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河桥上维修施工要求(跨线桥施工)
本文目录一览:
桥梁施工应注意什么?
桥梁施工注意事项
一般施工注意事项:
1、桥涵施工放样必须使用导线点坐标和水准点高程作为基准。在导线点与水准点分开敷设的路段,绝不允许将导线点高程作为水准基点使用,并开得使用桥位桩坐标和高程作为基准放样。
2、施工前应熟读图纸,对桥面设计标高、盖梁顶标高、桩基标高及桩基坐标应仔细复核,发现与设计图有出入应及时与设计代表联系。
3、如果桥梁纵坡较大,桥台背墙必须设置与相应桥跨纵坡一致的俯仰坡度,或者将染就位后再现浇桥台背墙,以确保梁与台背间保持恰当的宽度;伸缩缝的安装宽度必须结合安装时的气温进行调整,安装伸缩缝前必须将缝内杂物清除干净,以保证伸缩缝的有效宽度。
4、施工全段桥梁基础工程时注意避开洪水危险,避免雨季河渠水位过高及农灌用水需要给施工带来困难和干扰,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当挖孔内有地下水渗入时,应采取适当的抽水措施。在地基存在断层、裂缝等,与江河水源、地下水有水力联系,可能引发涌水时,应制订可行的防突水措施。 5、全段桥梁服从路线走向,按路线平纵面线形布设,位于平曲线内的桥梁墩台一般采用径向布置;曲线桥梁长度变化时只增减预制梁长度,墩顶梁端间湿接缝(或伸缩缝)宽度保持不变,曲线桥宽度变化时只调整边梁外悬臂等截面段长度,梁间距保持不变。施工时应对设计文件中提供的坐标和尺寸进行核实,并加强对预制构件尺寸检测,构造物应内实外美。
6、桥面C40砼铺装表面应拉毛,铺沥青砼铺装之前应将水泥砼铺装表面清洗干净,并喷涂1mm厚防水层,既能防水又能增强沥青砼与水泥砼的粘结。 7、各部位施工缝的处理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进行,并应注意施工缝的外观质量,不得留下明显印迹。
8、桥涵基底埋置深度均根据地质钻探资料确定,施工时如发现设计所采用的地质钻探资料在纵横向劈局部范围与实地不符,可按具体情况酌情调整桩长和基底设计标高,桩基若为摩擦桩设计,则必须根据实际开挖地质参数计算,重新确定桩长。
9、当桥涵扩大基础置于泥岩等软质岩层中时,在清除岩层至设计标高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应迅速浇筑基础砼或浆砌圬工封闭,避免基岩因长期暴露而进一步风化变软,使其承载力降低,更不允许基坑内关水积水,使其基底岩层软化。
10、全线桥梁墩台基础绝大部分为桩基础,部分位于斜坡路段的桩基础施工时应尽量采用脚手架搭出施工平台,还要因开挖施工平台而破斜坡上原土体的稳定;对于斜坡上本身不稳定的土石应适当清除,必要时应适当加以防护。对于位于地面横坡较陡处桥墩,还应避免便道施工对原坡面的破坏而诱发桥墩所在边坡的不稳定。墩台桩基施工应根据墩台所处具体位置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桩基的施工工艺,挖孔桩施工应选择适合的孔壁支护类型,一般可采用钢板护壁、现浇钢筋混凝土或喷射混凝土护壁。护壁需高于原地面至少30-50cm,边开挖边护壁且每一次开挖深度不大于100cm,且下一节开挖前必须待浇筑的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挖孔桩应根据地勘资料及现场实际开挖地质条件,采用安全可靠的护壁方案,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当挖孔桩为摩擦桩时护壁表面应作拉毛处理或采用台阶护壁,保证桩与护壁的桩周摩擦阻力大于桩与周围土体的摩阻力。浇筑护壁时,应确保护壁与孔周岩土结合紧密。施工时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可靠护壁措施(护壁砼标号不低于C20并应适量配筋)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下井孔作业人员,须戴安全帽、防护面罩和手套、耳套等; ○
2 井口四周近处严禁堆放机具,以防掉入孔内伤人,孔口四周设置围栏,3米之内不许有重车通过;
○
3孔内设置绳梯或钢筋梯,供施工人员上下出入,不准借出碴斗升降; ○
4孔口或孔内要设置安全盖板,起吊出碴时,施工人员要站在盖板下; ○
5每次交接班时,要认真检查起吊设备和架子是否安全可靠,下一班下井前,必须先进行通风排气,并要检查孔下是否有有毒气体;
