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近新闻 > 正文

最近新闻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的简单介绍

hacker2023-02-05 10:30:39最近新闻171
本文目录一览:1、请问能分享一下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的光盘文件吗?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能分享一下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的光盘文件吗?

我有ArcGIS完美破解版,支持32和64位电脑系统,永不过期,带有破解补丁

地理信息系统有何用途

其基本功能包括对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依托这些基本功能,通过利用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集成技术等,更进一步演绎丰富相关功能,满足社会和用户的广泛需要。

从总体上看,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分为: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处理与存储管理、图形显示、空间查询与分析以及地图制作。

扩展资料

所需要的知识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力法;

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理信息系统

举例说明生态学原理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哪些应用

举例说明生态学原理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哪些应用

生态学: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学、地学基础、环境生态工程、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

专业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生态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生理生态学实验、地学基础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生物科学、环境科学。

就业前景:主要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分布院校:

【北京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山西省】山西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大学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

【江苏省】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湖南省】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学院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宜宾学院

【云南省】云南大学

【甘肃省】兰州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农业大学

推荐报考院校: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

环境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帮忙找下关于GIS的

【现状】

中国GIS行业发展探讨与分析(转自)

学者们都说中国GIS市场巨大,GIS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我认为,中国的GIS是彷徨的。那么,读者一定会问为什么?

正文之前,我们先解释什么是彷徨。彷徨指徘徊,走来走去,不知道往哪里走好;犹豫不决;没有方向。

好,明白了什么事彷徨,读者应该已经明白中国GIS事业所处的状态了。那么开始正文部分:

首先,我们几乎没有前沿的自主技术(我说这话很多所谓的自主研发的GIS厂商会生气,在此表示抱歉,良药苦口啊!)。国内的开发市场主要分为两股力量:1、商业二次开发;2、开源GIS的商业开发。

前一个大部分使用的是ESRI、GeoMedia、MapX,超图(superMap,中国少有的自主研发公司)也占有一定的份额,中地(MapGIS,个人认为中地并不是企业,而是政府机构)、GeoBean(地网开发方面资料太少了,不过功能还行)等的开发集中在政府外包的项目和学校科研。

后一个是雨后春笋一样的开源掘金队伍,发现了国外的开源GIS是免费的,便用来做商业开发,成为了国内发展较快的GIS队伍的生力军。的确,我就是后一个队伍的一员,但是我心中存在淡淡的隐忧,我们不论是用人家的API还是OGC的开发标准,都是在追着洋人的屁股跑。

其次,国内的GIS以开发为主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能够真正的提供GIS服务的供应商和研发商,没有形成产业循环,而只是企业内行为,无法形成外部循环经济效益。就其原因,主要是商业项目太少并且政府项目招标环节存在一定的“关系因素”,即招标部门养着一个专门用来投标开发的GIS开发企业,不论这样是经济的还是不经济的,都能够为招标的部门谋取一定的“利润”。总的来说,GIS还是处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模式下,真正的GIS市场秩序并没有建立起来。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没有断奶的所谓企业,这样企业的竞争力严重不足,开发创新精神严重缺乏!

第三,中国GIS应用的民用度不高,GIS到底是发展大众方向还是主要以承包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为主业内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到现在,我们国内也没有出现真正的GIS大众商业运作模式,这种模式还需要继续探索。一旦GIS产业发展走向大众化,就存在产业泡沫的问题,例如我们年初所看到的GIS与GDP发展的互动关系。我们急需一种比较完整的商业模式来运作GIS产业,而不是像“小作坊”一样的包项目生产,这样的项目不可能永远存在。

第四,政府对于GIS产业的政策不明朗,中央政府对于GIS的立场是支持的,但是迫于GIS项目的敏感性,所以很多的项目无法推行。地方上,各个政府机关的小利益矛盾比较尖锐,项目推行受到多方面非技术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很多的项目“流产”或“空壳”。从而影响了中国GIS的走向。

第五,GIS教育多而不精,缺乏实践教育,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巨大,GIS市场的容量并不能消化这些毕业生,导致人才流失。大量的毕业生考研后继续失业,毕业生转行成为风尚,甚至出现了学校GIS专业没有人做GIS的尴尬情况。这导致了中国GIS人才的缺口增大,GIS从业者创新能力下降。当然,这个问题是应试教育引起的,也普遍的存在于其他专业!

