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引体(体育课引体向上教学反思)
本文目录一览:
体育中,考女生的引体向上有哪些难度呢?
所有的课程中最不喜欢的就是体育课,到了大三终于没有体育课了,但是体测依然没有取消,每次到期末,除了期末考试,最头痛的就是体育测试。体育测试的项目有跳远,跳高,100米短跑,800米长跑,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在所有的比赛项目中,我最头疼的就是800米长跑,因为身体素质不好,没有耐力跑800米的时候,永远都是倒数第一名。而对于女生来讲,最害怕的体育项目,莫过于引体向上了。你会做引体向上吗?你知道在体育中,考女生的引体向上有哪些难度呢?欢迎大家评论区下方留言。
一.女生的臂力比较差。
体育中考引体向上的时候,女生全部都排在队伍后面,等到全部男生做完,轮到女生做引体向上的时候,依然不愿意开始,这是因为女生的臂力比男生要差很多,引体向上需要拉着栏杆将整个身体往上抬,确实是非常难的。
二.引体向上需要有强大的爆发力。
我认为引体向上最大的难度就是体力,我们的身体需要有极大的爆发力,因为向上的那一刻,你需要调动起全身的能量,如果力量达不到,就无法做出标准的动作,所以要想体育成绩合格,一定要提前的训练自己的爆发力。
三.做完引体向上胳膊肯定会疼。
哪怕是难度再大也要坚持做完,因为体育项目中任何一项不过关,你的考试成绩都会受到影响,做引体向上的过程是非常难受的,但是做完之后更加难受,因为胳膊会非常的疼,特别是睡一个晚上之后,醒来觉得胳膊已经不是自己了,酸麻胀痛,各种难受,可能要一周才会消退。什么时候才能取消这项运动呢?
引体向上怎么做
问题一:新手怎样练引体向上 哥们,这个问题问我就对了 引体向上很多人做不起来的原因是因为背阔肌,大圆肌,以及手臂的肱二头肌不够发达造成的 现在给你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 你在做引体向上时按照递减组数,比如12-10-8-6这样做,在做第一组12个的时候,让人从你的胯骨部位帮你向上提一点,意志力集中在背部和手臂上,在别人帮助下尽量做到12个,然后到第二组10个的时候仍然让别人帮助你带一下,这样到6个的时候你自己就慢慢能做上去了 坚持按照递减组做,是提高引体向上的很好的方法! 祝你健身愉快!
问题二:引体向上 怎么才能做的多? 引体向上是体操运动员和登山运动员的必修课,也是衡量个体力量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引体向上――作用于中背部(背阔肌)徒手即可练习的动作,注意保持正确姿势:(1)起始姿势――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两脚离地,两臂身体自然下垂伸直。 (2)动作过程――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直到单杠触及或接近胸部。静止一秒钟,使背阔肌彻底收缩。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回复完全下垂,重复再做。 (3)呼吸方法――将身体往上拉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4)注意要点――上拉时意念集中在背阔肌,把身体尽可能的拉高,上拉时不要让身体摆动。下垂时脚不能触及地面。可在腰上钩挂杠铃片来加重。健美运动里的引体向上,名称虽然相同,但训练目的与动作方式大相径庭。首先,健美运动中的引体向上追求的是质量而非数量。当然并非说故意减少次数,而是因为要完成高质量的引体向上,你就不可能做太高的次数。其次,动作不太相同。健美的目的是更好的 *** 肌肉,而非完成动作,动作只是手段。所以引体向上的动作只粗略分为宽握中握窄握,颈前颈后等。真正标准的动作要靠自己的感觉来定,因为每人骨架结构不同,训练时感觉也不一样,只有通过自己的长期训练和领悟,找准 *** 自己特定部位最好的方法。但是有一点对大家都一样,就是训练时要找到背部发力的感觉,这非常重要。