○6对井下的电气设备,如水泵、风扇、明亮灯等,要保证线路绝缘良好并充分接地;
○7在施工现场要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经常巡视检查施工中的井下情况,保证井上井下人员的联系,工地要配备安全带、救生绳索和简单可靠的吸氧设备,作好安全记录,如遇特殊情况,应停止开挖,由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后才能断续。 11、当挖孔内的空气污染物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三级标准时,必须采用可靠通风措施,才可人工挖孔施工。一般孔深大于15米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12、孔内岩石须爆破时应采用浅眼爆破法,严格控制用药量,并加强护壁,防止震塌孔壁。当自孔底及孔壁渗入的地下水,其上升速度较小(参考值≤6mm/min)时,可不采用水下灌注砼桩的方法,否则必须采用水下砼灌注桩施工方法。当按普通砼施工时,砼灌注速度必须加快,使砼对孔壁的侧压力尽快大于渗水压力,以防水渗入孔内。桩基浇筑非水下砼时必须进行振捣。
13、为确保灌注桩质量,所有桩基(D≥1.2m)均要求沿钢筋笼内侧等间距预埋φ57×3mm的检测钢管供超声波检测用:直径1.6m以下埋3根,直径1.6m及以上埋4根。埋设钢管时需保持钢管竖直接触孔底,顶、底段需绑扎紧密,使浇筑混凝土时不堵孔,不漏浆。钢管需焊接长时,应采用大直径钢管套接,防止在钢管内形成焊瘤,确保对全路段所有桩基逐根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
14、挖孔桩浇注非水下砼时桩底沉淀土厚度t=0,其它情况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15、桩柱主筋接长应采用机械接长(直径≥22毫米),同一截面处接头数量不应超过主筋根数的50%。
16、当基础采用冲(或挖)孔桩时,待桩孔冲(或挖)至设计标高后,需在桩底取3组试样,检测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要求其平均值不小于地勘所提供的值方可终孔。为保证桥梁桩基达到有效的设计长度,若桥墩处实际地面线比设计地面线低时,应保证桩基入土深度与设计图中同深;基桥墩处实际地面线比设计地面线高时,采用设计图中的桩底高程控制。同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清孔,并及时下桩基的钢筋笼,钢筋笼内应设置适量支撑,以保持其顺直,然后迅速浇筑桩基砼。如浇水下砼应按桩径掌握好水下砼开盘方量,保持连续作业,随时检测砼浇筑数量和达到的高程,控制好内护筒的提升,防止钢筋笼上浮,严格杜绝断桩事故的发生;桩基浇筑非水下砼时必须进行震捣。
17、桥涵施工的中间检查及施工验收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执行。
18、应注意上、下部结构施工间的配合,桥梁支座上下支承面必须保持水平,板(梁)底对应支座位置必须设置调平钢板,相应墩台帽位置的支座垫石顶面必须严格整平,以确保板(梁)底与支座接触面为面接触,避免产生点线接触使支座与板(梁)底脱空而使板(梁)受扭破坏。各预制件应做好编号,以方便安装。准确控制好构件各部尺寸和标高,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发生较大的标高误差。、 19、要注意桥台与路基边坡的顺适衔接。为避免桥面水冲刷桥头路基,在桥梁的下坡桥台端的路堤填方边坡两侧都设置了拦水急流槽,施工时应保证桥面水顺畅流入急流槽,并确保急流槽的砌筑质量和勾缝密实,严防渗水漏水危及路基稳定。 20、主线下穿进,上跨主线的桥梁在施工中必须使用高质量模板,确保其外观质量。
21、桥涵台背回填必须密实,达到有关规范对其压实度要求,绝不能因施工场地受限而放松要求;桥台搭板应在路面基层压实后再挖开施工,以避免台背填土沉降发生跳车现象,影响调整公路通车后行车的舒适。重力式桥台及涵台台身应设置泄水孔,泄水孔构造与挡土墙泄水孔构造一致。重力式桥台与路基挡土墙相接时,根据重力式桥台高度侧墙外侧按10:1或20:1横向放坡。
22、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对全段涵洞位置及其进、出口高程与实地逐一进行核实,对与实际不符的涵洞设计应及时提出变更。