第六,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我们正在逐渐的丧失创新能力,并且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作为GIS产业发展的支持,相比于GIS来说,房地产、道路建设、贸易等产业更加实际,更加的赚钱。因此,GIS人必须寻找一种适合我们自己的融资方式和商业模式来改变这种问题。

其实不管是业界还是技术的前沿 都把gis的软件开发策略作为一段时间或者是长期的规划来处理 这样基本上覆盖了gis核心服务的模型构架 使得服务的方向较为单一 不能很好的实行大众化的服务 这个固然跟眼前的政府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业界自己的发展探寻是不是也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阶段成果呢!

gid在中国的发展已有二三十年了吧 不论是早期的技术引进还是目前的自主研发(当然研发力度还远远不及国外的同行 这方面esri就是好的榜样)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有些业内人士由于正好看好了这个态势 也大胆猜想GIS将会渗透各个领域各个行业 也将是IT的另一大主流方向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很好的体现GIS发展的前景

【GIS对经济、社会作用】

一、GIS技术的兴起 为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协调自然与社会间的矛盾,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现代的各种信息技术。GIS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得到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家都建立起国家性和地区性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发布有关行政法令,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培养人才,以满足地理信息系统迅速发展的需要。 以美国为例,1988年统计,84%的联邦机构已使用和计划使用地理信息系统,7万多个地方政府机构已建立了GIS服务系统。政府对地理信息产业的投入每年约为16.5亿美元。1992年,仅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空间数据库投入就达7.54亿美元。随着美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每年的应用项目多达一万个以上,降低成本5—10亿美元,并新创产值在10亿美元,并新创产值在10亿美元以上。 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4年4月11日签发了“协调地理数据的获取和使用: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行政命令。该行政令要求成立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发展国家地理空间数据交换网络(NGDC),在FGDC组织下制定数据标准,并在2000年1月完成美国的国家数字地理空间数据框架(NDGDF),以支持在2000年将展开的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并向着集成化和商品化发展,开始形成比较完整的地理信息产业。1994年,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产业的年产值已达31亿美元,年增长率在35%以上。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差,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地区分布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长期以来对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追求使得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更加恶化。中国政府充分的认识到这种局面,于1994年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把可持续发展列为基本国策之一。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空间技术,与人类的生存、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密切。地理信息系统将为人类解决全球与地区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经过15年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应用前景与价值已得到有关部门的认识与重视,目前开展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部门已超过20个。我国已建成2个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2个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100万数据库和十多个较大规模的信息系统。通过“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逐渐从实验、局部走向实用化、集成化和产业化,在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重要产粮区主要农作物估产、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地理信息系统的在我国的应用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美国等先进国家相比,在应用的规模和深度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4300亿美元,据外商估算,1993年的GIS投入为2000万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47/1000,与美国的3.3/10000相比差一个数量级。目前建立的GIS专业应用系统大多属面向具体项目的GIS,研究成果多,实用系统少,普遍存在利用绿低,效益不高,重开发轻应用的状况。在国产GIS基础软件开发方面,也存在投资和开发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开发普遍,开发周期长,效率低,产品功能雷同,商品化程度低等问题。同时在地理信息获取方面也存在着重复投资多,信息的质量问题也比较严重,信息的标准化还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应用领域。近年来,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管理和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或国民经济管理机构、业务部门要求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运行状态、分布特征、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地理信息。另一方面,在商业、运输等部门,为了更好的管理日常业务,并进行各种分析评价工作,也开始使用地理信息系统。随着世界性高速信息网络的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开始进入家庭和日常办公场所。 今后五年以至到2000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城市化发展加快,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很大。这段时间内,我国将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转型和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是这一时期的基本方针和任务。与此同时,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迈出较大步伐。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GIS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必须从国内外GIS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出发,根据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国情、国力,考虑这一时期我国GIS发展的规划、战略、政策和措施。遵循我国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专通结合”的总方针,大力推进我国GIS的实用化和产业化。 二、GIS在当代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处理地理信息的信息系统,它的定义多种多样,是一种覆盖领域十分广泛的高新技术。 地理信息,由于它具有区域性、多维性和时序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活动中连接各种信息,形成在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的基础。它是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基本信息手段。 地理信息系统所依托的学科称为“地理信息学”(Geomatics),它是一个现代的科学术语,代表了用各种现代化方法来采集、量测、分析、存贮、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是当前的测绘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图像图形学、卫星定位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有机结合。