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归纳(初三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本文目录一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初三化学重要知识点
1、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3、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4、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5、 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原料、条件、产品是无毒无害的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知识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主要内容1、 物质的变化
⑴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指物质状态、形状、大小的变化。
⑵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①化学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但伴随着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也发光、放热,但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⑶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发生蜡烛融化这样的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⑵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腐蚀性、毒性等。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如下:
1、溶液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溶液组成:
①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②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
4、溶液溶解
(1)吸热:一些物质溶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或硝酸铵)固体。
(2)放热:一些物质溶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固体、浓H2SO4。
(3)吸放热不明显:多数物质溶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如NaCl固体。
5、溶液乳化:洗涤剂等乳化剂能使植物油等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