称的神东煤炭公司.
下面就介绍一下该公司:
神府东胜煤田位于中国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境内。属世界八大煤田之一,已探明煤田含煤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地质储量达2236亿吨。目前正在开发建设的矿区规划面积348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54亿吨。该煤田赋存条件好,煤质属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为优质动力、冶金和化工用煤,也是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城市环保洁净煤。
神华共有28个矿,35对矿井,2002年生产原煤7733万吨。神华集团所属神东煤炭公司,建设速度快,煤炭生产技术装备先进,劳动生产率高,煤炭产量大幅度递增,连续三年实现千万吨级跨越,创造了煤炭企业发展的奇迹,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乃至世界居于领先地位。2000年,神华开始把大柳塔矿作为高产高效的试点。该矿当时设计能力360万吨,实际达到300万吨,共有人员665人。神华对它提出的要求是,当年产量要达到800万吨,人员减少到350人。结果2000年该矿出煤810万吨,人员减到了350人这成了神华所有大矿的标准——年产1000万吨人员不超过300人。这种神速的进步来源于自动化。神华并不需要再培养一支专业队伍,因为它把硬件进口后就委托给了一家自动化研究中心管理。由于矿井基础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为了快速成长,神华开始了与地方的合作。在榆家梁矿区,原有29个小煤矿,所产煤炭很适合出口。神华与地方达成协议,由神华来开采,每吨给地方10块钱,而且三年之内保证达到年出煤500万吨。事实上,只用了11个月,神华就在原有基础上建成了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矿井,产量至今保持并时有增长。每年地方政府可以拿到1个亿,而此前其财政收入每年还不到神华给的1/3。
神华严格地推行了信息化,现在神华集团的所有设备,包括一个螺丝钉都在他们的网里边,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投资。就这样神华集团的平均工资从开始的每年1万多达到现在的3万多。
2003年初,澳大利亚两个大的煤炭集团来到神华。他们没来之前很不屑,因为澳大利亚的煤炭集团确实很厉害。等他看了神华的煤矿之后,觉的非常吃惊,很不可思议。神华不仅很多东西不比他们差,而且甚至于还超过了他们。神华现在可以很不客气地说,神华煤矿不管是生产指标还是技术经济指标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领先的。
神华集团是名副其实的“老大”,2004年集团原煤年生产力以达1亿3千万吨,煤炭销售达10143万吨,其原煤产量比第二名兖州集团高出一倍,在全球煤炭生产商中名列第五。集团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神华集团已连续两年在国务院五部委对全国169家中央企业进行综合效绩考评中,雄居全国煤炭行业之首。
神东煤炭公司创下八个世界第一:
2004年,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公司已连创八个世界第一,成为中国煤炭工业的排头兵。
——矿区煤炭产量连续6年递增1000万吨,发展速度世界第一。
——大柳塔煤矿、榆家梁煤矿的井工矿生产能力世界第一。
——补连塔煤矿、榆家梁煤矿综采工作面单产创世界最高水平。
——榆家梁煤矿、孙家沟煤矿等矿井建井速度世界第一。
——榆家梁煤矿吨煤成本仅42元,投资最少世界第一。
——公司5个大型骨干矿井全部采用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水平世界第一。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综采工作面搬家速度世界第一。
——上湾煤矿一井一面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单产水平世界第一。
2005年,神东煤炭公司正向建成亿吨级现代化能源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迈进。
2004年11月8,神华集团独家发起设立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神华上市正式启动。与煤炭相关的13家公司已被纳入神华股份,包括从事煤炭生产的神东煤炭公司、准格尔能源有限公司、万利煤业公司、金烽煤炭公司、神华蒙电胜利能源公司——这五家公司的煤炭年产量之和约占集团总产量的90%;神东煤炭分公司是五家之首.
工资收入:
矿长:年薪50-20(保守)万,一个矿有,5、6个矿长,没有公务车,不过公司给每个矿长补十几万,供买车用。
技术人员:工资看技术,可能高过个别矿长的工资,普通的也好几万。(据说年初,被鲁能给用了双倍工资挖走了个,技管人员,之后又被神东公司,用双倍挖回来了,所以说工资看技术高低)
普通(行政)人员,一年也就3到4万,(工龄高的另当别论);普通下井人员,一个月一般少说5、6千(在于工作表现)
领导:如果有领导水平和能力,自己来看就知道(机关地址,陕西省 榆林市 神木县 大柳塔镇 神东小区)
工资总体平均多少很难估计(里面有些许不确定因素使它的总额,无法确定)不过,绝对超过大多数单位。企事业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煤矿多不多啊
神木煤炭资源得天独厚,探明储量500亿吨,占神府东胜煤田总储量的五分之一。而且煤质优良,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气化煤和理想的环保洁净煤。 随着神府煤田的大开发,神木逐渐成为西部投资的热土。从“八五”到“十五”的15年里,神木境内各种投资高达300多亿元,经济发展速度年均超过25%,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0亿元,财政收入1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亿元,跻身于西部百强县行列。在2005年公布的西部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神木位居第15位,全国第188位。
神木是中国新型煤都,工业以煤炭为龙头,按照煤电、煤化工和载能三个方向转化,形成了煤炭、电力、煤化工、载能、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
煤炭产业是神木工业的龙头。县境内煤炭产量达到8600万吨,其中地方3300万吨,是全国产煤第一大县。进入新世纪,神木又积极实施“建大矿、促运销、重转化”的煤炭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神府、榆神两大矿区开发,瞄准高产高效矿井,通过多元投资,建设锦界、柠条塔、红柳林、张家峁、石窑店、凉水井等一批百万吨以上大型矿井,形成地方煤炭的骨干体系,“十一五”末,煤炭产量预计将达到1亿吨。
陕西神木一天能产多少吨煤炭啊?
