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儿科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哪种)
本文目录一览:
新生儿室最常见的细菌
致病菌
1、最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其次致病菌:大肠杆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
3、具体分析:据报道,社会获得性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67.2%);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病例中,则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56.8%)。
2
感染原因
1、新生儿脐炎:导致新生儿脐带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出生后结扎脐带时污染或在脐带脱落前后敷料被粪、尿污染;羊膜早破,出生前脐带被污染;分娩过程中脐带被产道内细菌污染;被脐尿管瘘或卵黄管瘘流出物污染;继发于脐茸或脐窦的感染。
2、成人脐炎:脐窝较深且底面皮肤皱褶,污物、皮脂存留,不易使局部清洁,或去垢时不慎擦伤,致使细菌侵入而引起感染。
急性脐炎未治愈,迁延为慢性脐炎与脐肉芽肿;脐带过早脱落留下未愈合的创面;脐窝内有异物(如爽身粉)长期慢性刺激,可引起脐炎迁延不愈,并形成脐肉芽肿。
3
发病机制
病原菌侵入脐部后,早期只限于局部感染,如炎症未能得到控制,则炎症范围扩大,并发腹壁蜂窝织炎。感染沿淋巴扩散可造成上下腹壁甚至下胸部的广泛感染。感染局限后可能形成脐周脓肿,如向深部侵犯可引起腹膜炎。新生儿感染尚可通过未闭的脐动、静脉进入血液,出现门静脉炎、门静脉栓塞或败血症,如血栓延伸至门静脉则可导致门静脉梗阻,造成肝外型门静脉高压。如果断脐带后局部创面愈合不良,遗留小肉芽肿,则经常有分泌物,即为慢性脐炎。
儿科护理最基础的常识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最低峰出现在生后3-4天
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时婴儿期和青春期
学龄期生长发育相对缓慢,智力发育更为成熟,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均已接近成人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事指个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的年龄是12谁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乳牙出齐的时间是2.5岁
小儿开始出现恒牙的时间是6岁
小儿头围和胸围大致相等的月龄是12个月
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是1-1.5岁
听觉发育完善的年龄是4岁
训练小儿定时小便的习惯开始的时间宜为3个月
小儿最易发生意外事故的阶段是幼儿期
婴儿输液常选择头皮静脉
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一小时内体重低于2500g者
早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
新生儿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
新生儿正常的呼吸频率是40-45次/分
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胎便的时间是出生后12小时内
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原因是葡萄球菌
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阳性球菌
新生儿肺炎中最严重病死率最高的是胎粪吸入性肺炎
引起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常见的病毒是巨细胞病毒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
营养不良是指缺乏热量和蛋白质
营养不良的常见病因不包括先天不足
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最主要病因是喂养不当
小儿肥胖称为成人多种疾病的诱因 包括 冠心病 糖尿病 胆石症 痛风
可引起手足抽搐的血钙数值时1.75-1.88mmol/l(7-7.5mg/dl)
维生素D缺乏引起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诱发血钙降低的原因包括 日照时间增多 使用维生素D治疗未补钙,使用含磷过高的奶制品,发热感染
出现生理性流涎的年龄是3-4个月
胃食管反流消失的年龄是8-10个月
婴儿发生溢乳的原因是贲门肌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育好
母乳喂养儿肠道主要的细菌是双歧杆菌
疱疹性口腔炎的致病菌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母乳中含有巨噬细胞 乳铁蛋白 低聚糖 溶菌酶
婴幼儿肝的位置是右肋下缘1-2cm
新生儿胃内容量是30-60ml
新生儿食管长度是8-10cm
上下呼吸道的分界标志是环状软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
属于典型肺炎常见病原体的是肺炎链球菌
小儿肺炎目前处于小儿死亡第一位
发达国家小儿肺炎主要为病毒
小儿易发生肺部感染的解剖特点是肺间质发育旺盛
腭扁桃体发育的高峰年龄是4-10岁
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会厌
婴儿正常的心率是110-130次/分
学龄前儿童正常心率是80-100次/分
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是先天性心脏病,以室间隔缺损多见
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因是柯萨奇病毒感人
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年龄是4-6天及4-6岁
胚胎期造血最早月开始于胚胎的第三周
骨髓外造血是指肝脾淋巴结参与造血
小儿长骨干中开始出现黄骨髓的年龄是5-7岁
胚胎期最早造血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胚胎五个月开始造血的器官是骨髓
小儿贫血常见的原因是造血物质缺乏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多见于6个月-2岁
6个月-6岁小儿血红蛋白正常值的低限是110g/l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病菌常是大肠杆菌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原体是链球菌。属于感染后免疫反应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在疾病早期突然出现惊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高血压脑病
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是急性肾小球性肾炎
引起肾病综合征的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时蛋白尿
小儿出生时大脑占体重的比值是1/8-1/9
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脑膜炎奈瑟菌
引起病毒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毒
新生儿脑压的正常值是30-80mmH2O
小儿出生时的大脑重量为370克
五岁小儿腰穿部位正确的是3-4腰椎间隙
脑型瘫痪按运动障碍性质分类 痉挛性 肌张力低下型 强直型 混合型
小儿出生时脊髓是成人脊髓长度的1/4-1/5
新生儿时期脊髓末端的位置是第三腰椎
引起风湿热的常见菌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主要病理改变时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