记住不是胳膊,而是感觉背部发力带动胳膊。想培养出这种感觉,建议先轻重量练练单手划船。其他的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腿要盘起来,方便保护,也减少借力。引体向上的技巧与锻炼准备动作:1) 跳起或借助踏脚正手全握单杠,双手握位比肩宽。2) 保持身体稳定,屈膝,双 *** 叉于身后。 训练动作:3) 缓缓曲肘,将身体向上拉起,直到下巴超过横杠。4) 慢慢伸直手臂降低身体,回复到起始位置。5) 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一组练习。动作要领:保持身体挺直而稳定;你的肘部和肩部应当是全身唯一运动的部位。
问题三:怎么提高引体向上的能力 动作要领
保持身体挺直而稳定;肘部和肩部应当是全身唯一运动的部位。很少有人能做许多次引体向上。建议做第一组时做到几乎竭尽全力,无论是三个还是四个。然后,再做两组,每组尽力而为,能做多少做多少。下次健身再做单杠引体向上时,尝试每组多做一两个,或多做一两组,直到你能做若干组,每组做六次。双手握位越宽,练习的重点越集中在背肌上。反之,双手握位越窄,练习的重点珐转向二头肌。注意:动作技术要规范,意念要集中。上拉时想象背阔肌上部外侧末端一直被拉至腰部,直到胸部触及横杠不能再上拉为止,并静停3-5秒钟,保持背部所有肌群完全收紧,似乎全身的血液都涌向这个部位。这样才能真正获取练背阔肌所需 *** 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有效地发达背阔肌。
当然,初学者及体重大的人很难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引体向上练习。但不要着急,可以参照上述要求请人上托助练,或做重锤下拉等其它背部练习。
当引体向上次数超过12次/组时,即可考虑负重练。一般要做3-8组,每组8-12次,组间休息1-2分钟,休息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也可按照规定次数做。例如,第一组采用顶峰收缩法做8次,有余力也不多做,组间休息1分钟。第二组也按规定做8次。直至最后几组,用尽全力,即便借助外力,动作不太规范,也要完成规定的8次。总共做50次左右,这样练习效果也不错。
有些人练背时总是没有什么感觉。究其原因,还是动作没有做到家,或者没有领会文斯・吉龙达所说,“在做所有背阔肌练习时,当肌肉处于收缩用力状态时,数数1到6,然后再还原。”通过顶峰收缩来加强神经;中动,从而获得支配肌肉的神经感觉,使肌肉充分充血发胀,最终有效地发达肌肉。这就是吉龙达理论的要义。
问题四:如何练习引体向上啊?我现在一个都做不了 你好,我是体育教练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的学生有的从2下进步到13下,重要的是用意志去克服。
下面讲一些方法:
(1)引体向上凡是能完成一个以上的学生,应以练习引体向上为主。按自己完成最大量为指标练习一次,稍事休息后再练习1~2次。如只能完成一个,则需反复多做,以6~10次为宜。
(2)平梯移行在平梯上做移行,每次手向前移动一个横杠,两手交替行进。移行一个横梯长为一次,练习4~5次。
(3)屈臂悬垂练习者站于凳上,两臂全屈反握横杠,两手与肩同宽,使横杠位于颏下,然后双脚离凳做静止用力的悬垂姿势,但下颏不得挂在杠上。垂悬时间越长越好。练习2~4次。
(4)斜身引体要求杠面与学生 *** 齐平,两手与肩同宽正握杠,两脚前伸蹬地,使两臂与躯干成90°的斜悬垂,由同伴压住两脚,做屈臂引体,使下颏触到或超过横杠,然后伸臂复原为一次。30~45次为一组,练习3~4组。
(5)仰卧悬垂臂屈伸(抬高脚的位置)学生在低单杠上做仰卧悬垂姿势,另一学生握其脚腕或小腿,将练习者的脚抬至水平部位(也可将练习者的脚放在稍高的器械上)。拉25~40次为一组,练习3~4组。
(6)手足并用或只用手的爬竿或爬绳根据个人力量选用,每次爬5~6米,练习3~4次。
(7)可每天做俯卧撑来训练上肢力量
引体向上的练习,对尚不能完成者要先争取“0”的突破,然后再追求完成的次数。
【练习注意事项】
