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新闻 > 正文

本地新闻

吉尔吉斯斯坦加拿大黄金公司(吉尔吉斯斯坦黄金多少钱一克)

hacker2022-08-18 02:10:23本地新闻106
本文目录一览:1、矿产工业2、紫金矿业如何起家的?

本文目录一览:

矿产工业

(一)总况:结构与产量

吉尔吉斯斯坦的矿业生产,以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工业比较突出,其中金、汞、锑、稀土、钨、锡、钼等矿产引人注目。表4-2和表4-3分别列出矿业结构和主要矿产品前几年的产量。

表4-2 吉尔吉斯斯坦2006年矿产工业结构(1)

续表

注:(1)本表资料截至2007年11月底;(2)有的地名或企业名称沿用了苏联旧名;(3)估计值,作了四舍五入处理;(4)指生产同一种矿产品的所有企业产能总和。

资料来源:U.S.Geological Survey,2009b。

表4-3 吉尔吉斯斯坦矿产品产量(1)

续表

注:(1)本表资料截至2007年11月底,数据单位未标明的,均为吨;(2)估计值,作了四舍五入处理;(3)报道数字;(4)在估计数字列表后得到报道数字:2005年汞金属产量为304吨,2007年报告中将刷新;(5)修正值。

资料来源:U.S.Geological Survey.2009b。

表4-3只是列出了吉尔吉斯斯坦2001~2006年期间主要矿产品产量的统计数字,从表中不难看出,这一期间除了萤石、高岭土、水泥、盐等非金属矿产产量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外,能源矿产煤、天然气、原油,作为吉尔吉斯斯坦优势矿产的汞、锑、金等矿产,产量都普遍下滑,有的降幅还很大。2006年以后,就我们能看到的资料来说,情况并未好转。以锑和金为例,吉尔吉斯斯坦锑矿山产量2005年为800吨,2006年532吨,2007和2008年均为480吨。金矿山产量2005年15.6吨,2006年和2007年均为9.4吨,2008年回升到17.3吨,而21世纪初曾达到过年产24吨的水平(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这些情况说明,吉尔吉斯斯坦近十年来矿业发展不够景气,甚至呈萎缩趋势。个中原因有待分析,但财力不足、国内局势不稳定应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因为不少矿产的资源条件包括勘探程度还是比较好的。

(二)主要矿业部门概述

1.金

黄金生产是吉尔吉斯斯坦目前最有活力的矿业活动,它是中亚地区仅次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第三位黄金生产国。

库姆托尔金矿公司是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与加拿大卡麦科(Cameco)公司的合资公司,自1997年投产至2005年,已采出黄金227.1吨,占同时期吉尔吉斯斯坦黄金产量的95.3%。该矿储量巨大,目前仅开采中央矿段,其他矿段还在继续勘探,准备陆续投产,前景十分可观。

除了库姆托尔矿床,另外3个在采矿床均在国营的吉尔吉斯黄金总公司旗下,生产规模都不大:马克马尔矿床1986年投产以来已采出黄金36.9吨,目前年产1吨左右; 索尔通萨雷矿山1994年开采以来仅生产了1.1吨金; 捷列克赛矿山原来生产锑,2001年转而采金,到2005年总共只生产1吨多金。

吉尔吉斯斯坦将黄金增产的希望寄托在即将开采的杰鲁伊矿床(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与英国Norox公司合资开采)和塔尔德河左岸矿床上。安达什金铜矿床和托戈洛克金矿床也在制定开采方案(В.П.Зубков,2007)。

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吉尔吉斯斯坦的黄金生产都将是库姆托尔矿山一家独大的局面。以2003年为例,吉尔吉斯斯坦产金22.4758吨,其中库姆托尔金矿公司产金20.944吨,吉尔吉斯黄金总公司产金1.5318吨,前者约占93.3%(王正立等,2005)。

2.汞、锑

吉尔吉斯斯坦是世界上比较重要的汞生产国,拥有中亚地区唯一的一家大型汞生产企业——海达尔肯汞矿采选联合企业。该企业现在开采两个矿床:海达尔肯矿床和诺沃耶矿床。琼科伊和乔瓦伊都是几十年的老矿山,1995年停采。该企业年产能力有1000吨金属,目前产量只有几百吨。