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上多学科集成的基础平台,用作搜集、存贮、管理和分析空间信息和数据。卫星定位、遥感和摄影测量是是快速获取和更新地理信息的主要手段,目前正走向全数字化道路。地图学与图像图形学既用作地理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也用于地理信息成果的显示与表达。专家系统的引入将力求使数据采集、更新、分析和应用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现代通讯技术,尤其是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将为地理信息在各部门的传播和应用提供保证。因此,地理信息学的形成和发展是整个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会给相关学科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国外一些高校开始将原来的测绘专业改为地理信息学专业,如荷兰的ITC和香港理工学院称Geoinformatics,加拿大的拉瓦尔大学和卡尔加里大学称Geomatics,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称为Geomatic Engineering。这标志着地理信息学(Geomatics)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和产业已经形成。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学在当代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一般将它看做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 钱学森教授从八十年代出以来,一直提倡建立一门地理科学,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合,是一门以理解和协调人地关系为最高目标的研究作为人地系统的地球表层的科学,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美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并列的一大现代科学技术门类,它不是单一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地理科学就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不言而喻,地理科学将发挥主要作用。 杨开忠教授将地理科学分为四个层次:地理科学哲学、基础地理科学、应用地理科学和技术地理科学,我们略加修改,如图1所示。 图 1 地理科学体系图解 地理信息学同地图学、GPS、遥感、测绘、数量地理学同属于技术地理学。近年来人们所关注的GIS、RS与GPS的集成的理论基础也在于此,它们都是地理科学的技术支持学科,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只有彼此结合起来,才能将研究推向深入,这是地理科学研究方法的一次质的飞跃。地理信息系统为地理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现代化工具,使地理科学的研究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分析和空间分析,从简单系统走向复杂系统,具有了更好的技术手段。 三、GIS发展的不同阶段 GIS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与它所处的发展阶段紧密相关的。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要经过一个研究、推广、普及的过程,其中还需多次反复,才能成功,GIS也不例外。目前来说,它仍然出于发展阶段,特征在于它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还出于不断探索完善之中,有关其数据模型、数据处理方法的论文也不断出现。但它的应用早已提上日程,有关管理、教育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于我国GIS事业的发展历程,何建邦和蒋景瞳研究员对此做了回顾,他们认为国际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开始于本世纪60年代。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从80年代初开始,已有15年的历史。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教授在1978年杭州遥感学术讨论会上,把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学科和技术领域分支提出,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和讨论。以它作为中国GIS事业准备工作开始。根据实际发展历程,他们建议把我国GIS发展划分为如下阶段: 1978—1980 为准备阶段,在我国正式提出地理信息系统领域; 1980—1985 为起步阶段,经过两年的准备和辩论,终于在1980年1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建立了全国第一个GIS研究室。GIS正式走上研究和实验的舞台,在中国开始了它的发展。 1986—1995 为发展阶段,从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开始,GIS作为政府行为,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科学研究、应用实验和工程建设的工作。在这个发展阶段内又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前五年(1986—1990)的初步发展时期和后五年(1991—1995,即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加快发展时期。GIS从研究、实验和局部应用走向实用化、集成化和工程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保障上开始发挥重大作用,技术渐趋成熟。 1996年以后为走向产业化的阶段。目前,中国GIS已具备产业化的条件,已经造就了一批GIS专家和产业队伍,形成了多个GIS研究、培训和数字化基地。在本世纪最后五年,GIS在中国将会正式成为一种产业,进入市场,在国民经济和公众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国GIS正处在向产业化转变的时期,叶嘉安教授对我国GIS产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转变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项目(资金)来源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GIS系统开发资金逐渐由以科研经费(国家投资)为主转向商业投资为主转变,投资的回报需要直接来自所开发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这是GIS商品化的标志,这说明GIS的技术日趋成熟,GIS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实际应用部门对GIS的需求日益高涨,成了项目和资金的主要来源。 2、开发者的转变 随着项目性质的变化,系统开发者由单纯的科研人员开始向工程技术人员转变。开发者头脑中的工程观念和市场观念、用户观念开始加强。 3、开发模式的转变 由国家投资、科研人员设计开发,以科研机构为主实施系统建设的“建设—移交”式的开发模式,转向开发部门与用户共同开发或用户自行开发,而由科研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的开发模式。 4、技术重点的转变 系统功能开发由技术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由注重软、硬件技术向注重管理技术和实用效益方面转变。 5、区域尺度的转变 受需求和资金来源引导,系统建设开始转向国家、区域、城市和工程项目等多种尺度,其中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在近期蓬勃发展。 6、目标的转变 随着信息的社会化和产业化,GIS将由以面向管理决策部门的决策支持为主要目标,转向满足多层次、多领域的广泛的社会需求。 7、系统类型的转变 GIS由面向项目的系统向面向管理的系统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 陈子坦博士从应用的角度将GIS分为四个层次:项目水平、部门水平、企业化水平和社团水平。 项目GIS是GIS应用的初级阶段,用户的目标是完成一个特定的项目。用户主要关心的是获得这一项目的结论,其他与GIS相关的操作只是工具性的或中间过程。它们不能定期维护数据和应用程序的更新,在一个项目结束后,这个系统的周期也就结束了,大多数的科研机构、大学和科学家的GIS应用正处于这一阶段。 部门GIS的特点是具有一个维护良好的GIS数据库。这一数据库是定期更新的,并被很好的管理。从而可以用来完成一个部门、一个政府机构和合作双方中某一方的某些日常工作。这一部门中的用户随时利用最新的数据来分析和决策。目前已有数千的机构建立了部门GIS系统。 企业化GIS运行于多部门环境中,这些部门具有各自的职责和功能,他们之间共享共同的地理基础数据,分享硬件、软件系统资源,分享应用模型、专家经验和知识。他们还要分享维护和管理这一GIS系统的责任。网络通讯和分布式计算是支持企业化GIS的技术,所有数据和系统资源分布于一个网络上,在网络上流动,供多用户共享。企业化GIS可以帮助包括环境单位在内的企业更有效、更有目的性的完成决策制定过程。目前大约有数百个企业化层次上的GIS运行于政府和大公司中。 社会化GIS是GIS发展的未来层次。GIS不只是用于政府和科研机构,而且会被社会一般公众和团体所接触。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数据,象使用字处理软件那样方便地使用GIS软件。信息高速公路向社会化GIS提供技术支持。GIS系统将成为各种信息系统的一部分。