陕西神木2003年已实现煤产量5500万吨,是我国第一产煤大县,该县总面积为7635平方公里,其中储煤面积近4500平方公里。神木的煤是通过神华集团修建的铁路神朔铁路向河北黄骅港运煤的,到2006年为止,神朔铁路的年运量已超过亿吨,仅次于大秦线,是中国第二条运煤大通道。
神木现在的煤炭蕴藏量是500亿吨(山西大同是100亿吨)
神木县的经济
神木县解放后,经过近40年的建设,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并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1947~1956年为恢复、改造阶段。神木县人民政府首先以两年时间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各项生产。到1949年,原国民党统治区的55座小煤窑、298户手工作坊、1000余名工人复工,占企业和职工总数的90%以上。1953年起,按照中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精神,本着“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神木县82.4%的手工业者走上集体化道路,成立10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8个生产合作小组,从而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生产关系。这一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本阶段最高峰——178.4万元,是1949年的2.6倍。
1957~1979年为曲折发展阶段。1958年,神木县按照“以钢为纲”的方针,投资630.35万元,上马炼铁、炼焦、炼油、水泥、化肥等43个项目,兴办“厂矿”3716个,动用劳力数万人。其中仅炼铁厂就办了102个,上劳力29616人。年终时定型的仅有7个,总产值298.6万元,不足年初计划1043.6万元的1/3。1959年的工业产值又比1958年下降19%。1961年“大跃进”降温,神木县调整工业结构。1963年,工业企业精简为29个,年产值降为102万元。1968年工业总产值仅有77.3万元,略高于1949年。神木县1950~1983年工业收入赤字125万元。铁厂连年亏损,年亏损额最高达50多万元,糖厂原料不足,贺地山焦厂产品质量不过关,相继停产。
1980~1986年为改革振兴阶段。在“改革、开放、搞活”的大趋势下、神木县通过政治思想上拨乱反正,端正了发展工业的主导思想,对工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关停并转了一批亏损企业,扶持发腱展劳动密集型的地毯业为的的轻工企业,提高地毯出口量,换取外汇。1982年神府地区发现大煤田。1986年神木县独立核算的工业余业达97个,另有个体工业户990户,从业人数7800人,工业总产值3219.3万元。同1949年相比,行业门类扩大1倍,生产单位增加2倍,从业人数增长6倍,工1业产值增长48倍,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0%左右上升到31.52%。精煤、地毯、柳制品已进八国际市场;玻璃、生铁、铜制炊具、注塑布鞋畅销临近省区。
2010年,神木县煤炭产量达到1.6亿吨,诞生于神木的特色地标产业——兰炭,已建成23套60万吨以上大型环保节能兰炭生产线。累计完成项目投资455.5亿元。
2012年,神木县规上工业用电量87.3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9%。完成工业总产值1219.7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在全县统计的20种重点产品中,大多数产品的产量实现增长。工业经济运行效益不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8%;产品销售率95.3%;实现利税415.3亿元,比上年下降0.6%;利润304.4亿元,比上年下降2%;企业亏损面43.4%,亏损额7亿元。 1949年神木县仅养大畜1万5千多头,平均两户1头;养羊5万多只,平均1户1只。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畜牧业,神木县畜牧业逐步恢复起来。1953年神木县共养大畜4万9千多头,养羊18万6千只,均是1949年的3倍多。后来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大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个人养畜,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逐步实行生产责任制,县、乡两级政府执行奖励繁殖、提高畜产品收购价格、划分给社员草山草地等政策,并积极提倡和支持畜牧业的科学研究,推广优良种畜。据统计,1986年神木县共养大畜5万多头,羊33万多只,猪5万多头。
2004年,神木县大畜存栏4.5万头,当年出栏7900头;羊子存栏62.5万只,当年出栏33.2万只;生猪存栏7.7万头,当年出栏8.8万头;家禽存栏62万只,当年出栏54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6万吨,水产品200吨,奶产品1.25万吨,羊绒11万公斤、羊毛1300吨。先后引进了布尔、萨福克、陶赛特、白绒山羊等优良羊子品种和利木赞、西门塔尔、红安格斯、黑白花、短角牛等优良肉牛、奶牛品种,推进了牛羊良种化进程。2004年,已建成奶牛、肉牛、肉羊养殖场44个,肉类加工项目三个,正在建设的农畜产品加工项目4个(酵素茵微生物综合加工、无毛绒肠衣加工、牛羊肉屠宰加工、民乐饲料加工),并形成“公司+协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神木县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46%以上。
2012年,神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8.06亿元,比上年增长9.8%。实现粮食总产量12.1万吨,比上年增长8.3%;油料总产量6760吨,比上年增长112.6%;蔬菜15395吨,比上年增长16.9%;园林水果34321吨,比上年增长4.3%。
我想知道陕西省神木县的经济状况
你要投资哪方面?多少钱?详细问招商局要去!我只能提供这些
随着神府煤田的大开发,神木逐渐成为西部投资的热土。从“八五”到“十五”的15年里,神木境内各种投资高达300多亿元,经济发展速度年均超过25%,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0亿元,财政收入1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亿元,跻身于西部百强县行列。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0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1.4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28元。成为陕西省第一个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的县。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2.72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93.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2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23元。在第九届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中居全国第59位,西部第5位。