(1)引体向上是上肢力量耐力项目,练习有一定难度,同样需要持久性意志努力。
(2)对引体向上一个也完不成的同学可进行帮助,即由同伴托腰向上推举帮他练习。
(3)能完成一个以上的同学,要增加练习的重复次数,力争在短期内达到较高水平,而且要持之以恒
问题五:如何从0开始引体向上 第一阶段:直臂单杠悬挂
如果你的力量非常薄弱,直臂单杠悬挂就是你开始引体向上练习的第一个动作!该动作可以有效增强你的握力、背阔肌和肩部肌肉力量(原理类似与静力训练),只要勤加练习,你能够悬挂的时间会急速增长。
在悬挂的过程中不要含胸、驼背或耸肩,挺胸并保持自然的姿势。建议初学者带一个运动手套,这样可以降低悬挂过程中手掌因抓握和摩擦而产生的疼痛感。此外,体重过大会增加引体向上的难度,所以过于肥胖的健身者也需要努力减肥!一旦你可以坚持30-60秒后,马上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
第二阶段:屈臂单杠悬挂
该动作非常简单。找一个较低的杆或踩一个凳子或找一个健身伙伴,让他帮助你到达图中所示位置,下巴超过单杠。接着,你需要做的就是:绷紧身体、通过全身的力量(手臂、背部、胸部和腹部等),保持该姿势不动。
这一动作可以锻炼你全身的力量,当你可以坚持30秒后,马上进行下一阶段的练习!
第三阶段:反向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分大致为2个过程:①将身体拉到最高处;②从最高处将身体降下来。反向引体向上其实就是第二个过程,但是略有不同。在进行该动作时,你需要找一个小伙伴帮你将身体拉到最高处,也可以踩一个凳子或跳上去,然后靠自己的力量,有控制的、缓慢的从最高处将身体降下来,这个过程大概需要持续5-10秒(越慢越好)。刚开始进行该动作时,你也许会发现要做到有控制的、缓慢的下降身体非常不容易,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很快你就会看到自己惊人的进步!当你可以完成5-10次左右,马上进行下一阶段的练习!
第四阶段:身体划船
找一个比腰部稍高的杆(我建议用健身室史密斯架上可以调节高度的那个杆)。抓住杆,将脚放在地面,全身呈一条直线,发力将胸拉至杆的位置。如果你力量较弱,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弯曲膝盖,脚后跟轻微发力,辅助上身发力。切记不要耸肩。当你可以较轻松完成5-10个左右,马上进行下一阶段的练习!
第五阶段:辅助引体向上
现在,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有三种辅助手段帮助你完成这一动作:
①找一个较低的杆,或站在一个凳子上,脚平放在地面,膝盖和手臂稍弯曲,然后通过跳跃来辅助自己完成一个引体向上。刚开始练习时,你可能需要使劲跳跃来帮助自己完成引体向上,渐渐地你会发现轻微一跳,你就可以完成引体向上,最后,你无需跳跃就可以完成引体向上了!
②找一个训练伙伴帮助你完成引体向上。需要注意几点:①训练伙伴应该将手放在你的背部轻微上推,辅助你完成引体向上;②训练伙伴不能用太多力,在你能完成引体向上的前提下尽量少用力。
③找一个弹力带辅助自己完成引体向上。此外,健身房的高位下拉器械和辅助引体向上器械(将双腿放置在平板上)虽然和真正的引体向上姿势相似,但是这些器械为身体提供了太多的稳定性,无法有效的锻炼到核心区(强健的核心区对引体向上至关重要),所以不建议通过这些器械练习引体向上。
第六阶段:征服1个标准的正握引体向上
经过辅助引体向上的练习,你终于可以驾驭反握引体向上。接下来,采用正握的姿势,从第一阶段开始依次练习,最终掌握真正的经典引体向上(正握)。正握引体向上更多靠背部发力,所以在练习时可以将注意力多集中在肘部,想象通过全身的协同发力,将肘部拉向身体的两侧。
第七阶段:征服15个引体向上
如何你想完成更多的引体向上,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以下的超级组训练:
完成1个引体向上,2个俯卧撑,3个仰卧起坐
不休息,紧接着完成2个引体向上,4个俯卧撑和6个仰卧起坐
不休息,紧接着完成3个引体向上,6个......
