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诊常见病宣传栏(儿科门诊宣传资料)
本文目录一览:
幼儿园常见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幼儿园安全常识: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时候不知道危险。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做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擦伤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摔倒而蹭破皮肤是常事,尤其在夏季更常见。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毛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等杂物清洗干净即可;若伤口较深或有出血,应先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然后用酒精对伤口消毒,处理后无需包扎。
鼻出血
幼儿鼻出血极为常见,其原因有鼻外伤,如鼻挫伤、挖鼻孔、用力抠鼻等引起,另外鼻内异物及感冒发烧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鼻出血的部位大多位于接近鼻孔的鼻中隔上,因该处鼻粘膜较薄,血管集中成网,通常把该部位称为“易出血区”。
发现幼儿鼻出血时,应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安静地等待大人来处理,因为多数幼儿见血会产生恐惧感。
2、头略低,张口呼吸,捏住鼻翼,一般压迫10分钟可止血。前额、鼻部用湿毛巾冷敷。
3、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卷、纱布卷塞鼻,填紧些才能止血。若经以上处理仍血流不止,应立即去医院处理。
4、止血后短时间被不可用力揉鼻,也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再次出血。
烧伤、烫伤
烧伤、烫伤是幼儿园常见的急诊之一,多有高温(如热水、蒸汽、火等)、电以及化学物质作用于幼儿的皮肤和粘膜而引起。在幼儿烧(烫)伤事故中,最常见的是开水、热汤、热粥引起的烫伤,火烧伤次之,偶有化学烧伤及电击伤。
学前儿童的皮肤娇嫩,同样的刺激对学前儿童的伤害比成人更严重。对烧、烫伤的急救处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清除造成烧伤、烫伤的根源
如遇火焰灼伤,也就能够迅速使幼儿脱离火源,扑灭伤者身上的余火;对热汤、热粥烫伤幼儿,应立即脱去浸湿的衣服,不易脱去时,切忌强行撕拉,可用剪刀剪破撕开,充分暴露创面。若不慎沾有化学药品时,要用大量净水冲洗。
2、根据受伤的程度不同及时处理创面
根据烧(烫)伤的深浅不同,烧(烫)伤可分三度:一度烧(烫)伤只损伤皮肤表皮层,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无水泡。处理时可将损伤部位用凉水或冷开水反复冲洗,若手足灼伤可直接浸入冷水中,至疼痛缓解后去除冷水。可在伤面上涂紫药水、清凉油或烫伤膏等,一般4—5天可痊愈,不留疤痕。千万不可随意乱抹肥皂水、牙膏、酱油等。二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除红肿外,还出现水疱,疼痛剧烈。三度烧(烫)伤伤及皮下组织和肌肉,甚至累及骨骼。对二、三度烧(烫)伤的患儿,可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覆盖创面,或用干净的床单包裹住,不要弄破水疱,及时送医院救治。有时烧(烫)伤面积较大,患儿可能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喝些淡盐水。
鼻腔异物
孩子玩耍时,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将手边的纽扣、黄豆、果核等异物塞入一侧或双侧鼻孔中。这不仅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异症,甚至异物继续下行导致气管异物。有时幼儿自行掏挖可致鼻出血,引起惊恐不安,啼哭不止。
处理方法:
(1)轻声安慰幼儿,使其安静下来,配合操作。不要恐吓、训斥幼儿,以免引起大哭,使异物有可能继续下行,增加取出的难度。
(2)对置入较浅的异物,可争取幼儿的合作,让其深吸一口气,教师紧按无异物一侧的鼻孔,另幼儿用力擤鼻,有时异物可自然排出。如果此法无效,切不可用镊子等器具夹取圆形异物。因为这样稍有不慎,不仅不能取出异物,反将其推向鼻腔深处,甚至落入气管,危及生命。
(3)异物取出后,如有鼻粘膜损伤,可根据具体情况涂点消炎药膏或口服消炎药。
(4)凡是经简单处理异物不能排出的,均应立即起医院,请医生用专用的器械取出。
急诊内科常见病有哪些
内科: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摄氏度以下;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9.高血压亚急症;10.慢性浅表性胃炎;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3.轻度结肠炎;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17.急性膀胱炎;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19.单纯的房早、室早;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外科: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3.轻度软组织挫伤;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5.浅静脉炎;6.老年性骨关节炎;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9.慢性劳损性疾病;10.慢性膀胱炎;11.慢性前列腺炎;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14.精囊炎;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妇科:1.慢性盆腔炎;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儿科: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摄氏度以下,精神状态好;2.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为什么说没去过深夜的儿科急诊不足以谈人生?