工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神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重心实现了由农业向工业、农村向城市的历史性转变。建立了煤炭、电力、化工、载能、建材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7%,企业总数发展到1700多户,煤炭产量突破亿吨大关。 在工业经济上,贯彻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重点发展六园八区六大产业。构筑形成了煤----兰炭----电石---聚氯乙烯、煤---煤焦油---成品油、煤---煤气---电(金属镁、还原铁)三条产业链,不仅将煤炭吃干榨净,还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成为煤炭产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 实施了一体两翼城镇群发展战略,即以县城为主体,沿榆神、神大公路线构建大保当、锦界、县城、店塔、大柳塔城镇体系。在这一框架内,重点发展煤炭、电力、化工、建材、载能五大产业,形成榆神大公路沿线能源化工产业带;大柳塔、店塔、锦界、大保当四大工业园区。目前,全县累计实施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91个,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3个,投资总额达588亿元。2007年,神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 283.22亿元,是1978年工业生产总值的3000倍还多。 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新建大保当、石窑店工业园区,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设好红柳林、柠条塔、张家峁、石窑店等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煤电一体化二期、煤制甲醇二期等项目,力争到“十一五”末,形成亿吨级煤炭、千万吨级煤化工、千万重量箱玻璃和500万千瓦电力生产基地。
农业经济
神木地处黄土高原向草原荒漠的过渡地带。千百年来,神木的农业一直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近年来,在工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神木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推进农业大县向畜牧大县、果业大县的转变,全县农业走上了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促进的路子,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林业、红枣业 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风治沙和重点流域治理工程,严格实行封山禁牧,林业发展迅速。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2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1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64.7万亩,形成了四条绿色林带(黄河沿岸红枣林带、中部大扁杏林带、古长城沿线常绿林带、陕蒙边界防护林带)、六条绿色通道(榆神公路、神盘公路、锦大公路、神马公路、五陈公路、神万公路)和县城东西两山(各宽2.5公里,长10公里)绿化工程。集中投入建设精品工程,建成了马场万亩常绿林、卧虎塞长城林、高仁里峁生态示范区等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形成了生态建设骨干体系。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2.8%,林草覆盖率达到46.3%。到201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0%左右,林草覆盖率达到60%左右。 我县黄河沿岸地区是全国几个红枣适生区之一,红枣栽植历史悠久,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通过放宽政策,激活机制,全县红枣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黄河沿岸地区区域性主导产业。目前红枣经济林已达18万亩。红枣品种质量优,市场竞争力强,枣农收入明显增加,沿黄乡镇枣农的经营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福茂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的红枣深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每年可加工各类鲜枣1000吨,年产烘干枣、紫晶枣、多味枣、菊花枣系列产品600吨。 畜牧业 我县地处暖温带草原向中温带草原过渡地带,是优质牧草适生区和发展食草型畜牧业的理想地带。目前,全县拥有天然草场300多万亩,人工种草160万亩,引进了青贮玉米、高丹草、柴花苜蓿、猎人何等一批优良草种,饲草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畜牧业发展加快,已成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2004年,全县大畜存栏 4.5万头,当年出栏7900头;羊子存栏62.5万只,当年出栏33.2万只;生猪存栏7.7万头,当年出栏8.8万头;家禽存栏62万只,当年出栏 54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6万吨,水产品200吨,奶产品1.25万吨,羊绒11万公斤、羊毛1300吨。先后引进了布尔、萨福克、陶赛特、白绒山羊等优良羊子品种和利木赞、西门塔尔、红安格斯、黑白花、短角牛等优良肉牛、奶牛品种,推进了牛羊良种化进程。2004年,已建成奶牛、肉牛、肉羊养殖场 44个,肉类加工项目三个,正在建设的农畜产品加工项目4个(酵素茵微生物综合加工、无毛绒肠衣加工、牛羊肉屠宰加工、民乐饲料加工),并形成“公司+协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县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4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