GIS通过提供空间检索功能,在帮助人们操纵大量信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所建立的GIS系统大部分属于项目GIS,只有少数的几个系统属于部门GIS,正逐渐向企业化GIS发展中。这就决定了GIS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广泛的,GIS的建立和使用,基本上是政府行为,主要是为政府部门决策服务。 四、GIS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GIS的应用水平,虽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已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我们仅就GIS在我国应用的几个主要领域作一简单介绍。 1、综合减灾 我国是在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在以往的40年中,每年灾害经济损失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近年来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1000亿元,其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全国经济增长,因灾人口伤亡也很严重。减轻自然灾害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减轻自然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恢复、教育、保险与综合管理,减灾的每一过程和环节都与空间的地理要素密切相关,如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强度与频度、灾害发生地社会经济易损性及抗灾能力、灾害评估、灾害应及救助措施及预案等,因而地理信息系统是减轻自然灾害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建立在具有庞大空间分析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上的减灾系统,才能在减灾中发挥快速、准确的决策作用。 GIS在减灾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灾害的监测和预报;2、自然灾害评估,包括灾前的历史灾害影响评价及灾情预测,实时的灾害应急评估和灾后的灾情评定;3、救灾和抗灾;4、灾害应急救助与救援;5、灾害保险与灾后恢复;6、灾害教育与宣传;7、灾害管理和灾害区划;地理信息系统在减灾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尽管目前的应用还不完善,但随着综合减灾研究山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在该领域必将发挥出举足轻重的技术支持作用。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减轻自然灾害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得到或将得到应用。在我国的各单灾种灾害研究与管理部门,已建立了若干个用于单灾种研究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已开展了系列的自然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研究及相应技术的研制,如水利部与科学院建立的实时洪水监测及水灾风险评估系统,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气象局初步建立了实时台风、暴雨、洪涝灾害信息及减灾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所属有关科研、教学部门研制的应急气象卫星对小区域自然灾害进行应急评估的技术系统;国家地震局对一些城市进行震害预测的地理信息系统等。此外,GIS在人为事故的处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价系统为例,该系统由7个子系统构成,以监测和评价洪水、干旱、林火、地震、雪灾、沙害和松毛虫害等7种灾害为目标,分别建成了相应的数据库、分析评价模型和试运行系统,从而构成了一个以GIS和RS技术为支撑的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的集成系统。该系统在监测评估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2、政府决策 GIS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其可以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其管理水平的提高与GIS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现在信息社会中。 国情信息采集及管理、宏观经济、社会及环境规划、重大灾害防治等行政管理工作,在信息时代离不开GIS技术的支持,国务院综合国情地理信息系统的成功运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它是一个融GIS与与办公自动化为一体的空间型信息系统,它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政务数据和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旨在为国务院领导机关研建一个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宏观分析决策系统。该系统在国务院办公厅运行后,使得中央各部门的决策者门十分方便的查询所感兴趣的信息,方便了管理工作,一期工程的应用推动了省级GIS的建设。另一方面,GIS技术的发展还将成为未来国家级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高速公路的支持下,GIS对国家级的管理工作将具有更大的作用。 辽宁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空间型地理信息系统,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地理信息系统,旨在为辽宁省政府机关提供一个用于对国土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和规划应用的辅助工具。该系统在运行中,管理国土工作常用的数据,向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进行了沈阳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辽宁省钢铁工业布局分析、本溪县水库淹没区分析等,为辽宁省的国土规划研究和编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中科院遥感所进行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水资源、社会、经济决策支持模型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模型、土地人口承载力模型、人口预测评价模型、可持续发展动态规划模型等。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建立了遥感动态监测、分析评价、预测预警、管理规划与决策的完整体系,并进行了宏观规划、中观管理、微观工程决策三个层次的实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类似的系统将在政府部门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3、市政管理 城市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在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环境、生态、建设、管理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空间系统,如果没有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很难对城市进行有效的管理。 最近几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深圳、北京、上海、厦门、海口、北海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先后建立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城市资源、环境、交通、人口、土地管理、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商业、旅游等领域,是发展最快的地理信息系统。 4、科学研究与教育 目前我国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大部分是由科研单位和大学研究机构建立的,与科研和教育关系密切。通过这些系统的建立,使我们对GIS的认识逐渐深入,技术日趋成熟,培养了大批的不同层次的GIS研究开发人员,普及了GIS的知识,为我国GIS事业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建立的一些GIS系统对后续系统的完善提供了技术规范,并为后续系统和其它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地理数据。特别是国家测绘局建立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5、其它 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深入,如农作物估产、军事指挥、投资环境评价等。如重点产粮区主要农作物估产系统,该系统以估算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和太湖流域的玉米、小麦和稻米的产量为目标,综合利用GIS和RS技术与野外调查相结合,提出了上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估算方法,建立了各自的单产模型,经过多次完善和多级集成,建成的重点产粮区农作物估产的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它的应用领域来看,几乎是无所不包的。

