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附近有没有移民房出售(洪洞房屋出售)
本文目录一览:
- 1、农村贫困户移民拆迁安置房可以出售吗扶贫开发分安置房私人交易出售
- 2、移民安置房,移民安置房可以买卖吗
- 3、有谁知道山西洪桐县有个大槐树庄的,请告知。谢了。
- 4、寻租!!太原洪洞县老鸭村张九老于永乐2年迁入直隶(河北)顺德府(邢台市)张冯马。是否有太原洪洞县老鸭村!
- 5、山西大槐树移民?
- 6、洪洞大槐树移民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农村贫困户移民拆迁安置房可以出售吗扶贫开发分安置房私人交易出售
国家给的这种安置房.是不可以出售的吧.一但被查出来政府有权收回房屋呢.天地情情侣主题酒店
移民安置房,移民安置房可以买卖吗
您好,一般是不能买卖移民安置房的,不过还是有途径的。
国家对于对于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对象有明确的规定:(一)有城镇常住户口(含符合城镇安置条件的军队人员);
(二)无房家庭或家庭现住房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城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三)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其购买流程是申请人应当持家庭户口簿、所在单位或社区居委会出具的收入和住房情况证明或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等资料,向其户籍所在地的房产部门申请核准购房资格。经审查符合购房条件的家庭,房产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1 个月内,在申请人住所地的社区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家庭人口、现住房面积、收入等情况,公示期限为7 天。公示期内无人对申请人购房资格提出异议或经调查、核实异议不成立的,由房产部门发给《城镇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资格证明》,申请人凭该证明可选购一套经济适用住房。 可见,农村的拆迁安置房是不属于经济适用房的,二者是不同的两种住房形式。用地性质不一样,适用的对象不一样,价格不一样,取得途径不一样等等等等都有很大区别。
有谁知道山西洪桐县有个大槐树庄的,请告知。谢了。
左各庄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探源(26页)
左各庄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是说,自己的祖宗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来的。如果接着要问:为什么迁移呢?那就得从“燕王扫王”说起了。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领重兵镇压守大都(即今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早死,朱元璋死后,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火文)即皇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建议,大力削藩,剥夺分封全国各地的叔父们的兵权。燕王以讨齐、黄为名,起兵反抗,号称“靖难”。建文帝派兵平叛。于是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的大战。史书上称之为“靖难之战”,民间传说则为“燕王扫北”。在此期间,人民遭受战乱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史书上记载,河北这块地方“青辚白骨”,“怵惊心目”,满目荒凉。而山西洪洞一带,却无兵荒马乱之苦,连年风调雨顺,四境安宁,人民生息繁衍,一片升平景象。 “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1403年,燕王军攻占南京,建文帝于战乱中失踪。燕王即皇帝位,改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在历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发展生产,极力恢复河北一带经济。永乐初年,诏令从山西“分丁于真定、南官一带占籍为民。”于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便在洪洞县设立一个移民机构,专门办理移民事宜。相传此处有一棵老槐树。故河北老百姓中有“要问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的说法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大槐树楹联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举传嘉树;荫庇群生。