卡达姆扎伊锑矿联合企业是独联体国家中唯一的大型生产锑的企业,锑及其化合物的年生产能力有2.8万吨。苏联时期,它为全苏联供给所需的锑,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高峰期年产6000多吨,进入21世纪以来每况愈下,目前年产500吨左右锑及化合物。该联合企业已有近70年的历史,现在旗下有两个矿山(卡达姆扎伊和捷列克赛)、两个选矿厂和一个冶炼厂。

该企业2004~2005年期间停工,2005年被私有化,后来冶炼厂和矿山进行了技术改造,目前接受俄罗斯的精矿进行冶炼加工,最近几年锑及化合物的产量应达到每年3000~5000吨。

捷列克赛矿山的可采储量已经采尽,除了卡达姆扎伊矿床,卡桑和北阿克塔什矿床是该联合企业现实的后备原料基地(В.П.Зубков,2007)。

3.能源工业

能源工业是吉尔吉斯斯坦问题最大、困难最多的一个经济部门。油气储量少,开发程度差,产量很小。近年来石油产量不断下降,前几年年产可达七八万吨,近两年只有5万吨。早先建成的一个石油加工厂,石油和凝析油的年加工能力有68万吨,本国原料仅能满足15%的需要(В.П.Зубков,2007)。天然气产量也仅有2000万~3000万立方米。

吉尔吉斯斯坦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探明储量也相当不少,但煤炭生产越来越糟。在1976~1980年煤炭生产高峰期,年均产量超过420万吨,之后连年下滑:1981~1985年年均产煤360万吨,1986~1990年降至年均330万吨,独立后,煤炭产量更是大幅度滑坡,从1991年的310万吨下降到目前年产40万吨上下。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煤炭企业技术装备差,井采成本高。煤炭部门转为自负盈亏后,由于煤质差,又要长距离运输,因而缺乏竞争力,结果导致20世纪90年代许多煤井和露采场纷纷关闭(В.П.Зубков,2007)。

目前吉尔吉斯斯坦政府正在继续努力吸引外资,争取外国公司在国内选择合适的项目,加强油气普查勘探和煤炭开发工作,扭转能源供给的被动局面。

紫金矿业如何起家的?

陈景河和紫金矿业的故事完全可以浓缩为一句话:“不可思议”——作为国内最大的黄金生产商,紫金矿业在过去的15年中几乎每一年都实现利润翻番。从1993年公司创建到2007年,它的销售收入从592万元猛增到140亿元,增长2362倍;净利润从55.4万元猛增到38亿元,增长6859倍。

不过,对于陈景河如何做到这一点,人们存在尖锐分歧。他是趁人之危的资产掠夺者,还是他发现了采金业的炼丹术,能变废为宝,把国有的垃圾变成大把的现金?

从厦门搭乘长途巴士,沿武夷山脉向西奔驰,在崇山迤逦的高速公路上行驶3个小时,你就会遇到一个名叫紫金山的金矿,站在已经风化的矿坑边缘向下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一层层“梯田”组成的露天大坑,这个深两百多米的大坑有 1公里宽、1.5公里长。数十台铲车像甲壳虫一样在斜坡上环绕着爬上爬下,在爆破之后,机械铲把含有金子的石块运送到一辆辆巨型装卸车中。通过这种规模宏大的露天开采,紫金山1138米的海拔已经降低了300多米。当地一位政府官员自豪地说,假以时日,“移山填海”的神话或能实现。

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单体露天金矿,紫金山金矿今年上半年产金8.1吨,预计全年产金超过17吨。在紫金矿业,它的地位显赫无比——它大概每年为该公司贡献将近三分之一的黄金产量。

然而,十多年前,紫金山金矿在当时只被评价为一个中小型矿床。从1984-1995年,国家地质部对紫金山金铜矿进行历时11年的地质勘查后,国家经贸委黄金管理局批准紫金山金矿的表内工业储量仅为5.45吨,平均品位是3.24克/吨。作为一个开采价值并不高的贫矿,紫金山金矿几乎被国家地质部、中国黄金协会判了死刑。