问题六:引体向上怎么荡 引体向上动作要领:
起始姿势: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丁杠,略宽于肩,两脚离地,两臂自然下垂伸直。
动作过程: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当下巴超过单杠时稍作停顿,静止一秒钟,使背阔肌彻底收缩。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回复完全下垂,重复再做。可以弯曲膝关节、将两小腿向后交叉,使身体略微后倾,能更好地锻炼背部肌肉。
呼吸方法:身体上拉时呼气,下垂时吸气。
注意要点:上拉时意念集中在背阔肌,把身体尽可能的拉高,不要让身体摆动。下垂时脚不能触及地面。可在腰上钩挂杠铃片来加重。
问题七:引体向上你咋做的30个啊 首先要选定自己可以锻炼的时间有多少。暂时觉得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二是工人(白领金领也算在内啦)。二者时间分配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训练量也差不少。下面分开来说。
对于学生来说,时间充足,器械条件不错,锻炼氛围也很好,实在是锻炼的黄金时期。最高的境界就是每节课间不落下都去练,第一个跑到单杠最后一个跑 *** 室(跟老师关系一定要好,迟到可不是好事。初三一次迟到老师生气了让我在外面站一节课,亏了我也不是好惹的直接逃课出去骑单车去了,哈哈)。每节课间的锻炼量绝对要超过自己一次的极限,体力好的话应该是极限的二倍吧。
比如你能做10个,那下课了,跑到单杠做10个,休息一下,剩下10个分两次。当然数量可不是绝对的。可能你这节课间忙没出去,也可能你这节课间突然爆发可以做好多,也可能接下来是体育课你要保持体力,更可能是旁边有美眉给你加油你超越了极限!所以,不要拘泥于数字,关键要感觉到这个课间我真的尽力去练了,我累了,就够了。不过别跟我说你做一个就累了啊!
不过最基本的原则还是有的,就是一个课间一定要做超过自己一次极限的数量,不然就没什么意义了。至于突 *** 况,推荐齐白石老爷爷的一句话“不教一日闲过”,什么意思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吧。
对于没有那么多零碎时间的朋友来说,就只能找一段时间集中来练了,虽然这样运动总量并没有分开来练大,不过却要辛苦很多,效果呢,从理论和实践来看,我觉得比分开来练要好。
首先是时长,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时间看你自己的实际情况了,个人认为饭前饭后都不可,饭前无体力,饭后太沉。其实饭后一小时不错,看你喜好和时间分配了。
总运动量嘛,要是你真想短时间有明显提高的话,应该至少是极限一次的五倍。应该说不太容易达到,不经常练的人会觉得非常累。不过没有办法,想提高你就吃苦,对现状不满就得努力。
下面以极限数量是10个为例来说明总数50个要怎么安排。第一次10个无疑问,应该说第一次极限之后,体力不会降低太多,休息一下。休息的过程中不停的抖动肌肉让其放松,并在心里给自己加油。当你觉得疲劳感过去之后(要是一次极限就累的缓不过劲的话,那找个地缝钻进去吧),进行下一组。这组你必然做不到10个,7-8个应该可以吧,假设你就做了7个没劲了。这时停下来,手离开单杠,但不要走开,深呼吸几次之后,马上继续把剩下的3个补足。补不足怎么办?晃动也可以,因为重要的是让自己在这一组中充分力竭。七龙珠大家都知道吧?赛亚人濒死就会大幅度提升战斗力。肌肉也很像赛亚人,当非常劳累时才会有质的飞跃。
爽歪歪的第二组做完了,休息之后要开始让人 *** 的第三组了。这时你可能就剩五个的力量了,那就做五个吧,那之后的五个呢?用第二组的方法补上,这时剩下的五个你必然不能一气做完了,那就两气吧,两气不行三气。别五气就行。记住,到最后几个并不一定要多么的标准,关键要有力竭的感觉,可以为了力竭而舍弃最后几个的标准(不是让你都不标准,更不是让你在没有力竭的时候就不标准)。
好了还剩20个(你极限次数的两倍),别再折磨自己了,可以5,5,4,3,2,1的来完成,也可以4,4,4,4的来完成。因为这时候不论让你分几次,想完成极限10个都基本不可能了。并且就算可能(我是不行了),也太累太累了。
我所说的这两种方案,都是基于自己的实践。我仅仅知道它们对我是有不错帮助的,并且应该没有错,不过是否可以帮助别人进步,我有信心但不敢保证。
其实具体的锻炼方法,还是要靠大家自己去推敲,看自己到底能适应什么强度。可能你的体力好每节课间可以做三倍极限,可能你一次极限之......