深夜的儿科医院,魔幻现实主义的场景。
11月中旬的某个深夜有零星小雨,更显阴冷。
人民南路亮哨的路灯灯光被潮湿的地面折射进眼睛,不仅是刺眼。人的眼中被强行按进一颗图钉。
一位母亲带着不足一岁的女儿从出租车上窜下来,直奔华西附二院的儿科急诊大厅。车门都没有关。
此刻,急诊大厅排起的长队堪比春运。
母亲抱着女儿穿过排队的人群直奔挂号窗口,直接把孩子举起来给医生看。
她急得话都说不出来。微弱地喊了声“医生”。那声音是在哼哼,也是种恳求。
女儿没发烧,但搞不清身体出了什么状况,不断吐奶,并且奶不断从鼻腔里呛出来。
医生把测体温的电子探测器放在正在排队挂号的另一个孩子额头,同时转头看看这边,只看一眼就直接说:“快去x诊室”。挂号的护士随即写张挂号单递了过来。
母亲的眼泪当场掉下来。
11点过的儿科急诊挂号窗口,有序又混乱。
排队的父母们穿羽绒外套,围巾乱批,有人热得满头是汗但压根忘了脱衣服。医院里满满当当。孩子生病,全家跟着来医院的家庭,不在少数。
华西附二院的儿科夜间急诊有应急机制,高烧到39度(或以上)的孩子可以优先挂号就诊。
在挂号室坐镇调度的应该是位医生。她迅速判断孩子们的病情。有些相对不那么紧要,就安排重头排队。有些紧急情况医生会在挂号窗口进行简单处理,进而迅速安排进某间急诊室。
又一位母亲抱女儿冲到挂号窗口,体温探测器一测,41度。
医生都着急了:“把毛毯扯了,扯了,都烧到41度了,哪个喊你们给孩子捂这么严实的,快把毛毯扯了,脱衣服,脱衣服,捂起干啥子……之前吃降烧药没有?先吃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去x诊室”。
每个家长都心急如焚,情绪失控。纷争在所难免。
排队的窗口随时有争吵爆发。不是家长之间,因为此时此刻,家长彼此极为理解,但难免对医生发火。“你们还是不是人?”窗口突然爆发出家长的怒吼。
医生对此毫不反驳。
华西附二院每天的儿科急诊量通常几千号,估计最高峰时门诊急诊量近万次,也是有的。
由于诸多原因,儿科医生比例严重失调。
去年的统计数据是,一个儿科医生平均看1000个儿童,今年则是1:2500。很多家长为了挂上号只能凌晨3、4点来挂急诊,一如今晚,有家长当天早上7点过挂的号,排到现在孩子才接受治疗。
每间急诊室都爆满。每间急诊室门口也都有保安值班。
和家长们的无措相比,医生倒是镇定自若。他们按日常秩序和规则处理事务,有些情况对焦虑的家长解释不清楚,不如不解释。是事实,面对情绪化的家长,医生和护士始终保持冷静。这是职责所系。
偶尔也会有急的时候。
当又一个优先就诊的孩子被医生安排进x诊室时,医生喊父亲快去取药,父亲一时没回过神,仍旧挡在排队的窗口,医生终于急了:“挂号费,挂号费,取药取药,快去呀”。年轻的父亲一脸懵逼地拿着单子转身走去另一个窗口,又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孩子。
12点过到1点,排队的人有增无减。
每个诊室都挤满了人,每间雾化室都坐满了人。儿科雾化室的场景在外人看来有些好笑。家长们在长凳上排排坐起,胸前护卫着正在接受雾化的孩子。
儿科急诊手术室的门紧闭着。挂号窗口和缴费窗口的椅子上坐满输液的孩子。让人差异的是,并没有孩子哭。
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感冒、发烧……肺炎喘嗽(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死亡的第一病因。以上病情占儿科门诊量的70%~80%,尤以夜间病情更为明显。所以深夜的儿科急诊通常会在1点左右达到高峰。
人越来越多,过道上的景象有点不堪。
加床几乎占据整个过道,中间只留出一溜溜通过的空间。母亲在床上守护输液的孩子,父亲则坐在床边,为母女掖着被窝。
床的另一边,堆满奶瓶、奶粉、保温瓶、尿不湿等等等等。
还有父亲一直站着,高举输液瓶,一副势必要举到天亮的神情。
再晚一点,空气里除了冬装厚重的味道,还会被起坨的抄手味覆盖。这碗艰辛、温暖,绝对难吃的抄手,出自医院门口的深夜摊摊儿。
现在,整个华西附二院的急诊大厅如同拥挤不堪的列车车厢,五味杂陈。对孩子对父母而言,都是煎熬的一晚,他们的脸色像被一万头大象踩踏过。
也许医生和护士已习以为常,这是他们的工作,他们不需要共情,重要的是切实履行职责。
丝毫不用怀疑,深夜的儿科急诊充满焦虑、眼泪和忙乱。人们好像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感受。或者,所有感受都维系在吊瓶的输液管中。
为人父母,一定对深夜的儿科急诊感同身受。那份紧张,焦急,像是在听不锈钢瓢根儿刮搪瓷缸缸儿的声音,令人牙齿绷紧。
唯一有趣的现象,也只有深夜的儿科门诊才会有——全场无任何人耍手机。排队的家长那么多,几乎没人掏出手机看哪怕一眼。
时钟就挂在墙上,时间抬眼便可以确认。
马上要到凌晨2点到3点,这段时间,怕是最难熬的。再晚一点,起坨的抄手味道散去,人们会逐渐安静下来,而急诊大厅的灯光,把现场照得更加惨白。
护士依旧来回穿梭。父母们早已满脸疲惫。这拥挤的困倦的车厢驶向荒原。征询台忙碌的应答和机械的叫号声音增添了一份安静感。
听得见吊瓶点滴滴落的声音。
输液的孩子病情似乎有所好转。一个刚刚取出输液针头的一岁多的小孩儿,突然在病床在翻了个跟斗。在一边看着他的母亲眼中又有了泪水。这神奇的跟斗也引来周围父母会心一笑。
夜殁的华西附二院,有人醒着,有人睡着。
狭窄的病床上以及更狭窄的长椅上,父母们用各种歪瓜裂枣的高难度动作抓紧时间睡一会儿。看起来荒诞,但无人顾及。这冗长、耽溺、疲惫不堪的夜晚终会结束。
刚才被骂“不是人”的医生再次巡诊,从她脸上看不出表情,也看不出疲惫。她的背影消失在急诊大厅的尽头。急诊大厅的尽头是门诊大厅,穿过卖零食的柜台,柜台卡通海报上的人物保持着微笑。
再走过去,门诊大厅的挂号窗口下已经坐满了人。
他们自带小凳,装备齐全,防寒工作到位,除了保温杯,就差没带铺盖。这些挂号单最终将隶属于一个生病的孩子。翌日清晨,孩子会在家人护卫下,从很远的地方前来就诊。
成都人的朋友圈,隔一阵子就会刷到一条有关“附二院的夜晚”的实时消息。
一位妈妈发的是:没去过深夜的华西附二院,不足以谈毫无尊严的人生。
一位父亲发的是:儿童医院生意爆了。我们挂的是320号,现在才喊到200号。
这条朋友圈发布的时间大约是晚上10点。
随后不久,华西附二院门口的商贩们即将各就各位,撑开摊摊儿,准备做生意。这是深夜成都的某个生活场景。荒诞又温暖,颓唐又悲凉。令人瞠目、恍惚,似乎有无穷喟叹。