然而,技术出身的陈景河对这个官方数据显然不太相信。凭着多年来在紫金山从事矿床勘查积累的丰富经验,陈景河运用新的工艺路线和评价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补勘增储,他随之断定在现有市场价格和矿山技术条件下,紫金山金矿可利用的金矿储量达200吨以上,达到超大型规模。另外,根据他此前提出的“上金下铜”的大胆推断,这里还发现了储量超过250万吨的铜矿。

这次重新发现让紫金矿业开始了飞跃式的发展历程,价值上百亿元的金和铜源源不断被开采出来。据中国黄金协会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矿产金总量为178.556吨,其中紫金矿业就占去了8.55%,位居全国第一;全国黄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40.362亿元,其中紫金矿业就占去了22.39%。

紫金矿业之所以能在业内做到效益第一的原因正是处处从细节着手,精打细算以降低成本。目前,紫金山第1、2、3矿区采选矿石品位平均在0.6g/吨、0.5g/吨、0.3g/吨左右,如此低的品位,一般黄金公司视为鸡肋,但在陈景河眼里,却是座不折不扣的“富矿”。

陈景河从低品位金矿“淘金”的本钱是他的超常规开采技术。在国内,金矿常规的开采流程是,购买大型的研磨机器,把矿石磨成粉末,逐步分离出汞金和金精粉,再进行冶炼。但陈景河在反复考量之后,选择了在南方并不常用的堆浸工艺:把大量经过研磨的矿石堆拢在一起,用化学溶液把矿石中的金子稀释出来。

紫金山金矿的技术秘诀被源源不绝地应用到陈景河后来收购其他金矿的开采当中。目前,国内黄金企业综合成本在80元/g以上,紫金矿业的黄金综合成本一直控制在60元/g以下——成本如此低廉,是紫金矿业高利润的法宝之一。

高速扩张

1982年,陈景河还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当年,福州大学地质系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上杭县一家矿业公司。上杭县是一个距厦门200公里的闽西小县。1993年,当地政府获准开发紫金山金矿,陈景河被邀请来担任新组建的上杭县矿产公司总经理。这家当时仅靠300万元起家的县级国有小企业就是后来紫金矿业的雏形。当时中国的矿业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落后,被看作“夕阳产业”。

紫金矿业副董事长蓝福生说,陈景河当时之所以敢于接手,是因为他能找到低成本开发的手段,而且,他坚信,紫金山金矿真实储量被严重低估了。

当时,国际黄金价格跌到了每盎司300美元的低谷,但按照陈景河的观点,黄金的大规模复苏不仅无法阻挡,而且风头正劲。紫金矿业日后的发展证明他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在塔吉克斯坦一处废旧的金冶炼基地,高炉旁是一副转型时期前苏联的旧工厂景象。矿区随处可见被遗弃的轨道车厢,锈迹斑斑的轮子的一半被埋没在灰尘之中,洞口的通风设备已经损坏。这就是塔吉克斯坦最大黄金生产企业——泽拉夫尚金矿核心生产区域的破败景象。

不过,陈景河的出现,给这个深陷破产泥沼的老型矿山带来了希望。2007年10月,紫金矿业获得了独家购买泽拉夫尚金矿的大部分股份的权利。今年1月,陈景河完成了这笔交易,以支付8000万美元并承担债务为代价,获得了该工厂100%的控制权。

北京博泰国际能源公司总经理盛锦曾去过塔吉克斯坦的那个金矿,在她的印象里,当地气候恶劣,夏天的气温通常热浪炙人,草地上沙尘飞扬,“我们派了7个专家在泽拉夫尚金矿考察了三个月,迟迟不敢拍板,可紫金过来之后很快就签订了合同。”盛锦说。

专业出身的陈景河收购项目的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他通晓自己的金矿能把多少矿石转变为成品金,并对此感到自豪。目前,经过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改造之后,泽拉夫尚金矿这家已经濒临倒闭的国有矿山迅速盈利,估计2008年利润超过了1亿元。