请问谁有杨昕 汤国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电子版的,谢谢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实习教材].汤国安.扫描版.pdf ed2k://|file|[ArcGIS%E5%9C%B0%E7%90%86%E4%BF%A1%E6%81%AF%E7%B3%BB%E7%BB%9F%E7%A9%BA%E9%97%B4%E5%88%86%E6%9E%90%E5%AE%9E%E9%AA%8C%E6%95%99%E7%A8%8B%E5%AE%9E%E4%B9%A0%E6%95%99%E6%9D%90].%E6%B1%A4%E5%9B%BD%E5%AE%89.%E6%89%AB%E6%8F%8F%E7%89%88.pdf|8460720|4845B3C288ED69AD994FB71F0724F2CA|/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汤国安.扫描版.pdf ed2k://|file|[ARCGIS%E5%9C%B0%E7%90%86%E4%BF%A1%E6%81%AF%E7%B3%BB%E7%BB%9F%E7%A9%BA%E9%97%B4%E5%88%86%E6%9E%90%E5%AE%9E%E9%AA%8C%E6%95%99%E7%A8%8B].%E6%B1%A4%E5%9B%BD%E5%AE%89.%E6%89%AB%E6%8F%8F%E7%89%88.pdf|17675252|CB23ECA529103489B36D69E080EB4BC2|/ 用迅雷就可以下载,如果迅雷下不了,用VeryCD也能下:

记得采纳啊

怎样把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教学中

浅议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地理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新课改提高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因此,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成为当代新型教师的重要任务。

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论述

了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字: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教学

引言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

地理学岌计算机技术、

航天技术等进行有效整合,

诞生了一门新

兴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

GIS

)是一

种以采集、

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以地

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

,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

和动态的地理信息。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

相互关系的学科,实践性,应用性很强。

中学地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地

理技能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既可以根据课标适当地增加有关

GIS

的教学内容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又可以应用

GIS

改善地理教学,

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

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其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

GIS

的发展简况

GIS

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加拿大测量学家

R.F.Tomlinson

首先提出地理信息系统这个

概念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

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与规划。

后来,

美国哈佛大

学土地测量专业的一名学生

J.Dangermond

在其毕业论文中设计了一个简单的

GIS

系统,并

在毕业后成立了

ESRI

公司,促进了

GIS

的发展。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

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地理信息系统将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为人们生产、

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由于国外

GIS

发展较早,其

GIS

教育体系也

相对完善: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德国等都将

GIS

专业教育提到非常

重要的高度。这些国家在大学里许多相关专业,如建筑、市政工程、林业、地理、城市规划

等,都增加了

GIS

课程。我国

GIS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起步,

90

年代才进入快速发展

阶段。中学

GIS

教育更是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实施

GIS

教育不仅是落实地理学科教育

的责任,也是落实教育本身赋予地理教育的任务。

GIS

教育中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地理

研究技术的了解与应用、

地理区域系统思想的建立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及地理问

题的分析与处理等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笔者认为尝试把

GIS

应用到中

2

学地理教学中势在必行。

2

GIS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的迫切性

2.1

时代发展的需要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伴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理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

快,

GIS

引入中学地理教学中是信息时代的要求。

GIS

包含的信息大且更新速度快,

内容

丰富

,

能将大量的地理信息和理论结合起来加以储存

,

供学生查询和使用

,

使学生掌握最新的

地理信息和知识。

2.2

学科发展的需要

目前地理教学使用的相关参考书部分内容有些陈旧,

再加上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不可

能做到及时更新,影响了地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用

GIS

进行地理教学,可以实现地理

资料与世界的同步更新,

让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其他国家的学科发展情况。

我国教

育部

2003

年颁布的《全日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

实验

)

》已经把地理信息技术纳入必修的地

理课程内容范围,并把它列为七大地理选修模块课程之一,并明确指出:

“强调信息技术在

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

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2.3

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新课标指出,教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作为教学主体,

学生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传

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关注全体学生的需要。

GIS

可以为学生提供互动的教学情境,

他们可以根

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地理内容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

3

GIS

在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作

用。饥饿调动了人寻食的积极性

,

捕猎迫出了人们快速狂奔的能力。也就是说,需求是主观

能动性发挥的最根本动因。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

的关键。而兴趣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能够驱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学生