一碗酸辣粉,一份抄手,或者一个从荷花池批发来的成本几元钱的玩具模型,是深夜儿科急诊大厅里唯一的安慰。
新一轮日出和又一个晚上,并没有分别。
儿科夜间急诊一两位医生坐诊,为什么看病5分钟排队却要4小时?
目前,在市区的几家公立医院中,只有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设立了夜间儿科急诊。几十个人正常排队。低于40℃的发热不能优先考虑。孩子们的父母一个接一个抱怨“排队四小时,看病五分钟”。
市民李女士说,一天晚上,她带着高烧39度的女儿去北海市人民医院急诊。拿到号码后,她不得不排队等了将近3个小时,因为有更多的孩子在寻求治疗。10点多到达医院,孩子看好后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看医生的过程只持续了几分钟,但我们几乎等了一整夜。90%半夜来急诊室的孩子都发烧了,他们不能开更多的诊室吗?此外,医院规定40℃的高烧可以先治疗。如果孩子烧到39.9℃,那么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还需要这么长时间吗?”李女士对此深表困惑。
儿科的疾病特征跟成人有所不同,之所以设置40℃等优先的标准,是因为“小孩一发烧就会烧得比较高,基本上来急诊的都是这种人,假如优先一个,那不是个个都优先了,秩序就没有办法维持了。”据了解,由于儿科大多是门诊病人,住院时间短,他们来来往往,因此儿科医生的工作强度相当高,风险也很高。由于儿科被称为“哑科”,大多数患者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病情,病情变化迅速。此外,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很高。结果,儿科医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此外,薪水不高,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成为儿科医生。
儿童患病有夜间症状加重的特点,所以夜间就医人数往往会更多,病情也更紧急,但医生却只有一两位,希望医院在医疗资源配置上能更侧重夜间。此外,绿色通道等快速就诊途径也希望能更加完善,缓解夜间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炎陵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宣传栏
办公区2012年 第二期
冬春季节抗击流脑
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高发。11-12月份,流脑的发病率开始上升,次年2-4月达到高峰,5月开始下降,7-10月处于最低冰平。这主要是由于冬春季节人们接触密切,气候寒冷、干燥,呼吸道的抵抗力减弱而易发病。
流脑的发病年龄以1-5岁儿童为主,主要症状为:前期颇像感冒,低热、咽痛,随后体温升高、畏寒、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皮疹,病情严重时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怕光、狂躁、颈后疼痛、颈项强直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在24小时内死亡,婴幼儿病情更为凶险。
流脑是经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因病原菌在体外生存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接触染病的机会极少。脑膜炎双球菌一般寄生在病人或健康带菌者的鼻、咽部黏膜内,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喷射出大量带菌的飞沫,污染空气,健康人一旦吸入,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脑膜炎双球菌就会由呼吸道进入血液,后到达颅内,引起脑膜发生炎症性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患者同一房间,或直接接触过患者口腔分泌物(比如接吻)的人群,属于易感染的高危群体。
防止流脑传播要做到: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隔离期应到临床症状消失后三天,但不应少于发病后七天。2、切断传播途径。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衣被,流行时期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加强体育锻炼。
预防流脑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流脑疫苗。家长要有防病意识,在流脑流行季节,最好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居室要早晚通风,勤晒衣被,定期消毒儿童玩具。孩子饭前便后要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进餐时可吃上几瓣生大蒜,同时坚持运动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如出现头疼、发烧并出现皮肤淤斑等症状,要引起警惕,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如果尚未接种疫苗,而身边已经发现了流脑病人,可以口服磺胺嘧啶或复方新诺明等药物来预防。
炎陵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办公室
2012-3-6
炎陵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宣传栏
住宿区2012年 第二期
如何消除亚健康