传染病病原体侵入人体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最多见) 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 其中显性感染最为少见
影响流行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乙类传染病包括麻疹,传染源是病人,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水痘的传染源是病人,飞沫传播
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及带菌者
患儿被结核细菌感染后,如病灶内结核菌多,毒力打,变态反应强时表现为结核播散
小儿肺结核中最常见的 类型是原发性肺结核,转归最常见的是钙化,如结核菌进入肺静脉经血型播散至全身可引起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
最易诱发急性粟粒性结核的是HIV感染
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播散方式是血型播散
小儿结核病种最严重的是结核性脑膜炎
高热惊厥热退后一周脑电图正常
小儿心功能分为四级
小儿热性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
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感染
婴儿能叫爸爸妈妈月龄一般约为8个月
2岁小孩应该能双脚跳会用勺子吃饭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头围与胸围相等的年龄是一岁
前囟闭合的年龄是1-1.5岁
开始出恒牙的年龄是6岁
九个月能听懂如再见等简单的词
12个月能说出物品的名字
2岁能说简单的句子
胎龄39周出生时足月儿
出生时胎龄36周时早产儿
出生时体重4500g是巨大儿
骨样组织增生所致方颅
血清钙降低所致手足抽搐
牛乳从胃中排空所需的时间是3-4小时
人乳从胃中排空所需的时间是2-3小时
水从胃中排空所需的时间是1.5-2小时
急性肺炎小于1个月 迁延性肺炎1-3个月 慢性肺炎大于3个月
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
引起病毒性肺炎常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新生儿心率为120-140次/分
8-14岁心率为70-90次/分
卵黄囊开始出现原始有核细胞是在胚胎第三周 肝脏造血开始于胚胎第八周 骨髓开始参与造血式胚胎第五个月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因是溶血性链球菌
泌尿道感染主要病因是大肠杆菌
儿童类风湿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川崎病应用抗凝治疗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红疹病毒是该病菌的外毒素可引起猩红热
中毒性菌痢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早期病人和隐形感染者为传染源
水痘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原发性肺结核病变多见于胸膜下,右侧多见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粟粒样结核结节,均匀布满两肺
婴幼儿患化脑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答案选B.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2个月-12岁以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
小孩泌尿系统感染
什么是小儿泌尿感染?
它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由于病原体直接侵入孩子尿路而引起的炎症。
Q:小儿泌尿感染的发病原因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80%~90%由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引起,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其次为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等,少数为粪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少数患儿免疫力低下时也可由病毒、支原体或真菌引起。
Q:常见感染途径有哪些?
1、上行感染。多为粪便污染尿道口,故感染以肠道细菌为主,且女娃比男娃多。因为女娃尿道短,且尿道口与肛门距离较近,细菌容易逆行侵入。
2、下行感染。先天畸形及尿路梗阻,如肾盂积水、输尿管狭窄、多囊肾均可因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也可由于结石、肿瘤等原因引起的梗阻使细菌逆流导致尿路感染。
3、血行感染。泌尿系感染可以是小儿全身败血症的一部分及慢性菌血症患儿伴发症状。
4、其他。如泌尿系邻近组织感染和肾周脓肿,阑尾脓肿和盆腔炎症等可直接蔓延引起泌尿道感染。
Q:宝贝患上泌尿感染有哪些症状?
不同年龄的儿童表现不同:
1、婴幼儿:发热(尤其是当发热为唯一症状时)、排尿哭闹,其他非特异表现如烦躁不安、呕吐、腹泻、喂养困难。
2、儿童:排尿时疼痛或烧灼感,小便频繁,下腹部或后腰疼痛,发热。
Q:如何预防小儿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家长们都应认真帮助孩子做好预防和生活调护。
1、鼓励孩子多饮水,不憋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注意卫生,不给孩子穿紧身内裤,做好孩子阴部的护理工作,勤洗外阴防止细菌入侵。
3、每次大便后先用孩子专用湿巾擦干净,再用温水洗净孩子的臀部。
4、女娃擦拭、清洗外阴要自前向后,以免将肛门处肠道病菌带到尿道口。
5、勤换尿不湿,传统尿布要经常清洗,日晒,洗具专用,勿与成人混用。
6、尽量不穿开裆裤。
7、男娃要注意包皮的外翻和清洁
引起腹泻的常见病原菌有哪些?其主要致病物质是什么?怎样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1、 大肠杆菌:引起小儿腹泻的大肠杆菌主要有3种,即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20世纪60-70年代,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几个菌种,如O111、O128及O55等相当猖獗,是当时导致腹泻流行的主要罪魁祸首。近十余年,小儿腹泻的发病人数显著减少,病情也大为减轻,这与人民生活与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小儿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减少有密切关系。大肠杆菌肠炎主要特点是水样便。近年,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则有所增加,除散发病例外,还可在托幼机构发生流行,目前已成为引起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2、 空肠弯曲菌:这虽是近十余年新发现的一种细菌,但也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原菌。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特点是,大便多带有粘液和鲜血,往往容易与细菌性痢疾相混淆。这种肠炎也可在托幼机构引发流行。经研究证实家饲猪、鸡的粪便中都存在这种细菌,这一点应引起家长注意。
病毒性腹泻:引起小儿腹泻的病毒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小圆病毒及诺瓦克因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秋季,故又称“秋季腹泻”。临床表现也以水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