明初洪洞大迁徙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了朱明统治者设下的一个弥天骗局。迁徙伊始,明政府颁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胫而走,不翼而飞,晋北、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将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老槐树下呼啦啦集结了十万之众。这时,大队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裹了个严严实实,一官员高声宣布:“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带铐上枷,遂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根绳相拴,如串蚂蚱,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
围绕这次大迁徙,关于“解手”一词的来历及“小脚趾复形”的原因,也曾在冀鲁豫一带门道户说,妇孺皆知。大迁徙中,移民双手被绑,在官兵的押送下上路,凡大小便,均要向解差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小便。”长途跋涉,大、小便次数多了,口干舌燥的移民,便将这种口头请求趋于简化。只要说声“老爷,解手”,彼此便心照不宣。于是,“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同义语。山东有民谣云:“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我在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看到两副楹联,一为“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二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楹联与民谣,一雅一俗,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传说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识记。后来,移民的后代脚小趾甲便成了复形。关于大移民中明王朝设圈套诱骗百姓的传说,有一定的史实依据,蒙骗群众向为封建统治者的惯用伎俩。“解手”一词的来历,听来也能自圆其说。至于“脚小趾甲复形”一说,则于情于理于科学都解释不通。明王朝移民旨在扩大农耕,移民长途跋涉全靠双脚,为防逃跑可在人体其他的部位黥记,大可不必在脚上动刀。国内我天南海北的朋友,凡问及者,脚小趾甲都是复形,而友人们的先祖不可能全部出自三晋。后天绝不可能改变遗传。……
历史的经经纬纬里,通常交织着神秘的丝线。然而,拂去这些民间传说扑朔迷离的浓雾,我们还是能筛簸出明初农民大迁徙那惨烈的真实。有人从《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等典籍中,从散乱的明代档案里,索章摘句,缀辑编录,笺注出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移民分别迁至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大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
大迁徙无疑是朱明王朝富国强兵的得意之作,但对一家一户却是莫大的悲哀,大迁徙无情摧残着放逐者的心灵,所造成的精神创伤,甚至几代人都难以平复。我们不难想象晋南迁徙者背井离乡时的情景。就要告别“尧天舜日”时即耕耘过的丰腴土地了,就要告别先人们“接姑姑迎娘娘”时即敲打过的那令人心醉的威风锣鼓了,就要告别那碧波盈盈灿若锦缎般的汾水了,就要告别唐代诗翁王之涣即观赏过的令人神迷的鹳鸟了,大批扶老携幼的迁徙者怎能不五内俱焚、寸心如割!乡土的一涧一溪,一寺一庙,一坟一松,一谷一黍,一房一槐,一莲一蓬,一鲫一鲤,一草一卉,一鸟一虫,早已化为迁徙者生命的血肉,像文身的花纹附着在躯体之上。迁徙者们怎能不恋恋依依,声泪俱下!当他们一步一回首,三步一徘徊,一寸寸、一尺尺、一丈丈,挪挪蹭蹭,渐远乡井的时候,他们泪眼中最后看到的是那棵高大的老槐树,是那老槐枝桠间的一簇簇鹳窝……于是,老槐树和鹳窝便成了迁徙者们诀离故土时的最后的标识……迁徙者们的新辟之地,抑或难觅鹳鸟,抑或乌鸦常见,抑或“鹳”、“鸹”两字声母相同,韵母也相近,经几代人的舌传口播,老鹳窝便成了老鸹窝了。风尘逆旅,给迁徙者心中留下许多刀刻般的伤痕。