亚健康是一种健康的透支状态,表现为:身体存在种种不适,但无器质病变,是患病的前兆。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状态人群普遍存在,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据WHO统计,约有60%的人程度不同的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中,城市越大、经济越发达,亚健康状态的人数越多。中国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黄永昌教授透露,中国亚健康人口比例已经达到70%。了解有关健康知识有助于加强亚健康人群对疾病的预防、转归和康复,但心态更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有四大因素,其中医疗条件占8%,父母遗传基因占15%,环境因素占17%,个人生活方式占60%。从很大程度上说,健康来自于合理运动、心理健康等良好的生活方式。而提高健康意识、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改善生活方式。
1.超过35岁者,无高血压史者也应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及早发现并控制高血压,可降低甚至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在关注自己血压的时候,主动关心自己的健康状态,管理自己的健康,能使亚健康状况转为健康。
2.参加有规律的、适量的体育锻炼。预防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强身健体。锻炼既要符合人的生理特征,达到一定的频度和强度,又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如,很多社区安装有免费的健身器材,为退休老人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上班族可采用工间操等运动形式,既锻炼了身体,也有助于放松、减轻工作压力。
3.保持健康的心态。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健康有以下三个标准:足够的自我安全感,生活理想符合实际,保持人际关系良好。只有真正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建立起积极的价值观,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拥有健康的人生。
炎陵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办公室
2012-3-6
炎陵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宣传栏
急诊科2012年 第二期
春季健康教育知识
春天来了,天暖、花开、叶绿、景美,人们的心情也自然格外的舒畅。但传染病专家近日提醒,春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天气多变忽冷忽热,适宜多种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同学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既不要盲目恐慌,又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采取积极预防、综合控制的措施,御病原于身体之外。
1、要注意适度开窗换气。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的相对恒定。早晨要注意开窗换气,吐故纳新,经常保持室内卫生清洁、空气新鲜。
2、要注意适时增减衣服。春天的天气乍冷乍热,变化多端。同时,人体抵抗力也处于低下的状态。因此,一定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的发生。
3、要经常参加户外活动。春天是同学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最佳季节,要抓住春光明媚的大好时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户外活动。
4、要保持日常生活规律。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处事不要过激,应做到心胸开阔,心平气和,情绪乐观,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要避免多去公共场所。公共场所人多嘈杂,空气污浊,是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场所。患有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人,要自觉不到公共场所去,以免传染给他人。
6、要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最好每天用清水洗眼睛、鼻腔两次以上,保征眼和鼻的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绢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7、要经常翻晒衣服被褥。衣服被褥潮湿之后容易孳生病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有效地杀灭病菌。因此,要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留卫生死角。
炎陵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宣
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