问题八:做“引体向上”有技巧吗? 双手正握单杠,握距要宽,两臂伸直,身体悬垂,两腿小腿交叉后屈。向上引体,吸气,注意抬头挺胸,上体尽量后仰,两肘外展,肩部放松,背部肌肉收紧,最好将身体拉引至横杠触及 *** ,顶峰收缩3-5秒钟,使背肌充分收紧。然后用2-3秒钟缓慢回落,至手臂完全伸直,让背阔肌及背部相关肌群得到充分伸展,同时双腿伸直,整个下半身呈放松状态,呼气。重复练习。
注意:动作技术要规范,意念要集中。上拉时想象背阔肌上部外侧末端一直被拉至腰部,直到胸部触及横杠不能再上拉为止,并静停3-5秒钟,保持背部所有肌群完全收紧,似乎全身的血液都涌向这个部位。这样才能真正获取练背阔肌所需 *** 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有效地发达背阔肌。
当然,初学者及体重大的人很难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引体向上练习。但不要着急,可以参照上述要求请人上托助练,或做重锤下拉等其它背部练习。
当引体向上次数超过12次/组时,即可考虑负重练。一般要做3-8组,每组8-12次,组间休息1-2分钟,休息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也可按照规定次数做。例如,第一组采用顶峰收缩法做8次,有余力也不多做,组间休息1分钟。第二组也按规定做8次。直至最后几组,用尽全力,即便借助外力,动作不太规范,也要完成规定的8次。总共做50次左右,这样练习效果也不错。
有些人练背时总是没有什么感觉。究其原因,还是动作没有做到家,或者没有领会文斯・吉龙达所说,“在做所有背阔肌练习时,当肌肉处于收缩用力状态时,数数1到6,然后再还原。”
通过顶峰收缩来加强神经;中动,从而获得支配肌肉的神经感觉,使肌肉充分充血发胀,最终有效地发达肌肉。这就是吉龙达理论的要义。
你在练身上其他部位肌肉时,如遇到同样的情况,也可运用顶峰收缩法来进行突破。我想,只要按规范认真去练,奇迹也会在你身上出现。
问题九:引体向上怎么做?最好有图
问题十:怎么做引体向上做的多 坚持锻炼,自然会增加,重复的个数! 锻炼的时候,也要适量,量力而行!锻炼身体是个长久坚持的过程! 欲速而不达,不可冒进哦!
引体向上,到底该不该成为体育课考试的一项?