熟悉紫金矿业的中国矿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益康说,陈景河经营方式的关键是独特的评价眼光。“他擅长收购那些低品位的矿山,而且运用经济地质理论评估矿山,往往能发现常人难以看到的开采价值。”

不断的收购,使得紫金矿业到2007年年底,成为一个年产矿产金60吨、储量 618亿吨的庞然大物,产量比排名第二的中国黄金高出17吨,成为不折不扣的“中国黄金第一股”,目前,紫金矿业来自金矿业务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占到六成以上。除黄金外,紫金矿业还拓展了铜、锌等其他有色金属领域,是国内第五大铜精矿生产商及七大锌生产商之一。

可是,要约访陈景河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在矿业资本异常活跃的福建,这个生于福建南部山区的客家人知名度并不高,但他可能是某类稀有品种的最后一个存活者,他几乎具备所有作为一个黄金采掘业狩猎者的优点——低调、性格强悍,擅长进攻,而且手段高明。

自去年以来,陈景河高调出席了一系列国际签约仪式,目的是完成紫金矿业从模糊的第三世界矿业集团向羽翼丰满的国际矿业公司的转型。去年7月,他与俄罗斯签订了一个合同,收购该国一家大型铅锌矿业公司的股份;几个月后,他还与蒙古国一个矿业公司达成协议,收购该公司位于中央省一个大型金矿70%的股权。总部位于香港的道亨证券分析师袁咏怡说,在众多的收购中,光消化最近在中亚和蒙古国的金矿项目,将使紫金每年增加10亿元利润,并且助推它的股票价格不断上涨。

目前,紫金矿业的战略版图已突破亚欧,扩展到了南美洲和非洲。在陈景河位于厦门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张全新的非洲地质矿产分布图。在国内和中亚拥有二十几处大型金矿之后,他将目光投向了那里。

能走多远?

长期以来,紫金矿业一直是上市公司和家族企业的奇妙混合体。它拥有一个大型矿业公司所必须的专业团队——董事长陈景河、副董事长罗映南、刘晓初和蓝福生4名执行董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均来自福州大学,其中,刘晓初是资本运作高手,罗映南擅长管理,蓝福生则擅长矿产。

但真正控制紫金矿业的人并不是他们,以陈发树、柯希平和胡月生三个家族为代表的福建上杭县本地民营资本如果联起手来,将拥有这家公司的绝对控股权。目前,他们三个家族一共持有紫金矿业36.1%的股份,这个比例超过紫金矿业目前的第一大股东——闽西兴杭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尽管这几个家族的联系极其紧密,但他们是如何通过资本纽带控制这家声名显赫的矿业公司的,一直鲜为人知。

也许正因为如此,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陈景河显得小心谨慎,以至于他甚至不告诉你下一站他将飞向哪里——对于陈景河而言,眼前的任务可称得上是一个艰难的平衡,时至今日,他的许多购买行为被同行称为恶意收购,并夹杂着许多不太光彩的行为,比如对云南麻栗坡钨矿的收购,因为涉及受贿和当地群众械斗,至今仍被资本市场质疑。

但陈景河却并不为此感到内疚。他在业绩发布会上对投资者代表说,他只关注股东价值和利润。事实上,尽管紫金矿业成为社会上和资本市场的矛头指向,但陈景河完全有本钱在行业中摆出与众不同甚至是超然非凡的姿态,因为,正是凭借着大胆的并购、娴熟的管理、圆滑的公关,他将紫金矿业置于国内黄金采掘业令人艳羡的地位。

最近一段时间,每当陈景河向境外投资者吹嘘紫金近些年来的业绩,总会提到公司的一个新目标——到2020年,使紫金矿业的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从而跻身于全球矿业顶级玩家之列。

要实现这一目标,这就向这个已经拥有618吨可采储量的黄金生产企业提出了一个难题:到哪儿去找足够多的可开采储量?