23、全段涵洞基底多置于基岩上或容许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土层中。对置于土层中的局部路段,当基底承载力不足时,采用了换填措施,填料压实度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基坑内挤填片石时需掺入适量碎石或砂砾石,并震动压实,使基础不会因持力层内存在较大空隙而产生沉降。应在核实涵洞进出口标高正确无误后,方能开挖,砌筑涵基。涵洞的进出水口应与路基的填挖方边沟及原沟渠顺适衔接,达到排水顺畅。局部与实地有出入的洞口型式,施工时可酌情调整和完善。 24、由于全段路基纵横向排水系统是配合桥涵位置进行设计,当需要增设或改移桥涵位置时,应对路基纵横向排水系统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务必保持路基排水系统的畅通。
预应力施工
1、预应力钢材、波纹管及锚具进场后,应分批严格检查验收,妥善保管并在使用前进行检验,以确定产品的质量;锚具夹片和锚头锥孔要保持清洁,严禁有金属屑等杂物。凡有接头的预应力钢绞线不准使用,钢绞线使用前应作防锈处理。所有预应力张拉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认真进行标定。
2、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先进行试张拉等工艺试验,以熟悉张拉规程,掌握有关参数。
3、预应力钢束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90%且龄期达到5天以上时方可张拉。在预应力张拉时应在初张拉力(一般为设计张拉力的10-15%)状态下注出标记,以便直接测量钢束的伸长量,对伸长量有问题的钢束应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对预应力钢束采用张拉吨位与延伸量双控。预应力钢束张拉要求做到对称进行。
4、波纹管应分批对内外径、厚度、严密性等进行检验,以确保顺利穿束、张拉和不漏浆。钢束管道应严格按图纸所给座标准确定位,确保钢束曲线平滑。 5锚具安装时,垫板平面必须与钢束管道垂直,锚孔中心应对准管道孔心,钢束管道与锚具端头连接必须妥善处理,通过悬壁梁段的管道必须仔细清孔。 6、各预应力钢束和钢筋、张拉锚固顺序应严格按有关图纸规定进行。 7、预应力定位钢筋必须与附近其它钢筋焊接牢靠,以保证预应力管道位置。锚下钢筋置于锚垫板下,应准确定位并和附近的钢筋焊接牢靠。普通钢筋与管道冲突时可适当移动普通钢筋的位置,但不能切断钢筋;纵向波纹管接头处不得有毛刺、卷边、折角等现象;接口要封严,不得漏浆;混凝土浇筑后及时通孔、清孔,发现阻塞及时处理。固定封锚端管道要封严。预应力束张拉完毕后,严禁撞击锚头和钢束,保证锚具与预应力钢绞线的质量;钢绞线和粗钢筋多余长度应用切割机切除。
8、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应尽快压浆,压浆前应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水消除管道内杂质;要求管道压浆密实,压浆配合比要仔细比选,采用最优配合比。
9、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锚下、扁管下方等处混凝土的捣实,防止出现蜂窝状,确保有效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
10、箱梁在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严禁踏压波纹管,防止其变形,影响穿束及张拉。
未尽事宜,除请详细参见各桥涵相关设计图及说明外,并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及本项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补充技术规范有关条文规定执行。
桥梁上方外侧施工安全措施?
1、桥梁墩台、板梁模板就位后,应立即用撑木等固定位置,以防倾倒伤人,当借助吊机吊模板合缝时,模板底端应用撬棍等工具拔移。每节模板立好后,应上好连接器和上下两道箍筋,打好内撑,方可暂停作业,以保持稳定。
2、在竖立桥梁模板过程中,上模板工作人员的安全带必须挂于牢固地点,穿拉杆时,应内外呼应。
3、桥梁.