对高中选修四的旅游地理内容很感兴趣,

希望可以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主

要旅游景点,既满足视觉享受,

放松心情,又可以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但是基于课时

及教具的限制,学生期待的效果很难达到。当然,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便大大折扣。其实,

旅游地理作为选修的学习,从内容的构成上充满乐趣,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拘于呈现方式,严重阻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往往形成低效或无效教学。

GIS

的出现解决

3

了这个难题——依据教材的主要内容并补充相关旅游景点联系交通、

住宿及文化特色等制成

GIS

旅游地图。较一般的地图而言,

GIS

旅游地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信息:

⑴一般的旅游地图因图幅面积的限制,只能呈现一些主要的信息,不能满足不同人群

的各种需要。但

GIS

旅游地图借助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表现出高容量的特点,学生可以根

据各自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读取。

⑵一般的旅游地图以纸质形式出现,不易保存。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折痕、破损等

现象,使用年限短暂,影响学生的正常使用。

GIS

旅游地图借助计算机存在,更易储存。

⑶一般的旅游地图不能及时进行信息的更新,

有时会对学生产生错误的指示。

GIS

旅游

地图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进行更正、修改,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⑷一般的旅游地图有特定的图例,

部分信息混杂在一起,

增加了学生的困难。

GIS

旅游

地图呈现方式直观,

并具查询功能,

学生可以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信息表现清晰,使用起

来方便快捷,节省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3.2

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地理是一门空间性强的学科,在地理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间

分布,

并形成空间概念。

但事实上,

地理课要反映的信息是极其广阔和遥远的,还有一些是

不可见的。

数量之大,表现之抽象,

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储存在大脑中。如果只是凭

借教师的有限讲解,

学生不可能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次地对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

析。

因此,

也就无法在学生大脑中呈现完整而清新的图像,

不能形成牢固而深刻的记忆。

此我们在进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析时要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很多信息都是以

地图的形式出现。较纯粹的文字记忆,地图的记忆效果更好。

GIS

具有数据输入、存储,数

据操作和处理,

数据显示和结果输出,地图制图,

地理数据库的组织与管理,空间信息查询

与量算,

空间分析等功能,

可以用来处理具有空间特点的地理资料,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尤其是

GIS

的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它使学生对于在空间中的各事物的状态有一个非常直观

的感受。

无论是在屏幕上展示一幅可以无级缩放和信息查询的地图,

还是展示一幅三维的地

形模型,都使学生对现实世界空间关系的认识更为直观、具体。由

GIS

显示的空间信息的

可视化结果,

能够帮助学生揭示空间关系、

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发展趋势。

如高中地理教学

中要求学生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我们可以例证中国地形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来讲述这个地

理原理:把中国地形图与气候图叠加,让学生先分析地形图,

再分析气候图,最后把两个要

素叠加起来进行比较,

即什么样的地形会形成什么样的气候。

学生尝试使用地形要素来解释

气候的形成。

比较容易的就是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形成特殊的高寒气候。

如果时间允许,

4

们还可以让学生来谈谈美国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

即学即用,

实现地理知识的迁移,

加深学

生关于地形对气候影响的理解。

3.3

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传统教育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目前绝大部分中学地理教师仍停留在课堂讲述为主的

教学模式上,学生也只能依照教材,

巩固所学知识,制约了学生与教师双方的思维,对地理

的学科教育价值实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而且也有悖于新课程的教育观念,

“整合教学与

课程”

“强调互动的教学”

“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等。

地理课堂教学也存

在不少问题。

如:

教师向学生提问多,

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

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

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量多

质差的“满堂问”几乎成为变相的“满堂灌”

。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

应有的发展,情感、

意志、

精神境界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也许学生虽能攻克试卷上

的一道难题,

而面对真实生活中的难题时却不知所措,

面向未来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将更是

茫然。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该是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学教育的研究者,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是社会型的开放的教师。