山东曹县一刘姓的族谱里,记载着他们的先祖是“独耳爷爷”,独耳爷爷就是因为在迁徙途中多次逃跑,被官兵割掉一只耳朵的。明移民条律中还规定,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是中国文化崇尚的一种人格风骨,这明律就迫使一些同宗兄弟为生.在一起,不得不更姓易名。如河南黄县就有魏姓与马姓,陈姓与邵姓,周姓与单姓,都是异姓同宗。类似这种情况,在河北、山东也不胜枚举。在豫东和鲁北,关于“打锅牛”的传说,也广为流散。相传,洪洞县有牛氏五兄弟,在集结于大槐树下后,方知同姓不能同迁一地。五兄弟深知自此要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便匆忙将一口大锅砸成五瓣,各执一片,以备将来做为续祖寻亲的标记。时间是弥合心灵创伤的最好药剂。但在历经六百年风雨后的当今,豫鲁某些农村牛姓素不相识的长者们,见面后还要问“打锅不打锅?”如双方都说“打锅”,便认做同宗一家……
如无根的浮萍,像风吹四散的蒲公英,迁徙者一下被抛进大劫后的荒凉。然而,为了生存,他们没有资格在噩梦里彷徨,他们很快摈弃了人类常有的空虚和绝望,在迁徙炼狱中煎熬过的人,更能踏平生活道路上的坎坷。移民以老槐腾游时空的气魄和根植泥土的不屈韧性,在他乡异地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不辞劳瘁的耕耘。明政府采用“计民授田”的方法,给移民人均荒田17亩,免租三年,并诏令山东、北平等地的布政使司:“民间田地,许尽力开垦,有司毋得起科。”……迁移者们将凝重的汗珠,结实地撒落在陌生的原野,以强韧的筋骨撑起了另一方蓝天,很快便拓展出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生命空间。至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土地总数由洪武十四年的366万顷骤增至850万顷,全国岁入税粮也比元代增加了两倍。《明史》曾这样描绘过大移民后的生产发展的状况:“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府仓库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洪武二十八年九月,户部尚书郁新奏称:“山东济南府广储、广斗二仓粮七十五万七千石有奇……二仓积蓄既多,岁岁红腐……其今年秋宜折棉布,以备给赐。”……
提示:“慎终追远”的观念意识,需要外化为更直观的形象符号,以便塑造民族的认同。大槐树正是这样的一种民间符号。
根据民间传说整理,如今大槐树与老鹳窝已成了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图为反映大移民时代的壁画。
“慎终追远”的观念意识,需要外化为更直观的形象符号,以便塑造民族的认同。大槐树正是这样的一种民间符号。
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绵延数千年没有发生大的断裂,这在世界范围内是罕见的。这与埃及、印度等同样的文明古国相比,尤其突出,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内部超强的凝聚力和调适性。其内在原因之一,可以归结为“根祖情结”,“慎终追远”、“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集体心理。
当然,这样的观念意识,也需要外化为更直观的形象符号,以便各时代、各阶层的人士,都可以简便地予以认同,甚至内化成接近本能的象征。比如黄帝、炎帝、孔子等民族始祖或文化英雄,就是这种象征符号的典型代表。不过,上述符号都是经过知识精英着力提倡、皇家宫廷权威钦定了的,尽管它们是上下同享的,毕竟早已成为了国家符号,其祭典历来也都由官方主持,其过于伟大的身份,与广大民众的情感还是有些距离的。
民间同样会制造自己“根祖情结”的象征符号,虽然多数的影响力只限于比较狭小的地域,偶尔却也有覆盖广远的秀异分子,比如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
“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合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 --《洪洞县志 舆地志》