整体模板吊装前,应使模板连接牢固,内撑、拉杆、箍筋上紧, 吊点正确牢固。
桥梁基础维修与加固有哪些规定
(1)进行桥梁加固之前,必须要制定出合理的加固方案,该方案要综合考虑耗费少、功效快、不中断交通、技术上可行、有较好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2)补强加固是通过加大或修复桥梁构件来提高局部或整座桥梁承载能力的措施。因此桥梁加固工作一般以不更改原结构形式为原则,在兼顾经济性的前提下,只有在较复杂的情况下
,才可考虑更改结构形式。如果采用补强加固的方式仍不能达到交通运输要求,则必须考虑进行重建桥梁的部分或全部。总之,桥梁安全,满足交通运输要求是根本。
(3)选择桥梁加固方式时,必须考虑旧桥现状、承载能力减弱的程度以及日后交通量,最好参考已经成功完成补强加固的桥梁的施工。
(4)采用扩大或增加桥梁构件断面的方法进行加固前,应考虑增加部分与原有部件的结合效果,要考虑它们的结合是否会更加安全可靠。
总之,中资路桥加固实施之前,必须要满足以上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桥梁加固的可靠、安全。
跨河桥梁的粘钢加固该如何进行
粘贴面处理 → 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此步骤有时省去) → 配制粘钢胶 → 涂胶和粘贴 → 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 →检验 →维护
1.粘贴面处理
1.1.混凝土粘贴面应凿除苔藓,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机打磨除去混凝土面1-2mm厚表层,打磨完毕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1.2.钢板粘贴面应首先除锈除油,然后用角磨机进行粗糙处理,直至打磨出现金属光泽,备用。
2.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
2.1.构件所承受的活荷载如人员、办公机具宜暂时移去,并尽量减小施工临时荷载。
2.2.加压固定宜采用千斤顶、垫板、顶杆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固定钢板,而且同时也卸去了构件承担的部分恒荷载,减少应力滞后,更利于后粘钢板与原构件协同受力,加固效果良好。
2.3.加压固定也可采用螺栓、角钢、垫板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在被加固构件上合适位置钻孔临时固定螺栓、角钢,供压钢板使用。
2.4.也可在钢板上钻孔,并将螺杆用水下胶锚固,拧紧螺母后,将对钢板产生复合锚固力,效果更佳,较适合侧面钢板的粘贴。
2.5.实际施工中上述方法常结合采用。
3.配制粘钢胶
3.1.粘钢胶为A、B两组份,配比为A:B=2:1。配胶宜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钢筋制成。少量(指0.5公斤以内)也可用Φ6、Φ8细钢筋棍人工搅拌。(注意:仅用腻刀拌和,不能保证搅拌均匀)。
3.2.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5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均匀为止。搅拌时较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每次配胶量不宜过多,现配现用。
4.涂胶和粘贴
胶粘剂配制好后,用腻刀涂抹在已处理好的钢板表面上(或混凝土表面),胶断面宜略成三角形,中间厚3毫米左右,边缘厚1毫米左右,然后将钢板粘贴在构件上,用准备好的固定加压系统临时固定,并适当加压,以胶液刚从钢板边挤出为度。
5.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
5.1.粘钢加固结构胶在常温、低温下均可良好固化。
5.2.若固化温度25℃左右,24小时可撤除加压固定系统,72小时即可投入使用。
5.3.若固化温度5℃左右,48小时可撤除加压固定系统,96小时即可投入使用。
6.检验
6.1.检验时可用小锤轻击粘贴钢板,从音响判断粘贴效果,也可采用超声仪检测。若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少于70%,应剥离钢板,重新粘贴。
6.2.对重要构件也可采用载荷检测,一般采用分级加载至正常荷载的标准值,检测结果较直观、可靠,但费用较高。需要千斤顶或配重(常用沙袋、砖块)、百分表、裂缝显微镜等。
7.维护
粘贴后,钢板涂水下防锈漆3道,以延缓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