自2014年国家修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引体向上列入体育考试的一项测试内容后,很多很多男孩子都栽了跟头、挂了科。前段时间不还出了一个新闻:某中学一个班的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全部都是零。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多少懂点生理学常识的朋友应该知道,一个人的身高、体重、肤色等生理特征,60%-70%都是由基因遗传决定的。比如有100名学生,在正态分布里,大约有60%-80%的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也就是说这些孩子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提高引体向上的成绩。
正态分布之外的两个极端是:10%左右的孩子,不需要教师的任何指导、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天性、本能会自觉的去提高身体素质,又或者凭借先天的遗传因素就能够完成规定的次数。另外一个极端是:有10%左右的孩子,无论教师如何鼓励、方法有多么正确,这些孩子永远也不会提高引体向上的成绩。
这就好比一个大学的就业部门鼓励大学生去创业一样,有10%左右的学生,你根本不需要做任何思想工作,还没等你开口,他们已经在创业的道路上了。还有10%的学生不管你怎么吹嘘创业的好处,他们都会无动于衷。实际上,就业部门真正要鼓动的,正是在正态分布内的那80%左右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态度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再回到引体向上本身,我是一名篮球教练,从我自己的认识来看:在篮球力量训练中,引体向上这个动作算是一个高级别的力量练习。如果没有良好的力量训练作为基础的话,按照国家的要求,正握、10个及格(我们学校)对于一般的普通大学生算是一个挑战。我用挑战一词是想表明自己的态度,确实很难但不是不可能(这个我们后面谈)。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真的有很多天生肥胖、呼吸都有些困难的孩子。如果引体向上做不到5个(5个才有分数),那么引体向上的20分就是零(引体、1000米、专项各占20分),而且学校规定引体向上与1000米如果有一项没有达标,要扣去10分的达标分,因此对于一个引体向上为零的孩子,他们的满分就只有70分了,想想及格有多难。
而令人痛心的不在于此。
我与很多体育老师都聊过这个话题,两种主流声音:一、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相比之前的几年简直相差太远。二、引体向上放在体育考试中不合理。
这两种说法我认为都是真实存在的。早在几年前我们就知道,中国青少年整体的身体素质要远远比日韩等国家差,更别提欧美等发达国家了。
而我更想讨论第二种说法,引体向上到底该不该放在体育测试中?它合理吗?
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按照国家的规定,严格执行引体向上的测试标准,那么我们学校体育不及格的人数将在50%以上。可是我肉眼看到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及格了。
这当然不是体育教师的错,老师完全可以让真正那50%的同学不及格,但是这样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等他们补考时这些孩子就可以从0个做到了10个吗?(当然能,但是必须拿出巨大的精力去训练,关键是引体向上到底能不能促进孩子们的体魄,是望而却步还是欣然接受,有没有更合理的测试内容)
如果真的有50%以上的同学不及格,学校领导会认为老师你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学事故呢!如果你是体育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最可悲的就是这种恶性的循环,从初中到大学,引体向上成为大家的难题,而解决难题的办法并不是靠自己的刻苦训练,这样做不是不现实,而是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家长对体育的认识等都决定了在中国这不可行。
长期以往,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而国家的相关部门还以为政策执行的挺好。所以,一种不合理的政策便在体育课上开了花、结了果。所以,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下降了!
而我自己所能做的,不会选择退缩或者包庇学生用不正当的方法来获得合格的成绩。这对其他靠正当努力换来优秀成绩的孩子不公平。
但我可以给学生更多次的考试机会,我会提前2个月就告诉大家这项测试任务很艰巨,提前做准备进行练习也许能够帮助自己体育及格。告诉一些自己知道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下定期进行练习。
提前一个月先进行一次考试,让每一名学生看清自己的真实水平,做不到10个的同学还有1个月的时间可以提升自己的上肢力量。
令人开心的是,班上有几名体型偏胖的学生,通过自己2个月的努力,成绩真的提高了很多,这是令人欣慰的。
这不是谁的错,国家想让年轻的孩子们变的更强壮,拥有强壮的体魄去生活、工作。教师尽量用教育最本质的道理去对待学生,但绝不能让50%的学生成绩都无法及格。而学校既要面对国家的监督,又要考虑学生的就业。所以,孩子们的体质下降了......
可是我们仍然要面对三个棘手的问题:
一、在中国,有没有更合理的测试标准或体系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我想考试的目的是促进孩子们的体育锻炼吧),而不是像引体向上这样的考核内容让孩子们望而却步。
二、无论有没有替代的考核内容,每一名学生、教师都不应该把引体向上太难当做自己不努力的借口。很多正太分布之内的学生,是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引体向上的成绩的,而并不是靠投机取巧。我们不可以说,因为引体向上太难了,就可以靠一些不正当的方法获得合格的分数,这两者完全没有什么逻辑可言。
三、即使拥有一套合理的考核体系,处于正态分布之外的学生该怎么对待?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早就决定了某个孩子无法完成某些内容。而世界上也没有一套完美的考核标准能够适用于所有人。区别对待将会成为必然吗?
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学生们的体质才有可能真正提升!