在大槐树下有一段真实的迁民历史。根据正史文献以及方志、家乘、谱牒、地方碑文等民间文献综合考察,洪洞大槐树移民活动始自宋室南迁,止于清代中后期开发边疆,其中以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大约50年间为其高潮。因元末明初战乱以及不久之后的“靖难之役”,长江以北中原大地人口锐减,形成地广人稀之势。而山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民风传统,未受到战乱的重大影响,人口众多。明政府制定“狭乡迁宽乡”的迁民政策,据现存资料可知,在50年内一共从山西迁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山西地区又以平阳府(今临汾市)迁民最多,迁民地址即在原洪洞县广济寺外大槐树下。据民国六年修撰的《洪洞县志 舆地志》记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合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这次迁民活动覆盖面极广,直接涉及到全国18个省(市),500个县(市),共涉姓氏812个,包括汉、回、蒙古等多个民族。此后,随着移民后代的继续迁徙,目前包括港澳台在内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华人聚居区均有大槐树移民后裔。
洪洞县历史上这么多次迁民,他们来自各个乡村,为什么都要以大槐树为纪念地呢?因为那是第一代迁民对故乡的最后一瞥。随着年代久远,移民后裔逐渐淡忘了具体的乡里村名,都把大槐树认作祖先的家乡。后来,很多不是洪洞县的山西迁民后裔,也都称自己是从大槐树出来的;甚至,很多因为各种原因不知祖籍或不便明言籍贯的人士,都会随口说是洪洞县大槐树下人……可见,大槐树已经成为了超越地域的同根共祖的象征符号,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在此有了最合适的对应。
几百年来,迁民后裔们用各种方式虔诚地维系着这一象征符号,主要表现为--
一、衍化出丰富的迁民传说以不断“重现”迁民情景。
这些传说又可以分为两个部类:(一)关于洪洞大槐树的迁民传说。主要包括迁民历史的传说记忆,比如哄骗不愿迁民的人到槐树下集合,然后强行押解迁徙;迁民过程中形成了复形小脚趾的人种特点以及大小便喊“解手”(因为手被捆住了)之类的俗语等等。(二)移民外乡后的历史以及怀乡传说。比如传说牛姓从大槐树迁徙河南时,父亲将一口铁锅打破成三块,分给三个儿子,三子各生六个儿子,形成河南十八处牛姓,他们自称“打锅牛”等。
二、以方志、家乘、谱牒、碑文等民间文献形式将迁民历史文字化。
出于认祖归宗的信念,移民外乡之人很多都留下了各种文字记录,它们主要以家乘、谱牒、碑文的形式流传下来,各地方志也多有记载。经过洪洞县大槐树迁民遗址文物管理所多年的搜集征募,已经发现了120多个姓氏的相关文献,它们都认洪洞县为其祖先故乡,感念不忘。
三、最重要的是回到大槐树下进行祭祖活动。
这是追念祖先最传统的实践,尤其到了清明时节,各地返回大槐树下寻根问祖的络绎不绝,他们并没有繁复的活动,但是通过跪拜、焚香、献供之类简单的仪式,一样表达着饮水思源的拳拳之心。在祭祖之后,很多人会折一小枝槐树,或者带一点泥土,甚至还有带一个瓦罐来、在大槐树前摔成碎片带回去分给不能前来祭祖的移民后代的。很多移民后裔都传诵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所谓“老鹳窝”,是指当时大槐树上有很多很大的鹳窝,迁民走很远也能看到。而现在,很多移民后代甚至把大槐树、老鹳窝当作祖先的村名了。
虽然,迁民时的那棵大槐树在顺治年间即被洪水冲没了,大槐树边上的那个广济寺也早毁于兵燹。但是,迁民后裔们照样年年回来,在大槐树的附近举行祭祖活动。遂使这一象征符号超越时代、地域和阶层,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其实,迁民时的那棵大槐树在顺治年间即被洪水冲没了,大槐树边上的那个广济寺也早毁于兵燹。然而迁民后裔们照样年年回来,在大槐树的附近举行祭祖活动。这一方面充分显示了根祖情结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对于习惯于将内心情感外化成直观符号的人们来说,毕竟是有所缺憾的,于是就有了一段重建大槐树迁民遗址的动人历史。
鉴于洪洞县民间祭祖活动的长期兴盛和祭祖现场的简陋不堪,民国初年,为宦山东的洪洞人景大启起愿兴建大槐树纪念处,因资金不足未及成功。此时适逢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军卢永祥部在晋南攻打革命军,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是到了洪洞县,却秋毫无犯,因为这些兵士大多来自河北、山东一带,他们认为自己是洪洞后裔,反到大槐树下祭拜献供,这再次反映了大槐树的深远影响。洪洞人民躲过这次劫难,更相信是大槐树的庇护。此时已回乡的景大启又联络很多同里士绅商人,集资修建了广济寺经幢、碑碣亭坊和茶室,一个以大槐树(据说是原来大槐树的二代子树)为中心的迁民遗址纪念处就此落成,延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洪洞县人民政府受到民间移民祭祖活动的巨大感染,从1983年开始陆续修缮、新建迁民遗址纪念地的建筑设施,更于1991年4月1日至10日,在几百年来民间祭祖活动的基础上,由政府主持举办了首届“寻根祭祖节”,受到当地居民以及外地移民后裔的热烈响应,各方前来祭祖的人士超过5万之众。