GIS

引入中学地理教学是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有力工具。因为

GIS

既是教师的教学工具

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教师和学生面对的课程将不再是简单的教科书,

教师、学生、教材将

成为统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GIS

在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将充当着桥梁和纽

带的角色。

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

信息多向流动。

如我们在学生学习某些地理概念或原理

时,只提供他们一些事实

(

事例

)

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或让学生自己从学习生活和

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独立探究,

自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

知识并培养发明创造能力的一种方法。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要把现成的东西交给学生,

而应在概念领域内,充分利用新奇、怀疑、困难、矛盾等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促使学生自

己动脑,去发现探索,对所发现问题和探索的结论由学生自己去做。首先,

我们根据学生的

水平,

确定探究型地理教学课题的探究类型。

课题研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

为主要目的,

具体包括社会调查、

科学实验和文献研究等。

项目活动类主要是设计以解决一

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

如模拟设计某一条地铁线路的活动等。

其次,

指导学生

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研究的具体步骤和计划。

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们可以根据学生掌握

GIS

技术的实际情况,结合预先课题或项目,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和修

正实施方案,

从而达到方案可行性之目的。

其三,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协助解决遇到的难题。

最后,开展研究性学习结题和展示成果。结题结果可能有不同情况,我们应引导学生对相

5

GIS

探究型学习进行经验总结。

3.4

有助于学生实现个性发展

新课改指出,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既要实现学生的全体发展,又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发

展。

GIS

可以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GIS

制作的多媒体电子地图不但

画面清晰、

色彩谐调,

而且加上视频和声音的配合,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较强的人机交互性。

学生通过操作

GIS

地图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改变课程教材只是为教师讲授提供蓝本,学生

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

实现信息技术和地理课程内容的整合,

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可

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学习,进行个性学习,建立属于自己的地理知识框架。

GIS

可以实现人机互助,

个别指导,

有利于师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认识主义

来说,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的意义建构,

促进学生高水平的地理思维和学习活动。

理由如

下:一是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

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

更深层次的对地

理事物的理解;

二是在合作学习中,

学习者的想法、

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了化、

外显化了,

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实施监控。

行为主义的观点则认为,

学生看到同

伴们的成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自我效能感。

4

GIS

在高中地理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1

师资不够

GIS

发展至今,

虽然有很多成熟的软件供教师使用,

但这些软件大多功能庞杂且操作复

杂,

熟悉和掌握这些软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相关的计算机基础。

这对于一般的地理专职教师

来说有些困难。

GIS

需要学校花费资金购买,地理教师学习和掌握又存在困难,这无疑会对

GIS

在地理教学的应用制造障碍。

因此,

亟待操作相对简单的软件出现,

来摆脱目前的困境。

4.2

教学需要的适度性

GIS

教学要根据实际教学环境采取分层次、

分地区、

分级别的有区别对待。

可以分为基

础教学、拓展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几个层次进行。在教学方式上,要注意直观,加强传统

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

参观、

实习等教学模式的结合;

在拓展性和研究性层次上,要加强

学生的实践能力、基本操作技能、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

4.3GIS

教材的适用性

编制适合我国国情与学生特点的

GIS

教材,在教材中提供配套的练习,并建设相关网

站。学生使用起来既实用又方便。通过教材的重视程度加强社会对

GIS

在地理教学中使用

的关注,与世界接轨,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边侣海夕(2023-02-05 18:03:56)回复取消回复

    展阶段内又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前五年(1986—1990)的初步发展时期和后五年(1991—1995,即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加快发展时期。GIS从研究、实验和局部应用走向实用化、集成化和工程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保障上开始发挥重大作用,技术渐趋成熟。 1996年以后为走向产业化的阶段。目前,中国

  • 纵遇白况(2023-02-05 16:47:52)回复取消回复

    加里大学称Geomatics,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称为Geomatic Engineering。这标志着地理信息学(Geomatics)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和产业已经形成

  • 瑰颈吝吻(2023-02-05 18:13:29)回复取消回复

    的结合;在拓展性和研究性层次上,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基本操作技能、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4.3GIS教材的适用性编制适合我国国情与学生特点的GIS教材,在教材中提供配套的练习,并建设相关网站。学生使用起来既实用又方便。通过教材的重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