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审计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本文目录一览: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执行哪些主要审计程序
一、部门预算的编制过程及预算的执行控制
审计内容(风险点)
1、部门预算编制内容不充分、依据不充足。
2、预算编制金额与实际使用金额差异较大。
3、部门内各车间或科室使用预算互相混淆。
4、部门编制预算总额没有作合理性分析。
对应的审计步骤:
1、查阅审计年度所属部门或车间工段编制预算的所有资料,抽出30个预算项目详细编制资料,按金额的大小分别抽查大项目10个、中项目10个、小项目10个。分别检查其编制预算项目是否齐全,编制内容是否充分,编制依据是否充足。
2、从预算系统查找部门所属各科室年度预算实际使用情况汇总,与原制定的预算总额对比,是否有超过预算的项目,询问经办人具体原因及经过;并分析其他项目金额差异较大的原因。
3、抽查部门、车间或科室使用预算情况,检查50份实物(特别是可移动的物品,如电脑、工具类等)的使用单位,与使用预算编号的单位相比较,核对其是否相一致。如有不符,则了解其原因及审批过程。
4、了解部门编制预算总额的审核程序,是否有审核流程或有关制度,是否作预算合理性比较分析,是否与上年度的预算总额相比较,分析比较本部门各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审计局长如何组织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包括审计形式、审计程序和审计具体方法三个方面。
1.审计形式。经济责任审计的形式,可分为受托审计、联合审计、日常审计、离任前审计、离任后审计、任期中审计。
(1)受托审计。受托审计,即审计部门接受干部管理等部门的委托,独立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2)联合审计。联合审计是以审计部门为主,干部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参加,共同组成审计组,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3)日常审计。日常审计,即由审计部门与干部管理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审计对象,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中间组织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
上述三种审计形式各有利弊,经实践表明,受找审计是今后经济责任审计的主导方面,也是实现审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联合审计可以进行探索实践,但目前不宜在较大范围内推行;日常审计在审计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组织实施。
(4)离任前审计。离任前审计,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这前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前审计,显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严肃性、时效性,有助于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有助于正确考察使用干部,有助于铸就领导干部的思想防线和约束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
(5)离任后审计。离任后审计,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在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退休等事项之后,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后审计,不符合《暂行规定》的要求,应予纠正。
(6)任期中审计。任期中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任期中审计,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来说,有助于及时检查、考察其职责履行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端正经济行为;有助于及时发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披露严重损失浪费问题;有助于干部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干部,避免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2.审计工作程序。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接受委托阶级。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审计建议;了解和掌握干部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做出受理委托审计决定,安排审计计划,确定完成审计任务的时限。
(2)审计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组成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
(3)实施审计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可按一般审计的方式进行,如组织审计调查、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但应注意在审计过程中,特别是在审计取证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要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内容等结合起来。同时,在交换意见时,除了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外,还要就有关审计事项与被审计人交换意见。
(4)提出报告阶段。在实施审计阶段结束后,审计组对审计情况及查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写出审计报告,并书面征求被审计人所在单位及被审计人对审计报告的意见。
经济责任审计的流程是怎么样
当前,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各方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优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有效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行的审计准则并没有对经济责任审计做出...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怎么样?要注意什么?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程序:
一是由干部管理部门依据干部任职期限等情况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出具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委托书,交由审计部门执行。
二是审计机关依据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组成审计组,进行审前调査,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或者原任职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三是召开有审计组主要成员、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安排审计工作有关事项,并进行审计公示。被审计单位按通知要求准备材料,被审计领导干部报告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四是审查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实务资产,调查取证后,进行综合分析,写出审计报告。
五是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的意见。
审计组实施审计后,应该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书面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的意见。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应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内提出书面意见,送审计组;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六是审计组将修正后的审计报告送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审议后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送达有关部门和单位。
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该给予处理、处罚的,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
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应该由其他部门处理的问题,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要注意
一、送审计通知书时,同时送审计资料清单。被审单位向审计组提供的审计资料是审计组入户后前期调查、编制审计方案、摸清被审单位基本信息的重要来源,为避免被审单位资料提供不全、不及时,审计资料清单应在送审计通知书时一并送达,并规定提供资料的截止时间。审计组所需资料有:会计资料(含会计账薄、凭证、报表、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银行对账单、预决算套表等)、固定资产台帐、工程及大项采购资料、内控制度、党政领导班子办公会议的记录、被审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述职报告、以前的审计报告等。被审领导干部述职报告应涉及: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及执行廉政纪律情况、履职情况、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重大工程投资及效益情况、重要经济活动决策情况、政府债务情况、对外投资及担保情况、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主要工作业绩及存在的问题等。
二、及时召开审计进点会。审计进点会是向被审单位通报审计事项、审计实施计划,同时又是被审计单位了解审计组、了解审计项目的一个渠道。审计组进点后应及时召开审计进点会,参加人员应包括审计组主管领导(包括局、科室)及审计组全体成员,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进点会一般由被审计单位领导主持,审计组事先提供进点会议程,并充分与被审单位接洽人员做好沟通。被审计单位领导介绍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审计组主管领导或科室领导宣读审计通知、审计组长宣布审计事项、审计范围、审计实施计划,最后双方领导总结并各自提出要求。
三、落实审计公示制度。审计组入户审计后,应及时在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公示,公示中要注明审计组的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办公地点、反映情况截止时间等。遇有群众向审计组反映被审单位及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相关问题时,审计组应做好保密工作,并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将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重点事项予以核实,需要审计组答复的,需请示审计机关相关领导同意后,及时向反映问题的当事人说明事实的真相。
四、充分把握座谈机会。座谈一般与被审计人员及被审单位领导座谈和与其他相关人员座谈,审计过程中座谈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快速、全面的了解被审单位的总体情况;可发现一些违规问题的线索;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已经发现问题的背景、决策及执行操作过程;可以初步了解群众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评价等。座谈前审计组应充分准备,拟好座谈提纲,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交流。
五、审计实施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充分体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这个点。审计实施过程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的侧重点要有所区别。应重点关注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看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现象,是否存在政令不通问题;重大投资及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和效益情况,看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执行过程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效益;行政执法、行政审批情况,看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是否遵循“收支两条线”,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看行政审批程序是否合规,手续是否完备;财政财务管理情况,看预决算编报与执行、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相关要求;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看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是否按照“三定方案”认真履职,是否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是否完成上级下达的本区域、本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否有力的推动了本区域、本行业的发展与改革;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从政情况,看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经济责任审计包括哪些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
按照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时间、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成如下几类:
1.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和破产经济责任审计
按照审计的内容,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和破产经济责任审计。
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经济责任人完成其承担的承包目标、租赁目标、任期目标等目标责任情况进行的审计。
2.事前经济责任审计、事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事后经济责任审计
按照审计时间的不同,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事前经济责任审计、事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事后经济责任审计。
3.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按照被审计单位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扩展资料:
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一经产生就显示了其他审计无法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在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方面,还是在健全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廉政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领导干部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同时也向我们的干部考察工作提出了挑战。
2.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廉政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立足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落脚点在于查明个人经济责任,既对事又对人,而且审计涉及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一般较长,往往能够发现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不易发现的问题,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
3.核实了家底,客观公正地鉴定了前后任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经济责任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