更为神奇的是,当地传说,“寻根祭祖节”期间,有数万只小鸟云集大槐树祭祖园上空,它们节始即来,闭会即去,不知从何而来,向何处去,人们普遍认为它们是祖先英灵的化身重回故乡。此后,该“寻根祭祖节”每年举办,节期不变,并以4月5日清明节为主祭日,来宾参与范围逐年扩大,海内外移民后裔踊跃响应,小鸟们也每年如期而至。2007年的“寻根祭祖节”,更是由省长主持、中央电视台直播,规模空前盛大。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节日并未全然衍化为政府行为,而是尽量吸收民间传统仪轨,呈现出官祭与民祭融合共存的良好态势。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大槐树祭祖活动经过了一个“民间→地方士绅→政府”逐渐扩张的发展脉络,每一步发展并非后者替代前者,而是后者与前者的有机融合,其“寻根问祖”的宗旨以及以大槐树为核心象征的特点贯穿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可以考证的最大规模移民运动的大槐树,以其本身具有的“树根”的直观形态,被民间提炼为“根祖情结”的最佳象征,它蕴含着中华先民们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以及对于祖先和土地的热爱之情。这一象征符号是超越时代、地域和阶层的,具有族群认同的纽带功能以及调谐人际关系的黏合作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寻租!!太原洪洞县老鸭村张九老于永乐2年迁入直隶(河北)顺德府(邢台市)张冯马。是否有太原洪洞县老鸭村!
张冯马在平乡县,邢台车站坐车,去广宗的车可达,当然,不是老鸭村,是老鸹村,
后留名府乡当地百姓中绝大部分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是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村”迁来的,究竟为什么?据史料考证,这是由于发生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造成的。
在宋朝至明朝初期前后约三百年的历史阶段,我国北方特别是冀、豫、皖、鲁西、苏北等地连年战乱,天灾肆虐,百姓死亡难计其数。尤其是中原地区,当地人十亡七八,到处是“有田无人种,有路无人走”,“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但是,山西境况与之完全不同。因山西当时是蒙古贵族名将察汗特木耳的根据地,其利用山河险要,少于战争,社会比较安定,民众生殖繁多,而流入难民也多,故形成人稠地狭之区。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先后政权稳定后,朝廷为恢复社会经济,实行了大规模官方移民。这就是明初迁山西之民于中原地区的主要原因。
山西洪洞县史料《古槐迁民纪略》中述:“古大槐树处,原系广济寺遗址。寺院被汾水冲毁,只有南宋时金人所建的石幢一座,远望如塔,尚巍然矗立。……寺旁原有大槐树一株,祖传为汉槐。树身数揽,浓荫可蔽数亩。因历年久远,心枯枝老被风吹折,现为第二大槐树。传说:‘是古大槐树北引根上发芽长大的。’……洪武永乐年间,屡迁移山西民于涂(安徽)、北平、鲁(山东)、予(河南)等处,而山西移民之中,又以洪洞与附近地区之民为多,因地区集中,交通方便,故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被迁群众在启程时,便将目前之大槐树以及树上之老鸹窝入于目,印于脑,指为告别家乡的纪念。”
《河北省地名志(衡水地区分册)》(1985年版)记载:“1369年 由于连年战争天灾,异族统治,河北人所剩无几(阜城仅以千记),这一年开始,从山西洪洞、榆次和山东等地开始向我区移民。¨¨¨1404年 永乐二年,开始了大规模移民。我区多由山西、山东迁至,土著甚少,诏开闲田,永不起科。”《景县志》(1991年版)记载:“永乐二年(1404年)诏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大姓迁户于景州,开垦荒田”。另从《景县志》关于后留名府乡所辖各村村名的历史由来记述中,可清楚了解到当地绝大多数人的祖先是明朝初期从山西,极少数是从山东或河南迁来的,当地土著人则寥寥无几。
所以,后留名府乡当地百姓中十有八九,其祖先是在明朝初期由山西洪洞县广济寺朝廷移民办事处,领取凭照川资,尔后千里迢迢,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迁至此地。由此,祖先们将故土的大槐树和老鸹窝这一特征传给了后代。
还有就是传说中明时 燕王扫北 一个村人员也就剩下那么一丁点,所以从山西移民过来.大至情况就是这样.不光平乡县,东八县大部分都是这样,
山西大槐树移民?