目前,包括中国黄金集团在内的中国四大黄金生产企业一直在疯狂找矿,并已经展开了对储量仅为数吨左右的地方小金矿的收购。要知道,前些年金价低迷的时候这类矿山很不被看好。

而放眼国外,在金价达到历史高位后,全球最大的三家黄金开采商——位于加拿大的巴力克(Barrick Gold)、南非的安格鲁阿山帝(AngloGold Ashanti)、美国的纽蒙特(Newmont Mining)——正在加大力度搜寻有生产价值的矿土。

矿业巨头的大肆扩张,让许多金矿的收购代价越来越大。刘益康说,紫金矿业今后几年的增长可能会放缓,其依据是黄金价格中长期来看不容乐观,而紫金矿业国际化在短期内也难以取得巨大突破。

目前,紫金矿业在伊朗SariGunay金矿、菲律宾Lepanto项目、巴布亚新几内亚神秘谷金银矿和瓦菲戈尔普金铜矿项目均是已经终止或者前景不明朗,这均降低了资本市场对公司未来的预期。

而在7月底,紫金矿业在对亚洲最大金矿——甘肃文县阳山金矿采矿权的争夺中,也遭遇出局,原来呼声不高的中国黄金集团出人意料地胜出。目前,在国内黄金企业的储量排行榜上,拥有660 吨储量的中国黄金(600489.SH)暂时性领先,这种结果,也许让冒着酷暑奔波数千里参与竞标的陈景河感到失落无比。

最大的金矿开采企业和实物黄金交易市场在分别哪里?

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是英国伦敦。

中国的是国有的像山东黄金就不错,山东男篮的主赞助,中国A股上市,实物黄金交易市场是上海黄金交易所

世界生产黄金最多的国家?

全球黄金矿产资源分布简况

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金。南非占世界查明黄金资源量和储量基础的 50%,占世界储量的38%;美国占世界查明资源量的12%,占世界储量基础的8%,世界储量的12%。除南非和美国外,主要的黄金资源国是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在世界80多个黄金生产国中,美洲的产量占世界33%(其中拉美12%,加拿大7%,美国14%);非洲占28% (其中南非22%);亚太地区29%(其中澳大利亚占13%,中国占7%)。年产100吨以上的国家,除前面提到的5个国家外,还有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年产50吨—100吨的国家有秘鲁、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巴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此外墨西哥、菲律宾、津巴布韦、马里、吉尔吉斯坦、韩国、阿根廷、玻利维亚、圭亚那、几内亚、哈萨克斯坦也是重要的金生产国。

全球十大黄金生产公司是哪些

1. 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TSX,NYSE:ABX)

2. 纽蒙特矿业公司(Newmont Mining Corporation,TSX:NMC,NYSE:NEM)

3. 英美黄金阿散蒂公司(AngloGold Ashanti,NYSE:AU)

4. 加拿大黄金公司(Goldcorp,TSX:G,NYSE:GG)

5. 金罗斯黄金公司(Kinross Gold,TSX:K,NYSE:KGC)

6. 纽克雷斯特矿业公司(Newcrest Mining Ltd.,TSX:NM,ASX:NCM)

7. 金田公司(Gold Fields,NYSE:GFI)

8. 极地黄金公司(Polyus Gold,LSE:POLG)

9. 四瓣叶黄金公司(Sibanye Gold,NYSE:SBGL)

10. 哈莫尼黄金公司(Harmony Gold,NYSE:HMY)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绿邪寄晴(2022-08-18 11:17:59)回复取消回复

    色金属领域,是国内第五大铜精矿生产商及七大锌生产商之一。可是,要约访陈景河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在矿业资本异常活跃的福建,这个生于福建南部山区的客家人知名度并不高,但他可能是某类稀有品种的最

  • 鸽吻橘寄(2022-08-18 09:06:53)回复取消回复

    。但真正控制紫金矿业的人并不是他们,以陈发树、柯希平和胡月生三个家族为代表的福建上杭县本地民营资本如果联起手来,将拥有这家公司的绝对控股权。目前,他们三个家族一共持有紫金矿业36.1%的股份,这个比例超过紫金矿业目前的第一大股东——闽西兴杭国有资产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