在山西省洪洞县贾村附近,南同蒲铁路西侧,有一处浓荫盖地、槐柳相间的树丛。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这里就是数不清的亿万人的“故乡”——洪洞古大槐树处。 走进树丛,一座古朴的木牌坊迎面而立,它四柱三门,中门高大,门额有横匾,匾上雕着“誉延嘉树”四个斗大的古体字。过木牌坊不远处有碑亭一座,亭内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书“古大槐树处”五字。石碑矗立处,就是“誉延”数百年的第一代大槐树生长的地方。这棵大槐树在地面消失之后,从根部又生长出一株小槐,人称第二代。这株第二代槐树不知何年又干枯了,如今树体尚在,枝叶全无,挺立于碑旁。说来有趣,第二代死后,从它的根部又生出一棵第三代来,30多年来,年年枝繁叶茂,一年比一年高大。 对于这棵大槐树,教百年来,黄河下游的村村寨寨,甚至更广泛的地区,一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在晋、冀、鲁、豫、皖等省,还有首都北京附近,还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歌谣: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一棵槐树怎么就成了亿万人的“故乡”了呢? 明初的六次移民 事情要追溯到元末明初。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亡、城廓为墟、田地荒芜的冷落、凄凉景象。山东、河南、河北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 到了永乐初年,情况仍未好转。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紧接着又出现了较大的天灾。永乐元年(1403年)甲午,直隶、北京、山东、河南饥。庚寅,山东蝗。丁酉,河南蝗。永乐二年八月,淫雨毁北京城5000余丈。10月,黄河决口,冲毁开封城。 面对这种社会经济异常凋敝的情况,朱元璋和朱棣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对于新生的明王朝是十分不利的。于是,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汾河沿岸广大地区,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南部迁民。 从现有史料来看,明初从山西迁民共有6次,这些移民,不仅被迁送到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还有的迁送到了遥远的淮河以南。至今在北京大兴、顺义等县,还有许多以山西的县名命名的村庄,如长子营、屯留营、霍州营等。 “这里就是我的老家” 山西这6次移民,都与洪洞大槐树发生过关系。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状极可悯。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此时,恰好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那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秋阳的照射下,闪着翠绿色的光亮。树上还有乌鸦窝,高筑枝头。于是,这株古槐上老鸹窝的形象便牢牢印在所有迁民们的心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今天,洪洞大槐树已成旅游胜地。游人服装不同,语言各异,但都说:“这里就是我的老家!”交谈中,人们喜笑颜开,使大槐树整日都沉浸在一片欢乐气氛之中
洪洞大槐树移民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中国古代人口的大迁徙不止出现一次两次。其中最大的一次涉及大半个中国,波及范围之大、影响之远,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这一次迁移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人口大迁移。不只是只有这歌谣,还有很多故事。为了证实这件事情,不少老人会告诉孩子们,只要是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移出去的人,最小脚趾的脚趾甲是两瓣的。
这一切得追溯到明朝。在洪武三年~永乐十五年,明朝政府多次从山西的平阳、汾州、泽州、潞州等地,中经大槐树处办理手续,向别的地方移民。
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因为常年战争,河南河北以及山东一带大部分都没人住,朱元璋为了均衡人口、恢复生产,便采取了移民政策。那时有百万多人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统治中国八十九年的元朝也给百姓带去不少的灾难,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那时的黄河曾存在长达20多年不打口子,任由泛滥自流。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变成沼泽。百姓无奈东奔西逃,黄水之后所剩不多的人又丧命于瘟疫,村舍自此成为废墟。
元末,难以忍受朝廷横征暴敛的百姓发动了农民战争,战争持续了17年。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就是其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